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筛选出在日光温室内使用菌渣基质栽培有机番茄的最佳蓖麻饼施用量,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4个不同蓖麻饼施用量对日光温室菌渣基质栽培有机番茄的生长指标、生育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的表现最好,植株长势旺盛,始收期早(77d),产量为5684.2kg/667m2。与T1、T3差异极显著,比对照T4增产16.75%。投入产出比为1∶23.4,经济效益好。因此,推荐使用按照杏鲍菇菌渣∶兔粪∶大田土壤=2∶1∶1比例配制的栽培基质进行日光温室有机番茄栽培,建议蓖麻饼施用量为150kg/667m2。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出在日光温室内使用菌渣基质栽培有机番茄的最佳蓖麻饼施用量,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4个不同蓖麻饼施用量对日光温室菌渣基质栽培有机番茄的生长指标、生育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的表现最好,植株长势旺盛,始收期早(77d),产量为5684.2kg/667m2。与T1、T3差异极显著,比对照T4增产16.75%。投入产出比为1∶23.4,经济效益好。因此,推荐使用按照杏鲍菇菌渣∶兔粪∶大田土壤=2∶1∶1比例配制的栽培基质进行日光温室有机番茄栽培,建议蓖麻饼施用量为150kg/667m2。  相似文献   

3.
在福州市的智能温室基质栽培番茄,栽培1次可以持续采收6个月,在经过统计其产量后得知,中小果的番茄平均产量为11.31 kg/m~2,大果的番茄平均产量为15.89 kg/m~2。该文叙述了智能温室番茄无土椰糠基质栽培的技术方法,并总结其成效。同时对智能温室四周环境、光强、种植畦的走向、基质无土栽培水肥、滴灌设施、吊挂系统及放蔓、南方夏季高温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欧帝’番茄为试材,采用槽式栽培方法,以腐熟菇渣、牛粪、羊粪、小麦秸秆、棉花秸秆、玉米秸秆、草炭、蛭石、河沙为原料,制成8种不同配方基质,以配方A(酒泉传统配方基质)和配方I(商品基质)为对照,通过测定基质的理化性质、番茄植株生长状况以及果实品质和产量,研究筛选出适宜非耕地日光温室设施番茄栽培的基质配方。结果表明:基质配方J[V(牛粪)∶V(玉米杆)∶V(菇渣)∶V(草炭)∶V(蛭石)∶V(河沙)=2.5∶2∶1∶1∶1∶2.5]和配方C[V(羊粪)∶V(麦秆)∶V(棉花杆)∶V(菇渣)∶V(河沙)=2∶2∶2∶1.5∶2.5]的理化性质良好,符合番茄生长需求;其株高、茎粗均显著高于配方A;配方J、C能够较好地改善番茄品质,其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质量分数均较高,显著高于配方A,配方C的糖酸比最高(5.06),显著高于其他配方处理;配方J、C番茄产量分别为9 317.894kg/667m2、8 546.987kg/667m2,较配方A高86.4%、71.0%。综合以上指标,J、C配方番茄植株长势好,果实品质佳,产量高,且均以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较商品基质取材方便,成本低,适宜在酒泉地区非耕地番茄基质栽培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磷钾肥施用水平相同的基础上,研究氮施不同用量对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氮肥产量最低、为450.2 kg/667m~2,氮肥施用量15kg/667m~2产量最高、为623.7kg/667m~2,氮肥施用量在0~15kg/667m~2范围内,玉米产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氮肥施用量达20kg/667m~2时,产量下降。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肥料利用率随之提高,氮肥施用量15kg/667m~2,肥料利用率最高、为36.26%,当氮肥施用量达20kg/667m~2时,肥料利用率下降。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日光温室基质栽培番茄适宜的水、氮管理模式,以STP-F318番茄为试材,磷、钾肥施用量固定,在生育期内设置3个滴灌水平(W1~W3分别为4 646.25 mm/hm~2、3 097.50 mm/hm~2、1 548.75 mm/hm~2)和6个氮肥梯度(F1~F6分别为572.42 kg/hm~2、542.30 kg/hm~2、512.17 kg/hm~2、482.04 kg/hm~2、451.91 kg/hm~2、0 kg/hm~2),以常规农户土栽水、氮管理(7 650.00 mm/hm~2、600.00 kg/hm~2)为对照(CK),探讨了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水氮耦合对日光温室基质栽培番茄的光合特性、品质和产量等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水氮耦合能显著提高叶片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其中SPAD值以W1F4处理最大,为44.83; W1F2处理净光合速率最大,为16.69μmol/s~2·m。