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明噁唑酰草胺及其3个代谢物(N-(2-氟苯基)-2-(4-羟基苯氧基)-N-甲基丙酰胺(HPFMPA)、N-(2-氟苯基)-2-羟基-N-甲基丙酰胺(HFMPA)和6-氯-苯并噁唑酮(6-CBO))在水稻上的最终残留量,在我国10个主要水稻产区开展了噁唑酰草胺的田间残留试验.建立了糙米、稻壳和稻秆中噁唑酰草胺及其代...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安徽省稻田杂草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对氰氟草酯和噁唑酰草胺的抗性,从安徽省12个市38个县(市、区)稻区千金子发生较严重的田块中共采集72个千金子种群,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检测其对氰氟草酯和噁唑酰草胺的抗性,筛选同时对噁唑酰草胺和氰氟草酯有疑似抗性的千金子种群并测定其对这2种药剂的抗性水平,同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千金子高抗种群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ase)基因是否发生抗性位点氨基酸突变。结果显示,在72个千金子种群中,13个千金子种群已对氰氟草酯产生抗性,5个千金子种群已对噁唑酰草胺产生抗性;AH-1、AH-3、AH-7、AH-34和AH-72这5个千金子种群同时高抗氰氟草酯和噁唑酰草胺,其中对氰氟草酯的抗性指数介于21.98~65.52之间,对噁唑酰草胺的抗性指数介于11.76~27.19之间;这5个种群的ACCase基因片段均在2 027位点发生氨基酸突变,色氨酸突变为半胱氨酸;此外AH-3和AH-72这2个种群在1 999位点也由色氨酸突变为半胱氨酸,表明安徽省千金子已经对氰氟草酯和噁唑酰草胺产生交...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稻稗对噁唑酰草胺的非靶标抗药性和对氰氟草酯的交互抗药性水平,通过剂量反应试验测定辽宁新民(R_1)、黑龙江虎林(R_2)和黑龙江哈尔滨(R_3)3个稻稗种群对噁唑酰草胺的非靶标抗药性和对氰氟草酯的交互抗药性水平。结果显示,R_1、R_2、R_3在喷施细胞色素P450抑制剂杀草强后对噁唑酰草胺的抗性指数比分别为1.14、1.71、2.38,表明R_1对噁唑酰草胺的抗药性与非靶标P450的活性无关,R_2和R_3对噁唑酰草胺的抗药性可能是靶标与非靶标的共同作用。3个稻稗种群对氰氟草酯的抗性指数分别为25.73、12.79、10.29,表明3个稻稗种群都对氰氟草酯产生了交互抗药性。  相似文献   

4.
千金子是中国直播稻田的优势禾本科杂草之一,严重威胁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为了进一步明确浙江地区水稻田千金子对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的抗性发生情况,本研究从浙江部分稻区共采集了11个千金子种群 (其中1个为敏感种群),通过整株植物测定法检测了各种群对氰氟草酯和噁唑酰草胺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共有8个种群对氰氟草酯产生了抗性 (抗性指数为2.1~79.1),9个种群对噁唑酰草胺产生了抗性 (抗性指数为2.0~31.0),其中对氰氟草酯的抗性问题更为显著。在此基础上,通过基因扩增和克隆,对敏感种群和抗性种群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 (Acetyl-CoA carboxylase,ACCase) 基因部分序列进行比对,结果在3个抗性种群中发现突变,其中1个种群为Ile-1781-Val突变,另外2个种群则为Trp-2027-Cys突变。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浙江部分稻区千金子种群已对氰氟草酯和噁唑酰草胺产生了抗药性,其中靶标酶基因突变是导致部分种群产生抗药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除草剂10%噁唑·氰氟草酯乳油等对水稻旱直播田禾本科杂草的防治效果及对水稻植株的安全性,分别选用10%噁唑·氰氟草酯乳油、10%噁唑酰草胺乳油、100 g/L氰氟草酯乳油、3%氯氟吡啶酯乳油和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等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噁唑·氰氟乳油对稗草、马唐等旱直播禾本科杂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225 g/hm2有效成分剂量药后15 d,对稗草和马唐的防效分别达95.8%和85.4%,总草的防效达91.6%;在药后30 d,对稗草和马唐的防效分别达96.7%和87.7%,总草防效达92.9%,明显优于其他药剂。10%噁唑·氰氟乳油的增产效果也十分明显,较空白对照增产高达271.5%。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矿物油、激健、GY-T1602、GY-WS10、GY-W07、GY-S903和NF-100等7种助剂对双草醚、噁唑酰草胺、氰氟草酯、五氟磺草胺、二氯喹啉酸、双唑草腈、嘧啶肟草醚等7种水稻田常用除草剂的减量增效作用,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除草剂桶混不同助剂对稗草的防效及其对水稻的安全性。