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诱变育种技术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诱变育种作为一种有效的创造新种质的方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植物育种中,其诱变的方法也不断发展.目前诱变育种中常用的几种方法:电离辐射诱变、离子束注入诱变、激光诱变、微波诱变、磁诱变育种、化学诱变以及近年发展起来的航空诱变育种;对其诱变机理、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从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育种的作用原理出发,介绍了EMS诱变育种的特点.包括简便易行、突变频率高与缩短育种年限等。论述了EMS诱变育种的关键技术,详细阐述了EMS诱变在大豆育种上的应用,并对大豆EMS诱变育种的目标和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不同波长激光对茶树当代诱变生理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大豆、小麦等农作物的激光诱变育种上已经取得效果。但不同波长激光对茶树诱变的生理效应、诱变的有效剂量尚未见有报导。本研究试图探讨不同波长激光对茶树诱变的生理效应及有效剂量范围。材料与方法供试材料:每批次在苗圃中选取整齐一致的茶树新品系4—48无性系茶苗240株,  相似文献   

4.
小麦激光育种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小麦激光育种的成就,激光诱变小麦的生物学效应及激光育种的特点;阐述了激光诱变小麦的生理生化特点和遗传机制;阐述了激光诱变在转移外源基因及远缘杂交等方面的研究状况,从多方面说明小麦激光育种是一种快速、并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小麦激光育种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小麦激光育种的成就,激光诱变小麦的生物学效应用及激光育种的特点;阐述了激光诱变小麦的生理生化特点和遗传机制;阐述了激光诱变在转移外源基因及远缘杂交等方面的研究状况。从多方面说明小麦激光育种是一种快速,并具有广阔前景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豆辐射诱变育种的深入开展,诱变规律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如大豆的适宜诱变剂量,诱变后代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变异频率和频谱,世代间性状的相关和遗传以及多种诱变因素的作用等问题都有报导。为了总结大豆诱变育种的规律和经验以指导辐射育种工作,我们将1973年开展大豆辐射育种工作以来,有关大豆几个性状的遗传问题作如下的归纳整理。  相似文献   

7.
植物诱变育种能够创造许多优异变异资源,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可以作为种质材料,为大豆新品种培育提供丰富的资源;构建的突变体库也有助于大豆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开展,可为特定性状的研究提供遗传材料。本文介绍诱变育种技术在大豆生长特性、品质和抗性改良育种中的应用,分析利用诱变突变体库进行大豆生长特性、品质性状改良和抗性相关基因挖掘的研究进展,介绍诱变技术与其他生物技术相结合发掘目的基因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今后大豆诱变育种技术在基因挖掘方面的应用前景,以期能更好地运用诱变育种技术推动大豆遗传研究和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大豆需求量及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培育高产量、多抗性、优质大豆品种迫在眉睫。然而受生态条件的限制,优质大豆种质资源材料匮乏,遗传背景狭窄,而且大豆自然变异过程繁琐且漫长,仅依靠大豆自发突变获得优质遗传材料十分困难,因此利用诱变技术创制优质、高产、多抗新种质是发展大豆产业的有效手段之一。诱变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相比,更有利于提高基因变异频率,扩大育种选择范围,高通量筛选有益突变,促进优良性状重组等,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性状丰富的突变体,解决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狭窄的瓶颈问题,广泛应用于优良性状的大豆新品种选育。本文概述了化学诱变、物理诱变的原理、种类及特点,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大豆种质创新中常用的诱变方法和技术优势,展望未来大豆诱变育种技术的应用前景,为大豆育种实践提供参考与启发。  相似文献   

9.
大豆近地空间诱变育种M_1M_2代的研究通报贾淑芹(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作物所)本试验是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与我单位协作,利用高空气球辐射处理大豆种子(空辐)进行诱变育种研究,这是诱变育种新的途径。经两年试验,探索大豆经空辐后的遗传变异的特点,为正确利用...  相似文献   

10.
对近年来国内在甜菜诱变育种取得的成就进行了综述,列举了4种诱变育种方法,即秋水仙碱诱变多倍体、γ射线辐射诱变、离子束诱变、航天诱变.并且根据诱变育种在农作物上的应用研究,对甜菜诱变育种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