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综述分离制备儿茶素和儿茶素单体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研究进展,探讨各种纯化、分离方法的机理和优缺点,并展望了儿茶素和EGCG分离制备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采后龙眼的保鲜效果,用浓度为1 mmol/L的EGCG溶液浸泡采后龙眼果实5 min,于25 ℃条件下贮藏,分别在贮藏的第2、4、6、8天取样测定果肉自溶指数、抗氧化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结果表明:外源EGCG处理采后龙眼果实的第6和第8天时,果肉自溶指数分别较对照下降22.56%、11.70%;第8天时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16、1.17倍; EGCG处理显著提高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且上调DlDHAR和DlGR等酶基因的相对表达。 相似文献
3.
比较研究了添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维生素E对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一个双键)、亚油酸(二个双键)、花生四烯酸(四个双键)、二十二碳六烯酸(六个双键)在50℃下氧化分解的抑制率及脂肪酸氧化速率对EGCG氧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意义的时期内,EGCG对不同不饱和脂肪酸的抗氧化活性比维生素E强,EGCG在不饱和度高的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氧化速率比不饱和度低的不饱和脂肪酸中要快得多.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茶叶提取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allocatechingallate,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gallate,ECG)对体外培养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黑色素生成及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分别用不同浓度的EGCG、GCG、ECG和熊果苷(Arbutin,AR)处理细胞,观察效应物对细胞形态的影响,用溴化二苯四偶氮法(MTT法)测定茶叶提取物对细胞增殖率的影响,以左旋多巴(L–DOPA)为底物,测定细胞内酪氨酸酶的活性,采用氢氧化钠裂解法测定细胞内黑色素的含量。结果显示,EGCG、ECG、GCG能显著抑制B16细胞的黑色素生成和酪氨酸酶的活性,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当浓度为60μg/mL时,细胞增殖率均低于50%,酪氨酸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26.67%、27.27%和32.71%,黑色素生成抑制率均在30%以上。结果表明,茶叶提取物能通过多种途径抑制黑色素生成,且GCG的作用效果最优,ECG的作用效果次之,三者的作用效果均优于熊果苷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甲基化EGCG的合成及其在人工模拟胃肠液中的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为原料,用硫酸二甲酯对其进行部分甲基化.甲基化产物经乙酸乙酯萃取,再经硅胶柱、凝胶柱和反相硅胶柱分离得到EGCG的甲基化衍生物,再经ESI-MS,MS/MS和1HNMR鉴定.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分离到的甲基化EGCG和EGCG在人工模拟体胃液与肠液中的变化.结果表明,该体系合成甲基化EGCG的最佳务件是:硫酸二甲基酯与EGCG的摩尔比1∶1,在60℃水浴条件下回流反应5h.通过分离,最后得到纯度为93.86%的单甲基化产物242 mg,得率约为9%,经鉴定其结构为EGCG4"Me.在人工模拟胃液中,EGCG4"Me脱去甲基,生成EGCG,起到缓释作用;而在人工模拟肠液中,EGCG4"Me由于甲基化,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HPLC-DAD 对不同时期安吉白茶叶中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含量
变化进行分析。采用AgilentC18 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2% 乙酸)15︰85;
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6 nm;柱温:35℃。结果是EGCG 线性范围为0.304~3.040μg,相关系数
R2=0.999 9,平均回收率100.21%,RSD 为1.04%。该方法精密度、准确度好,稳定性高,能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7.
为阐明EGCG对热应激肉鸡脂肪沉积与肝脏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将192只2周龄肉鸡分为4个组别:对照组为适宜温度组(28℃,TN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为循环高温组(7:00到19:00 35℃,19:00到7:00 28℃,HS组),试验组日粮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 mg/kg EGCG(HS0组)、300 mg/kg EGCG(HS300组)、600 mg/kg EGCG(HS600组),试验期3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热应激(HS0组)肉鸡的末重、日增重和日采食量显著降低,肝脏的SOD、GSH-Px活性、Nrf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肝脏中MDA含量、LITAF、NF-κB、FAS、SREBP1 mRNA表达水平以及脂肪沉积显著增加(P<0.05);而热应激肉鸡在饲料中添加EGCG后,上述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与热应激组(HS0组)相比,添加EGCG(HS300和HS600)显著增加了肝脏SOD、GSH-Px、CAT活性以及Nrf2 mRNA表达水平(P<0.05),同时肝脏MAD含量、脂肪沉积以及LITAF、NF-κB、FAS、SREBP1 mRNA表达水平,同时改善生产性能。EGCG通过提高肝脏的抗氧化性能,缓解热应激对脂肪沉积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9.
