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应哈尔滨地区寒冷气候且观赏价值较高的芍药品种,选取了115个新引进芍药品种,观察其越冬存活率、开花率和分枝情况。结果表明:晨曦等22个品种越冬存活率均高于60%,开花和分枝情况较好,可以在哈尔滨地区大面积种植;粉玉楼等8个品种不能在哈尔滨地区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2.
香椿叶中黄酮成分的分析鉴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香椿叶中黄酮类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在香椿叶中含有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并以芦丁为标样,用分光光度法测出总黄酮含量为4.24%.  相似文献   

3.
《天津农业科学》2015,(11):42-46
以国内主栽品种红油香椿为研究对象,在提取方法及溶剂选择的基础上,研究不同茬口及栽培环境对香椿不同部位黄酮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70%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微波法提取黄酮效果较好。头茬香椿不同部位的黄酮含量及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均高于二茬香椿,露地栽培香椿不同部位的黄酮含量及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均高于大棚栽培。香椿嫩芽及嫩茎等幼嫩组织均不及香椿老叶及老茎部分。  相似文献   

4.
微波技术应用于香椿叶片黄酮浸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椿叶为原料,研究了微波技术在香椿黄酮浸提中的应用.试验通过改变溶剂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等条件对香椿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比较了传统浸提法、微波法、微波结合浸提法三种方法的提取.结果表明微波法提取香椿黄酮是一种快速、高效、节能的新型提取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不同品种荞麦蛋白质和黄酮含量与环境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8个荞麦品种在全国17个栽培地点的籽粒蛋白质和黄酮含量变化,以期进一步研究不同地点不同荞麦品种的蛋白质和黄酮含量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养麦籽粒黄酮含量以及不同品种不同地点间蛋白质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荞麦黄酮含量变化幅度为0.781% ~2.479%,平均值为1.676%;荞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异范围为3.253%~15.723%,平均值为7.672%.不同品种黄酮、蛋白质含量变异与生态因子之间的不同关系,说明不同荞麦品种对生态因子的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不同产地桃花中提取黄酮并研究各自抗氧化活性。经测定可得肥城、新泰、泰安桃花峪3种不同产地桃花中黄酮含量分别为52.91±0.65 mg/g、43.78±0.59 mg/g、85.38±0.79 mg/g。3 种不同产地桃花黄酮对·OH、·O2- 自由基都有一定清除能力。在试验浓度下,肥城桃花黄酮对·OH 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整体清除率均高于泰安桃花峪、新泰桃花多糖,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提高北方寒地冬小麦越冬率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黑龙江省北纬N46~48°区域试种冬小麦,五年试验表明,以高越冬率为指标,分蘖节处于可溶性糖等光合产物峰值区的分蘖盛期,为抗寒的最佳状态,分蘖盛期分蘖节可溶性糖含量的高低,亦可为品种抗寒性选择的评价尺度。由于根前区对低温比分蘖节更为敏感,使冬小麦根前区位于温度和对稳定的30cm地层以下,应是采取适当栽培的调控措施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不同越冬处理对苹果幼树抽条和黄酮质量分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富士和金富苹果为材料,采用建造阳畦、缠薄膜、“小温室”越冬等方法,调查不同越冬方式对2a生苹果幼树越冬抽条的影响,测定越冬期枝条电导率和黄酮质量分数变化.结果表明,苹果幼树越冬期枝条电导率呈先降再升的趋势,最低值在12月下旬,萌芽前最高,萌芽前枝条电导率的高低与幼树抽条呈正相关;枝条黄酮质量分数则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最高值在2月下旬,萌芽前最低,越冬期幼树抽条率与枝条韧皮部黄酮质量分数变化幅度呈正相关.“小温室”与树体缠膜幼树越冬抽条率低,其枝条电解质渗出率和黄酮质量分数均显著低于阳畦和对照.不同品种间,富士枝条电导率稍低于金富,但变幅较大,其黄酮变幅高于金富.树体缠薄膜和“小温室”方法是目前甘肃沿黄地区苹果幼树安全越冬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银杏叶不同时期黄酮含量测定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莉  田士林  郑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370-2370,2414
黄酮是银杏叶的主要药用成分,其黄酮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银杏叶的利用价值。通过对大龄银杏叶不同生长时期黄酮含量的测定与比较,分析银杏叶中黄酮含量随生长期的变化规律,揭示出大龄银杏树采摘叶片的最佳时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时期的银杏叶黄酮含量变化幅度较大,在1年中黄酮含量出现2次峰值,8月份出现第1个峰值,黄酮含量为0.884%,以后下降较快,10月叶色发黄后又上升到最高值0.977%。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苜蓿秋眠级与其生产性能及越冬的关系,筛选适宜在呼和浩特及周边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方法】以国内外5个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为材料,2014-05-20将其播种于和林格尔试验地,2015-2017年连续3年调查物候期和越冬率,测定苜蓿鲜、干草产量及营养成分(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计算相对饲用价值(RFV),根据3年平均干草产量与RFV的耦合作用筛选出最优苜蓿品种。【结果】秋眠级越低的苜蓿品种,其春季返青越晚;秋眠级越高的苜蓿品种,其越冬率越低。5个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3年平均鲜、干草产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以金皇后苜蓿鲜、干草产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苜蓿品种(P0.01);草原3号苜蓿的3年平均CP含量和RFV值最高、ADF和NDF含量最低;驯鹿苜蓿的3年平均ADF、NDF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苜蓿品种(除金皇后ADF含量外)。根据苜蓿3年平均干草产量与RFV值的耦合结果,确定金皇后和草原3号属于最佳苜蓿品种。【结论】苜蓿秋眠级别与越冬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秋眠级为1~3级的苜蓿品种金皇后和草原3号在3年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越冬率及营养品质方面均表现较好,适宜在呼和浩特及周边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选育的甜绞股蓝新品种“恩五叶蜜”和“恩七叶甜”的黄酮含量进行精确测定研究,为甜绞股蓝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绞股蓝原变种为对照,将“思五叶蜜”和“恩七叶甜”种植在同一生长环境,田间管理方法一致,成熟期采全草用索式器提取黄酮;采用正交试验优选试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的最佳提取组合。[结果]最佳正交提取组合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h;用最佳组合参数设计提取流程,检测得到绞股蓝原变种、恩七叶甜、思五叶蜜黄酮含量分别为2.19%、3.65%、3.58%。[结论]甜味绞股蓝黄酮有工业提取价值,绞股蓝原变种黄酮味极苦涩,“恩五叶蜜”、“恩七叶甜”黄酮味淡甜,在开发保健功能产品方面有更好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银杏用栽培园、丰产园(果叶兼用)和盆栽园叶片以及盆栽银杏根部为试材,对比分析了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用园叶黄酮含量最高,丰产园次之,盆栽园最低;达到含量高峰的时间,前期是叶用园最早,盆栽园次之,丰产园最慢,后期是盆栽园和叶园同步,比丰产园早半个月;含量高峰次数叶用园、丰产园均3次,盆栽园2次;变化幅度盆栽园最大,丰产园变化相对稳定。根系中有叶黄酮存在,早期含量甚微,后期逐渐稳步增加,与叶片相比,峰值低,10月份后二者变化趋势相反。  相似文献   