同时,各处理显著改善番茄果实品质,Vc含量以W1F3处理最高,为30.46 mg/100 g FW,较CK增加17. 61%,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番茄红素含量与Vc含量变化趋势一致,为5. 21~7. 80mg/100 g FW。有机酸含量较CK有降低的趋势。W3F2、W1F1和W1F3处理糖酸比分别为8.25、8.26、8.85,口感较佳。产量以W1F2处理最高,为170 985.48 kg/hm~2,较CK增产27.73%。氮肥农学利用率(NAE)与水分利用率(WUE)分别以W1F4、W3F4处理为最高,为87.34%、96.64 kg/mm·hm~2。综合分析认为,水氮耦合利于改善番茄品质,提高番茄产量和水氮利用率,生育期内滴灌4 646.25 mm/hm~2、追施氮肥542.30 kg/hm~2是基质栽培番茄较为理想的水氮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密度与穴播苗数对常规籼稻产量的影响,探索出不同穗型品种的合理种植密度和每穴播种苗数以指导农民种植。【方法】采用大穗型常规籼稻材料N2和中穗型常规稻材料N4每667m~2不同栽培密度和穴播种苗数的比较试验。【结果】材料N2在种植密度为1.7万穴/667m~2时产量最高,单产达500.0kg/667m~2,在每穴播种3苗时产量最高,单产达557.6kg/667m~2;材料N4在种植密度2.0万穴/667m~2时产量最高,单产达433.2kg/667m~2,在每穴播种3苗时产量最高,单产达481.1kg/667m~2。【结论】大穗型常规籼稻的最佳栽培方式为种植密度1.7万穴/667m~2与穴播3苗;中穗型常规籼稻的最佳栽培方式为种植密度2.0万穴/667m~2与穴播3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设施温室不同基质栽培方式对番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大果型番茄中青糖线为试材,采用基质枕、基质箱、基质槽和土壤栽培等方式,在栽培密度3 810株/667 m2、留4穗果条件下,测定了不同栽培方式番茄的生育期、单果重、单株产量、667 m2产量及相关品质指标。【结果】基质枕、基质箱、基质槽栽培番茄能够提早开花、提早成熟。采用基质枕栽培的番茄单果重、小区产量显著高于基质箱、基质槽和土壤栽培,基质枕、基质箱、基质槽栽培比土壤栽培分别增产11.5%、7.7%和3.8%。【结论】采用基质栽培的番茄单果重、小区产量、果实风味品质和商品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种植方式下早熟油菜的产量和效益,采用2种种植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应用精播壮苗、精栽增密、精细管理"三精"栽培技术种植早熟油菜,平均单产、纯收入均比免耕直播早熟油菜高,"三精"栽培平均产量321.4kg/667m~2,免耕直播242.5kg/667m~2;"三精"栽培纯收入974.7元/667m~2,比免耕直播平均增加213.7元/667m~2,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可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不同有机肥对沙培番茄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沙培番茄合理施肥及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推进沙漠农业的发展,在沙培的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不同有机肥施用对沙培番茄的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可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提高果实品质及产量。其中,羊粪处理沙培番茄的产量最高,为15 410.65kg/667m~2,茎粗最大,硝酸盐含量最低;猪粪处理沙培番茄的产量其次,为13 924.86kg/667m~2,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最高。综合分析得出沙培番茄最适的有机肥是猪粪和羊粪。  相似文献   

11.
