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河南省黄河滩区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滩区丰富的滩涂是重要的耕地后备资源,对滩区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缓解河南省人地矛盾的重要途径。在阐述河南省黄河滩涂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滩涂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黄河滩区开发利用的前景、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沿海滩涂作为海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有巨大的经济、环境、生态等价值,开发利用潜力很大。分析我国沿海滩涂资源概况、开发利用进程及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我国近年来沿海滩涂开发的主要利用模式,提出促进我国沿海滩涂利用模式创新的6条途径,即立体开发利用途径、综合开发利用途径、生态优先开发利用途径、适度开发利用途径、高效开发利用途径、可持续开发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3.
刘清臻  高更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454-13457
中部农区作为我国的人口密集区、农业人口密集区、农业比较发达但非农产业比较落后的地区,其发展状况影响着整个中部崛起的进程,也制约着中部乃至全国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基于此,分析了中部农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农业人口多,农区发展压力较大;二是农业投入严重不足;三是教育水平较低;四是农区基础设施落后;五是非农产业发展落后。为了加速中部崛起,促进中部农业的快速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是加大农区建设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二是大力兴办多层次的农村教育;三是加强农区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强农村组织建设,强化政府的管理功能;五是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唐高光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5):150-152
沿海滩涂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后备土地资源,属于处于动态变化中的海陆过渡地带,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前沿阵地,开发利用潜力很大。该文通过对湛江市沿海滩涂的自然条件和生物资源进行综合描述,并深入调查和分析湛江市沿海滩涂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对策,对湛江市沿海滩涂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连云港市滩涂盐碱地资源状况与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连云港市发展的不断深入,非农业建设用地扩张与耕地资源量锐减矛盾不断尖锐,急需加快滩涂盐碱地的开发与利用,为此,对连云港市滩涂盐碱地分布情况及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开发利用潜力及其利用方向进行了相应的分析,阐述了滩涂盐碱地在开发利用中应遵循的原则,并针对连云港市盐碱土地下水溶性盐或碱性物质、土壤肥力低、结构不良、耕作层浅薄等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盐碱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及对策,以利于促进滩涂盐碱地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滨海滩涂资源的开发历程及主要利用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金波  田伟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186-10188
分析了国内外在滨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所经历的的从无序到有序、从过度到合理的发展历程,并总结滩涂资源的主要利用模式。最后就滩涂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我国滩涂资源开发利用应遵循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开发适用于我国沿海滩涂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方法,合理开发利用滩涂资源。  相似文献   

7.
我镇地处长江之滨,江岸线达19.8km,现有江滩面积近2万亩,目前可开发利用的江滩面积近l万亩。从2000年开始,我镇十分重视长江滩涂资源开发利用,发展长江滩涂围栏生态养殖,到2003年底,已建成3个集长江滩涂围栏生态养殖、垂钓、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基地,面积达1400余亩。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中国中部地区农业资源处于低效利用状态,综合开发利用中部地区农业资源已成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中国中部地区农业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东台市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东台市沿海滩涂资源现阶段开发利用以围垦种养为主,开发模式单一、层次低,因此加强对其沿海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比国内外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剖析了东台市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因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推进东台市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沿海地区是十分重要的环境保护区,而沿海地区的滩涂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沿海滩涂既是地球上最为活跃的区域,又是承载着人类的生存发展的重要地区,其生态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压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口的增多,许多沿海国家从海洋中夺取陆地,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围垦活动面临的最重要的难题。基于此,本文分析沿海滩涂开发的保护措施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以期推动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进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大丰市海岸带滩涂土地开发与利用的"一路、二带、五区"概念性发展规划方案,为从总体上编制大丰市滩涂资源的保育与开发利用规划,保育滩涂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加强海岸带综合管理提供参考,保证滩涂资源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从而保障大丰市的区域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2.
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位于黄河入海口地域,区内拥有河海交汇、湿地生态、石油工业和滨海滩涂景观等黄河三角洲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3.
优势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综合系统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研究其矿产、生物、旅游三类优势资源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其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进而提出了对秀山县优势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实现秀山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等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江苏沿海滩涂是国家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环境等价值。结合江苏沿海滩涂开发现状,总结滩涂资源开发主要模式及存在问题,提出在"生态优先、适度开发"原则下,创新"滩涂+"开发模式、提升开发技术、加强动态管理、完善保障机制等措施,实现沿海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相似文献   

15.
元成斌  张野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840-6841,6843
针对中部地区农业发展现状,通过实地调研,对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农业政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在于农业的崛起,中部地区粮食主产区地位的维持必须要有特殊的扶持政策;规模经营仍不规范,保持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必须保证种粮大户等现代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相对稳定;农民要钱与国家要粮矛盾突出,粮食增产离不开强有力的行政推动;农业发展的整体政策和具体措施基本得当,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必须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沿海滩涂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水生物、港口、再生能源、矿产、旅游等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宁德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地理位置优越,滩涂资源丰富,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高速公路同三线福建省境内的全线贯通,为宁德滩涂养殖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宁德沿海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粗放开发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的传统利用阶段和90年代以来的综合开发利用阶段,同时滩涂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着缺乏统一的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滩涂产业结构层次低、科技投入不足产值规模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浅海滩涂网箱养殖环境日益突出等问题。为此笔者认为新时期宁德市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应当坚持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滩涂主导产业,合理布局科学养殖,实施科技兴滩战略,优化滩涂湿地环境、建设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区域滩涂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三角洲沿海滩涂面积59.32万hm2,是全国沿海滩涂开发最晚、发展最迟缓的经济凹陷区。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山东蓝色半岛经济区建设步伐的加快,黄河三角洲沿海滩涂开发也迅速展开,沿海养殖、生态海洋化工正在逐渐形成规模。为实现沿海滩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这一区域开发应遵循的原则和可供选择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黄河文化与生态文化密不可分,文学作品与黄河故事相得益彰,黄河故事在河南沿黄生态文化带建设中的意义重大。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根魂所在,生态文化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纽带,建设河南黄河生态文化带是河南以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市为龙头引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黄河故事是建设河南黄河生态文化带的人文密码、动力源泉和资源宝库。  相似文献   

19.
王楠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257-10260
滩涂资源作为后备土地资源,对拓展我国的生存空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不同地区的滩涂特性不同,开发利用方式也各不相同。介绍了盐城市沿海滩涂的自然资源状况,分析了盐城沿海地区的滩涂开发利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盐城市沿海滩涂开发利用的效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基础上,提出知识创造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推进器”,是实现中部崛起的关键。先是提出知识创造能力的指标框架,进而对中部六省的知识创造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就各省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知识创造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