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大蒜新品系天蒜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蒜新品系天蒜1号选自薹蒜兼用品种上海红蒜的田间变异优良单株。在2013—2014年度大蒜新品系多点试验中,天蒜1号5点(次)平均折合产量蒜薹5 518.1 kg/hm~2、蒜头19 441.5 kg/hm~2,均较对照品种上海红蒜增产11.65%。天蒜1号表现抗大蒜紫斑病、白腐病。生育期254 d,株高81.1 cm,生长势强,叶绿色,薹茎长53 cm,抽薹率95%;蒜头大而匀,单株蒜瓣平均8~9瓣,蒜头蒜苔产量高,属于薹蒜兼用品种。蒜头维生素C含量为17.1 mg/kg。适宜在天水、陇南、平凉、庆阳等地海拔1 700 m以下的川水地覆膜种植。  相似文献   

2.
张泽洪 《河南农业》2014,(21):44-45
<正>一、育苗(一)甘薯育苗前的准备工作1、选用优质高产品种。高淀粉品种可选用徐薯18、豫薯8号、梅营1号、豫薯7号、商薯19、豫薯13、豫薯12等;食用品种可选用北京553、苏薯8号、郑薯20等。积极选用脱毒种薯。2、用种量。火炕育苗床面可排种薯23~25kg/m2,温床育苗床面可排种薯20~22kg/m2,冷床双膜育苗床面可排种薯15~18kg/m2。  相似文献   

3.
一、选用优良品种选用增产潜力大、中早熟、抗逆性强的大果型品种,以海花一号优系、豫花7号和豫花15号为主,示范种植高产、高油新品种豫花9326。  相似文献   

4.
正一、品种选用与种蒜处理以收获蒜头为主的中晚熟品种,可选用豫蒜一号、中蒜1号、中牟白蒜;以收获蒜薹为主的早熟品种,可试用YF-27、成蒜早2号。种蒜品种纯度不低于97%,健瓣率不低于96%,整齐度不低于92%,完整度不低于95%,水分不低于50%,不高于65%。植物检疫合格。播前将蒜头晾晒2~3 d,掰开蒜头,剔除芽尖损伤瓣,烂瓣、软瓣、病瓣、虫蛀瓣,挑选完好的蒜瓣作种。将蒜瓣按  相似文献   

5.
研究选用当地主要种植的棉花品种进行蒜棉套作试验,筛选出适宜豫东棉区蒜套种植的棉花品种。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皮、籽棉产量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瑞杂816、百棉1号、鲁棉研28号、百棉5号、郑杂棉4号等,更适宜豫东地区蒜棉套作种植。  相似文献   

6.
<正>1.播种要点(1)选用良种。各地根据气候、土壤、生产目的选用适宜品种。如目前本地栽培的以收获蒜薹为目的的品种有广西蒜、勒白蒜、直叶蒜、通海本地紫皮蒜等。还有一部分以采收蒜头为主的紫皮蒜。(2)精选蒜瓣。选择瓣大而且匀称、紫皮、茎盘好、无霉烂的蒜瓣。把蒜皮剥去一部分,掰去干茎盘。除去小瓣,每667平方米用种量150千  相似文献   

7.
3个大蒜新品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3个大蒜新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洛龙紫蒜1号、洛龙紫蒜2号产量分别为4834.5kg/hm2、4855.5kg/hm2,显著高于对照品种麻江红蒜。  相似文献   

8.
一、材料与方法(一)选用良种生产蒜头要选择大头少瓣,抽薹少弱,皮色洁白、光亮,蒜头圆整、瓣数少,在5~10瓣,单头重在50g以上,休眠期长,辣味浓香,蒜汁黏稠,蒜肉洁白,硬度大的品种。如苏联红皮蒜、宋城大蒜、苍山大蒜等。冬瓜宜选用北京极早、一串铃4号等中早熟小型品种。玉米可选用蠡玉35、浚单20等中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9.
以彭州寒蒜为试验材料,开展氮肥不同施用总量即N0、N6、N12、N18对比试验,探索研究新引进大蒜品种彭州寒蒜氮肥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彭州寒蒜对氮肥不敏感,随氮肥施用总量的增加,无明显增产效果。其中N12是经济合理施肥水平,亩产710.4kg/667m2,产值5683.2元/667m2,投产比5.9,肥料贡献率达54.9%,肥料农学利用率达16.3kg·kg—1。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宜黔东南州栽培的红蒜品种,开展了5个红蒜品种的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旁海1号苗期长势好、整齐度高,蒜薹单薹重高、平均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在种植中对纹枯病有中度感病性,但蒜头产量一般,适宜作为以青蒜苗为速生蔬菜或以收获蒜薹为主的栽培品种;宣威2号在苗期长势、整齐度及蒜薹产量、蒜头产量、抗病性等方面综合表现较好,适宜作为黔东南地区红蒜产业的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1.
<正>1.选用良种,培育壮苗。根据红薯品种的特性和栽培用途选用高产品种。春薯区宜选用耐肥、缓苗快、结薯早、薯块多而整齐、薯块膨大持续时间长的中熟品种。以食用为主的地区可选用苏薯8号、安平1号、徐薯34、徐薯23等;以加工淀粉为主的地区选用梅营1号、SL-19、豫薯12、豫薯13等;以兼用为目的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高油115等玉米品种在彰武县的试验产量对比,探讨在彰武县种植高油玉米的完整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施农家肥45 t/hm2(底肥)、复合肥(15-15-15)337.5 kg/hm2基础上施尿素300.0~412.5 kg/hm2范围内,植株高度、穗位高度与肥料用量呈增加趋势。种植密度以45 000~49 500株/hm2为好。  相似文献   

