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参的科学化、规范化种植是提高党参产量和增加农户收入的主要途径。渭源县具有悠久的白条党参种植历史,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成为西部地区主要的党参种植基地。但是渭源县的白条党参种植依然沿袭传统的农业耕作方法,产量低、成本高、农民增收不明显。对此,根据多年的党参种植与管理经验,在机械化种植环境下,通过采取人工有性繁殖方式种植党参6.67hm2,其中科技示范基地1.33hm2,制定了党参人工繁殖栽培技术的规范流程,目的是完善种植户的技术,提高种植户的科技水平,使白条党参种植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密度处理下对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分析密度与产量的最佳配置。【方法】选取3种花育系列花生品种(花育25号、花育33号和花育36号),设置4个种植密度水平(1.2×105、1.5×105、1.8×105和2.1×105穴/hm2)处理进行列区设计试验,测定不同种植密度下各花生品种的主茎高、侧枝长等主要农艺性状以及产量,筛选最佳种植密度。【结果】密度为1.2×105~1.5×105穴/hm2主茎高要显著大于密度为1.8×105~2.1×105穴/hm2;密度处理为1.5×105穴/hm2的侧枝长比其他处理显著高出1~6.8 cm;单株果数和饱果数均在低密度下最大,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种植密度对总分枝和结果枝影响差异不显著;花育33号在种植密度为1.5×105穴/hm2时产量为最大,为4 555.58 kg/hm2,其次是花育36号、密度为1.8×105穴/hm2处理,第三是花育25号、密度为1.5×105穴/hm2处理。【结论】花育系列花生品种种植密度为1.5×105~1.8×105穴/hm2。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分析新疆北疆甜菜投入与产出以及单位面积总生产成本状况。【方法】以新疆伊犁河谷、塔额盆地、天山北坡三大甜菜种植主产区为研究区域,采用调查问卷及实施调研方法,运用分类比较法、比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新疆甜菜甜菜种植情况及经济效益。【结果】天山北坡与塔额盆地均为6.67~33.3 hm2,所占比重较高,分别为33.33%与42.86%;单产在4~5 t/667 m2的种植户最多,占43.28%,其次是5~6 t/667 m2的种植户,占调查总数的32.84%;4 t/667 m2以下种植户仅占调查总数的5.97%。塔额盆地承包费为329.29元/667 m2,显著低于其他两个甜菜种植区,而天山北坡地区承包费为550元/667 m2较所有调查户承包费高出83.77元/667 m2。在甜菜种植总成本构成中,承包费、劳动力费以及机械费均占较高比例,天山北坡、塔额盆地、伊犁河谷地区甜菜种植成本分别为1 716.07、1 429.76和1 736.97元/667m2。【结论】甜菜的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受不同种植区域的影响,新疆北疆甜菜成本收益率表现为塔额盆地>天山北坡>伊犁河谷,承包费、劳动力费、机械费与肥料费是构成最主要甜菜种植成本。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适宜瓜州县大面积种植的优质谷子新品种,为农户增收提供保障,2020年在地膜覆盖种植条件下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陇谷10、陇谷12号茎秆粗壮、株高适中、抗倒伏能力强,折合产量分别为5 560 kg/hm2、5 312 kg/hm2,分别较对照陇谷8号增产1 436 kg/hm2、1 188 kg/hm2,增产率分别为34.82%、28.81%,可在瓜州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种植密度与匀播种植冬小麦籽粒灌浆和产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匀播条件下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适宜种植密度。【方法】 以不同穗型品种新冬22号和新冬50号为材料,匀播(株距行距相等)条件下设置123×104、156×104、204×104、278×104和400×104株/hm2等5个种植密度,用Logistic方程模拟籽粒灌浆过程,分析冬小麦籽粒灌浆相关参数。【结果】 匀播条件下不同穗型品种Logistic方程拟合决定系数均在0.996以上,能准确反映灌浆过程;不同穗型品种灌浆期千粒重、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阶段籽粒产量、阶段灌浆速率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行距缩小呈下降趋势;小麦千粒重与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呈正相关;阶段籽粒产量与阶段灌浆速率呈正相关,与阶段灌浆持续时间关系不大。【结论】 匀播条件下,多穗型品种新冬22号适宜种植密度为156×104株/hm2,大穗型品种新冬50号适宜种植密度为278×104株/hm2。  相似文献   

