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河北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技术推广实践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河北省课题实施一年多来,课题组在注重小麦、玉米高产高效技术集成与创新的同时,强化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不断探索有效的技术推广机制和方法,取得了显著的实施效果,实现了项目区粮食产量与效益的同步增长,对进一步增强河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及其可持续性发展,带动河北省粮食生产的恢复性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毕节市粮食增产工程实施的成效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毕节市实施水稻粮食增产工程,与非项目区常规栽培相比,增加粮食总产1462.3万kg,水稻项目区人均增粮27.17kg;实施玉米粮食增产工程,与非项目区常规栽培相比,增加粮食总产11168.97万kg,玉米项目区人均增粮56.32kg,社会效益显著,对区域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完善粮食生产科技服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河北省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主要做法和成效,提出了依托科技入户工程完善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粮食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结合国家农业部在永修实施的"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提升试点行动"项目,选择推广7项节本增效综合配套技术,从而使项目核心区比非项目区增产12.8%,幅射区比非项目区增产5.8%,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中国南方粮食生产的重要区域,为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保障粮食生产,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内25个县市的粮食产量的相关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探讨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有效灌溉面积和化肥使用量(折纯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粮食生产在农业科技投入上仍需加强,同时要处理好粮食生产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大力发展可持续的新型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6.
为了准确测算粮食丰产工程区粮食科技进步贡献率,以河北省为例,利用粮食生产的微观调研数据对粮食科技丰产工程区和非工程区的粮食生产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得出结论粮食丰产工程区的粮食生产科技进步贡献率明显高于非粮食丰产工程区,粮食丰产工程区在促进粮食生产科技进步方面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董文 《作物杂志》2008,24(4):23
总结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在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的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建设,区域特色丰产配套技术体系,三大作物理论研究和超高产攻关等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从项目区增产增收、技术集成和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评价了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科技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8.
《耕作与栽培》2008,(2):F0004
从2005年起贵州省农业厅为贯彻落实中央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精神,坚持走内涵式发展粮食生产的路子,确保全省粮食总产持续增产,探索生产条件较好地区水稻和玉米高产再高产的途径,进一步挖掘高产地区增产潜力,组织实施了水稻玉米超高产示范工程项目。3年来,在项目区各级党政部门的组织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农技干部的共同努力,通过运用综合超高产栽培技术,圆满地完成了计划任务,取得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对畜牧业科技生产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可以为畜牧业科技发展战略的调整和优化提供实践性指导;本文运用DEA模型,以畜牧业科技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为基础,对河北省已实施的畜牧业科技发展战略的成效进行了评价;一方面,通过对河北省2000-2007年畜牧业科技投入产出的DEA分析,得出了河北省的畜牧业科技活动在大多数年份里相对有效,但规模收益不变、甚至递减的结论;另一方面,对河北省“十一五”畜牧业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动物检疫”、“饲料工业”以及“畜禽良繁”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揭示出不同项目的DEA特征。最后为河北省畜牧业科技发展战略的调整与优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据农业部权威数字显示,良种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已达36%. “十五”期间,国家先后启动与实施了种子工程(二期)和优质粮食产业工程.辽宁省以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科研育种优势、种子生产销售优势和种子产业优势,承担了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良种繁育基地项目的建设任务,通过项目的实施,极大调动了项目区及全省农民种粮和选用优良品种的积极性,使我省农作物的优良品种得到迅速推广.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与畜牧业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既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又是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大省,粮食生产和畜牧业发展的关系对黑龙江省商品粮基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直是该省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粮食生产与畜牧业发展协调度对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与畜牧业发展的关系从时序和空间两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出黑龙江省粮畜生产协调度的变化趋势大体分为3个阶段:(1)1985-1993年波动频繁期;(2)1994-2003年持续下降期;2004-2009徘徊上升期,粮畜生产一直处于相悖模式,具体又分为:极度相悖区、中度相悖区和低度相悖区。最后指出,为协调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和畜牧业发展的关系应该适当调整产业结构,确定合理种植结构,优化畜牧业养殖结构,积极发挥粮食生产与畜牧业互促作用。  相似文献   

12.
