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综合应用土壤调理剂提高耕地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开展土壤调理剂对小麦产量和土壤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基施土壤调理剂可显著提高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其中NPK+土壤调理剂1 500 kg/hm2处理的效果最好,其穗数为619.5万穗/hm2,每穗实粒数为41.1粒,千粒重为38.9 g,产量为8 397.0 kg/hm2,分别较其余处理增加33.0万~168.2万穗/hm2,2.8~7.5粒,0.4~2.8 g,502.5~3 343.5 kg/hm2。小麦基施土壤调理剂可显著提高化肥的利用率,NPK+土壤调理剂1 500 kg/hm2处理的氮肥利用率为43.7%,磷肥利用率为33.6%,钾肥利用率为50.9%,比NPK处理分别高2.1百分点、4.2百分点和5.6百分点;小麦基施土壤调理剂可显著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NPK+土壤调理剂1 500 kg/hm2处理前后相比,土壤pH提高0.21个单位,土壤容重降低0.09 g...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田间尺度灌溉条件下土壤水力特征参数的时空变异性,基于甘肃省武威市石羊河试验站葡萄园内土壤含水率数据,采用HYDRUS-2D模型反演估计不同生育期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力特征参数,评估反演参数的土壤含水率模拟效果,分析其时空变异性。结果表明:田间尺度下采用反演参数模拟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的变化的效果优于同种情况下Rosetta模型预测参数的模拟效果;反演参数在果实膨大期和转色期的模拟效果好于其它生育期,反演的拟合优度R2值由Rosetta模型的0.4~0.5提高到了0.7~0.8,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值由Rosetta模型的0.04~0.05 cm3/cm3和0.03~0.04 cm3/cm3分别降低到了0.03~0.04 cm3/cm3和0.02~0.03 cm3/cm3;此外,反演出的土壤水力学特征参数只适用于参与反演过程类似条件下的模拟,应用于有明显差异的情景时,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牛粪和氮肥配施对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养分、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在新疆阿克苏市沙雅县,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了5个处理,即不施牛粪和氮肥、仅施225 kg/hm2氮肥、3 000 kg/hm2牛粪配施225 kg/hm2氮肥、6 000 kg/hm2牛粪配施225 kg/hm2氮肥和12 000 kg/hm2牛粪配施225 kg/hm2氮肥,以研究牛粪与氮肥配施在整个玉米生育期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玉米生育期内,牛粪配施氮肥后与仅施氮肥相比,土壤有机质增加了8.23%~24.73%,全氮增加了2.50%~42.49%,碱解氮增加了7.52%~44.48%,速效磷增加了21.26%~90.43%;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了13.15%~21.16%,脲酶活性提高了15.12%~26.64%,蔗糖酶活性提高了22.35%~66.24%;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增多了34.97%~95...  相似文献   

4.
在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将生物有机肥、商品有机肥与土壤调理剂配施,分析在轻度盐碱地施用不同用量的有机肥与土壤调理剂对玉米生育期、产量和土壤盐分的影响,为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的配施应用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各有机肥与土壤调理剂配施处理对玉米的生育进程没有影响;各有机肥与土壤调理剂配施处理中,BM200+ST2处理(生物有机肥3 000 kg/hm2+土壤调理剂30 kg/hm2)玉米产量最高,BM300+ST2处理(生物有机肥4 500 kg/hm2+土壤调理剂30 kg/hm2)玉米产量居第二;生物有机肥与土壤调理剂配施的改土效果明显优于商品有机肥与土壤调理剂配施,且高施用量优于低施用量。从产量、投入和改土效果综合考虑,生物有机肥3 000 kg/hm2与土壤调理剂30 kg/hm2配施可实现玉米增产,并减缓土壤盐分表聚。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腐植酸土壤调理剂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土的改良效果,通过腐植酸土壤调理剂与常规肥料配伍,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壤上进行3年小麦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土壤调理剂能够改善土壤化学性状。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腐植酸土壤调理剂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3.8%~5.0%、8.6%~12.0%、16.4%~29.2%、27.3%~30.7%。腐植酸土壤调理剂能够改良土壤盐碱障碍,相比常规施肥处理,pH降低0.30~0.43个单位,碱化度降低4.6%~27.2%,脱盐率为17.28%~23.53%,钠离子含量降低15.4%~42.7%,氯离子含量降低20.7%~37.6%。2250 kg/hm2和3000 kg/hm2土壤调理剂施用量间均无显著差异。