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农村》2009,(9):F0002-F0002
莱山村位于赤岸镇南部,村内溪水环绕,林木葱郁,是一个环境优美的村庄。全村268户,693人。2005年以来,该村投入资金近300万元,完成了自来水改造、生活污水处理、道路硬化、古祠堂修缮和健身休闲场所建设等工程,村客村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2.
通化县共发放183.3万元资金表彰奖励2009年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和先进个人。一是投入25万元资金表彰奖励先进乡镇和升级晋位乡镇。二是投入18万元资金表彰奖励招商引资先进乡镇。三是投入51万元资金表彰奖励新农村建设标兵村。四是投入31.5万元资金表彰奖励新农村建设先进村。  相似文献   

3.
范杰 《农家顾问》2008,(11):13-15
一个曾欠外债120万元的穷村,自从一位“女猪馆”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带领村民发展“生猪经济”,一跃成为全县富裕村。现在她筹资500万元,扩建一个年出栏万头生猪、实现利润200万元的养殖小区,带动全村兴建养猪小区6个.年出栏生猪5万头.人均15头.仅养猪全村人均年增收1500元,户均存款3万多元。群众说.她为乡亲刨去了穷根,既是一个猪馆.又是俺百姓的女村官。她就是河南省正阳县人大代表、王勿桥黄庄村党支部书记.走出了自己致富的“三步曲”并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李峰。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乡桓村村地处乡政府所在地,辖区面积1.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00余人,其中在册户籍人口1611人,农户596户。2006年以来,该村党支部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科学规划,拆建并举,积极开展村庄整理改造,努力改善村容村貌和村民的居住条件。目前,全村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960万元,拆除旧房2.2万平方米,新建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交付新村住宅154套。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5.
培育开拓农产品市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创新理念,建立市场 宣威市为强化市场服务功能,2006年,争取国家发改委标准化市场列项升级改造,国家发改委投入资金270万元,省发改委投入135万元,中心贷款1450万元(政府贴息),共计1855万元主要用于市场信息体系、质量体系和营销体系建设。改造升级后的批发配送中心将成为西南地区最大最强的农产品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2009,(6):7-7
磐安县玉山镇向头村地处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之称的浙江省磐安县东北部,位于婺、越、台三州交接处的皇城湖畔,能一脚踏三地,一眼望三州。全村有农户108户,人口339人。近两年来,向头村人抢抓机遇,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进行了大规模的旧村改造,全村96户农户实施了下山搬迁,拆除旧房1.08万平方米,使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走进现在的向头村,可见一幢幢黛瓦白墙的农家新房周围,栽种着桂花等花卉或瓜果。村内建有古朴典雅的亭台楼阁、芳草如茵的小公园,蓝球场边安装着各种健身器材。整个向头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相似文献   

7.
《新农业》2012,(22)
武汉市青山区余家头村(现更名为湖北余家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耗资3400万元,给全村1001名村民,每人发放一根价值36000余元的100克纪念金条,以此作为余家头村“20周年庆”的红利。  相似文献   

8.
从2002年开始,"青竹模式"就在湖南叫响了."青竹模式"源于湘潭县响水乡青竹村.过去,这里的资源是稻谷加稻草,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2001年青竹村成立了青竹生猪产业发展协会,到2004年,全村年出栏生猪2.8万头,人均17.5头.青竹村2007年全村出栏生猪2万头,纯收入1198万元,仅养猪一项人均纯收入7600元.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福建省连城县在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的大力支持下,立足资源优势,整合项目资金,加大渔业科技入户投入力度,不断做大做强水产业。今年,连城县共投入渔业科技入户、标准化池塘改造和水产业“一村一品”项目资金近200万元,是有史以来投入力度最大的一年。  相似文献   

