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6千克的小猪崽,一年后长成“猪王”。漳州长泰江都村连维林家饲养的这头肥猪,2.3米长、1.1米高,腰围2.15米,重量超过350千克。据连维林介绍,这头猪喂的是一些猪爱吃的普通食物,平时多补充一些青菜。  相似文献   

2.
别人的大头菜1kg只卖4元,而他的却能卖9元-12元,而且还供不应求。仅靠种大头菜和制作大头菜,每年就能赚4万元。他就是四川省珙县恒丰乡的“大头菜王”王仁中。  相似文献   

3.
在村民手里1kg只能卖30多元钱的猪鬃,经过李大宏的手却能卖到600元。2kg猪毛能卖上一头猪的价!李大宏用着不起眼的猪鬃,做起出口生意,并靠此积累起惊人财富。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品种猪不同部位肌肉H-FABP基因表达差异,探讨莱芜猪肌内脂肪沉积的分子机理,本试验选择体重100 kg莱芜猪10头、杜洛克5头,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H-FABP基因在莱芜猪和杜洛克猪背最长肌和半膜肌中的表达量.品种间背最长肌和半膜肌H-FABP基因mRMA的表达差异虽未达到显著水平,但莱芜猪背最长肌和半膜肌H-FABP基因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杜洛克猪.莱芜猪和杜洛克猪背最长肌与半膜肌间H-FABP基因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莱芜猪和杜洛克猪H-FABP基因mRNA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试验选择90头初始体重20~30 kg的长×大二元杂交猪,随机分为5个处理(4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占一半,研究低磷加植酸酶日粮不同钙磷比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钙总磷比值在1.4~1.0∶1时,生长猪的生产性能效果最好,日增重、日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8.4%,10.8%,统计分析差异显著(P<0.05);钙总磷比为1.4∶1时血清学指标最佳。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英山县兽药厂生产的“阉畜注射液”、“母畜去势液”分别适用于猪、羊、牛、马、骡、驴、犬、兔、猫等各种动物公畜和母畜的去势。不论牲畜年龄、季节均可使用,比传统的手术阉割去势保定及操作方法更简便,去势有效率均能达到100%,死亡率为0%。不感染、无毒副作用、不需其它药物等特殊保护,耕畜注射后休息5天即可正常耕作,牲畜体重增长更快,3个月体重与其它方法阉割相比增长猪1kg,羊2kg、牛20kg以上,药物价格低廉。它对于提高养畜业经济收入、减轻兽医师及农牧民劳动强度,节约去势护理时间,都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日粮中加入EM发酵兔粪对生长育肥猪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平均体重为(35±2.1)kg的生长育肥猪(长大二元杂后代)18头,分成三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日粮中分别加入15%、25%的发酵兔粪,进行81d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了发酵兔粪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采食量高于对照组;同时对照组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日增重分别高出1.84%和8.3%。通过经济效益分析发现,生长育肥猪体重每增重1kg,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比对照组的饲料成本降低了0.19元和0.25元。  相似文献   

8.
使用甜菜渣和苜蓿草粉作为生长猪日粮主要纤维来源,研究日粮中不同含量的纤维对生长猪营养物质消化率、消化道发育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将60头体重为3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分为3组,3个组粗纤维含量分别为3%、6%和8%。结果表明,(1)日粮中总能、干物质、粗蛋白和中性洗涤纤维随纤维含量的提高,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p<0.05)。(2)将日粮中的粗纤维含量提高到8%,显著促进了胰脏和结肠的发育(P>0.05);(3)将日粮中的粗纤维含量提高到8%,显著增加了十二指肠中的总水解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胰糜蛋白酶的活性(P<0.05)。  相似文献   

9.
许英民 《科学种养》2011,(10):43-44
一、发病情况 黑龙江省伊春市某林业局一养猪场饲养有断奶仔猪210头,体重20~28千克,生活在6个圈舍内。2010年9月下旬一天,发现其中一圈内有5头猪不吃食,对其注射青霉素、安乃近进行治疗,未见好转,到当日13时发病猪增多,其中2头死亡,畜主带病猪并采集死亡猪的血样到门诊求诊。  相似文献   

10.
免疫应激对不同品种猪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通过注射大肠杆菌脂多糖(LPS)构建免疫应激模型,旨在探讨免疫应激对不同品种猪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分别选用6头体重为32±3.6 kg莱芜猪、鲁莱猪和大约克夏猪,采用2×3因子设计(免疫应激*品种类型),实施回肠末端T型瘘管手术。试验猪单栏饲养,术后经过14 d适应期,进行氨基酸代谢试验。结果表明:在所测定的16种氨基酸中,除了半胱氨酸和组氨酸,免疫应激降低了不同品种猪的氨基酸的回肠表观消化率(P < 0.01)(P < 0.05);大约克猪对总氨基酸的回肠表观消化率的降低量高于鲁莱猪和莱芜猪(P < 0.05)。  相似文献   