6.
川中丘陵区是长江流域冬油菜重要的主产区。为了解川中丘陵区油菜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安州区为代表的136个农户油菜种植户的入户调研,分析影响川中丘陵区油菜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探求油菜产业发展潜力和对策。调研结果表明:川中丘陵区油菜生产种植模式主要以水稻-油菜和玉米-油菜为主。油菜种植农户以老年男性为主,平均年龄61.89岁。种植大户中,55.6%选择旋耕,66.7%选择育苗移栽,旋耕、育苗移栽面积占调查大户种植面积的74.6%和35%。散户中育苗移栽的农户数和面积占比均在90%左右。川中丘陵区主要病害为菌核病和根肿病。收获方式中,选择一次性联合机械收获、人工砍割机械脱粒、全人工收获的农户比例分别为7.4%、52.2%和40.44%;秸秆还田、田边堆放、再利用的比例分别为47.6%、3.7%和48.7%;油菜籽平均产量为2610kg/hm2。全生育期合计需投入生产资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共计9461元/hm2,其中耕作种植环节>收获环节>施肥环节>植保环节>购种环节,年均效益6199元/hm2。综上,川...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单粒精播花生生理性状和产量性状对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的响应,选择山东省烟台市招远鲁东丘陵地,作物两年三熟。2018和2019年,以出口大花生品种‘花育22’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大田试验。设置了3个种植密度(12万、20万、28万株/hm2)和4个施氮量(N 0、50、115、180 kg/hm2)。不同生育时期调查分析了花生植株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均显著影响花生干物质量、植株性状和产量性状,且两者互作效应显著。在D2密度(20万株/hm2)条件下,花生荚果产量较D1密度(12万株/hm2)和D3密度(28万株/hm2)分别增加了24.31%~45.04%和10.57%~15.13%,成熟期干物质量分别增加了7.31%~32.34%和10.65%~34.59%,且差异性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在D2密度(20万株/hm2)条件下,施氮量在50~180 kg/hm2范围内的花生荚果产量和干物质量均显著高于无氮处理,各施氮处理表现为N115>N180>N50>N0,以施氮量为115 kg/hm2时花生荚果产量最大,较N50和N180处理分别提高了6.83%和3.90%,干物质量和植株性状也协同提高。综合考虑生理性状、产量性状等因素,在本试验条件下,单粒精播花生栽培在低密度12万株/hm2下,花生主要产量性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以种植密度为20万株/hm2,施氮量为115 kg/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曲辰19”“禾玉9566”2个品种为试验材料,综合评价饲用玉米在西藏日喀则地区种植的生产情况,为在该区域实施大面积不覆膜种植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覆膜与不覆膜下株高、产量对比,并分析覆膜与不覆膜种植下的投入产出比;研究不覆膜下不同种植密度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出:“曲辰19”“禾玉9566”2个品种苗期覆膜区株高高于不覆膜区36.84%和33.33%,大喇叭口期覆膜区株高高于不覆膜区35.77%和21.24%,灌浆期覆膜区株高高于不覆膜区4.06%和3.36%。覆膜区2个品种的产量相比不覆膜区增加54.24%和73.88%。2个品种在覆膜下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5.4和1∶6.1,而不覆膜种植下的投入产出比均为1∶3.9。不覆膜下对比9.80万株/hm2、8.33万株/hm2、5.56万株/hm23种种植密度,“曲晨19”在5.56万株/hm2密度下株高最低,茎秆最粗,绿叶片数最多,但3种密度间差异不显著(p>0.05)。“禾玉9566”在5.56万株/hm2  相似文献   

9.
在临洮县对11个小麦品种进行了对比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陇中6号产量最高,为9 800.00 kg/hm2,比对照品种陇中1号增产2 066.67 kg/hm2,增产率26.7%。天选57号、陇育5号、庄浪13号等3个品种产量在9 000 kg/hm2以上,陇中7号、陇中1号、中梁34、中麦132等4个品种产量在7 500 kg/hm2以上,通过产量、抗逆性分析,以上8个品种均可在临洮县寒旱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选育优质香型常规水稻品种,为优质香型水稻生产提供品种选择,满足市场对优质香型稻米的需求。【方法】广西万禾种业有限公司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利用优质水稻基础材料固优占、黄占以及田东香进行改良杂交,选育而成优质香型常规水稻品种万香九九,该品种于2021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桂审稻2021180号)。【结果】万香九九在2019年、2020年广西常规优质稻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分别为6.65 t/hm2和6.32 t/hm2,比对照(柳沙油占202)分别增产4.23%和5.17%,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49 t/hm2,比对照增产4.70%;2020年晚稻参加广西常规优质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38 t/hm2,比对照增产5.14%,增产点占80%。糙米为浅棕色,米质达《食用稻品种品质》(NY/T 593-2013)优质二等标准。【结论】优质香型常规水稻品种万香九九具有香味,米质优,高产稳产,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区作早稻和晚稻种植,桂北稻作区作早稻或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青海高原藜麦生产过程中适宜的栽培模式,以大白藜和青藜5号为参试藜麦品种,设置3个钾肥水平(37.5、75.0、112.5 kg/hm2),3个氮肥水平(225.0、300.0、375.0 kg/hm2),3个磷肥水平(300.0、375.0、450.0 kg/hm2),3个种植密度(9、10.5、12万株/hm2),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和正交回归试验,探索钾肥、氮肥、磷肥和种植密度对藜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大白藜的最优组合是KCl 75.0 kg/hm2,纯氮225.0 kg/hm2,P2O5 450.0 kg/hm2,密度12万株/hm2,影响因素依次是氮肥、钾肥、密度和磷肥。青藜5号的最优组合是KCl 37.5 kg/hm2,纯氮225.0 kg/hm2,P2O5 ...  相似文献   

