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病又称“鸭黄病毒病”、“鸭出血性卵巢炎”或“鸭产蛋下降一死亡综合征”等,是自2010年春季以来我国主要蛋鸭饲养区出现的一种新的禽传染病。该病临床上以蛋鸭采食量下降,产蛋量骤然减少,即5天内减蛋超过90%或者绝产为主要症状,以卵泡膜出血、充血,卵泡变形为主要病变,给我国水禽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本文对该病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产蛋鸭群进入产蛋期后,休产鸭、低产鸭和病残鸭逐渐增多,另外蛋鸭在饲养过程中,由于饲养和个体差异等因素,常有10%~ 20%的鸭产蛋少或不产蛋。久养这些蛋鸭,不仅每天要消耗150克左右的饲料,且产蛋很少,甚至病鸭会传播疾病。所以需在产蛋期间少量多次淘汰低产鸭和病残鸭,以便提高产蛋率,降低饲养成本,提高产蛋鸭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由于种蛋,苗鸭、成鸭及鸭产品四通八达地跨地区运输,近年来在广东、福建等地不同品种鸭群中新发现的一种以急性、高死亡率的严重减蛋为特征的烈性传染病已逐渐侵入我省。1发病特征湘南某鸭场此病的发病先后顺序规律是:雏番鸭→肉用白羽→肉用麻羽→种鸭。分别进行过鸭瘟、禽霍乱、雏鸭病毒性肝炎,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番鸭细小病毒等免疫的鸭群,均可感染此病。1)肉鸭。这种病在肉用鸭表现为肝肿大、弥漫性出血,腺胃环状出血,脾脏有出血点2)产蛋鸭、种鸭。产蛋鸭、种鸭突然大幅度减蛋、主要病变为腹膜炎,卵泡变性坏死,表面…  相似文献   

4.
自2000年6月以来,兰溪市兰江镇下余养鸭专业村许多蛋鸭在进入产蛋高峰期后,发生一种以产蛋率锐减为特征的新疾病.该病发病急,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用鸡减蛋综合征(EDS76V)灭活苗免疫预防也未能有效保护.后经浙江省农科院病毒室病料及血样鉴定,确诊为非EDSV引起的鸭传染性减蛋症.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10年4月份至今,在福建、浙江、山东等地的1612个产蛋鸭群发病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该病具有传播快、流行区域广泛、主要发生在产蛋鸭群、产蛋下降明显等流行病学特征,与目前已知的鸭病不同,为一种新发现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6.
十全大补膏加升麻治疗鸭产蛋后期的泄殖腔脱垂的探讨吴守相(江苏省高邮市司徒乡畜牧兽医站225633)蛋鸭泄殖腔脱垂症常发生于圈养鸭的产蛋中后期。93年来笔者试用中成药“十全大补膏加升麻”治疗泄殖腔脱垂病鸭285只,治愈261只,治愈率达gi%。现将治疗...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门诊部最近在上海地区蛋鸭群中,发现一种以产蛋下降为特征的鸭病。来势迅猛,传播甚快。症状主要表现为3—5天内产蛋急剧下降,多家养殖户3日内从产蛋高峰跌至不到一成的产蛋率,但死亡极少;剖检少数病死鸭仅见卵巢变性的输卵管炎症。已诊断类似病例来自闵行区、浦东新区、南汇、青浦、松江、奉贤、嘉定等地鸭群。与发病蛋鸭群相邻的肉鸭及青年后备蛋鸭群也有发病,并有比蛋鸭高的死亡率,鸭农反映用抗菌药物无治疗效果。估计该病为一种烈性病毒性传染病,可能由南方传入,目前对付该病尚无良策。市郊鸭…  相似文献   