试验比较了不同栽培容器对温室基质培西瓜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容器对于西瓜根系生长量影响较大,地下部鲜重的变异系数达到29.4;对于果实鲜重影响较小,变异系数为11.88;而对于果实品质没有显著影响。TR5(黑膜容器)和TR1(PVC30管容器)的西瓜根际温度最为稳定;TR1的产量最高,达2588 kg/667m~2;TR4(栽培袋)种植的西瓜产量最低,仅为1828 kg/667 m~2。试验发现利用PVC管材制作的无土栽培容器,直径越大,西瓜长势越好,产量越高;黑膜包裹栽培的西瓜长势较TR1弱,但强于其他处理;袋培种植的西瓜长势、产量最低。综合产量与品质指标,结合容器造价及基质用量,发现黑膜栽培方式每667 m~2造价最低,基质根际温度稳定,产量较高,操作简易,是一种高产优质、经济可行的栽培方式。TR1(PVC301828 kg/667 m  相似文献   

12.
《农技服务》2020,(1):7-9
为磷动力在油菜高产栽培上的推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比较了直播与育苗移栽2种种植方式下施用磷动力1kg/667m~2、2kg/667m~2与45%(15∶15∶15)复合肥25kg/667m~2作底肥时,油菜生长及产量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施用磷动力1kg/667m~2的油菜苗期株高、最大叶长宽、根湿重、茎叶湿重及开盘直径等指标与施用45%复合肥25kg/667m~2的相当,而施用磷动力2kg/667m~2的多项生长指标均高于复合肥处理;直播和移栽试验各产量性状及产量均以磷动力用量2kg/667m~2时最高,分别比施用复合肥增产20.42%、18.75%,分别比不施用底肥增产49.95%、47.43%,产值分别为917.45元/667m~2、1 144.64元/667m~2,利润分别为280.45元/667m~2、458.64元/667m~2,比施用复合肥处理分别增收152.07元/667m~2、177.22元/667m~2,投入产出比亦为最高。因此,在油菜高产栽培中使用磷动力(后期配合钾肥)替代底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推荐用量为2kg/667m~2。  相似文献   

13.
戈壁日光温室基质栽培番茄新品种筛选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高台县合黎镇戈壁滩进行了戈壁日光温室基质栽培番茄新品种的引进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鲜食大果型番茄品种吉诺比利、中研1617、中杂301和串收番茄品种福特斯、风暴的早熟性、植株长势、果实商品性、丰产性、抗病虫等综合性状优于其余品种。鲜食大果型番茄品种以吉诺比利折合产量最高,为99 364.65 kg/hm2;中研1617、中杂301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93 236.25 、90 379.80 kg/hm2。串收番茄品种以福特斯折合产量最高,为38499.00 kg/hm2;风暴折合产量次之,为35 838.00 kg/hm2。鲜食大果型番茄品种吉诺比利和串收番茄品种福特斯的早熟性最好,果实成熟整齐度最高,建议在河西地区戈壁日光温室基质栽培中优先推广。  相似文献   

14.
玉米施缓控释掺混肥栽培产量为625.8kg/667m~2,较玉米常规施肥栽培产量563.2kg/667m~2增产62.6kg/667m~2,增产率为11.1%,增加经济效益57.38元/667m~2。  相似文献   

15.
