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东潍坊种植的红富士苹果是当地群众主要收入来源。对红富士苹果栽培技术进行优化,可提升苹果的产量和质量,从而提升红富士苹果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对红富士苹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其施肥、修剪等各方面技术,从而提供给种植人员有关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红富士苹果主要病害有轮纹烂果病、斑点落叶病、红点病、黑点病、炭疽病、苦痘病;虫害有山楂叶螨、苹小食心虫、金纹细蛾、苹小卷叶蛾等,严重地影响苹果生产。本文主要阐述富士苹果几种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为苹果生产提供防治借鉴。  相似文献   

3.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红富士苹果中的芳香物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芳香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红富士苹果中共检测鉴定出55种芳香成分,主要有酯类25种、烯烃类11种、醛类7种、醇类6种、酮类2种、羧酸类2种及其他化合物2种。其中酯类、醛类和醇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分别为42.67%、29.85%和19.09%,可将红富士苹果归为“酯类型”品种。初步认定红富士苹果芳香成分的合成前体主要为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和支链氨基酸。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操作简单,能够很好地应用于苹果芳香成分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红富士苹果在伊犁无论在品质、产量、经济效益方面都表现良好,深受果农喜爱,但不少果农颇感红富士苹果栽培管理难,其主要原因是未能充分了解红富士苹果生长、结果特性,在红富士苹果栽培管理上盲目沿用其他苹果品种传统管理方法,致使一些红富士苹果园栽培管理发生困难甚至走入误区,  相似文献   

5.
以8年生盛果红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cv.Red Fuji)树为试材,通过叶面、果面喷施不同浓度的NaHSO3溶液,观察了红富士苹果采收后在常温下几项贮藏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红富士苹果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叶面、果面喷施NaHSO3溶液可保持果实的硬度,降低失水率和病害率,延缓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C(VC)和可滴定酸相对含量的下降,其中以10 mmol/L NaHSO3溶液处理的综合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施肥对红富士苹果幼树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设置了不同肥料和施用方式对贵州栽培的红富士苹果幼树生长量、当年生枝条生长量、成枝量、枝类组成和花芽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富士苹果幼树在加大有机肥施用量的前提下,适量施入化肥,有利于树体形成花芽和健壮生长.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红富士苹果谢花后主要病害和虫害的防控技术。有效掌握病虫害防治,合理使用优质、安全、高效的杀菌杀虫剂和补钙补硼技术对于提高果品的质量和产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红富士苹果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使用的主要水果之一,其外观红润,口感极佳,深得人们的喜爱,经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人们发现,将红富士苹果进行套袋栽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红富士苹果的单个果重,但却进一步的提高了红富士苹果的外观以及果实品质,套袋的红富士苹果口感更佳,而且商品价值也更高。  相似文献   