结果表明,矿物油、激健、GY-T1602、GY-S903、GY-WS10和NF-100等6种助剂对嘧啶肟草醚、双草醚和氰氟草酯等3种水稻除草剂具有减量增效作用,可减量25~50%;供试7种助剂对五氟磺草胺、噁唑酰草胺、二氯喹啉酸和双唑草腈等4种除草剂均无显著增效作用。根据生物测定结果筛选了11种具有良好减量增效作用的除草剂+助剂组合,分别为双草醚+GY-W07/GY-WS10/GY-S903/矿物油/激健;嘧啶肟草醚+GY-T1602/GY-WS10/NF-100;氰氟草酯+GY-T1602/GY-S903/激健。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建立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同时测定糙米、稻壳和秸秆样品中的氟酮磺草胺及其代谢物BCS AA10030和BCS-CS64946。样品经乙腈水溶液振荡提取,PSA、C18或GCB净化,UPLC-MS/MS测定,外标法定量。氟酮磺草胺、BCS AA10030和BCS-CS64946在0.001~0.5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相关系数>0.997 0,检出限均为0.01 mg/kg,在0.01、0.05、0.1三个添加水平下,氟酮磺草胺及其代谢物BCS AA10030和BCS-CS64946在糙米、稻壳和秸秆中平均回收率均分别为88.4%~103.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9%~9.3%,3种化合物在糙米、稻壳和秸秆中的定量限均为0.01 mg/kg,。该方法能够满足水稻中氟酮磺草胺及其代谢物残留分析要求,适用于大量水稻样品中氟酮磺草胺及其代谢物的快速检测,为政府监管提供有效的检测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宁夏地区稻田稗草对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氰氟草酯的抗药性水平以及对其他除草剂可能存在的交互抗性与多抗性情况,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研究了采自宁夏稻田的36个稗草种群对氰氟草酯的抗药性, 并使用单剂量法测定了各种群对五氟磺草胺、嘧啶肟草醚、噁唑酰草胺、二氯喹啉酸和敌稗的交互抗性及多抗性。结果表明, 以氰氟草酯GR50数值最小的生物型为敏感生物型计算抗性指数(RI), 仅有1个稗草种群在推荐剂量下被完全杀死, RI≤ 3.0; 11个稗草种群的RI范围为3.3~9.4, 表现出低水平抗性, 发生频率为30.56%; 19个种群的RI范围为10.3~58.3, 表现出中等水平抗性; 发生频率为52.78%; 5个稗草种群的RI>100, 表现出高水平抗性, 占比13.89%, 其中采自银川市贺兰县立岗镇通义村的稗草种群抗性水平最高。交互抗性和多抗性研究结果表明, 在田间最高推荐剂量下氰氟草酯对稗草鲜重抑制率低于90%的种群中, 58%的稗草种群对噁唑酰草胺产生了交互抗性, 对五氟磺草胺、嘧啶肟草醚、二氯喹啉酸和敌稗产生多抗性的种群所占百分率分别为94%、100%、100%和18%。研究发现宁夏地区水稻田多数稗草种群对氰氟草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 并对其他常用稻田除草剂产生了交互抗性与多抗性, 其中银北地区稗草种群抗药性水平最高, 部分地区稗草抗性已达到高抗水平, 宁夏水稻田亟须抗性稗草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OF对水直播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OF是陶氏益农公司开发的直播田新型除草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OF对水稻田中禾本科杂草、阔叶草及莎草科杂草的防效良好.在60.0~180.0 g(ai)/hm2量范围内对水稻安全,不影响水稻的生长和发育.其适宜的施用剂量为90.0~120.0 g(ai)/hm2,施药适期为水稻3~5叶期,稗革3~4叶期,千金子2~3叶期.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防治高龄稗草的有效药剂,用室内盆栽法测定了6种除草剂对高龄稗草的生物活性,并通过大田试验作了进一步验证。盆栽法测得五氟磺草胺和双草醚对高龄稗草的活性最高,其ED50值均为9.3 g/hm2,而噁唑酰草胺和氰氟草酯对高龄稗草活性最低,ED50 分别为28.7、28.6 g/hm2。其余2种除草剂嘧啶肟草醚和氟吡磺隆对高龄稗草的活性介于以上两者之间,ED50为10.1 g/hm2和11.4 g/hm2。田间试验结果显示,2.5%五氟磺草胺油悬浮剂30、37.5 g/hm2和10%噁唑酰草胺乳油 150、180 g/hm2 4个处理对高龄稗草防效优良,处理后20、40 d防效均在93.0%以上;处理后40 d,10%双草醚悬浮剂3种浓度处理和5%嘧啶肟草醚乳油 80 g/hm2的防效均在91.4%以上;10%氟吡磺隆水分散粒剂和10%氰氟草酯乳油对高龄稗草防效均不理想,药后20、40 d各处理的株防效均不到80%。  相似文献   

11.
