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杨清心 《中国林业》2011,(19):40-40
江西省兴国县是著名的“中国油茶之乡”,现有老油茶林面积52.3万亩,大部分分布在西北部山区,品种繁杂,树龄老化,年平均产油量不足2.5公斤。为了更好地发展山区经济,增加林农收入,兴国县在大力发展新造高产油茶基地的同时,着重抓低产油茶林改造工作。  相似文献   

2.
大面积油茶林低产是目前油茶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分析了油茶林低产的根本原因,提出了油茶低产林改造的必然性和迫切性。并总结了油茶低产林改造的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油茶功能与建宁县目前油茶林低产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比较分析了改造前后的油茶经济效益,希望对林农改造低产油茶林、增加经济收入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油茶低产林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幼林低产改造、成林低产改造及老残林低产改造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有效解决了油茶低产的问题,为油茶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快广东省梅州市低产油茶林的改造,对全市范围内的低产油茶林现状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分析梅州市低产油茶林的成因,并提出低产油茶林改造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抓低产林改造促兴国林业发展@肖端¥江西省兴国县林业技术推广站低产林,改造,高效林业抓低产林改造促兴国林业发展肖端(江西省兴国县林业技术推广站342400)关键词:低产林改造高效林业1984年,县委县政府作出了“10年绿化兴国”的决定,经过全县人民的艰苦奋斗...  相似文献   

7.
在对四川省荣县油茶产业发展和低产林改造现状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该县油茶低产林成因、改造措施、改造效果,最后提出产业发展和低产林改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旨在为该县油茶产业发展和低产林改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潮汕地区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低产林改造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肖国鑫 《经济林研究》2010,28(2):114-117
为了加快潮汕地区油茶低产林的改造,对潮汕地区油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该地区油茶林低产的成因,并提出低产改造的策略及措施。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受各种因素影响,新余天然次生油茶林产量低、经济效益低下,占全市油茶林面积54.9%的次生茶林基本为低产低效林,严重制约了其油茶产业的发展。主要探讨了其油茶低产的原因,提出了综合改造的措施,以期为提升油茶低产林综合改造的有效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对油茶低产林成因、现状和改造方法的文献综述和桃源县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主要从整形修剪技术与施肥技术方面系统地阐述了不同措施在油茶低产林改造升级中的应用进展,结合桃源县实地情况分析讨论后发现,通过加强油茶低产林树体整形修剪改造和同步配套因地制宜的施肥等关键技术,改造后的低产林效益增幅明显,提升了油茶农户的收入和种植积极性。此研究可为油茶低产林修剪经营改造与施肥技术改良的应用提供一些科学参考和技术指导,为我国油茶林的稳产丰产、提质增效和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空间。  相似文献   

11.
戴榕 《绿色科技》2022,(1):194-197
结合中央财政对长汀县低产油茶林改造的扶持项目,针对长汀县本地小果油茶低产、低效的问题,调查分析了4种不同低改措施对小果油茶低产林的改造效果.结果表明:小果油茶低产林改造是提升小果油茶产量的必要技术措施,不同的改造技术措施比对照组产量增产约64.45%、53.88%、31.11% 和17.09%;而且增产效果与低改措施的...  相似文献   

12.
凌云县采取常规技术综合改造、嫁接换冠改造和老残林更新改造等技术措施,努力实施油茶眠产林改造项目。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完成油茶低产林改造面积21018.5亩,占任务的100.09%。 凌云县有油茶林17.5万亩,是广西的油茶基地县之一。油茶在该县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1993年,凌云县被列入全国油茶低产林改造第二期项目实施县,下达任务为21万亩(含第一期新增任务6000亩)。为此,该县成立了油茶低产林  相似文献   

13.
兴国县低产低效林改造难点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研究了低产低效林改造工作对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具有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兴国县低产低效林的成因及目前改造工作的难点,从增强林农森林经营意识,发挥科技作用,制定科学政策和扩大资金来源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结果表明:将理论研究与兴国县的具体林业结构和低产低效林的长期改造工作规划相结合,充分总结和学习以往经验成果,能显著提升相关工作质量,推动该地区低产低效林改造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详细介绍3种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为油茶低产林改造的具体实施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油茶低产林的改造多年来都是广西三江县致力了发展的农业项目,希望有效改变原有地产油茶林的生态环境,并同时科学合理地调整油茶林树体结构,结合高产技术保证当地油茶高产稳产。主要围绕三江县地区的油茶低产林改造相关技术措施进行了阐述,并对改造后油茶林为当地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油茶低产林改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简述了我国油茶低产林现状,从土壤改良、树体改造、品种改造、微肥和外源激素调控、综合改造模式等方面阐述了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研究进展及推广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王小云 《绿色科技》2011,(12):23-24
针对我国各地普遍存在的油茶林低产现状,探讨了影响油茶林生长培育的原因,从改造技术入手提出了油茶林发展更新策略,为改善油茶林低产现状,提升培育种植技术水平,促进油茶林以有限的投入最大化产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低产油茶林实施改造、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促使低产油茶林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兴国县现有油茶林分进行群体结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兴国县现有油茶林分品种(类型)混杂,以黄球球类型最多,依次为青球,红球、黄桃、青桃,这5种品种(类型)分布约占全县94.8%。林分生长发育存在差异,综合表现以黄桃最好。全县平均单位面积株数78株/667m2,林分密度基本合理,但同一地段不同林分、不同地段林分间密度存在显著差异。林相不齐,疏密不均,植株大小不一,表现在全县平均整齐度仅为2.44,为现有油茶林栽培管理和低产林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油茶低产林采用不同的改造模式进行油茶产量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进行油茶低产林改造的效果显著,4种改造模式比对照分别增产61%、56%、42%和23%;只有实施综合改造才能获得最佳的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