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葡萄大棚栽培是认为的创造的一种能够使葡萄提前或延长生长、成熟的一种技术,这项技术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环境,提早或延迟了葡萄的成熟期,从而获得较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一种反季节栽培方法,也是当前农业种植中的一种高新产业。针对南方大棚栽培葡萄的生长发展条件,笔者介绍了大棚葡萄管理的有关基础知识,并阐述了大棚的关照、温度、空气等对葡萄生长的作用,对南方大棚葡萄的选中、葡萄的栽培都提出了与之相应的见解。同时,根据南方夏湿地带病虫害为害的特征,对葡萄病虫害及土肥管理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葡萄大棚栽培是认为的创造的一种能够使葡萄提前或延长生长、成熟的一种技术,这项技术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环境,提早或延迟了葡萄的成熟期,从而获得较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一种反季节栽培方法,也是当前农业种植中的一种高新产业。针对南方大棚栽培葡萄的生长发展条件,笔者介绍了大棚葡萄管理的有关基础知识,并阐述了大棚的关照、温度、空气等对葡萄生长的作用,对南方大棚葡萄的选中、葡萄的栽培都提出了与之相应的见解。同时,根据南方夏湿地带病虫害为害的特征,对葡萄病虫害及土肥管理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有机栽培对巨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年生大棚有机栽培和常规栽培的巨峰葡萄为试材,对不同发育时期葡萄果实的平均果粒质量、果粒横径、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成熟期游离氨基酸含量及成熟期果实质地等品质指标进行测定,探究有机栽培对巨峰葡萄果实品质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栽培巨峰葡萄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常规栽培,平均果粒质量、果粒横径在整个果实发育期相差不大,但成熟期略低于常规栽培。总体而言,有机栽培改善了巨峰葡萄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葡萄大棚栽培前期促成、后期避雨(简称促成-避雨栽培)模式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保护性栽培模式。试验通过对弗蕾无核枝条生长量、物候期、果实品质及病虫害防治等的调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棚栽植可以有效的规避晚霜的伤害,提早萌芽,新稍生长量显著高于露地栽培,物候期比露地栽培的早7d左右。且病虫害发生显著低于露地栽培,防病次数少于露地栽培,药品也多用于预防病害发生,浓度较低。大棚栽培的葡萄果面干净、果实鲜红靓丽,单粒重、单穗重均比露地栽培的高,可溶性糖高于露地栽培。因此大棚栽培的弗雷无核葡萄果实品质和商品性都好于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5.
通过日光温室栽培的葡萄,产量高,见效快,易管理,果实品质优良,并且可以通过人为的控制葡萄的成熟期和采收期,提前或推后果实上市时间,经济效益好,商品价值高。本文结合多年的温室葡萄栽培实践,从品种选择、病虫害防治、温室管理等方面提出温室葡萄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葡萄产量及品质,现将大棚葡萄无公害栽培技术进行介绍,包括建立葡萄园、选择优良品种、苗木栽植、栽培架式、整形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套袋、采收等技术措施,以供广大葡萄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利用大棚温室栽培葡萄能够有效提高葡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值得推广。从大棚选址、葡萄品种选择、大棚温湿度控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大棚葡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使用大棚进行葡萄栽培,可大大提升葡萄产量,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是非常值得推广的葡萄栽培技术。该文以安徽省大棚葡萄优质高产栽培为例,从大棚选址建造、品种选取、定植、肥水管理、温湿度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与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大棚葡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大棚栽培的巨峰葡萄为试材, 研究银黑双面膜、特卫强膜和黑白双面膜对果实发育过程中色泽、可溶性固形物、单果重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综合比较3种材料对巨峰葡萄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以杜邦特卫强反光膜效果最佳;成熟期, 与CK相比, 地面覆盖特卫强反光膜的巨峰葡萄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横径等分别比CK提高16.0%、34.4%、11.5%和10.1%。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南方设施栽培蓝莓的生物学性状,为南方设施蓝莓种植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南高丛蓝莓“奥尼尔”为材料,对比“奥尼尔”在大棚设施与露地栽培下生长树势与成熟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露地光照强度显著高于大棚,CO2浓度和空气温度显著低于大棚;露地栽培植株功能叶叶绿素含量显著大于大棚栽培植株,功能叶叶面积和株高极显著低于大棚栽培植株;大棚栽培“奥尼尔”成熟期提前但产量较低,露地栽培“奥尼尔”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花青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大棚栽培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大棚栽培的果实,维生素C含量显著低于大棚栽培的果实。[结论]露地栽培“奥尼尔”产量更高,蓝莓果实风味更加浓郁;大棚栽培提前了“奥尼尔”成熟期,促进果实提早成熟。  相似文献   