腐植酸土壤调理剂能够提高小麦产量,与常规施肥相比,小麦产量提高7.47%~25.83%。综上,施用腐植酸土壤调理剂2250 kg/hm2是改良黄河三角洲盐碱土以及提高小麦产量的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基肥运筹中增施蚓粪对设施栽培作物生长的影响,以西瓜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蚓粪用量对西瓜产量、品质和土壤性质的影响,在等量施用22 500 kg/hm2粪肥的基础上设置增施225 kg/hm2复混肥、3 375 kg/hm2蚓粪、6 750 kg/hm2蚓粪3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增施225 kg/hm2复混肥相比,增施蚓粪能增加西瓜果实产量,但降低了西瓜果实的含糖量和糖酸比;导致0~15 cm土层土壤pH下降及土壤盐分升高;显著增加了0~15和15~3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综上,增施3 375 kg/hm2蚓粪比增施225 kg/hm2复混肥(15-15-15)处理能更好地提升西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宁夏平原有机肥施用量对饲料玉米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明确该地区有机肥安全施用量,为土壤培肥及玉米增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2019年在宁夏青铜峡市甘城子村开展有机肥不同施用量试验,共设6个用量水平:0、3750、7500、15 000、30 000、45 000 kg/hm2,以非有机肥(0 kg/hm2)为对照,研究不同有机肥用量对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土壤养分和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施用适量有机肥可显著增加玉米产量,以有机肥施用量15 000~30 000 kg/hm2对产量构成因素促进效果最佳,2018和2019年最高产量下有机肥施肥量分别为27 880和25 030 kg/hm2;施用有机肥可显著增加0~30 cm层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数量,以有机肥施用量15 000 kg/hm2处理对增加土壤细菌数效果最佳,2018和2019年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252.1%和202.4%,且2019年微生物总数高于2018年;施用有机肥可有效增加土壤酶活性,0~...  相似文献   

8.
常规稻田土壤氮素环境风险较为严重,急需改善稻田土壤物理性状,降低氮素累积,减缓旱直播稻田土壤氮素迁移,提升旱直播稻氮素吸收及产量。在旱直播条件下选用生物炭、腐殖酸调理剂,设计4个处理,即CK(对照)、BC(生物炭24 000 kg/hm2)、HA(腐殖酸1 500 kg/hm2)、BC+HA(生物炭12 000 kg/hm2+腐殖酸750 kg/hm2),研究旱直播稻田土壤物理性状、氮素吸收及迁移状况。结果表明,物理性状方面,BC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土壤容重5.96%(P<0.05),提升土壤田间持水量10.93%,显著提升>0.25 mm土壤团聚体含量和平均质量直径(MWD),有效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同时生物量与氮素吸收方面,BC处理能够获得最大总干物质量21 957.67 kg/hm2、稻谷干物质量7 949.17 kg/hm2及氮素吸收量169.42 kg/hm2;氮素迁移方面,BC+HA处理能够显著降低4个土层硝态氮含量...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生物炭与氮肥减量对氮高效玉米田土壤养分的作用效果,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氮肥减量施用为主区,品种为副区,主处理为C1(CK,纯N 300 kg/hm2)、C2(生物炭3 000 kg/hm2+纯N 300 kg/hm2)、C3(生物炭3 000 kg/hm2+纯N 255 kg/hm2)、C4(生物炭3 000 kg/hm2+纯N 210 kg/hm2)、C5(生物炭3 000 kg/hm2+纯N 165 kg/hm2),副处理为氮高效品种郑单958(ZD)和氮低效品种农华101(NH)。结果表明,生物炭结合氮肥减量有利于降低土壤pH值,提高全量养分及速效养分积累量,各养分含量在土层间存在差异,且氮高效玉米田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氮低效玉米土壤。其中,C3处理有机质含量较CK显著提高3.57%,C2、C4、C5全氮含量提高4.42%、4.42%、8.85%,C2、C3全磷含量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辽西地区玉米生产适宜的秸秆还田量,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0.5、0.75、1、1.5 kg/m2 4个秸秆还田量处理,以不还田为对照。探讨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水分、土壤养分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并采用TOPSIS-熵权法遴选适宜的秸秆还田量。结果表明,当秸秆还田量为0.5 kg/m2时(S1),对土壤速效钾含量和产量提升效果最显著,较对照分别提升3.19%和13.59%;当秸秆还田量为0.75 kg/m2时(S2),对成熟期0~20 cm土壤含水率、土壤硝态氮和有效磷含量提升效果最显著,较对照分别提升10.83%、40.21%和48.67%;当秸秆还田量为1.0 kg/m2时(S3),对拔节期、抽雄期和灌浆期0~20 cm土壤含水率提升效果最显著,较对照分别提升5.05%、3.66%、5.54%;当秸秆还田量为1.5 kg/m2时(S4),对土壤铵态氮提升效果显著,较对照提升18.48%。通过TOPSIS-熵权法可得,当秸秆还田量为0.75 kg/m2<...