10.
临安市湍口镇军建村村民裘国田,2001年11月投入资金8000余元引进大小种山羊50余头(其中成年母羊15头),开始饲养山羊。通过几年的科学饲养,羊群规模逐步扩大,经济效益稳步增长。从2002年的70余头增至2004年的172头,总收入达到2.2万元。他总结近几年的养羊经验,有如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正>2011年以来,敦化市财政投入资金8500万元,撬动各方资金9.8亿元,持续开展两轮为期六年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2016年,申请省级专项补助项目资金496万元,升级改造12个省级重点村,涉及休闲文化广场、农村道路建设等16个项目,建设围墙10026延长米、安装大门439个、硬化边沟8200米、改建村部239平方米、建设休闲文化广场8300平方米、安装建设器材51套。投入580万元,推进整片区、整村屯美化绿化工程,种植绿化树20万棵,栽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建设是耒阳市重点支农工作之一。2011年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投入200万元,主要用于新市镇木兰、纠陂、源山3村、1281户,用于新建和改造田间渠道等投入180万元,用于优质稻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的补助20万元。依据统筹协调、集中投入的原则,对现行专项资金进行梳理分类,与立项所支持的优质稻产业相关的专项资金进行整合,共整合各类资金总规模1000万元。  相似文献   

13.
去年该市以项目建设为载体,通过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劳务输出、生态移民等有效措施,使2.65万人脱贫走上了致富路。 去年,省上共下达我市扶贫专项资金3254.75万元。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我市突出项目建设,全市实施了30个整村推进项目,投入资金2869万元。  相似文献   

14.
和岘村位于东乡西部,是东乡县192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全村辖8个社,273户、1334人,总劳力824人,流域面积4578亩,耕地面积1778亩,均为旱地。基础设施薄弱,产业民育程度低,是一个行路难、住房难、吃水难、看病难、上学难、增收难的六难村。2006年,被省上确定为全省首批整村推进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的试点建设村。截止今年9月,累计完成投资655.25万元,占计划投资的114.47%,其中,完成财政扶贫资金180万元,部门配套资金324.65万元,完成群众自筹150.6万元。完成资金报账180万元,占应报账资金的100%。通过三年建设,使该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农民收入得到较快增长,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已逐步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  相似文献   

15.
<正>高登村位于安图县永庆乡东部,原来以传统农业为主,为提高村民收入水平,打赢脱贫攻坚战,2016年9月,第一书记方明日协调安图县民族宗教局投入资金35万元,引进黄牛31头开始发展黄牛养殖产业。截至2018年底,全村黄牛发展到110头,每户贫困户年分红1200元,产值达30万元以上,实现了全村脱贫。精准把脉,精准施策  相似文献   

16.
正心系群众、为民造福耿瑞先任新乡市凤泉区耿庄村党支部书记后不久,就着力解决群众吃水难、用电难、走路难三大难问题。多年来,随着村集体经济的逐步发展,村里先后投资3500多万元对全村供排水、供电、道路进行了多次改造;同时,不断加强社会福利保障事业投入,合计每年村集体投入达400万元;投资2700余万元,建设了耿庄村面粉粮油储存加工厂和恒海大酒店,为耿庄村的跨越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兴隆县北水泉乡梨树沟村位于雾灵山南侧山脚下,全村445户,1601口人,耕地面积1160亩,果树近5万株。几年来,他们实施农科教结合,围绕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办教育,搞培训,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促进了全村经济发展。1998年粮食总产21.3万公斤,蔬菜37.5万公斤,果品总产34万公斤,村办企业产值7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17元,率先进入全县首批小康村的行列。一、适应市场,引进先进实用技术,大力发展蔬菜生产梨树沟村耕地少,人均只有0.7亩,怎样在这较少的耕地上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使全村…  相似文献   

18.
正通化县快大茂镇繁荣村坐落在县城东部,距县城22.5公里,辖3个自然屯,430户,1649人,全村产业以种植贝母、养殖梅花鹿为主,201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2.5万元。近年来,快大茂镇党委、政府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努力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投入资金150  相似文献   

19.
傅平 《新农业》2006,(5):9-9
新宾县大房子村127户人家里贫困户有103户,2001年以前人均收入仅900元,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2002年这个村被列入辽宁省整村推进项目村,在发展股份制养鹿项目和农家小院旅游两个项目中,先后投入资金总额181.8万元,其中整村推进扶贫资金60万元,扶贫贴息贷款9万元,移民动迁资金16万元,自筹资金96.8万元。扶贫资金给这个村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2005,(5):5-5
鄞州区下应街道湾底村地处中心城区东面,背靠同三线高速公路,全村396户1060人。近年来,村党总支以“人民第一、创业万岁”为行动口号,紧紧围绕建设现代示范村这一目标,依靠,一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04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5亿元,村集体可用资金达到81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9586元。近年来,该村先后被授予省、市、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村、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