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科学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的前置基础工作。因此,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要求,以安徽省滁州市为例,系统阐述了基于滁州市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结果,并探讨了评价结果对国土空间规划的支撑作用,同时结合实践经验指出了“双评价”工作存在的不足,以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在后期优化时能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
为在水土资源承载力的约束下科学合理的划定生态、生活和农业生产空间,以科尔沁区域为例,“双评价”为核心,探究国土空间优化布局。首先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区域水土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并以农业生产保障、城镇建设潜力、生态屏障约束为导向构建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体系,然后,基于“双评价”结果划定科尔沁地区的生态空间、生活空间和农业生产空间。结果表明:1)科尔沁区域生态、生活和农业生产的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50.00%、3.55%和46.45%。2)农业生产占地面积最大的地区为阜新市和白城市,生态面积最大的地区为赤峰市和兴安盟,生活适宜区主要集中在白城市。本研究可为科尔沁地区生态空间的保护、生活空间的发展以及农业生产种植区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高陵区为研究区域,基于资源本底,开展高陵区2009—2018年建设用地变化研究和基于建设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合理判定区域的城镇建设适宜性程度,确定高陵区建设空间的规模及分布格局,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供支撑。研究表明,2009—2018年高陵区建设用地总量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在基于建设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研究中,各适宜性分区占高陵区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适宜建设区、基本适宜性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及不适宜建设区。  相似文献   

4.
5.
为了定量查清丹霞地区赤水市的水土流失现状及10年来的动态变化,也为该区快速准确地评价水土流失和开展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保护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环境等提供科学依据,基于ArcGIS空间叠加分析方法,综合考虑影响水土流失的地形坡度、植被覆盖率、土地利用类型和沟谷密度等主要因子,在遥感定量监测技术的支撑下对贵州省赤水市水土流失进行了分析,划分出流失强度等级,并得出其空间分异规律,最后与2000年数据对比,进行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水土流失区域面积占赤水市面积比例比较低,水土流失状况不甚严重,水土流失强度等级较低,无极强烈和剧烈流失区域。与2000年相比,赤水市2010年水土流失比例下降了2.09个百分点,轻度水土流失面积下降了22.34 km2,中度水土流失面积下降了13.12 km2,强烈水土流失面积下降了2.28 km2。  相似文献   

6.
研究高陵区国土空间规划用地情况,为区域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对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提供依据.本文利用Arc GIS等软件,以高陵区为研究区,对2009—2019年研究区国土空间规划用地进行数量与空间分布分析,并总结研究区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类型特点.  相似文献   

7.
水土流失严重制约着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其发生与灾害脆弱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同样的背景下,灾情随着脆弱性的增大而加重.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五华县灾害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五华县灾害脆弱性属于强脆弱类型,五华县的水土流失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任艳  段正松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5):137-140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不断推进,如何做好规划期建设用地规模预测工作,保证市域内建设项目用地需求,是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者亟需考虑的问题.该文详述了建设用地预测方法,提出"分类型—方法"的预测模式,并以百色市为例,对百色市2025年和2035年建设用地规模进行预测,以期为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推进乡村分类发展,优化乡村发展模式,以大都市外围北京昌平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分析法和三维魔方法,进行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双评价,并基于双评价结果进行三类空间分区和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分区,以打造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化绿色新城。结果表明:1)昌平区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占全区56.83%,分布在西部和北面地表植被覆盖为森林的广泛山区;农业生产适宜区面积相对较小,占全区2.01%,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一般适宜区主要紧密交错分布在昌平平原中部;城镇建设适宜区占全区11.58%,占昌平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44.43%。2)昌平区生态保护功能区、城镇建设功能区和农业生产功能区,面积依次是1 076.47、181.61和87.96 km2,分别占全区80.12%、13.52%和6.55%。全区以生态保护功能区为主,且三类空间分区在镇域分布极不均匀。3)昌平中心集约提质区、科教文娱引领区、文旅康乐涵养区和城乡腹地承载区,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5.16%、15.96%、69.08%和9.29%。中心集约提质区主要包括城北街道、城南街道和南邵镇;科教文娱引领区主要包括百善镇、北七家镇、...  相似文献   