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蚯蚓肥复配土壤调理剂(SA1(蚯蚓肥1.50 kg/m2,土壤调理剂3.00 kg/m2)、SA2(蚯蚓肥2.25 kg/m2,土壤调理剂2.25 kg/m2)和SA3(蚯蚓肥3.00 kg/m2,土壤调理剂1.50 kg/m2))和空白对照对盐碱土理化性质和中科羊草生长的影响,以期为蚯蚓肥复配土壤调理剂改良盐碱地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结果表明,蚯蚓肥复配土壤调理剂能有效改善盐碱土物理性质,与空白对照相比,SA1、SA2、SA3处理土壤含水率得到显著提升,分别提高3.32%、12.96%和27.68%,容重分别降低4.61%、3.31%和6.62%;蚯蚓肥复配土壤调理剂能够有效改善盐碱土化学性质,与空白对照相比,SA1、SA2和SA3处理的pH值分别降低5.18%、8.15%和5.73%,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相较于空白对照得到显著提升,其中,有效磷提升最为显著,SA1、SA2和SA3处理分别提升54.67%、105.95%和129.76%;...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连续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沼液用量(0、75、150、225、300 m3/hm2)和化肥(常规、减半)配施对水稻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用量150 m3/hm2+化肥减半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第1年和第2年水稻产量较常规纯化肥处理分别提高了2.13%和5.79%。沼液用量150 m3/hm2+常规化肥处理水稻茎叶生物量最高,沼液用量超过225 m3/hm2时,水稻产量、株高、茎叶生物量降低。沼液施用提高了土壤的养分含量,且随着沼液用量的增加而提高,相同化肥施用量时,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8.93%~30.04%,碱解氮含量提高4.36%~39.90%,有效磷含量提高14.86%~39.89%,速效钾含量提高9.17%~41.25%。沼液施用对土壤p H没有显著影响,提高了土壤EC值,但相同处理的第2年土壤EC值没有累积提高。综上,在本试验中沼液用量150 m3/hm2<...  相似文献   

13.
杨浩放 《河南农业》2023,(12):63-64
复合微生物肥料不仅可以给作物提供生长发育必须的大量元素,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减肥增效,提高作物产量,同时,还能改良土壤结构,是一种效果显著的新型肥料。在烟草生产上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减量10%基础上,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烟草增产13.74kg/667m2,增产率为9.7%,增收544.08元/667m2,降低土壤容重0.15g/cm3。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施用生物炭对土壤呼吸及玉米生长的影响,试验设置3种不同生物炭施用水平:T1(2 000 kg/hm2)、T2(7 000 kg/hm2)和T3(12 000 kg/hm2),以不施用生物炭为对照(CK),研究施用生物炭对玉米田土壤呼吸速率、含水率、养分含量、pH值以及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下2年平均土壤呼吸速率最高,为361.4 mg/(m2·h),较CK增加182.7%。施用生物炭有利于提高0~10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以T2和T3处理效果最为明显,分别较CK增加14.8%和17.3%。施用生物炭可以改善土壤肥力,以T3处理最优,其有机碳、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2年平均值分别较CK提高31.5%、29.3%、47.8%、59.8%。随生物炭施用量增加,土壤pH值逐渐升高,T3处理2年平...  相似文献   

15.
为提升土壤质量,减少化肥用量,改善草莓品质,本研究以草莓品种红颜为试验材料,采用大棚小区试验,设置常规施肥(CK)、有机源调理剂4 800 kg/hm2+常规施肥(T1)、有机源调理剂4 800 kg/hm2+基肥减量10%(T2)、有机源调理剂4 800 kg/hm2+基肥减量20%(T3)、有机源调理剂4 800 kg/hm2+基肥减量30%(T4)5个处理,分析有机源调理剂应用与化肥减量对草莓产量、品质、根腐病发病率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T1处理能显著提高草莓产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增加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细菌相对丰度。施用有机源调理剂能显著降低根腐病发病率(39.68%~64.09%)。T1和T4处理能降低放线菌门相对丰度。土壤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质含量是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子。T1处理对提高草莓产量和改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效果较好,T4处理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团聚体结构和缓解土壤酸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含硅土壤调理剂对土壤pH值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有助于提升土壤pH值,土壤pH值增加0.12~0.13;通过增加水稻株高、降低空秕率提高水稻产量,其中以土壤调理剂750 kg/hm2+有机硅功能肥225 kg/hm2的处理水稻产量最高;提高了水稻种植成本,降低了净收益和产投比,不利于水稻可持续性生产。  相似文献   

17.
