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经营的好坏也影响着我国南方地区森林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败。而人工林经营主要是通过调控密度来实现的,适宜的林分密度以及合理的密度调控可以改善林分生长状况,从而提高杉木林分的质量和产量。本文主要从杉木人工林造林密度的设计、调节以及效益来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2.
为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杉木,满足我国对木材的需求,对不同造林密度杉木幼林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调查表明:杉木幼林最优的造林密度为3 300株·hm-2,平均树高、平均胸径、蓄积量、单株材积分别达9.78 m、10.88 cm、238.22 m3·hm-2、0.070 9 m3。调查结果可为杉木幼苗人工林培育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造林密度的杉木人工林内生态因子变化及杉木生长的研究结果表明:①林内光照、温度与造林密度呈反相关,而林木生长则与光照、温度呈正相关;②造林密度愈大,林木自然整枝愈强,而密度愈小,自然整枝愈弱,在小密度范围内,则林木自然整枝差异不明显。文中提出杉木人工林的初植密度以2×3或2×1.5m 为宜。  相似文献   

4.
对8年生不同造林密度杉木林分的生长效应进行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造林密度对杉木林分的胸径、树高、冠幅及材积生长差异及显著。不同造林密度对杉木林分生长的影响表现为:8年生时杉木林分的蓄积量与造林密度的大小成正相关,密度越大,林木的分化越早,影响后期杉木的生长。因此,合理的造林密度对林分正常生长发育尤为重要。通过对杉木4个不同造林密度进行分析,以1600株/hm2为最好。  相似文献   

5.
林分密度对邓恩桉生物产量及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湘南低山丘岗区密度为1 110、1 667和2 500株.hm-2的8年生邓恩桉Eucalyptus dunnii丰产示范林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单株生物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小,低密度林分林木平均木的生物量是高密度林分的1.22倍;林分生物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高密度林分比低密度林分高出271.26 t.hm-2;各密度林分的年均净生物量分别为32.35、43.97和59.51 t.hm-2a-1,高于杉木中心产区杉木人工林的水平,林分各组分的生物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并出现干>根>枝>皮>叶的规律;林分结构以中密度林分合理,叶面积指数高,干材生物量达61%以上.邓恩桉在湘南低山丘岗区发展潜力大,可作为该地区短周期工业用材林培育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6.
对秃杉人工林开展不同造林密度和抚育间伐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随秃杉造林密度增加 ,其胸径、冠幅和整齐度减少 ,枝下高增大。单株生物量随林分密度增加而减少 ,林分生物量及树干和根系占全部生物量比率随密度增大而增加 ,枝条和针叶所占比率随密度增加而减少 ,根据培育目标 ,用下层间伐及中度间伐可切实有效地提高林分生物量和生长量  相似文献   

7.
福建永安市杉木人工林产量及密度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收集永安市杉木人工林基准年龄(20年)林分数据,应用气候生产潜力、密度效应指标等原理,对永安市杉木人工林产量及密度现状研究分析,提出符合永安市杉木人工林生长规律的培育措施,为杉木人工林培育获取较大经济效益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不同密度对福建柏林下植物和土壤肥力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10年生不同造林密度福建柏人工林林下植被生长状况调查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福建柏人工林造林密度增大,林下植被高度、覆盖度和生物量减少,土壤物理性质不良,土壤养分含量降低。福建柏人工林生长过程中要经常调整密度以促进林下植被生长,从而改善土壤理化状况,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9.
南酸枣人工林早期生长特性及其与杉木混交效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营造在福建邵武6年生南酸枣与杉木不同模式混交林及其纯林和5年生南酸枣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对南酸枣人工林早期生长规律、不同立地条件下人工林生长差异、不同造林密度对南酸枣早期生长的影响、以及与杉木混交后不同模式林分的生产力、生物量差异和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酸枣早期生长快,在中等肥力立地上,6年生平均高为8 53m,平均胸径9 74cm,立木蓄积量86 08m3·hm-2,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生长差异明显;造林密度对南酸枣早期生长的影响表现出密度越大立木蓄积量和枝下高越大,冠幅越小的趋势。与杉木混交后能促进杉木的生长和有利于维护地力,其中以杉3∶南1(3∶1)混交模式生产力和生物量较高,蓄积量为76 42m3·hm-2,生物量为41 5127t·hm-2,与杉木纯林相比,分别提高了74 55%和97 27%,是值得推广的杉阔混交模式。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不同种植密度对杉木生长的影响,以及杉木适宜的种植密度。对不同种植密度对杉木林分生长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测定了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结果表明:在密度超过3400株/km2后,林分平均树高逐渐降低,杉木平均单株材积与林分平均胸径变化规律相同。研究了不同造林密度对杉木生长和养分空间利用的影响,以及杉木的分布规律,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为加强杉木人工林的科学管理,在有限的森林空间内获得最大的木材收益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海桑林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2.
以 1年生南酸枣和湿地松为试验材料 ,于沿海岩质典型岸段分别就种植穴大小和磷肥蘸根、ABT生根粉沾根、选用容器苗、覆草、集团造林等共 12个技术组合进行了选择试验。结果表明 ,有利于提高湿地松造林成活率和促进幼树树高、胸径生长的技术措施分别是集团造林、选用容器苗及磷肥蘸根 ;而有利于提高南酸枣造林成活率和促进其幼树树高、胸径生长的技术措施为截干和ABT生根粉沾根处理。试验结果同时表明 ,种植穴大小对南酸枣和湿地松的成活率及其 3年生幼树生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Radiation-use efficiency (RUE) relates biomass production to the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 intercepted by a plant or crop. We determined RUE and biomass partitioning coefficients of young olive (Olea europaea) trees for use in a general growth model. In 1995, 1-year-old olive trees var. 'Picual' were planted at a density of either 0.5 or 2.0 trees m(-2) near Córdoba, Spain, at a site providing favorable growth conditions. During the experiment (1995-1997), both PAR interception by the canopy and plant area index (PAI) were measured with radiation sensors. Regular harvests were performed to determine leaf area and biomass accumulation in roots, wood (stem, branches and trunk) and leaves. Leaf, wood and root biomass partitioning coefficients were calculated. The leaf area partitioning coefficients were also estimated. Dry matter production was linearly related to cumulative intercepted PAR. Seasonal RUE, calculated as the slope of the regression of aboveground biomass and cumulative intercepted PAR, was 1.35 g (MJ PAR)(-1). Radiation-use efficiency appeared to respond to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but was independent of planting density and PAI. The young olive trees allocated 0.26 of their total biomass to roots. Partitioning of aboveground dry matter was 0.60 to wood and 0.37 to leaves. As competition increased, dry matter partitioning to wood increased to 0.70.  相似文献   