10.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成果全面客观反映了土地利用状况,也反映出耕地面积普遍减少,土地利用效率不高、节约集约用地仍需加大力度,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形势依然严峻的现实问题。本文以恭城瑶族自治县为例,为摸清恭城县耕地后备资源潜力,按照建设占用耕地“以补定占”的原则,为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确定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统筹国土空间开发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明确造林绿化空间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科学绿化、草原保护修复等系列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本文立足陕西省的实际情况,通过对造林绿化空间确定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提出了在拟定造林绿化空间范围时要充分考虑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因地制宜地开展造林绿化适宜性评估,提出规划统筹造林绿化空间应避让的各类安全底线并与相关专项规划做好衔接等优化造林绿化空间确定过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江苏省太湖流域水土流失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磊  孟亚利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6):129-132,142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USLE),综合考虑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进行了江苏省太湖流域水土流失的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太湖流域水土流失以微度流失为主,而强度及其以上流失主要发生在西南部丘陵地区,东部太湖平原区有零星分布。  相似文献   

13.
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任务和首要原则就是保护永久基本农田,永久基本农田是保护国家粮食安全实施永久特殊保护的耕地,不仅会影响到人民的日常温饱,也将影响到国家的长远发展,亟需提高对保护的重视度。因此本文从研究当阳市永久基本农田空间分布特征出发,包括其与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的冲突情况、各类土地数量情况以及地理分布特征等分析,进一步分析探讨对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对策,以期为今后协调优化永久基本农田布局,推进耕地保护科学化、合理化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4.
15.
以耕地多功能理论为基础,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构建耕地多功能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分析龙胜县耕地多功能的变化特征;利用相关分析法,计算耕地各功能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耕地生产功能与社会功能呈现上升趋势,生态功能呈现下降趋势;耕地生产功能与社会功能之间为协同关系,而生态功能与生产功能、社会功能之间处于权衡关系,其中生态功能、社会功能负关联性最强。因此龙胜县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对耕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优化产业种植结构,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对耕地以及永久基本农田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16.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城县为例,将国土空间开发模拟为生态保护和国土开发两个过程,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空间分析方法构建叶城县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叶城县国土开发适宜区总面积为27 359.86 km2,生态保护适宜区总面积为968.84 km2,整体呈中心发散、带状分布的格局,并将叶城县域划定为生态保护区(占比81.79%)、保护开发区(占比14.79%)、开发保护区(占比2.78%)和开发建设区(占比0.64%)。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进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可更贴近干旱区县域客观实情。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国土空间开发工作对生态环境影响大,应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高国土空间开发质量,落实耕地保护并进行土地改良,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不断优化开发格局,推动适宜性评价、适宜区功能与规划建设相适应。  相似文献   

17.
以耕地多功能理论为基础,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构建耕地多功能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分析龙胜县耕地多功能的变化特征;利用相关分析法,计算耕地各功能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耕地生产功能与社会功能呈现上升趋势,生态功能呈现下降趋势;耕地生产功能与社会功能之间为协同关系,而生态功能与生...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南方红壤水土流失区土壤肥力质量,该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长汀、北峰、武夷山等地的茶园土壤肥力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龙岩长汀、福州北峰、南平武夷山茶园土壤中的铵态氮、有效钾、速效磷、有机质、p H值这5个指标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都是南方红壤水土流失区茶园土壤肥力的重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9.
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背景下,乡村空间作为终端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而村庄规划为空间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系统性的蓝图.文章以余江蓝田村村庄规划编制全过程为例,用综合治理视角,聚焦乡村空间治理,通过解决乡村空间利用过程中出现的乡村发展空间受限、土地权属关系不明等问题,解析村庄规划对优化乡村空间治理格局的...  相似文献   

20.
对西乡县的茶树种植进行了适宜性区划研究。针对茶树种植立地要求,选取土壤pH,海拔高度,坡度,年≥10℃积温,年降水量5项评价因子,建立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特尔斐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将各项指标进行叠加分析,划分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实现西乡县茶树种植适宜性评价,并且提出针对性的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