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思政是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课程的立德树人功能,以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方法与教育教学实践体系。课程思政主要是一种“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是一种隐性思政教育方法,是思政教育在专业领域的具体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是同向同行的关系。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在于:练好基本功,提升专业教师思政育人能力;整合思政育人目标,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思政育人有机统一;优化教学设计,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政育人有机融合;打造立体化教学平台,优化全景育人教学环境;强化“三位一体”考核体系,提升思政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对培养全方位发展的农业人才至关重要,为深入探索园艺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方法,本文以园艺专业核心课程园艺植物保护学为例,从园艺专业培养目标及思政元素的挖掘、园艺植物保护学的课程地位、内容及思政教学意义、园艺植物保护学课程与思政元素融合的具体措施与实例、课程思政教学方式与教研改革和园艺植物保护学课程思政效果评价五个方面对园艺专业核心课程的思政改革进行了探讨。以该课程的思政建设为范例,不断调整和完善专业核心课程思政教学,提高并带动园艺专业的课程思政改革,为培养新时代农业人才提供更好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实现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的融合是当下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本文介绍了《果蔬加工工艺学》课程的思政育人的背景,并对课程实现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融合的途径、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为食品专业相关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蔬菜栽培学是一门园艺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程,在培养现代农业技术人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和融合其中的思政元素是实现课程"三全育人"目标的新要求.该文从思政元素的挖掘、思政元素与知识教授的融合策略等方面探讨了蔬菜栽培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措施,为蔬菜栽培学课程的隐性德育教育提供改革参考.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教学工作的新理念,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措施。本文基于吉安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试点课程建设过程及《植物保护技术》的课程特点,对思政教育融入高职植保教学的具体实践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落实立德树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是现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工作。以高职植物保护课程为例,从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开发课程思政设计、落实课程思政教学等方面着手,以打造"守初心·强技能·铸农魂"的高效课堂为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把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发挥好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以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的核心课程《农产品质量检测》为例,从课程的专业培养目标、德育目标、就业岗位等基本情况出发,分析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的重要意义,探索在课堂理论...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育人的重要途径,已成为高校各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向之一。本文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工艺学”核心课程为例,从制定该课程思政的目标、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课程思政的教学案例等几方面入手,探索实现该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达到更好的思政育人效果。同时,也为其他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改进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农业高职院校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以农业高职院校园艺技术专业核心课“蔬菜栽培”课程为例,通过确定学习目标、挖掘思政元素、开发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实践,将培植家国情怀、坚定专业自信、提升职业素养等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并提出组建课程团队、开发课程思政资源库和长期浸润等保障课程思政有效实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以农业经济学课程为例,基于OBE理念从育人目标设置、思政元素挖掘、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进行了课程思政设计,从课程思政案例建设、三轨教学模式和注重实践教学等方面对农业经济学课程思政进行了实践探索,期待达成专业建设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目标,践行高校立德树人的社会使命。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三全”育人的主要途径。“植物化学保护学”是植物保护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承载着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概述了“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及其策略,即通过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水平、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等途径,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2.
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和东北农业大学“以农科为优势”的办学方向以及植物保护专业的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我们对东北农业大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植物保护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普通昆虫学”进行了系统化的课程思政建设。通过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建设实践、课程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以及示范辐射,总结该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特色、亮点和创新点,典型教学案例,可供同类课程借鉴共享的经验做法,课程进一步建设计划,为切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打造一流农科本科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育人目标。立德树人视域下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在于回归教书育人的价值本位,回归课程育人的价值本源,回归高校办学的价值本色,从根本上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实现全面育人。微积分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子系统。文章以微积分课程为例,深入挖掘微积分数学史、极限概念、积分概念、边际概念、极值概念、曲直概念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然而,要想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微积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必须与思政课程、其他课程同向引导,多方发力。因此,高校要通过健全课程思政的协同机制,培养课程思政的育人能力,打造课程思政的专业特色,发挥思政课程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课程育人。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西南民族大学动物科学专业核心课程《猪生产学》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课程思政教学主线,以为民族地区培养优秀畜牧科技人才为育人目标,确立了“思政引领,分类融合,多元教学”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以“构建融合式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教学内容的分类导向和实践技能的产教融合”和“课程思政教学方式与考核体系的多元化”为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抓手,挖掘思政元素并形成课程思政案例库,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改革成效,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畜牧专业人才,促进民族院校动物科学专业全面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础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在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尤为重要。文章主要从修订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思政要求、修订课程标准明确思政内容、主抓课堂教学渗透思政内容、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思政育人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作用,实践课程应当作为工农交叉学科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以中国农业大学农建专业综合实践课程为例,分析当前工农交叉学科实践课程思政育人发展的现实困境,明确实践课程思政育人建设目标,提出“党建引领、思想铸魂、价值观浸润、实践淬炼”为一体的实践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并采用调查问卷法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农建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构建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三农”情怀和综合素养,使其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家国情怀,进一步贴合未来行业领军人才的培养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为工农交叉学科提供了实践课程思政育人模式范例。  相似文献   

17.
在深刻理解高校"全方位育人"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医学专业特点,努力让思政教育贯穿医学生学习全过程,发掘外科学教学中的隐性思政资源。分析外科学临床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探索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医学生外科学教学中的内容、形式与路径。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坚定医学生职业发展的理想信念,发挥外科学教学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8.
《动物传染病》是兽医学类专业核心课程,该文从探索动物传染病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出发,结合动物传染病的专业知识特点,明确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及思政育人目标,详细介绍课程思政元素的深入挖掘、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思政案例应用于实践教学,以期为树立学生正确的专业观,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从个体生态学的核心内容入手,对生态因子作用原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总结,阐述了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规律性与普遍联系哲学观点之间的融合、生态因子作用的阶段性与"不违农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交汇、最小因子法则与"木桶效应"的相容性,并通过教学实践充分发挥生态学课程的育人和思政教育功能,实现了生态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思政融合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20.
张瑞娟  朱亚珠 《安徽农学通报》2022,(11):184-186+192
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需要寓课程思政于粮油食品加工技术教学中。该研究探索了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以“三维并进,德育为先”为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以期为食品专业相关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