13.
比较了不同品种及生长期甘薯叶片中多酚和黄酮含量动态及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及同一品种不同生长期叶片多酚和黄酮含量均呈显著差异(P<0.05)。其中多酚和黄酮含量分别以徐紫薯6号和漯薯11为最高,分别达到43.79 mg/g和23.67 mg/g。威薯7号、苏薯25和岩薯5号3个品种均在9月上旬多酚含量达到最高值,威薯7号和岩薯5号在9月初黄酮含量达到最高值,苏薯25在9月底黄酮含量达到最高值,其余品种甘薯叶片中多酚、黄酮平均含量均在8月中旬最高,其次为9月底,推荐9月底为最佳采收期。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生长期甘薯叶片多酚与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03,P<0.05)。  相似文献   

14.
比较了不同品种及生长期甘薯叶片中多酚和黄酮含量动态及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及同一品种不同生长期叶片多酚和黄酮含量均呈显著差异(P0.05)。其中多酚和黄酮含量分别以徐紫薯6号和漯薯11为最高,分别达到43.79 mg/g和23.67 mg/g。威薯7号、苏薯25和岩薯5号3个品种均在9月上旬多酚含量达到最高值,威薯7号和岩薯5号在9月初黄酮含量达到最高值,苏薯25在9月底黄酮含量达到最高值,其余品种甘薯叶片中多酚、黄酮平均含量均在8月中旬最高,其次为9月底,推荐9月底为最佳采收期。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生长期甘薯叶片多酚与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03,P0.05)。  相似文献   

15.
元江热坝区红香椿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江县林木种苗管理站于2007年8月从广东引种红香椿(Toona sinensis),通过3年的试验,共种植红香椿纯林、红香椿与刺芫荽(Eryngium foetidum)、红香椿与刺五加(Acanthopanax trifoliatus)套种模式共1.70 hm2。试验结果表明,(1)红香椿于1~6月份种植,当年10...  相似文献   

16.
对浙农桑等15个桑品种的桑叶多酚和黄酮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浙农桑的桑叶多酚含量最高,为4. 256 mg·g-1,凤尾桑的桑叶黄酮含量最高,为32. 200 mg·g-1;相关系数矩阵分析显示桑叶多酚与黄酮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 168,显著性水平为0. 548,表明二者含量之间没有相关关系。研究为开发桑叶多酚和黄酮的应用,提高桑树种质资源的利用价值提了一定的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试验设计,研究了尿素(x1)、过磷酸钙(x2)、硫酸钾(x3)、猪粪(x4)4个施肥因素对鱼腥草地下茎黄酮含量影响.结果表明,尿素、过磷酸钙和猪粪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鱼腥草黄酮的含量回归方程为:(y)=5.25 0.59x1-0.29x2 0.33x22 0.31x24-0.69x1x2-0.24x1x4,相关系数为0.855 5.  相似文献   

18.
桑继峰 《农技服务》2009,26(7):110-110
简要介绍了太和香椿常见的3个品种(黑油椿、红油椿和青油椿),并介绍了几种风味香椿的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9.
火克琴 《农村百事通》2021,(17):163-164
番茄自16世纪传入中国以来,广受人们的喜爱,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还能提高免疫力,营养价值极高.番茄的生长对于温度和湿度有一定要求,成熟期主要集中在夏季,所以不能完全满足人们长年对番茄的需求.因此,我国逐渐开始开展在冬季种植西红柿.在冬季种植西红柿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种植技术.以西北地区为例,探究温室越冬番茄栽引种试验...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充分开发太和香椿资源,利用乙醇超声提取法提取了太和香椿茎、叶、花中的总黄酮,并用酶标仪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香椿叶中的总黄酮含量为3.79mg·g~(-1),花中的总黄酮含量为1.24mg·g~(-1),茎中的总黄酮含量为0.88mg·g~(-1),其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该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太和香椿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