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当归川、熟地育苗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试验地点及基本条件 熟地育苗地点设在岷县麻子川乡上沟村。川地育苗地点在岷县中药材示范园区。麻子川乡上沟村,海拔2550m,年均气温4.50℃,年降水量624.60mm,无霜期108d,试验地属二阴山坡熟荒地,坡度35度,土壤属黑砂壤土,空气潮湿,是典型的高寒阴湿区。岷县中药材示范园区,距县城2.50km,海拔2314m,年均气温5.70℃,年降水量596mm,无霜期135d,土壤属黑垆土。地势平坦,光照充足,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及中药材。  相似文献   

2.
<正>玉门垦区位于疏勒河灌区,年均温7.1℃,年均降水量66.7mm,年均蒸发量2653.2mm,年日照时数3213.7h,土壤为潮土,PH值7~8,属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甘草属豆科多年生根  相似文献   

3.
孑遗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L.)雌雄株水分生理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材料与方法1.1生境及其自然环境试验地位于四川盆地西缘的四川省都江堰市灵岩山,为山地。研究地点地处31°01’N,103°36'E,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均温为12.5℃。1月平均气温4.6℃,7月平均气温24.7℃。降水充沛,年均降雨量为1200-1800mm,云雾多、日照少,年均日照时数900h,年均相对湿度为75%-80%。  相似文献   

4.
正1 试验地自然概况试验地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豹子沟珍稀植物园,地处天水市玉泉镇石马坪村南山,地理坐标105°42'21.76"E、34°34′3.19"N,海拔1100m,年平均气温11℃,极端高温37.2℃,极端低温-16.8℃,年均降水量491.7mm,年蒸发量1297.5mm,年均日照时数2100h,土壤为黄绵土,因长期耕作,肥力良好,具备良好的灌溉条件。1.2 繁殖材料来源根据本次试验设计要求,作为繁殖材料的植株,  相似文献   

5.
1试验区概况 试验地位于伊犁昭苏七十五团园林实验苗圃,该基地地处北纬47°41',东经80°42',气候属典型的高寒湿润冷凉气候,年均温2.5℃,有效积温2217.1℃,无霜期短,仅有85天左右,年降水量512毫米左右,海拔在1700~1800米左右,有营造的人工杨树、榆树、柳树、落叶松、樟子松、云杉、紫丁香花和灌木类的玫瑰、沙棘子、榆叶梅的片状混交林,林相整齐,长势较平,土壤为栗钙土,通水透气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六盘山林业局育苗中心塑料大棚,海拔1940m,具有比较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属暖温带半湿润区,年平均温度4.8℃左右,7月平均温度21.2℃,一月平均温度-12.6℃,极端最高温30℃,极端最低温-26℃,≥10℃的积温1 846.6℃,无霜期90-130 d,年降水量,一般为676 mm,最大可达876 mm,土壤为山地灰褐土.  相似文献   

7.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区概况 试验在赤峰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该基地位于赤峰市西郊10km处,118°51′E,42°17′N,海拔601m,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日照时数2907h,年均降水量361mm,年均无霜期145d,年平均气温7.2℃,≥10℃年积温3210℃。试验地土壤为栗钙土,有机质含量约1.95%,氮、磷、钾含量分别为0.086%、0.160%、2.100%,pH值为8.2,肥力均匀。喷灌,水源充足。  相似文献   

8.
1试验地区自然条件试验地点是解放乡燕子洛社 ,海拔3018m ,属山原地带 ,年均气温6 9℃ ,最高温度27℃ ,最低温度 -30 5℃ ,年日照时数为1800小时 ,年降雨量1275mm ,雨季为7~9月份 ,无霜期155天 ,干湿季节分明 ,冬春干燥寒冷 ,夏秋雾雨均多 ,土壤为黄棕壤 ,偏酸性 ,pH值5 0 ,试验地坡度<15°,肥力低。2试验材料与方法2 1不同种量的试验试验设4个处理 ,随机排列 ,小区面积2×5m2 ,亩用种量A、B、C、D各组分别为3kg、4kg、5kg、7kg ,主要测定苕子的鲜草产量。2 2改变土壤 pH…  相似文献   

