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明晰区域的用水结构演变,对区域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有重要意义。项目小组采用信息熵理论分析2009—2018年石家庄市用水结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2009—2018年,石家庄市用水结构信息熵值总体呈上升态势,其中2011年、2013年、2016年和2018年信息熵值有明显增长。石家庄市用水结构信息熵值总体上升的趋势表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用水结构均衡性的驱动作用,节点年信息熵值的突变则印证了政策驱动、工程效益以及极端气候等方面对行业用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关中地区近20年用水结构演变及其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水结构的合理确定与科学预测是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实现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关中地区近20年用水结构演变规律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信息熵的方法对关中地区用水结构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探讨;利用SPSS软件的主成分分析法对用水结构的影响因子进行筛选,分析了用水结构变化的驱动力因子。  相似文献   

3.
基于1983-2012年的忻州市的用水数据,应用信息熵理论分析用水结构的演变,同时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用水结构演变的驱动力。结果表明,忻州市的用水结构特点是以农业用水为主,工业、生活用水比例较小;1983年以来总用水量基本稳定,农业用水量与总用水量保持一致的变化趋势,且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农业用水比例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工业用水、生活用水比例总体呈现波动缓慢上升趋势;用水结构信息熵结果表明:忻州市用水系统信息熵、均衡度变化趋势不明显;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总人口、城镇人口、农业产值、地区生产总值、灌溉面积和气温是忻州市用水结构演变的主要驱动力。因此,忻州市应继续加大用水结构调整力度,发展高效节水农业,降低农业用水比例,提高该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结构的稳定性和均衡性。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的稀缺和污染等问题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水结构的优化是缓解水资源压力的有效途径.采用信息熵、均衡度、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七大地理分区的用水结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总用水量在波动后呈先增后减趋势,各类型用水均衡性也在平缓上升;随着时间推移,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和华北等区,均...  相似文献   

5.
用水结构反映了一定时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差异,选取海南省2000~2016年用水数据,运用信息熵理论研究分析海南岛屿用水结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近17年以来,海南省用水结构信息熵总体呈上升趋势,用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均衡性增强;(2)用水结构空间演变呈现显著的区域性差异,信息熵值从中部山区向四周沿海地区逐渐增大,用水结构系统的稳定性从中部山区往四周,特别是向南北两端增强,与其独特的岛屿地形地貌、水资源禀赋及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
居民家庭用水水平与用水结构调查分析是挖掘居民家庭节水潜力的基础。为探求北京市居民家庭内部用水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北京市结合全国第1次水利普查开展了城镇及农村居民内部用水结构典型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家庭内部用水构成中卫生用水占有较大比重,而且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在此项上的比重明显偏高。同时,用水结构的季节性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7.
用水结构变化主要驱动力因子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样本数量、分布规律要求不高,计算量小,且量化结果与定性分析一致,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以郑州市为例,将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方法应用到用水结构变化的驱动力因子分析中去,量化各驱动力因子的影响度,结果表明工业重复利用率、灌溉面积、城镇化水平是郑州市工业、农业、生活三大用水部门的主要驱动力因子,并针对各驱动因子提出了相应的节水措施,为郑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芸  马春芽  郭魏 《节水灌溉》2023,(4):110-114+121
合理分析用水结构能够预测未来的用水状况,从而为长期用水安全提供保障。基于沿黄9省以及各省套二级水资源分区的农业各行业用水量数据,增加“绿水”资源的测度,采用均衡度指标、变异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灰色关联度,分析黄河流域农业用水结构均衡度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沿黄9省种植业、林业、畜牧业(草地)、畜牧业(牲畜) 5类用水部门用水量均衡度空间差异性较大,山东省农业用水结构均衡性最好,山西省最差,农业各行业用水结构均衡度随时间的变化趋于稳定;考虑“绿水”资源的沿黄9省套水资源分区的均衡度具有时空变异性,耕地灌溉面积、大牲畜的数量、小牲畜的数量、“绿水”资源、林果地灌溉面积是流域强关联因子。研究指出对于均衡度较差的区域通过调整该区域对应强关联因子可以提高该区不同用水部门之间的协调度。  相似文献   