11.
杨梅大棚设施栽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大棚设施栽培促进苏州地区杨梅提早成熟。[方法]以苏州引种的4个杨梅品种为材料,研究大棚设施栽培对果实品质、成熟期和物侯期的影响。[结果]大棚栽培可以提早杨梅的物候期和果实成熟期,但对杨梅果实品质的影响因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结论]大棚设施栽培可以促进杨梅果实提早成熟。  相似文献   

12.
摘要:研究比较露地栽培、避雨栽培和大棚促早栽培等不同栽培模式下葡萄生产成本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露地栽培葡萄成本低于设施栽培葡萄,但果实品质和效益最低;钢架大棚促早栽培模式下葡萄成本最高,但品质最佳,经济效益好于其他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3.
实践表明,应用设施大棚双层覆盖栽培技术,能使葡萄成熟期比常规设施栽培提早10d以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现将相关技术进行介绍,包括苗木选择、设施要求、设施管理技术、肥水管理技术、树体管理技术、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  相似文献   

14.
杨梅是大众十分喜爱的水果,具有健脾、消食、止渴等功效。杨梅露地栽培在果实发育成熟期,适逢春夏阴雨季节,温暖潮湿,果实极易吸水而馊。采用大棚设施栽培,既可减轻杨梅病虫害发生,提高产品质量,又可提前上市15天左右,延长采摘8-10天,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大棚葡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棚葡萄可提前上市,是创收致富的好路子.本文介绍了大棚葡萄的肥水管理、夏季修剪、病虫害防治及大棚管理等技术措施,可提高果实的品质、产量,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寒地大棚葡萄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品种选择、育苗、定植、整形修剪、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寒地大棚葡萄无公害栽培技术,以期为佳木斯地区大棚葡萄的推广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保证温室葡萄植株健壮生长和及早进入结果期,增加果农收入而研究濮阳温室葡萄的年管理技术;根据温室葡萄的各生长期的特性.进行土壤、温度、水分调节、树体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葡萄设施栽培基本上可以分为休眠前期管理、休眠期管理、萌芽期管理、萌芽至开花期管理,果实生长期管理、成熟期管理及采后管理等几个阶段;葡萄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截然不同,露地栽培年周期管理基本上和季节交替相吻合,而设施栽培都是和人为的调节相联系.  相似文献   

18.
巨峰葡萄套用绿达牌葡萄果袋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峰葡萄是福建闽北及闽东地区的葡萄主栽品种,其果大肉厚,外观美丽,脆甜多汁,抗病性、丰产性强,在南方栽培表现为早熟早上市,一般于7月中、下旬成熟,在闽东北发展很快。然而,福建地处亚热带,葡萄果实生长及成熟期正遇高温多雨季节,病虫害严重,喷药次数多,导致果实表面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19.
以葡萄品种户太8号为材料,研究铺设反光膜对设施大棚栽培葡萄果实外观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果实大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果园铺设反光膜既可调节果树冠层微环境(光照强度),又能改善果实品质。铺设特卫强反光膜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果实百粒重显著高于对照;覆膜处理的光照反射率显著高于对照。研究表明,铺设反光膜处理对葡萄着色和前期成熟果数量作用显著,成熟期前2周可采摘的葡萄产量是对照的2.1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0.
葡萄大棚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天水市麦积区葡萄大棚栽培管理与市场行情,提出应积极推行葡萄大棚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以促成果实早熟,果品提前上市,既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积累栽培经验,又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