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2.
3.
4.
5.
苎麻最佳收获期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苎麻收获期与产量、品质(纤维支数)的关系,国内如尹志高、周汉桥、朱该等,国外如日本川南试验地等,曾做过这方面的试验。由于各地当家品种不同和土壤、气侯条件的差异,技术措施的确定,必须因地制宜.我们改变了前人以几天为一期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7.
8.
玉米果穗苞叶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NCⅡ交配设计,对玉米果穗苞叶数、苞叶长、苞叶宽和苞叶重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苞叶数与苞叶宽的遗传总方差中,加性方差占绝大部分,遗传上主要表现为加性效应,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两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54.69%和37.81%,狭义遗传力分别为49.42%和29.17%;苞叶长和苞叶重的遗传总方差中,加性方差虽占大部分,但非加性方差也约占1/4,甚至接近1/2,遗传上除主要表现为加性效 相似文献
9.
北京地区玉米子粒脱水特性与适宜收获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京地区采用9个供试品种设置春播和夏播试验,分析不同品种的子粒脱水动态,构建各品种子粒脱水模型,进而预测各品种适宜收获期。结果发现,北京地区至10月1日小麦正常播种期,郑单958、先玉335等9个春播玉米品种子粒含水率均能下降至25%以下,实现田间机械直收子粒,且春玉米播种具备较宽的窗口期。夏玉米6月15日常规播期种植条件下,至10月1日仅有早熟、脱水快的品种丰垦139和迪卡517子粒含水率可以勉强降至25%,其余7个供试品种子粒含水率下降至25%的时间分布于10月11日至11月1日,夏播玉米实现机械粒收会影响冬小麦的播种。因此,在北京地区,改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为春小麦-夏玉米(晚收)或春玉米-冬小麦-夏玉米(晚收)两年三熟制,选择适合玉米粒收的品种,可以实现春玉米和夏玉米的田间机械粒收,提高玉米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0.
玉米果穗苞叶特性的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果穗苞叶特性的配合力研究霍仕平,许明陆,晏庆九,代兴见,霍仕安(四川省万县市农科所634000)关于苞叶在玉米籽粒发育中的作用国外早有报道,Hesketh等(1962)指出苞叶是玉米植株上的绿色组织,它的光合作用对籽粒产量有贡献,Jain(197...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不同收获期青贮玉米品种营养成分的积累与分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6个青贮玉米品种为材料,对不同收获时期营养成分含量与积累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收获期推迟,植株粗蛋白、粗脂肪与粗纤维的积累量增加,但粗蛋白、粗纤维含量逐渐降低,粗脂肪无明显变化规律。营养成分在植株器官中的分配因品种与收获期而异。在开花散粉期收获,粗蛋白分配量表现为绿叶>茎鞘>果穗;乳熟期收获表现为果穗>绿叶>茎鞘。不同收获期粗脂肪的分配表现为绿叶>雌穗>茎鞘。粗纤维随收获期推迟,在绿叶和茎鞘中的分配量递减,而果穗中分配量增加。呼和浩特地区青贮玉米适宜收获期应在乳熟中后期。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青贮玉米的密度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密度对青贮玉米的单株鲜重、粒重、穗重、分蘖力及绿叶数影响最大,密度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南北疆及其类似地区的青贮玉米高产密度不宜超过82500株/hm2,最佳经济生产密度为67500~82500株/hm2。 相似文献
16.
17.
18.
我国不同时期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利用我国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20个玉米单交种及其32份亲本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进行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变化的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产量构成主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品种产量和中亲产量随着年代推进逐渐提高,亲本产量与品种产量极显著正相关;产量与穗粗、单株穗干重、单株粒干重、穗轴粗、子粒长、株高、叶片宽、生育期、百粒重、行数和出籽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穗上叶夹角、雄穗分枝数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出籽率、百粒重、穗位高、生育期、穗长、穗行数等对产量增加直接作用最大;穗粗、密度、穗干重、百粒重是产量增加的主要因子。种植密度的提高、株型的改善及果穗性状的优化是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