铜离子容易接受配体,成为中心离子,茶儿茶素EGCG是茶多酚中活性最强的天然活性物质,可作为多基配体与Cu2+发生络合反应.本试验在化学体系中研究了EGCG与Cu2+形成络合物的条件,其形成条件主要受pH值和Cu2+/EGCG比率的影响:在pH≤4.0时,即在强酸性条件下,EGCG与Cu2+很难形成络合物;pH>4.0时,EGCG与Cu2+可以形成络合物;pH>9.0时,酚羟基与碱作用生成酚钠,有铜离子存在时,Cu2+可充当催化剂,促进EGCG自氧化,Cu 2+被还原为Cu+.在pH=6.0的乙酸缓冲液中,Cu2+与EGCG以2:1结合的;在pH=7.4的硼酸缓冲液中,Cu2+与EGCG以1:1络合,当两者比例≥4:1时,两者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Cu2+会促进EGCG的氧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经不同加工处理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的影响,从而为EGCG在食品生产加工中的抑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3种不同加工方式对EGCG进行处理,采用最低抑菌浓度测定法(MIC法)与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检测EGCG的抑菌效果,利用Baird-Parker平板计数法检测EGCG对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结果]EGCG抑菌能力随着浓度的增高而提升。相同浓度下,EGCG经过不同加工方式后抑菌能力大小依次为巴氏杀菌法(72℃,20 s)高压蒸汽灭菌法(121℃,15 min)薄膜过滤法(0.22μm),最低杀菌浓度(MBC)依次为0.062 5、0.125 0和1.000 0 mg/m L,经巴氏杀菌法处理的EGCG抑菌效果最强。而EGCG在牛奶中的抑菌作用不显著。[结论]在多种食品加工条件下,EGC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1.
白粉病是甜瓜生产中常见的真菌病害,严重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品质。以甜瓜品种甜宝为试验材料,通过外源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处理,探讨EGCG对甜瓜白粉病抗性的影响。通过二氨基联苯胺(DAB)染色和丙二醛(MDA)的测定结果表明,外源喷施EGCG能够减少白粉病侵染所引起的活性氧积累,MDA含量显著下降,甜瓜叶片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降低。甜瓜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分析表明,外源EGCG预处理,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4种主要抗氧化酶活性都显著升高。抗氧化酶活性也受到白粉病入侵的诱导,但外源EGCG预处理进一步促进了抗氧化酶的提高。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进一步分析了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抗氧化酶相关基因CmCAT、CmAPX、CmSOD、CmPOD也均受到外源EGCG的诱导表达。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外源喷施EGCG可以通过调控甜瓜叶片的抗氧化酶系统,降低白粉病侵染所引起的活性氧爆发,从而提高了甜瓜对白粉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2.
此篇文稿是金卫东董事长在禾丰集团首次EDP联合学习、集团进行2005年优秀企业和管理人员表彰时所发表的即兴演讲。金总的讲话历时一个半小时,他谈到对幸福的理解、谈到对团队的肯定、谈到员工观念中的不良倾向,慷慨激昂而又语重心长。金总的讲话给我们一个启示:成就一个小的事业并不难,往往靠几个人的努力就可能成功。然而将小事业做成大事业,却是几十倍上百倍的难,它需要成百上千人的共同拼搏。不断的前进,才能有机会去体会实现目标的喜悦,有机会去实现自身最大的价值,进而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在企业前进的路上,我们需直面困难,我们需反复自省,只有不断战胜成功过后的优越感,战胜自我,我们才能有实力去面对企业高速发展对个人提出的更高的挑战。本刊节选部分讲话内容,以飨读者,希望给大家带来思考。 相似文献
13.
