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紧凑型玉米适宜密植定额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农业科学》1995,13(6):10-12
  相似文献   

2.
<正> 烟单16号是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交系8112作母本,文黄31413作父本,于1987年杂交育成的黄粒中间型玉米单交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病抗倒以及适应性广等特点,在黄淮海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增产优势,目前已被安徽、江苏、河北、山东等省市推广种植。到1992年,累计推广面积达698.4万亩,1992年5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3.
4.
5.
<正> 通过几年来对紧凑型玉米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我们认为紧凑型玉米株型结构和生理特性的优势是平展型玉米所无法比拟的。发展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是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所谓紧凑型玉米,就是指其株型比较紧凑,其叶片在茎杆上的空间分布近似纺锤型,上部叶片短小挺立,中部叶片  相似文献   

6.
玉米几个自交系组配高产紧凑型杂交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近年育成的部分玉米新自交系和骨干系为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其主要株型和产量性状进行了遗传研究。结果表明,自交系10078、32和152能明显降低株高、穗位高和叶夹角,改善F1的株型结构,可来组配紧凑型杂交种。自交系698-3和200B既能改善F1的株型,还能改进F1的部分产量结构,用其作亲本有利组配出高产紧凑型杂交种。新选系7613和273能显著改进F1的产量结构,其产量配合力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玉米理想株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玉米株型的发展、株型与其他性状相关关系及玉米株型的遗传机理,提出了评价理想株型的几个形态指标,并进一步分析了玉米株型育种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整理,对种植密度与玉米生长发育、籽粒产量的关系进行归纳和总结。从玉米株型、株高、穗位、茎粗等方面归纳了种植密度对玉米性状选择和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从产量构成因子及籽粒品质等方面总结了种植密度与玉米产量的关系。最后对未来我国玉米密植研究发展进行了评述和展望,指出我国不同玉米产区应结合生产实际,分析适宜当地玉米生产的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3.
以4×7交配模式共得正、反交F_1杂交组合56个。对包括这11个自交系在内的15个自交系和包括这56个组合在内的60个 F_1组合(另外4个 F_1组合均为正交)研究了13个玉米株型性状的遗传表达和亲子关系。根据上部第1~8片叶的叶夹角和棒三叶的叶向值等9个性状对15个自交系和32个杂交种分别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果:①13个株型性状的正、反交 F_1间差异不显著。②对13个株型性状的遗传模型和杂种优势来源作了初步推断。株高(PH)、穗上一叶叶向值(LOV1)、棒三叶叶向值(LOV3)、穗上叶平均叶夹角(AALA)、穗上平均叶间距(AILA)、穗下平均叶间距(AILB)和穗上平均叶长(ALLA)等性状的加性方差显著大于显性方差,说明这些性状的遗传主要来自加性作用。穗位高(EH)、雄穗分枝数(TB)、茎粗(SD)、单株叶面积(LAP)、棒三叶叶面积(ALNE)和穗上平均叶宽(ALWA)的遗传由加性和非加性共同决定。③按8个穗上叶夹角和 LOV3所作的聚类分析可以把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株型分为紧凑型、近紧凑型、近平展型和平展型四类;并可从自交系和杂交种聚类分析结果的对比看出株型性状的亲子关系。④针对各株型性...  相似文献   

14.
玉米产量与种植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鲁单981为试材,设种植密度5万株/hm2、6万株/hm2、7万株/hm2、8万株/hm2和9万株/hm2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鲁单981产量有显著影响。在一定密度范围内,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群体产量潜力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收获指数降低。适宜的种植密度为6.9万~8.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晚熟玉米品种郑单958在宁夏引黄灌区的最佳种植密度。[方法]在宁夏引黄灌区,以晚熟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研究不同密度条件下,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水平。[结果]各处理产量在8 059.35~17 292.00kg/hm2。其中处理10最高,为17 292.00 kg/hm2,处理1最低,为8 059.35 kg/hm2。处理10显著高于处理1、2、3、4、5、8等6个处理,处理4、3、2和1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处理10与处理6、7、9、瑏瑡、瑏瑢等处理之间产量无显著差异。[结论]为了节本增效建议生产上采用处理6(9.0万株/hm2)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16.
耐密型玉米单交种郑单958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耐密型玉米单交种郑单958在不同施肥水平和不同密度下种植方式的研究,探索出其在东北平原雨养农业区内的最适宜种植密度和最佳施肥量,从而充分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7.
超高产水稻育种中理想株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了水稻育种实践中株型研究的历史,并从穗、叶、根、株高等方面总结了在超高产水稻育种中理想株型研究所取得的主要进展。最后指出了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实现超高产育种目标所应采取的策略与技术。  相似文献   

18.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分析不同密度条件下产量及相关产量性状的变化规律,探讨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性状指标的影响,可以为玉米生产上合理密植提供依据。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多抗较耐密玉米品种丹玉86号和高抗耐密玉米新组合丹3363为试验材料,种植密度设52 500、60 000、67 500、75 000和82 500株/hm2计5个水平,研究了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相关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丹玉86号种植密度在52 500~82 500株/hm2范围内,产量与密度呈二次回归方程的关系,其中,在60 000株/hm2密度时产量最高;丹3363在75 000株/hm2密度时产量最高,在52 500株/hm2密度时产量最低。2个品种穗行数、行粒数和粒长随密度变化不大,穗粒重随密度增大均呈下降趋势。丹玉86号穗长、千粒重和秃尖长度均在67 500株/hm2密度时最大,在75 000株/hm2密度时最小;丹3363穗长、千粒重和秃尖长度随密度变化不明显。丹玉86号穗粗随密度增加而减小,出籽率随密度变化不明显;丹3363穗粗在60 000株/hm2密度时最大、在67 500株/hm2密度时最小,出籽率在52 500~75 000株/hm2密度范围内变化不明显、在82 500株/hm2密度时降低。丹玉86号在75 000株/hm2密度时粒宽最大、粒厚最小,在67 500株/hm2密度时粒宽最小、粒厚最大;丹3363粒宽和粒厚随密度变化不明显。密度对不同品种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不同,生产上应结合品种自身的特性进行合理密植。  相似文献   

19.
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裂区和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 ,研究了紧凑型玉米登海 6号的产量及产量结构、群体主要质量生理指标、田间小气候指标、高产栽培技术方案等。获得了登海 6号间套作种植条件下 ,产量在 12 996~ 13 2 2 7kg/ ha时的高产栽培理论参数和多套技术方案。大面积高产试验结果表明 :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登海 6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两年13 .85 ha平均产量达到 12 5 10 kg/ ha,其中 75 4 .7m2产量高达 15 4 77kg/ ha。黔西北山区玉米生育期间的气候生态条件能满足高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玉米品种郑单958合理种植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005年对玉米品种郑单958在吉林省公主岭市香山村进行了密度试验。分析了密度与产量、密度与质量性状以及密度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明确了吉林省中部地区郑单958的适宜种植密度及适宜密度下的产量、质量性状和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