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木乃县是小麦的主要产区之一,该文介绍了吉木乃县的小麦种植现状,介绍了有机小麦种植技术,并提出有效控制种植成本、提升小麦产品附加值、科学灌溉等种植效益提升措施,以期有效提高当地小麦的产量和品种。  相似文献   

2.
该文提出了通过因地制宜,提高整地质量;合理施肥,保证小麦生长质量;加强保护,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等三点小麦栽培关键技术。以及培养优良种植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小麦种植质量,迎合市场绿色需求;采用新型种植技术,节约成本减少浪费;调整小麦种植结构,提高小麦附加值等提高种植效益的相关措施,来确保小麦增收政策,提升农民小麦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3.
小麦是陇南市武都区的主栽作物之一,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武都区小麦品种发展现状,提出了小麦品种布局意见,并根据小麦种植区域类型推荐了适宜品种,总结了当地小麦种植技术要点,以期达到优化小麦品种布局、科学选择品种、高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年来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优质小麦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小麦供需结构不合理问题日益凸显。运用对江苏等地小麦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户小麦品种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超过半数以上的农户清楚自己种植的品种类型,且偏好选择产量高、抗病抗倒伏的小麦品种;小麦种植户的品种选择行为更多地受到周边农户的影响。短期内小麦种植户品种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仍然是产量和效益。未来可通过品种研发和改良、连片种植、建立产业化联合体、继续推进市场化购销等方面促使小麦种植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快河南省滑县农业结构调整和小麦品种更新,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提高小麦品质,推进小麦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本文对滑县小麦品种种植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农村种地现状、小麦品种种植田间表现、小麦种植成本,并综合其他统计数据及上报数据,筛选适宜滑县种植的主要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6.
正河南省地处中国中部,优越的环境和地理优势适宜种植玉米和小麦等农作物。当地在种植玉米和小麦时,通常采取轮作种植技术,以提高经济效益。小麦和玉米轮作,不但能够改良土壤,而且还能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种植期间利用作物高产栽培技术,能提高作物产量。一、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一)选择优质品种按照当地实际地理环境选择适合河南省种植的小麦品种,有周麦16、矮抗58和新麦18等品种,这些品种拥有较强的耐寒和耐旱性能,并且成活率高,抗倒伏能力强,  相似文献   

7.
该文分析了宿州市小麦生产中存在品种多乱杂、整地质量差、播种量过大、施肥方式不合理等问题;并提出了鼓励规模集中连片种植、提高播种质量、防治干热风、杂草和病虫害、科学施肥等措施。为确保实现小麦高产高效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实地调查了高台县新坝镇暖泉村、新沟村、下坝村、照中村、照一村等5个村2017年的小麦、玉米种植情况。结果表明,农户对作物的品种重视程度不够,调查样本中46%的农户种植的小麦品种为自留种;37%的农户种植的小麦品种为2014;7%的农户选择种植小麦品种永良18号;甘春20号、陇春26号、陇春13号的种植比例仅占2%~4%。从对玉米的品种调查情况看,75%的农户种植制种玉米,19%的农户种植先玉335,且该品种集中在暖泉村和照中村,金穗10号、金穗3号、利合16等3个品种的种植比例仅占2%~3%。另外水资源、劳动力、农资、政策补贴等因素均对小麦、玉米生产的发展有影响,提高良种推广和政策补贴水平对保障粮食产量稳步提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由于稻茬小麦生产存在技术瓶颈问题,导致其单产和效益偏低。该文根据多年调查和种植大户经验,提出稻茬小麦种植要抓好品种选择、提高整地播种质量、科学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等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正>小麦的种植关系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大名县小麦种植面积广,小麦加工企业众多。本文从选种与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四方面分析小麦的种植技术,为大名县的小麦种植提供技术参考。1选种与播种依据品种需要春化的时间长短和低温水平,小麦分为冬小麦、弱冬性小麦和春小麦三类。小麦品种的选择需要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状况等几个因素来确定。应积极听取小麦种植以  相似文献   