13.
一、依据种植方式,科学选用品种 根据不同的种植方式和生态条件,因地制宜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性好、适合机械收获的花生品种。麦垄套种花生宜选用中早熟、中大果品种,生育期一般在125 天以内,如豫花15 号、豫花9326、开农176、开农1715、冀花6 号、冀花13 号、冀花16 号、花育31 号、花育36 号等。麦后直播花生宜选用早熟、中小果品种,生育期一般在110 天以内,如远杂9102、远杂9307、远杂9847、豫花22 号、豫花23 号、豫花37 号、冀花9 号、冀花10 号、冀花11 号、冀花18 号等。覆膜种植可选用中早熟、中大果品种,生育期一般在120 天以内,如豫花9327、豫花15 号、远杂9847、豫花9326、花育25 号、花育36 号等。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成县大蒜主产区栽培品种单一,主栽品种成县迟蒜种性退化、品质下降、产量下滑和病害发生日趋严重等问题,对从外地引进和本地征集的14个大蒜品种于2020 — 2021年在成县进行了秋播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鲜蒜薹折合产量以成县迟蒜(3代)、成县迟蒜(7代)、吴坝大蒜、湖南蒜较高,分别为5 671.5、5 029.5、4 983.0、4 950.0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成县迟蒜增产16.41%、3.23%、2.28%、1.60%。干蒜头折合产量以对照品种成县迟蒜最高,为20 572.5 kg/hm2;徐蒜917、徐紫1号、徐白1号、洋县1号蒜、选24较高,分别为19 572.0、19 572.0、18 429.0、18 144.0、18 001.5 kg/hm2,分别较成县迟蒜减产4.86%、4.86%、10.42%、11.80%、12.50%。综合考虑认为,以收获蒜薹为目的时,宜选择成县迟蒜(3代)、成县迟蒜(7代)、吴坝大蒜、湖南蒜、成县迟蒜作为主栽品种,以收获蒜头为目的时,应以成县迟蒜、徐蒜917、徐紫1号、徐白1号、洋县1号蒜、选24为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一、品种选择 选用高产、优质、抗病、商品性好、抗逆性强的品种。如宋城大蒜、苍山大蒜等。  相似文献   

16.
<正>1品种选择品种选择主要以抗病、抗旱、优质、丰产、耐贮运、商品性好的金城5号、西农8号品种为主。2施肥666.7m2施入优质农家肥5000kg。3播种3.1种子处理3.1.1温汤浸种用冷水浸没种子,  相似文献   

17.
马利允 《河南农业》2014,(17):48-48
<正>一、选用优质高产品种优良品种是水稻高产的基础。适合濮阳市栽培的优质高产品种有新丰2号、豫粳6号优系、方欣1号、红光粳1号、津稻1007等。二、采用旱育稀植技术,培育壮秧(一)做床与苗床处理每667m2本田备30~35m2秧床,播前1~2d完成做床。秧田畦宽1.2~1.5m,床土深翻20cm。(二)苗床施肥苗床每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10kg、尿素20g、磷肥200g、钾肥40g、硫酸锌和硫酸亚铁各10g,将肥料与10cm深床土拌均匀,施于翻耙  相似文献   

18.
以金乡大蒜为试材,通过氮磷钾配方试验研究覆膜大蒜的养分吸收特点及最佳施肥量与施用方法。结果表明,金乡大蒜生长过程中,吸氮最多,钾次之,磷最少,吸收比例为N∶P2O5∶K2O=1∶0.36∶0.70。氮、钾吸收高峰在鳞茎膨大期,磷吸收高峰在蒜薹伸长期。金乡大蒜施用氮磷钾均有增产效果,最佳施用量为N 436.95 kg/hm2,P2O5213.34 kg/hm2,K2O 336.74 kg/hm2。氮、钾肥施用方法均以2/3底施+1/3追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金镶玉66是郑州东方红种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和销售的高产、大穗型玉米品种,2013年将在唐河县大面积推广。为了让农民取得高产,获得高收益,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肥料准备与施肥在秸秆还田的前提下,主要以施用氮肥(尿素)为主,并配合施用磷、钾肥(磷酸二铵或过磷酸钙、硫酸钾)和优质农家肥。在肥料运筹上,轻施苗肥,重施大喇叭口肥,补追花粒肥,足量分次追肥。目标产量在500kg/667m2以上地块,每667m2需施尿素50~55kg、过磷酸钙55~65kg、硫酸钾25~29kg、硫  相似文献   

20.
10个大蒜品种在天水市的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天水市海拔1 400 m的河谷川道区对引进的10个大蒜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金乡蒜植株生长健壮,综合性状良好,蒜薹产量为2 715.4 kg/hm2,较对照品种上海红蒜增产18.86%;蒜头折合产量最高,为22 561.5 kg/hm2,较对照品种上海红蒜增产37.51%,可在当地推广种植。新育1号、航蒜4号综合农艺性状突出,属薹蒜兼用型品种,蒜薹、蒜头产量均较对照品种上海红蒜增产,可在当地搭配种植。鲁蒜王2号、金蒜2号、汉中蒜、陕西白蒜蒜薹或蒜头产量显著低于对照品种,不适宜在当地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