诱导提高茶树EGCG含量过程对鲜叶品质生化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福鼎大白茶、铁观音品种为材料,系统研究了诱导提高茶树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含量过程对鲜叶主要品质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显著提高了茶树鲜叶茶多酚、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而对咖啡碱、氨基酸、叶绿素等生化成分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高温季节饲粮核黄素水平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1日龄AA肉仔鸡19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33只。6组核黄素添加量分别为0,3.6(1NRC),7.2(2NRC),14.4(4NRC),21.6(6NRC),28.8mg·kg-(18NRC),其中0添加组为对照组,后5组为试验组,试验期49d,试验选在夏季高温季节进行(7-8月份),试验期间鸡舍温度30 ̄38℃,湿度60% ̄80%。测定核黄素水平对热应激条件下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核黄素水平对28,49日龄肉仔鸡体重有显著影响(P<0.05),添加28.8mg·kg-1核黄素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了7 ̄49日龄的平均日增重(P<0.05),并能显著降低29 ̄49日龄的料重比(P<0.05);核黄素水平对热应激条件下肉仔鸡7,14日龄时的体重无显著影响,添加不同水平的核黄素对肉仔鸡死亡率无显著影响,核黄素水平对热应激条件下21日龄肉仔鸡呼吸率无显著影响;随着日龄的增加,添加3.6,28.8mg·kg-1核黄素组与7.2mg·kg-1组相比显著降低了28日龄肉仔鸡的呼吸率(P<0.05),添加21.6mg·kg-1核黄素组与7.2mg·kg-1组相比显著降低了35日龄肉仔鸡的呼吸率(P<0.05),添加14.4mg·kg-1核黄素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了21,28日龄肉仔鸡的肛温(P<0.05)。 相似文献
15.
在日温26~35~26 ℃和28~38~28 ℃两个阶段的模拟持续高温环境下饲养34~49日龄的AA肉鸡,测定了热应激状态下24 h、72 h、1周和2周时肉鸡血液甲状腺素浓度等11项血液生化指标,并与常温下饲养的对照组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热应激时肉鸡血液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血糖、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GPT)、碱性磷酸酶(ALP)均明显下降,显示迅速降低基础代谢率,减少产热量,而血清总蛋白升高,其它成分先降后升或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6.
40 ℃持续热应激对肉鸡股动脉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研究40 ℃持续热应激对肉鸡动脉压的影响,探讨肉鸡热应激发生发展规律.将60只25日龄商品代雄性AA肉鸡随机分为对照组(21~24 ℃,相对湿度(50±5)%)和试验组((40±0.5)℃,相对湿度(70±5)%),分组后自由采食和饮水,对肉鸡的股动脉压进行动态检测.结果显示热暴露使肉鸡平均股动脉压((16.66±0.47),(10.81±1.59) kPa)、股动脉收缩压((18.61±0.48),(12.00±1.49) kPa)和股动脉舒张压((15.68±0.47),(10.21±1.66)kPa)极显著下降(P<0.01);热暴露10 h时使股动脉收缩压最大变化速率((51.36±20.27),(32.72±4.85) kPa·s-1)显著下降(P<0.05);热暴露后2和5 h使股动脉舒张压最大变化速率((54.97±25.91),(31.88±5.49)和(53.49±22.94),(31.92±5.56) kPa·s-1)显著下降(P<0.05);热暴露后10 h股动脉舒张压最大变化速率((58.65±18.49),(18.09±4.66) kPa·s-1)极显著下降(P<0.01).平均股动脉压与呼吸频率、体温极显著负相关(r=-0.623,r=-0.642;P<0.01).结果表明,40 ℃持续热暴露,使肉鸡的股动脉压极显著下降;股动脉压短时间内极显著下降可能为肉鸡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对37℃持续热应激对实验性大肠杆菌病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应激和大肠杆菌感染均可显著降低(P<0.01)肉鸡的采食量。热应激4~7 d感染肉鸡的采食量平均下降了26.01%(P<0.01)。热应激显著降低肉鸡的增重(P<0.01),大肠杆菌感染使肉鸡体重显著下降(P<0.01)。热应激7 d,感染肉鸡体重下降了348.58%。说明热应激显著降低感染肉鸡的采食量,严重影响感染肉鸡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8.
维生素 E对热应激条件下肉鸡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商品代36~55日龄艾维茵肉鸡80只(雌雄各半) ,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 ,进行3次热应激处理 ,试验全期喂给4组不同水平维生素E。实验结果表明 :(1)热应激条件下 ,肉鸡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浓度显著低于适温时(18~21℃)的浓度(P<0.05) ,四碘甲腺原氨酸(T4)浓度则显著高于适温时(18~21℃)的浓度;(2)添加适量维生素E(100~200mg·kg-1)可以维持血清T3 和T4 水平的相对稳定 ,调整鸡体代谢 ,提高其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