11.
陕南小麦生产历史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陕南除水稻之外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如何改变现状,推进陕南小麦产业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通过调查陕南小麦品种更替、演变、种植技术的进程及生产现状,分析作为小麦次适生区,存在的品种多乱、病害严重及管理粗放等问题。提出了选育适宜陕南地域的专用小麦品种,配套轻简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提高小麦生产效益,促进陕南小麦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小麦的种植关系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大名县小麦种植面积广,小麦加工企业众多。本文从选种与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四方面分析小麦的种植技术,为大名县的小麦种植提供技术参考。1选种与播种依据品种需要春化的时间长短和低温水平,小麦分为冬小麦、弱冬性小麦和春小麦三类。小麦品种的选择需要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状况等几个因素来确定。应积极听取小麦种植以  相似文献   

13.
小麦是邓州市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常年栽植面积稳定在13.33万hm2以上,为了实现当地小麦生产的进一步增产提质,需要在小麦的品种利用方面加大研究的力度。结合当地小麦利用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几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品种过多过杂、种植区域布局不合理等,最后提出科学选择小麦品种、合理优化品种布局2个方面的发展措施,以指导邓州市小麦品种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4.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产量与质量直接影响我国粮食储备与人民的生活质量。受到小麦品种、生长区域、气候条件、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小麦种植技术要求亦不相同,亟待对小麦种植技术进行研究与推广,以优化小麦种植效果。本文分析加强小麦种植技术推广的意义,剖析当前小麦种植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小麦种植技术推广的途径,以期对小麦品质与产量的提高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5.
青岛市小麦品种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岛市小麦生产在该市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常年播种面积在26万hm2左右,各市区的生产条件、种植习惯、技术水平等方面各不相同,在小麦品种的利用上也不尽相同。近几年来,随着青岛市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小麦品种的利用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针对青岛市小麦品种利用的现状,指出了生产利用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对策建议,并展望了今后青岛市小麦品种利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7):193-195
钟祥地处鄂中低山区,雨量充沛,常年小麦种植面积6.67万hm2以上,品种的种植表现各有千秋,既有各自独特的优势也有自身的不足。当今小麦种植出现新的形势,对品种提出了新要求。因此,要完善品种选育、审定、种子生产、管理等环节,促进良种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在现代化小麦种植过程中,要对高产种植技术进行合理优化,做好选种、整地、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工作,如此一来才能切实提高小麦的产量与质量,大大提升小麦种植效益。1小麦种植技术分析1.1种子优选与处理种植前,需要对小麦种子进行优选,唯有保证品种的优良特性,才能为后续的健康生长奠定基础。种植人员还需对安徽省的自然气候进行调研分析,结合土壤、水文、气候等条件因素去优选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8.
淮北砂姜黑土地区小麦品种调整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实现淮北地区小麦生长发育进程与光、温、水等生态资源的协调同步发展,解决淮北砂姜黑土地区小麦生产的适播期干旱、土壤适耕性差等造成的播种、出苗困难等问题,在系统分析近年来影响小麦生长的气象因素变化趋势的基础上,通过多年多点小麦品种适应性研究,探明了弱冬性小麦品种在淮北地区种植的增产潜力与推广应用前景,提出了淮北砂姜黑土地区应进一步扩大弱冬性小麦品种的种植面积,以期为该区域小麦的持续丰产稳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基于山东省统计年鉴、淄博市统计年鉴以及高青县、临淄区、桓台县112位农户小麦生产情况的调研数据,对淄博市小麦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17—2019年淄博市种植面积前4位的小麦品种均为鲁原502、济南17、山农28和济麦22,2017、2018和2019年该4个品种种植面积在3年中分别占小麦种植面积的83.5%、75.4%和78.2%。3年小麦667 m2生产成本平均为840.85元,产值1 146.58元,生产效益305.73元。提出了通过加大高产、优质、专用等适宜新品种的选育、示范推广力度,提高科技支撑,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来降低淄博市小麦生产成本,提高小麦生产收益。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小麦品质、提高小麦产量、增加粮食供应,该文详细介江苏省金湖县近年连续开展的小麦品种田间种植试验,以筛选出适合金湖县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为确定该县主推品种提供了依据,同时为农户了解不同小麦品种的特性、产量特征提供参考.从试验结果分析,金湖县可选择种植扬辐麦4号、宁麦13、扬麦25、淮麦30等春性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