番茄和黄瓜茎秆堆肥还田对生姜生长及根区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番茄、黄瓜茎秆堆肥还田对生姜生长、产量及根区环境的影响,为蔬菜茎秆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生姜品种山农1号为供试材料,开展番茄和黄瓜茎秆堆肥还田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0 t/hm2(对照)、处理1:20 t/hm2、处理2:40 t/hm2、处理3:60 t/hm2、处理4:80 t/hm2【结果】以最大处理80 t/hm2还田量的效果最好,此处理土壤容重为0.91 g/cm3较对照显著降低了17.27%,孔隙度为60.54%较对照显著增加了26.64%,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的含量分别为35.93 mg/kg、186.67 mg/kg、0.256%、168.33 mg/kg、14.85 mg/kg、1 380.91 mg/kg、102.63 mg/kg、175.47 mg/kg,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了10.11%、39.13%、55.15%、32.54%、25.12%、46.88%、48.96%、50.14%,还田量80 t/hm2的处理对土壤葡萄糖苷酶、氨基肽酶、磷酸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结论】番茄、黄瓜茎秆堆肥还田可以改善生姜的根区环境,根区环境的改善促进了生姜植株生长,提高了生姜产量,80 t/hm2是最适宜的堆肥还田量。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改性牛粪生物炭对土壤铬形态分布和酶活性的影响,以HNO3改性牛粪生物炭、FeCl3改性牛粪生物炭和原始牛粪生物炭为研究对象,研究3种改性生物炭对农田土壤铬形态分布、土壤理化特性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HNO3改性牛粪生物炭和FeCl3改性牛粪生物炭相比于原始牛粪生物炭,比表面积、总孔容、微孔比表面积分别提升了2.86 m2·g-1、0.004 cm3·g-1、0.01 m2·g-1和11.09 m2·g-1、0.013 cm3·g-1、2.20 m2·g-1,但平均孔径分别下降了1.28 nm和3.86 nm。与未改性生物炭相比,改性生物炭官能团种类没有变化,但羟基(—OH)、羧基(—COOH)和羰基(C=O)均得到强化。Cr(Ⅵ)吸附试验中,3种生物炭均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效果,尤其是FeCl3改性牛粪生物炭的吸附效果最优,最大吸附量达到15.90 mg·g-1。土壤培养试验结束时(60 d),添加生物炭的土壤酸可溶态、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铬含量分别比未添加生物炭土壤降低0.97%~2.15%、0.28%~0.94%、4.70%~9.40%。而在添加改性生物炭的土壤中残渣态铬含量(42.3%~45.2%)显著高于添加未改性生物炭的土壤(38.6%)和对照土壤(32.8%)。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生物炭主要通过提高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和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中的酸可溶态铬向残渣态转化,其中FeCl3改性牛粪生物炭的促进效果最优。生物炭的添加降低了土壤中铬的毒害作用,同时提升了土壤中脲酶、蔗糖酶和脱氢酶的活性,其中改性生物炭对土壤酶的促进效果优于原始生物炭。研究结果证明改性生物炭可以作为一种低成本、环保的吸附剂来有效修复Cr(Ⅵ)污染土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牡钙酸清土壤调理剂在油菜上不同用量试验效果。【方法】试验共设5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小区面积30m2。处理1:不施肥;处理2:配方施肥(CK);处理3:配方施肥+土壤调理剂(1500kg/hm2);处理4:配方施肥+土壤调理剂(3000kg/hm2);处理5:配方施肥+土壤调理剂(4500kg/hm2)。各小区除土壤调理剂施用量不同外,其他施肥及田间管理措施完全相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1.施用该土壤调理剂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油菜的株高、有效分枝数、有效结荚数及千粒重;2.油菜产量随着该调理剂施用量的增加呈现递增的趋势,当土壤调理剂施用量为4500kg/hm2时油菜产量最高;3.施用该土壤调理剂,能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等养分含量,以及降低土壤可交换酸度,改善土壤酸化;降低土壤有效态铅含量,当调理剂用量为3000kg/hm2时,土壤有效态铅含量降低幅度最大;其他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各处理间无明显及规律性变化;【结论】虽然施用土壤调理剂均提高油菜产量,但由于...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15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3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3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6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6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对芝麻田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芝麻田的土壤酶活性,不同处理间表现为6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对芝麻田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芝麻田的土壤酶活性,不同处理间表现为6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3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3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15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15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对照,生物炭+肥料深施能够显著提高生育后期的土壤酶活性。6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对照,生物炭+肥料深施能够显著提高生育后期的土壤酶活性。6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能够显著提高芝麻的产量,分别比对照、15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能够显著提高芝麻的产量,分别比对照、15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3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3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提高63.50%、43.27%、28.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