9.
选定影响土壤蒸发能力的17项气象影响因子并进行不同尺度的观测,获得日实测数据,同时将日序数也列入分析范围。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与沙地土壤蒸发能力有关的18个气象因子的主成分,给出了一种应用于水文上的信息浓缩及指标简化的研究方法;同时利用实测数据分析了沙地土壤蒸发的特点。结果表明:(1)埋深距地面0.05m、0.15m地温、高距地面为3.5m气温、埋深距地面0.20 m地温及高距地面为2.0m气温,这5个系列与土壤蒸发量的相关性最不显著,因此首先将其舍弃;(2)从单个影响因子来看,距地面高2.0m处的风速和湿度对土壤蒸发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他们的因子载荷量均达到了0.94,而φ20cm型水面蒸发的载荷量相对最小,载荷量为80%;(3)与草甸子地的日土壤蒸发相比沙地的日土壤蒸发量均较大,这可能是由于沙地的日温度极值差较草甸子地大的缘故。  相似文献   

10.
以内蒙古赤峰市海日苏草原灌区为背景,针对灌区灌溉需水量最大的农作物水稻的灌溉水利用效率进行测量分析,在不同的基准年下,对海日苏草原灌区节水灌溉方式、灌溉发展状态以及节水工程的程度进行客观的分析评价,并得出结论:根据主成分得分确定节水灌溉投资、渠道衬砌率、水稻种植面积比等为灌溉水利用效率的正负影响因素,而自然因素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开展灌溉水利用效率预测模型的研究,促进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  相似文献   

11.
【目的】目前针对灌溉冬小麦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某一特定区域,研究结果零散,针对上述问题,揭示宏观尺度下灌溉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方法】综合已发表的田间试验数据,采用Meta分析方法得出灌溉在不同地区的增产效应和水分效应,在异质性检验的基础上,通过Meta亚组分析探究灌溉定额、降雨量和平均气温等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与生育期不灌溉相比,灌溉使冬小麦总体增产39.34%,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39%;增产率随灌溉定额的增加而增大,增幅最终趋于稳定,水分利用效率随灌溉定额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灌溉定额>240 mm时,冬小麦相对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率显著降低11.29%;随着生育期平均温度上升,灌溉冬小麦增产效应显著提高,生育期均温>9℃时,冬小麦增产率高达45.81%;生育期降雨量对灌溉冬小麦产量影响显著,生育期降雨量处于干旱年份时灌溉增产效应最明显,增产率为72.48%。【结论】灌溉定额为60~120 mm更有利于提高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土壤斥水性影响因素及改良措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森林火灾、土壤含水率、有机质含量、pH值、生物膜和粘土矿物质等因素对土壤斥水性的影响以及国内外土壤斥水性改良措施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当前土壤斥水性研究的重点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是土壤毛孔或粒子范围方面的研究、土壤含水率和斥水性的表达、大范围田间斥水性对不同水文学要素的定量影响,同时指出国内土壤斥水性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温室番茄需水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加准确的确定温室番茄滴灌灌溉制度和灌溉用水量,本研究采用小区试验方法,分析了滴灌条件下温室番茄的需水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温室番茄的需水规律表现为前期小,中期大,后期减小的变化规律,需水高峰期出现在开花坐果期和成熟采摘前期.番茄需水量与太阳辐射、气温、饱和差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呈线性负相关关系,与叶...  相似文献   