11.
旨在研究莱芜猪和杜洛克猪间肌肉H-FABP基因mRNA表达差异,同时分析H-FABP基因mRNA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和脂肪酸含量的相关性,探索莱芜猪肌内脂肪沉积的分子机理.试验选择100 kg体重莱芜猪10头、杜洛克7头,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H-FABP基因mRNA表达丰度,并测定肌内脂肪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莱芜猪背最长肌H-FABP基因mRNA的表达量比杜洛克猪高36.16%.莱芜猪和杜洛克猪肌肉H-FABP基因mRNA的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相关显著,H-FABP基因mRNA的表达量和肌内脂肪含量与饱和脂肪酸、饱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关显著,莱芜猪H-FABP基因mRNA的表达量和肌内脂肪含量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关显著,与脂肪酸总量相关不显著,但是杜洛克猪则与此相反.莱芜猪和杜洛克猪肌肉H-FABP基因mRNA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和脂肪酸组成相关显著,该基因可作为莱芜猪肌内脂肪选育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2.
笔者还没有从余秋雨《道士塔》中王道士用石灰粉刷洞窟,毁坏世界文化遗产的愤怒中走出来.当“文化苦旅”的脚步迈入苏州虎丘万景山庄的时候,再次惊闻,被称为民族文化的活标本,具有500年树龄的盆景《秦汉遗韵》,还有五针松盆景《云蒸霞蔚》等五盆国宝级珍品相继死亡,笔者的脚步再也迈不动了.  相似文献   

13.
利用氮平衡试验和饲养试验,研究了日粮不同粗蛋白(CP)水平(16.1%,14.3%,13.3%,12.4%和11.7%)对肥育猪生产性能、氮和能量平衡的影响。饲养试验选取体重约为(51.86±3.11)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8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平衡试验选取体重为(62.96±2.04)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5头,按5×5拉丁方设计。结果表明,粪氮、尿氮、总氮、氮吸收和氮沉积均随日粮CP水平的降低而降低(P<0.01),而消化能(DE,%)和代谢能/总能(ME/GE,%)随日粮CP水平的降低而升高(P<0.05)。日粮CP水平显著影响了猪的生产性能和血清尿素氮浓度(P<0.05)。日粮中添加赖氨酸(Lys)、蛋氨酸(Met)和苏氨酸(Thr),可使肥育猪日粮CP水平从16.1%降低到13.3%,且大幅度降低氮排泄量而不影响其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4.
隆冬时节,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李营苗木基地“苗木长廊”里,正在锯树枝的耿南村苗农陈玉友说:“我们这是剪枝塑冠培植‘造型法桐’,这种造型树价格是普通苗木的2~3倍。”陈玉友解释说:“上个月我家500多株‘造型法桐’卖了18万元。”尝到甜头的他又购买了600株法桐,培植“造型法桐”。  相似文献   

15.
“花店吗?我订一个23支红玫瑰的花篮,全部要‘红衣主教’。下午5点取货。”去年11月7日一早,一阵急促的电话铃之后,玲拢鲜花店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漂亮的女老板告诉我,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了,审美品位也在提高。过去的当家品种“萨漫莎”花小瓣少,尽管价格仅为“红衣主教”的三分之一,现在却卖不动了。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餐厨垃圾发酵生产的生物饲料对猪生长性能及粪便中微生物的影响,选用36头平均体重25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猪,随机分为2组,试验期91天,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按照添加30%发酵餐厨垃圾生产的生物饲料替代部分基础饲料配制的试验粮。试验结果显示:总试验期试验组较对照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9.38%,料肉比降低了9.12%(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粪便中乳酸菌含量增加,大肠杆菌的含量降低。试验表明食用添加发酵餐厨垃圾生产的生物饲料的猪生产性能提高,且肠道环境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生猪养殖行业的效益不太好,然而,湖南省邵阳县岩口铺镇石滩村老复员军人缪桂成,自2001年务工返乡后规模养殖生猪,年出栏都在500头以上,每头猪能赚几百元。2012年12月,他出栏的500头生猪每头平均赚了500元。近日,笔者来到缪桂成的养殖场,探究其养猪致富的诀窍。缪桂成的做法主要有两个:  相似文献   

18.
分娩体重对泌乳期母猪体况变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拟考察分娩体重对母猪在泌乳期内体况变化和采食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选择健康的经产约克夏母猪35头,按分娩体重(190一250kg)依次分到7个处理中,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体重的增加,母猪泌乳期总采食量也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呈一定的剂量一效应关系。就体重损失而言,240kg与250kg处理组的母猪体重损失显著大于200kg组的母猪(p<0.05);200kg组(p=0.1)和220kg组(p<0.05)也不同程度地优于190kg组。至于采食量,结果表明,250kg组(p<0.05)不仅和240kg组(p<0.1)母猪不仅在采食量上超过210kg组,高于200kg组(p<0.1),极显著超过190kg组(p  相似文献   

19.
生物发酵床对猪生产性能及猪舍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摘 要:试验选取杜长大三元杂交猪44头,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二个重复。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生物发酵床技术饲养及传统方式饲养,研究两组猪在小猪阶段(20-60kg)和大猪阶段(60-120kg)的生长性能差异及对猪舍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第一阶段的日增重分别为770.8g和741.7g,差异显著(P<0.05);料肉比分别为2.1和2.24,差异显著(P<0.05);在小猪阶段试验组较对照组节省饲料成本21元/头,经济效益明显,而在大猪阶段两种饲养模式对猪的生长性能影响较小;在秋冬季节,采用发酵床技术饲养,栏舍温度较传统方法饲养的栏舍提高了3.1℃,有利于猪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选取杜长大三元杂交猪44头,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生物发酵床技术饲养及传统方式饲养,研究两组猪在小猪阶段(20~60kg)和大猪阶段(60~120kg)的生长性能差异及对猪舍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在中猪阶段的日增重分别为770.8g和741.7g,差异显著(P0.05),料肉比分别为2.1和2.24,差异显著(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节省饲料成本21元/头,经济效益较明显;而在大猪阶段2种饲养模式对猪的生长性能影响较小。采用发酵床技术饲养,栏舍温度较传统方法饲养的栏舍提高了3.1℃。因此,南方地区秋冬季节中猪阶段适合采用发酵床养殖,以提高其生长速度,同时降低料肉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