8.
减蛋综合征在几年前主要感染蛋鸡 ,造成蛋鸡产蛋下降 ,预防减蛋综合征已成为蛋鸡免疫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本病病毒也能感染鸭、鹅等其他禽类 ,但发病较少。这 2年蛋鸭发生产蛋下降现象逐渐增加 ,调查鸭群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均与鸡减蛋综合征极为相似 ,用鸡减蛋综合征油乳剂灭活苗预防 ,有一定效果。1 发生情况自 1997年初就有养鸭专业户反映鸭群突然出现产蛋下降 ,这种现象逐年增加 ,且区域性较为明显。如今年 2月 ,有一群40 0日龄 170 0羽蛋鸭日产蛋重量从 10 0kg下降到 35kg ,户主淘汰该鸭群。 4月 ,同处另一群 40 0日龄 190 0…  相似文献   

9.
鸭坦布苏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10年4月以来,我国主要蛋鸭养殖区福建、山东、浙江、上海、江苏等地陆续暴发一种以蛋鸭、种鸭产蛋骤然大幅下降为主要临床特征、以出血性卵巢炎为主要病变特征的急性传染病,造成约1.2亿只蛋鸭和1500万只肉鸭发病,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根据主要病变和临床特点,曹贞贞等将该病命名为鸭出血性卵巢炎(Duckhemorrhagic ovaritis,DHO)[1].少数学者提出了鸭病毒性脑炎、鸭鹅脑炎-卵巢炎综合征、鸭传染性产蛋减少症等名称[2-4].  相似文献   

10.
蛋鸭群发病初期症状不期显,采食和外观无异常;后期表现精神沉郁,采食量明显下降,部分蛋鸭羽毛松乱,下痢,脱肛,少数病鸭时有强直性痉挛症状,死亡率不高。特征性的主要表现为:蛋鸭开产日龄推迟,155日龄才见蛋,产蛋上升缓慢,180日龄产蛋率达45%,220日龄时产蛋率升到70%,高峰产蛋率仅为75%,已达产蛋高峰的则迅速下降到70%左右;产畸形蛋、薄壳蛋等,蛋壳表面粗糙,外面布满石灰状物。发病后期蛋小,蛋变轻;蛋壳色泽变淡,变薄、变软;蛋白、蛋黄色泽正常。常规抗菌素和抗病毒性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做好蛋鸭、种鸭群的产蛋下降综合征的免疫接种、强化饲养管理、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和搞好环境控制,可以避免蛋鸭、种鸭群发生产蛋下降综合征,确保鸭业生产稳定和经济效益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对我国绍兴鸭、马踏湖鸭、金定鸭、褐色蛋鸭、江西山麻鸭和福建山麻鸭6个品种蛋鸭的72周产蛋性能和300日龄蛋品质进行比较分析,每个品种约700只。结果显示:在产蛋性能方面,金定鸭、江西山麻鸭和福建山麻鸭开产日龄极显著早于其他3个品种;江西山麻鸭和福建山麻鸭各时期产蛋量极显著高于其他4个品种,其中300日龄产蛋量分别达167.71、168.00个,500日龄产蛋量分别达到345.93、354.08个;6个品种蛋鸭产蛋率曲线均呈S形,且从产蛋初期到产蛋高峰期耗时短,产蛋高峰期持续时间长。在蛋品质方面,绍兴鸭(74.91 g)、马踏湖鸭(74.81 g)、金定鸭(72.50 g)、褐色蛋鸭(72.53g)蛋重极显著高于江西山麻鸭(69.55 g)和福建山麻鸭(67.88 g),马踏湖鸭、褐色蛋鸭的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最大,绍兴鸭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最大,6个品种蛋形指数分布在1.35~1.42。本实验结果表明,江西山麻鸭和福建山麻鸭产蛋性能优于其他4个品种,绍兴鸭、马踏湖鸭蛋重较大,江西山麻鸭、福建山麻鸭蛋重较小。  相似文献   

12.
从一只母鸭输卵管取出4个蛋某万只山麻鸭蛋鸭场,现已饲养三批蛋鸭7000余只,首批蛋鸭已110日龄左右,个别蛋鸭于80多日龄产蛋(注:早产),群鸭产蛋近三成。9月上旬该场来电话:有不少母鸭“脱肛”,请协助查找原因。笔者赶到现场,检查了数只“脱肛”母鸭,...  相似文献   