噁唑酰草胺WP对水稻直播田禾本科杂草的防效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明确10%噁唑酰草胺WP在湖北省水稻直播田的应用前景,建立水稻直播田的杂草管理体系,研究了其对水稻直播田稗草和千金子的防除效果,并研究了杂草防除对杂草养分含量变化和水稻增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10%噁唑酰草胺WP对直播稻田中杂草的防除效果显著,对稗草、千金子的综合密度防除效果和综合鲜重防除效果分别保持在91.79%~99.44%和96.42%~99.90%,极显著优于人工除草的防除效果。施用10%噁唑酰草胺WP防除田间杂草,降低了杂草对田间养分的吸收,从而显著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五氟磺草胺和氰氟草酯复配剂(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对水稻直播田杂草的控制效果和应用安全性。结果表明,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对直播稻田的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和莎草均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有效成分用量90~180 g/hm2的综合防效可达95%以上,显著优于对照药剂氰氟草酯,与五氟磺草胺、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丙草胺+苄嘧磺隆的防效相当。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显著降低了稗、鸭舌草种群对田间N、P、K养分的吸收,保持了土壤肥力。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有效成分用量90~120 g/hm2苗后茎叶处理对水稻安全,对后茬小麦、油菜、甘蓝、葱、大蒜等作物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不同除草剂对直播稻田马唐等杂草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筛选防除马唐等杂草茎叶处理除草剂的试验。结果表明,150 mL/hm2氰氟草酯EC与150 mL/hm2噁唑酰草胺EC对马唐、牛筋草、千金子的防效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10%噁唑酰草胺EC与阔叶草除草剂混用防除水稻田杂草效果,用噁唑酰草胺与灭草松桶混防除直播稻田杂草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杂草3~5叶期,使用10%噁唑酰草胺EC 1 200~1 800 mL/hm2,桶混48%灭草松SL 1 500~2 250 mL/hm2,对稗草、千金子、马唐、鳢肠、丁香蓼、异型莎草等多种杂草均有较好防效,且对水稻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广东省水稻田杂草稗Echinochloa crus-galli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现状及其可能的抗性机理,采用整株剂量反应法测定不同地区稗种群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水平,对不同稗种群的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基因片段进行扩增测序,分析细胞色素P450酶(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P450)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抑制剂胡椒基丁醚(piperonylbutoxide,PBO)和4-氯-7-硝基-2,1,3-苯并氧杂噁二唑(4-chloro-7-nitro-1,2,3-benzoxadiazole,NBD-Cl)对不同稗种群抗性水平的影响,并对替代药剂进行筛选。结果显示,广东省水稻田多数稗种群对五氟磺草胺仍表现敏感,但采自湛江市的1个种群BC-7对五氟磺草胺产生了抗性,抗性倍数达6.5倍。与敏感种群BC-2相比,BC-7种群并未发生已报道的ALS靶标抗性相关突变。PBO和NBD-Cl均可显著提高BC-7种群对五氟磺草胺的敏感性,其干重抑制中量GR50由31.1 g/hm2分别降为11.0 g/hm2和24.7 g/hm2。BC-7种群对氰氟草酯和噁唑酰草胺仍较敏感,但对二氯喹啉酸和双草醚产生了抗性。表明P450和GST介导的代谢抗性是稗BC-7种群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氰氟草酯和噁唑酰草胺适用于治理该抗性种群。