9.
臭氧处理对红富士苹果生理变化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臭氧处理对红富士苹果冷藏效果的影响,为臭氧在红富士冷藏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贮藏中定期用7 mg/m3的臭氧对放在0 ℃的红富士进行处理,测定几种生理及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臭氧处理可抑制红富士苹果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MDA的累积和PPO的活性,延缓可溶性固形物的消耗,保持较高的POD活性,有加快Vc损失和失水的负作用,但对硬度和有机酸含量变化无明显影响;臭氧对贮藏病害有很好的控制作用.[结论]7 mg/m3的臭氧处理延缓冷藏红富士苹果的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不同抗性苹果中间砧对红富士苹果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对苹果枝干轮纹病不同抗性的砧木作中间砧的红富士苹果为试材,测定了SOD、POD、CAT、PAL和PPO的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抗性中间砧上的红富士苹果的防御酶活性存在差异。抗病中间砧上红富士苹果的SOD、POD、PAL和PPO的活性均高于感病中间砧上的,不同抗性中间砧上红富士苹果的CAT活性无规律可循。中间砧上红富士苹果较高的防御酶活性可能是红富士苹果对苹果枝干轮纹病的抗性增强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结合红富士苹果的生长习性,对阿拉尔垦区红富士苹果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光、热条件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和评述,指出垦区发展红富士苹果有独特的区域气候资源优势,旨在为垦区的红富士苹果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适宜陕西渭北黄土高原苹果产区使用的果袋,通过测定不同果袋处理果实的外观品质、内在品质及病虫害发生状况,比较了该苹果产区16种果袋对红富士苹果的套袋效果。结果表明,红富士苹果套双层纸袋,显著提高了果面光洁指数、着色指数、退绿指数和花青苷含量,显著降低了果面果锈指数、叶绿素含量、单果质量、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病害和虫害发生较轻。综合考虑各指标认为,适宜渭北地区红富士苹果的双层纸袋为旬宝双层袋、精工双层袋、光亮双层Ⅱ号袋、光亮双层Ⅰ号袋、三秦双层袋、小林双层袋、兆丰双层袋及青和双层袋,可供生产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3.
红富士苹果是冠县栽植的主要优质果品之一,本文从农业防控技术、生态调控及生物防控技术、免疫诱控技术、理化防控技术、化学药剂防控技术等方面总结了红富士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为该地红富士苹果栽植中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先对红富士苹果的习性介绍,然后从该树种在平时疏花、疏果、修剪、灌水和施肥等管理方面,详细叙述了促使红富士苹果早产、稳产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江苏丰沛地区红富士苹果产销出口创汇方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苹果栽培面积至2005年底达6.6万hm^2,产量为61.5万t,在全国排位第八,为苹果生产大省,也是江苏果树栽培面积最大的一个树种。江苏苹果主要分布在淮北地区,其中丰县和沛县两个县的红富士苹果栽培面积达4.2万hm^2。改革开放20多年来,由于全国苹果栽培面积和产量的迅猛上升,丰沛地区红富士苹果种植比较效益下滑,作为曾多次获得全国优质果评比优秀奖的丰县、沛县红富士苹果,将面临新一轮的挑战,也就是说必须提高红富士苹果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红富士苹果的品质,加强苹果产后处理、包装、营销和苹果消费市场的开拓,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发挥红富士苹果产业优势,推动苹果出口,确保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四川茂县地处岷江优质苹果生产区域,目前种植有长富2号等中、晚熟红富士苹果品种7个,晚熟优良红富士品种极耐贮藏和运输,可常年供应鲜果,已成为我县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来源和果农增收的主要渠道。栽植优良苹果品种,肥料的合理施用和苹果树的科学整形修剪,以及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是确保红富士苹果优质丰产的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通渭县红富士苹果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当前以红富士苹果为主要果树品种的林果业发展的优势和缺点,提出了在西部干旱地区通渭县发展红富士苹果的对策与措施,以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林果业发展步伐,满足人们对林果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招远市是红富士之乡,是我国红富士苹果的主产区之一。产出的红富士苹果色艳形正、口感 清爽、汁多脆甜、久贮不绵,备受市场欢迎和好评。产量稳定、质量上乘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 先进的生产技术,得益于果农的辛劳付出,更得意于国家的好政策。生产中,充分了解红富士的生长 特性,并及时防治病害,是确保产量和品质的前提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依据豫西地区基本气象观测站的有关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豫西地区影响红富士苹果生育的气候要素进行小网格点(21×21)推算处理,计算出各网格点上的气候要素值,然后运用模糊数学方法确定影响红富士苹果生育的气候要素的隶属函数,将小网格点上的气候要素值代入隶属函数,计算出综合评判值(0~1之间),进而对红富士苹果的生态条件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豫西地区红富士苹果栽植区分为最适宜区(灵宝寺河山)、适宜区(灵宝市、洛宁县)、次适宜区(新安县)、不适区(偃师市)4类。  相似文献   

20.
郓城县是山东省主要红富士苹果栽培区,红富士苹果新型树体结构以矮化高纺锤形为主,该树型为近年新建果园所普遍采用。通过运用相关配套技术,实现苹果早成型、早结果、早受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