12.
于2022年引进了5个玉米品种,与鄂豆10号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观察玉米和大豆的相关性状,筛选出适宜的玉米品种,分析综合效益。结果表明:各复合种植模式中,以MY73+鄂豆10号处理的玉米单产、总产、总产值最高,分别为6 655 kg/hm2、8 030 kg/hm2、26 103元/hm2;玉米品种MY73在试验中表现为产量最高、株高较矮、综合抗性好,是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模式中较适宜的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延缓玉米下部叶片衰老的增产效果,设置不同种植密度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90 000株/hm2,吐丝后下部叶片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6-苄基腺嘌呤(6-BA)的处理增产增收效果明显,折合产量为13 200 kg/hm2,较同一种植密度下下部叶片喷施清水的处理增产1 000 kg/hm2,增产率为8.2%,增收1 500元/hm2。  相似文献   

14.
<正>一、花生产业发展现状(一)信阳市花生规模化生产有所发展信阳市花生种植始于明代,1933年,固始县、罗山县和息县等地的总种植面积为1.33万hm2,1957年达到2.07万hm2;20世纪60年代多种植经济作物,花生种植面积下降,1968年只有0.4万hm2;20世纪70年代花生种植面积回升,1976年达到0.93万hm2;20世纪80年代市场开放,花生需求量剧增,种植面积为2万hm2;21世纪花生种植面积为6.67万hm2。近年,  相似文献   

15.
<正>楚雄州地处滇中要道,自然气候独特,立体气候凸显,光热条件优越,土壤、气候、光热条件配合良好,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云南省发展现代农业的一片沃土。水稻作为楚雄州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以楚粳系列品种为主,常年种植约54000 hm2,占大春粮食播种面积22%以上,总产量占全州粮食总产量33%以上,在楚雄州粮食安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种植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逐年增加,常年累计发生约80000 hm2,  相似文献   

16.
以宜机收玉米品种迪卡517、普通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设置6.0万株/hm2、7.5万株/hm2、9.0万株/hm23个种植密度,通过202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对2个品种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玉米品种的叶面积指数、株高、穗位高和有效穗数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冠层透光率、茎粗、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积累率、穗粒数和千粒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递减趋势。迪卡517的冠层透光率、7.5万株/hm2和9.0万株/hm2密度下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积累率、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均高于郑单958,叶面积指数、株高、穗位高、茎粗、干物质积累量、6.0万株/hm2密度下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千粒重均小于郑单958。2个玉米品种相邻密度间的变化幅度不同,迪卡517有效穗数相邻密度间的增幅大于郑单958,其余各指标相邻密度间幅度的变化均小于郑单958。迪卡517在9.0万株/hm2密度下产量最高,郑单958在7...  相似文献   

17.
安宁市位于滇中高原东部,属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如春,年温差小,年平均气温14.8℃,全市最低气温-1℃,最高气温30℃,最热7月均温19~22℃,最冷1月均温6~8℃,无霜期为232 d。干湿分明、雨量充沛、降雨集中、雨热同季,平均年降雨量881.6 mm。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日照时长2260 h。平均海拔1800 m。安宁市自然条件十分适宜葡萄种植,优势生态区栽种面积不断增加,品种选择、管理措施、单产和效益也有很大地提升。安宁市八街种植基地140 hm2葡萄长势良好,硕果累累;禄脿种植基地132 hm2葡萄年均总产3800 t以上,每公顷平均产值31.5万元。  相似文献   

18.
粮食高产丰收的背景下,沈阳地区出现了水稻种植成本高、收益低等问题。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沈阳地区应大力推进优质稻米产业化,提高水稻种植经济效益,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后的市场需要。文中分析了沈阳地区优质水稻直播种植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稻花香直播种植与移栽种植支出成本差异不显著。与移栽种植相比,直播种植产量、出米率、米产量、稻米产值和增加净效益分别增加了750 kg/hm2、2%、876 kg/hm2、10 512元/hm2和10 527元/hm2,净效益增加幅度13.92%。经济效益显著,可在适宜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漳县作为研究区,对漳县的耕地闲置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漳县闲置耕地总面积大约973.33hm2,其中常年闲置的有311.58hm2,占闲置耕地总面积的32.01%,季节性闲置的有471.49hm2,占闲置耕地总面积的48.44%,休耕地192.7hm2,占闲置耕地总面积的19.81%。耕地闲置的原因主要有耕地本身质量下降、种植成本提高、农民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减少、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服务体系不完善以及粮食价格逐年下降,农民失去种植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在选择适宜引黄高扬程灌区耐密植玉米品种的基础上,研究减穴增株种植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海拔1 500~1 800 m的引黄高扬程灌区,在相同肥水管理条件下,玉米宽窄行、减穴增株种植,每穴播种2~4株较常规单株种植平均增产1 181.82~3 939.39 kg/hm2,增产率7.2%~24.8%。一穴2株种植,种植密度为88 050株/hm2时,玉米产量构成因素中穗粒数、百粒重达最高,分别为580.7粒、36.3 g;一穴4株种植,种植密度为106 200株/hm2时,产量达最高,为19 848.48 kg/hm2。综合来看,采用减穴增株种植技术,对提高玉米产量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