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噁唑酰草胺及其混用处理对直播稻田杂草的防治效果,探索直播稻田一次性化学除草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用10%噁唑酰草胺EC 100 mL+48%灭草松AS 200 mL防治杂草的效果,对作物的安全性及控害增产作用最佳,能有效控制稻田全生育期禾本科、莎草科和阔叶杂草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OF(油悬浮剂剂型缩写)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水稻田复配除草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60g/L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OF对水稻直播田中的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防效良好。在80m L~200m L/667m~2制剂用量范围内对水稻安全,不影响水稻的生长及发育。推荐施用剂量为80m L~120m L/667m~2,施药适期为水稻2叶1心后,稗草2~3叶期施药。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控制旱直播稻田杂草,采用大田试验,设置不同剂量的10%■唑酰草胺·氰氟草酯乳油+480 g/L灭草松水剂,以2.5%五氟磺草胺油悬浮剂+480 g/L灭草松水剂为对照,观察不同除草剂组合对旱直播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唑酰草胺·氰氟草酯乳油300~450 g a.i./hm~2+480 g/L灭草松水剂1 440 g a.i./hm~2对旱直播稻南粳9108无药害,具有较好的杂草防除效果,株防效和干重防效均达98%以上,而2.5%五氟磺草胺油悬浮剂37.5 g a.i./hm~2+480 g/L灭草松水剂1 440 g a.i./hm~2对杂草的株防效和干重防效分别为85.5%和87.3%。10%■唑酰草胺·氰氟草酯300~450 g a.i./hm~2+480 g/L灭草松水剂1440 g a.i./hm~2处理的水稻产量与人工除草间无显著差异,而2.5%五氟磺草胺+480 g/L灭草松水剂处理的水稻产量较人工除草显著降低,残存杂草造成水稻叶片光合速率降低、根系氧化力减弱是该处理下水稻减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稻田稗草对噁唑酰草胺的抗药性水平和ACCase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稻田稗草Echinochloa phyllopogon(Stapf.)Koss.对噁唑酰草胺的抗药性水平,在对采自辽宁省、黑龙江省、湖南省和江西省共20个水稻产区的稗草种群按田间推荐剂量筛选后,测定了疑似抗药性稗草种群BN-1、BN-16、BN-17和疑似敏感性稗草种群BN-20的整株抗药水平,并离体测定了不同种群体内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enzyme A carboxylase,ACCase)对噁唑酰草胺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在田间推荐剂量下,种群BN-1、BN-16、BN-17和BN-20相对鲜重分别为92.6%、86.6%、64.9%和1.1%。相比种群BN-20,种群BN-1、BN-16和BN-17对噁唑酰草胺敏感性较低,抗性指数分别为33.83、30.07和14.87;ACCase活性测定结果显示,种群BN-1、BN-16和BN-17的抗性指数分别为33.71、27.16和15.23。结果表明稗草种群BN-1、BN-16和BN-17均对噁唑酰草胺产生了抗药性,抗性程度依次为BN-1BN-16BN-17,而其体内ACCase敏感性降低可能是其产生抗药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五氟磺草胺在稻田中的消解动态及残留特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五氟磺草胺在水稻植株、稻田土壤、田水和糙米中残留的分析方法,结合田间试验研究了五氟磺草胺在稻田环境中的消解及残留特性,并对稻米中五氟磺草胺残留的膳食暴露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在0.005~0.5 mg/L范围内,五氟磺草胺的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LOD)为0.001~0.002 mg/kg,定量限(LOQ)为0.003~0.005 mg/kg。在0.005~0.5 mg/kg添加水平下,五氟磺草胺在水稻植株、稻田土壤、田水和糙米中的平均回收率在89%~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8%~8.5%之间。浙江、福建和黑龙江2年3地的田间试验表明:0.025%五氟磺草胺颗粒剂在水稻植株、稻田土壤和田水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5~3.3,3.0~4.7和1.6-3.0 d,说明该药剂在稻田环境中消解速率较快。以五氟磺草胺有效成分含量37.5和56.3 g/hm2分别施药1次,于水稻成熟期采样检测,发现其在糙米中的残留量低于0.005 mg/kg,表明其膳食摄入风险很低,该研究结果可为五氟磺草胺风险评估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