13.
蛋雏鸭、中鸭、成鸭均可发生软腿病,尤其是冬季和初春的产蛋母鸭极易患此病,且母鸭产蛋量越多,患该病的可能性就越大。蛋鸭患软腿病后轻则引起产蛋量减少,重则导致蛋鸭死亡。  相似文献   

14.
进入寒冬季节,若不对蛋鸭加强饲养管理,往往会影响产蛋率,降低经济效益。提高冬季群鸭产蛋率可采取如下措施:(一)另组鸭群,分群饲养蛋鸭经过一年的生产,进入冬季以后,由于每只鸭的体质不同,造成整个鸭群产蛋不均匀。应对全群蛋鸭逐只进行检查,产蛋好的,放在一起,组成一个生产群,加重料饲养,保持正常的产蛋率;体质差,产蛋少或不产蛋的鸭,就另外放在一起,组成一个恢复群,以保养为主,放轻料,待到开春天气转暖时,再全面加喂饲料。这样分群饲养,可克服优劣鸭同吃“大锅饭”,体质差的鸭短期不能恢复产蛋,浪费饲料;产蛋好的,往往因没有满足其营养需…  相似文献   

15.
减蛋综合征(Egg drop syndrome,EDS-76)是由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引起的一种以产蛋鸡产薄壳或无壳蛋,产蛋率严重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减蛋综合征病毒又称鸭腺病毒,一些研究表明,尽管发生疾病都是在产蛋鸡,但鸭才是EDSV的天然贮存宿主[1],鸭在自然条件下感染EDSV  相似文献   

16.
<正>蛋雏鸭、中鸭、成鸭均可发生软腿病,尤其是冬季和初春的产蛋母鸭极易患此病,且母鸭产蛋量越多,患该病的可能性就越大。蛋鸭患软腿病后轻则引起产蛋量减少,重则导致蛋鸭死亡。  相似文献   

17.
2010年4月以来,我国主要蛋鸭养殖区福建、山东、浙江、上海、江苏等地陆续暴发一种以蛋鸭、种鸭产蛋骤然大幅下降为主要临床特征、以出血性卵巢炎为主要病变特征的急性传染病,造成约12亿只蛋鸭和1500万只肉鸭发病,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根据主要病变和临床特点,曹贞贞等将该病命名为鸭出血性卵巢炎(Duckhemorrhagicovaritis,DHO)。  相似文献   

18.
蛋鸭在产蛋期由于生理负担重,对外界抵抗力较差,在饲养管理上稍不注意就容易发生瘫痪、脱肛、啄癖等疾病,因此应加强如下疾病的防治。9冬春谨防蛋鸭软腿病鸭软腿病,又称鸭瘫风。雏鸭、中鸭、成鸭均可发生。尤以在冬季和初春的产蛋母鸭极易发生此病,且母鸭产蛋量越多,发病率越高。蛋鸭患软腿病后,轻则造成掉蛋,重则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19.
蛋鸭减蛋综合征陈家钊(福建省饲料科学技术研究所350003)最近,我省福清、长乐、宁化、龙海等地刚开产的麻鸭,不明原因,在蛋鸭群中使产蛋量突然下降30-50%或更多,并伴有产软壳蛋、蛋壳颜色变白、蛋壳变形、变薄、表面粗糙和凹凸不平,以后又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0.
自 2 0 0 0年 6月以来 ,兰溪市兰江镇下余养鸭专业村许多蛋鸭在进入产蛋高峰期后 ,发生一种以产蛋率锐减为特征的新疾病。该病发病急 ,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用鸡减蛋综合征 ( EDS76V)灭活苗免疫预防也未能有效保护。后经浙江省农科院病毒室病料及血样鉴定 ,确诊为非 EDSV引起的鸭传染性减蛋症。现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 兰溪市兰江镇下余养鸭专业村有 2 0 0多养鸭专业户。 2 0 0 0年 6月 ,有 2户养鸭户的蛋鸭在 3d内由产蛋率 93%下降到 2 0 %~ 30 % ,畸形蛋、沙壳蛋增多 ,鸭群精神状态基本正常 ,增加维生素、Ca等营养元素后 ,仍未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