通过高油酸油菜780的不同田间栽培对比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法对油菜的生物学性状、经济学性状以及品质性状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最优的栽培方式为复合DP1W机除和有机DP1W机除,即施复合肥80 kg/667m~2,或施有机肥720 kg/667m~2,直播,1万株/667m~2,机械除草方式。以这两种方式栽培油菜,经济性状好,单株产量高,折合产量分别可达130.17和128.83 kg/667m~2。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新型栽培方式是否能够提高水肥利用效率、降低根区氮磷残留污染,本试验在河北饶阳县日光温室中,以土壤栽培为对照,研究垄嵌和沟嵌栽培模式对番茄产量和收获时根区土壤容重及0~3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有效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栽培模式的番茄产量无显著差异,以垄嵌式基质栽培最高;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与土壤栽培相比,垄嵌式基质栽培和沟嵌式基质栽培的硝态氮累积残留分别降低24.82%和24.44%,有效磷累积残留分别降低46.34%和43.97%。综上,与传统土壤栽培相比,嵌膜式基质栽培是一种低环境代价的生产模式,尤以垄嵌式基质栽培更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水肥对番茄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设施番茄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制度。【方法】以"金棚1号"番茄为试材,在2013年研究总结的水肥总量(灌水量2 518.74m~3/hm~2,N 542.58kg/hm~2,P_2O_5206.30kg/hm~2,K_2O 940.03kg/hm~2)基础上,上下浮动30%后,设置T1(中水中肥)、T2(中水低肥)、T3(中水高肥)、T4(低水中肥)、T5(高水中肥)5个处理,以传统沟灌为对照,在滴灌条件下研究不同水肥对番茄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并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通过赋予客观权重和主观权重后得到综合权重,对不同水肥处理下番茄综合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番茄产量随水肥用量的增加先增高后降低;水分利用效率随灌水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合理施肥有利于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中水中肥和低水中肥条件下番茄综合品质较好,水分或肥料过多均会造成番茄品质下降;T1处理的综合表现最优,产量最高,为130.80t/hm2,品质较好,水分利用率较高,为51.90kg/m3;与沟灌对照(产量115.40t/hm~2,水分利用效率23.46kg/m~3)相比,T1处理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3.34%,121.23%。【结论】利用综合评价法得出的设施番茄水肥一体化最优水肥用量为灌水量2 518.74m~3/hm~2,N 542.58kg/hm2,P_2O_5206.30kg/hm~2,K_2O 940.03kg/hm~2。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水肥调控措施对日光温室土壤水分状况和番茄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西北地区日光温室水肥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水肥处理对日光温室土壤含水量及番茄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在肥料用量为N 450 kg/hm2、P2O5225 kg/hm2、K2O 225 kg/hm2条件下,节水灌溉处理的水分利用率最高,达50.3 kg/m3;在灌水量相同的条件下,常规施肥与配方施肥的水分利用率无显著差异;而在施肥量相同的条件下,节水灌溉的水分利用率比常规灌溉明显提高;在肥料用量为N 450 kg/hm2、P2O5315 kg/hm2、K2O 450 kg/hm2条件下,收获时土壤贮水量最小,比同期常规水肥处理低0.88×103m3/hm2,比栽植时减少0.52×103m3/hm2。张力计读数的变化趋势和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张力计能够反映土壤的水分状况。【结论】采用节水节肥的措施虽然未能显著增加番茄的产量,但能提高番茄的水分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9.
番茄3414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日光温室内采用滴灌的番茄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施肥量对其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对番茄产量有较明显的影响。当氮磷钾配比为氮18kg/667m2、五氧化二磷10~15kg/667m2、氧化钾6~12kg/667m2时,番茄的产量、经济效益最高和肥料生产效率也较高。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不同土壤肥力状况和种植条件对施肥量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20.
为寻求适宜陕西彬县栽培的四季草莓品种,对引进的圣安德瑞斯、波特拉、赛娃和蒙特瑞4个四季草莓新品种进行适宜定植时期的筛选,并对品种抗病虫性、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春季5月7日左右及秋季8月7日左右为适宜定植时期;春季定植的产量以圣安德瑞斯最高,为3 223.14kg/667m~2,其次是蒙特瑞,产量为3 156.78kg/667m~2;秋季定植的以蒙特瑞产量最高,达3 564.78kg/667m~2,其次是圣安德瑞斯,产量为3 452.56kg/667m~2。圣安德瑞斯和蒙特瑞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陕西彬县栽培四季草莓可选择圣安德瑞斯和蒙特瑞2个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