14.
石梓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证明:石梓天然林树高和直径生长有两个速生期,第一个在第10年左右,第二个在第40—50年。材积生长量则一直在上升,其生长旺盛期可延长50—60年;人工播种的苗木高、径生长在播种后第3个月出现高峰,随即下降。苗高生长峰期在第2—5(6)个月,其生长量占苗高总生长量的79—90%。苗径生长峰期有两个,主峰期在第2—4(5)个月,次峰期在第6(7)个月,两次峰期的生长量占苗径总生长量的72—80%,11年生人工幼林,树高生长高峰在第2年,胸径生长高峰在第4年,材积生长高峰在第7年。但树高在第8年后生长缓慢,胸径和材积正处在生长旺盛期。  相似文献   

15.
大青叶蝉防治指标的研究王爱静,王成祥(新疆林业科学研究院乌鲁木齐830063)李中焕(新疆阿克苏地区林业处森防站阿克苏843000)关键词大青叶蝉,新疆杨,防治指标大青叶蝉Tettigoniellavirids(L.)近年在新疆阿克苏等地区暴发,主要...  相似文献   

16.
杨树溃疡病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树溃疡病(Dothiorella gregaria)是杨树重要枝干病害,可在定植后的幼树主干上形成大型溃疡斑,常导致幼树死亡。1987年辽宁省康平、法库、昌图三县因此病损失的幼树近200万株,仅苗木费一项经济损失达70万元左右。1988年铁岭市发病面积近5万亩,损失幼树132万余株,经济损失达42万余元。为尽早控制此病危害,我们于1988~1989年在昌图县红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寒富苹果幼树限根栽培,研究了根系及枝条生长发育对不同根域空间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根系总量随根域空间减小而减少,而细根比例及根系密度增加;根域空间越小新梢停长越早,盆栽植株新梢只有1次生长高峰,而槽栽植株新梢有2次生长高峰;随着根域空间减小,干周、枝条数量、长枝比例减小,树冠受到明显的抑制,但短枝比例、成花枝比例、花芽数均增加。根域限制改变了寒富苹果幼树树体建造过程,使之有利于向生殖发育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8.
江西大岗山丘陵区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惠刚盈  罗云伍 《林业科学》1989,25(6):564-569
我们对江西大岗山丘陵区杉木人工林生产的生态特性、净生产量及生产力等进行了研究分析,为寻求杉木人工林合理的经营途径,提供科学依据。一、林分概况试验是在江西大岗山山下林场陂元杉木人工林中进行的。该地位于中亚热带东部,罗霄山北端武功山余脉,属丘陵地形。调查林分为12年生的杉木人工林,初植密度为1530—3345株/ha,土壤为页岩上发育起来的黄红壤,土层80—150cm,腐殖质层(A+AB)厚度为10—50cm,海拔高度130—220m,坡向东南,坡度30°,主要林下植被为:杜茎山、紫珠、柃木、黄瑞木、芒萁、狗脊蕨等。  相似文献   

19.
修枝间伐对松突圆蚧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严重危害广东省沿海地区马尾松的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自1982年在深圳、珠海等地发现后,至今危害面积约43万ha,其中枯萎或涉死的约8万ha。  相似文献   

20.
杉木中龄林施肥效应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