花生是河北省第三大作物,为了促进河北省花生产业的绿色、持续、稳定发展进行了有关研究.本文基于2012-2017年河北省地级市和县市区的花生生产数据,利用非参数DEA模型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TFP)并制作GIS专题图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河南省烤烟种植的生产效率问题,采用DEA方法,利用连续3年的成本收益数据对河南省烤烟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产烟省份相比,河南省烤烟生产效率属于非DEA有效,省内不同产烟县烤烟生产效率差异较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河南省烤烟生产中非有效决策单元效率损失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包括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增加种植收购计划、统筹不同烟区发展、大力推进机械化、合理配置生产物资等。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中游地区粮食生产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中游地区(湖南、江西和湖北)是我国粮食生产主产区之一,该区的粮食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本文首先从绝对和相对的角度分析了该区粮食生产的现状。结果表明:近10年来,一方面,区内的粮食生产总量一直在以增加种植面积而获得了稳步增长,其增长难以持续。同时区内的种植结构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主粮(水稻)的种植面积增幅要远大于杂粮小麦和薯类的增幅,尤其是大于豆类的增长幅度。另一方面,从全国范围来看,长江中游地区的主粮(水稻)的生产占全国比重呈下降趋势,而杂粮生产占全国比重反而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次,深层剖析了该区粮食生产发展所面临的困境,认为主要有农民(户)种粮积极性不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耕地质量退化严重、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科技整体水平较低和粮食生产的结构性弊端初现等六大方面问题。最后,针对该区域所面临的困境依次提出了粮食生产发展的战略对策,为确保该区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石家庄市果树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进群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9):178-181
摘要: 深入分析了石家庄果树科技发展的趋势与现状,剖析了石家庄果树科技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从石家庄果树发展的战略思路出发,报告明确提出石家庄果树科技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确定了未来农业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技术,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改革,创新体制;优化生产布局,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果品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政府支持与调控等方面出发,提出了确保农业科技发展的保障策略。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探明江苏省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因素,加快推进粮食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江苏省粮食生产特征,将1999—2015年江苏省粮食生产划分为两个时段,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两个时段中10个影响因素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粮食播种面积是影响江苏省粮食产量的首要因素;有效灌溉面积和农业机械总动力经历了由弱到强的变化;农业支出占比地位重要但拉动作用有所减弱;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对粮食增产作用很大,有较大提高利用率空间;宏观层面上,科技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上升,其次政策、自然因素。稳定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积极发展粮食绿色生产,持续加大财政支农投入,是增加江苏省粮食产量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近年大豆生产形势分析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铁欢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3):360-364
摘要:本文以翔实的数据分析了近15年来河北省大豆生产形势。分析认为:河北省大豆种植面积正以平均每年超过2.8万hm2的速度下降,已经从1993年的62.9万hm2降至2008年的20.3万hm2,下降了2/3,为建国以来的最低点;而大豆的单产水平却以平均每年5%的速度递增,单产水平已经超过2000㎏/hm2;尽管如此,由于种植面积下降较多,大豆总产以平均每年约4.4万t的速度下降,从1994年的103.4万t降到了现在的38万t。文章还对全省近年的大豆种植分布、应用品种、新技术以及出现的高产典型进行了介绍。指出了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技术需求,同时提出了今后河北省发展大豆生产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减轻旱灾损失,根据2005、2015年河南省统计与气象数据,采用10项指标和灰色关联分析法,以最劣值为参照系列分析了该省农业旱灾脆弱性。结果表明,豫西的济源、三门峡、洛阳,豫东的开封、漯河与豫北的鹤壁是河南省干旱脆弱性较强的区域,而豫东南的商丘、驻马店、信阳,豫北的新乡、豫西南的南阳则脆弱性较弱,其他地区居于两者之间;2005—2015年河南省干旱脆弱性呈明显的增加趋势。河南省是中国粮食生产核心区,首先要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循环农业;其次要重视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加大农业投入以降低干旱的脆弱性,确保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