14.
吴冠宇 《节水灌溉》2021,(10):78-83,88
为揭示不同退耕林植被水分利用效率差异及其关键影响因素,以黄土丘陵区恢复20年的山杏、沙棘、刺槐、油松、杨树、刺槐山桃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气体交换法测定了不同退耕林植被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并测定了其相关影响因素指标.结果表明:不同退耕林之间水分利用效率均存在显著差异,最高为油松,达到了6.39μmolCO2/mmolH2O,其次为混交林的刺槐为5.89μmolCO2/mmolH2O,最低为山杏,两者分别比山杏高出1.83倍和1.61倍;并且刺槐混交林与刺槐纯林的水分利用效率相比提高了38.0%.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水分利用效率与植被因子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叶片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因子中的有机碳、全氮、可溶性有机碳、饱和导水率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显著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可以得出,植物因素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强于土壤因素,其中植物叶片气孔导度、叶绿素SPAD值和土壤全氮含量、饱和导水率是对水分利用效率影响较强的植被与土壤因素.综上所述,本研究中油松林地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山杏最低,并且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土壤全氮含量和饱和导水率是影响水分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这为认知退耕还林植被水资源利用能力以及其影响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浙江省近10年来的产业节水效应分析表明,用水效率的提高成为近10年来区域产业用水总量不断下降的主导因素。"十二五"期间,由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在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指标控制下,建立产业节水效应优化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未来5年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将成为节水效应的主体。适当降低第一、二产业比例,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进一步挖潜农业灌溉节水潜力,以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用水效率的提高,将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用水的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16.
高志伟 《农业工程》2018,8(8):86-88
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力量的稳步增涨,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与此同时,在水利工程建设初期过于重视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致使水资源的浪费与不合理利用的现象频繁发生。针对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因素进行深度的剖析,并提出提升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具体措施,进而推动水利工程的发展,以期为水利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测坑与田测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不同栽培方式、不同灌水指标下的大蒜需水量及需水规律,分析影响需水量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相同的处理条件下,覆膜栽培需水量少,低于露地栽培64.3~67.2 mm,增产23.5%~28.4%。大蒜需水高峰出现在蒜薹伸长期,覆膜区3.6 mm/d,露地区达3.8 mm/d。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保障山区输水管网运行安全,设计导流式输水管网消能装置。装置由上壳体、消能空腔和下壳体组成,设置入口端和出口端,消能空腔内设有均匀间隔的消能板和导流孔。采用Fluent数值模拟和验证试验对试验方法进行验证,设置3种入口流速、3种导流孔径比例和有无导流片开展全因素试验,并对2种导流孔直径进行消能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保证过流能力下,入口流速和导流孔径均对消能率起主导作用,入口流速越大,即流量越大,消能率越好。消能率与导流孔径负相关,导流孔径越小越有利于消能。当基础孔径相同时,为同时满足过流能力且确保消能达到较好效果,建议选择导流孔径比例保持不变布置方式。入口流速为1.0 m/s时,局部水头损失占总水头损失的96.3%,所以当计算总水头损失时,可以忽略沿程水头损失。当入口流速小于4.0 m/s时,选择不安装导流片,达到4.0 m/s时,有无导流片消能率基本持平,大于5.0 m/s后,选用安装导流片消能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影响大型调水工程糙率系数设计取值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针对性的取值策略。根据数据和曲线图趋势找到合理的糙率影响因素,可为今后大型调水工程糙率系数计算和选取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我国西南岩溶地区为研究区域,从投入和产出2个维度选取耕地利用效率指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对该区112个市2011—2017年耕地利用效率进行分析,以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研究影响耕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从时间变化来看,2011—2017年,西南岩溶地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总体上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态势。从空间变化来看,综合效率和技术效率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分异性,规模效率具有较弱的空间分异性;耕地利用效率高值区在整个研究区内基本呈连续分布,而低值区呈“插花状”分布。地理探测器分析表明,岩溶比例(q=0.24)、高程(q=0.21)是西南岩溶区耕地利用效率的主要影响因子,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增强了对西南岩溶区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