9.
一、试验条件1.自然气候条件试验地选择在通伏乡通城村,地势平坦,地下水深1.2米。该区域光照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2884小时,年平均气温8.4℃,7月平均气温为22.6℃,全年≥10℃有效积温为3178℃,正常年份水稻能正常成熟,个别年份由于早霜在9月20日左右来临,对水稻产量有一定影响。2.农业生产条件试验地灌排方便,属常年稻田,土壤盐渍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1.材料及方法1.1示范时间、地点示范时间:2014年5月至2014年9月末。示范地点:阜蒙县建设镇八月府村。1.2示范地基本情况年均气温6.9℃,降水量514.3mm,≥10℃的活动积温3589.5℃,试验地土壤类型为沙壤土,前茬作物玉米,土质肥沃,土壤有机质12.1g/kg,有水浇条件,交通便利。  相似文献   

11.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于2012年设在黑龙江省克山农场科技示范园马铃薯试验区,属丘陵漫岗地,海拔315m,属淋溶黑钙土,前茬大豆、秋整地、春施肥,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50kg、尿素125kg、硫酸钾50kg. 1.2 气象因子对试验总体影响 1.2.1 温度偏高 4~5月平均气温9.8℃,比历年同期高2.3℃;6~7月平均气温为21.3℃,比历年同期高0.7℃;8~9月平均气温16.6℃,比历年同期高1.4℃. 1.2.2 降水  相似文献   

12.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区概况试验设在阜康市九运街镇九运三组的棉花地,该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87.5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2065毫米,平均日照数2933小时,≥10℃积温3574.6℃,无霜期205天,地下水位2.0-2.5米。试验地土壤为灰漠土,洪积黄土土属,中层黄土土种,播前、收获后测定土壤成分。  相似文献   

13.
土壤微生物对增温响应的Meta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35例2009-2015年初发表的增温控制试验的96组数据进行Meta分析,研究了土壤微生物对增温的响应模式,结果表明:增温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碳(1.4%)、土壤微生物氮(1.7%)和土壤真菌量(3.7%),降低了土壤细菌量(-1.9%);土壤微生物碳的增温响应与试验地年平均降水量和增温幅度显著相关;土壤微生物氮的变化受试验地年均温、年均降水量及增温幅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区8个紫花苜蓿品种产量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材料与方法 1)试验地自然概况试验设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所试验地,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年降水量在550~660m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26.4mm,北京地区热量条件好,年平均气温在11~12℃,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为-4.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5.8℃.日照射时数为2084~2873h,大部分地区在2600h左右.最低气温大于2℃的无霜期在200d左右.  相似文献   

15.
<正>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情况试验地设在甘肃省陇西药圃园内,园区海拔1 912 m,年均降水量430 mm,年均气温7.4℃,年均无霜冻期142 d。供试地块为水浇地,地势平坦,土壤肥力状况均匀,肥力中等,为黄绵土。碱解氮含量123 mg/kg,土壤pH值8.17,每千克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质含量分别为39.7 mg、266.8 mg、12.97 g。  相似文献   

16.
岷县位于甘南高原东麓,陇南山地西部及陇中黄土高原接壤地区,海拔2040m~3000m,年均降雨量600mm,年均气温5.7℃,无霜期120d左右,属典型的高寒阴湿农业区。境内土壤肥沃、质地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  相似文献   

17.
董平 《农村科技》2013,(5):30-31
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条件试验地选择在惠农区燕子墩乡路子营6队,试验地中下等肥力,土质为中壤土,中度盐碱,种植作物为枸杞。试验前分别取0~20厘米、20~50厘米土壤,化验土壤中全盐、pH值、有机质、全氮、水解氮、  相似文献   

18.
一、自然概况 安徽省涡阳县位于黄淮平原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每年平均气温14.6℃,≥10℃的有效积温4 700℃以上,年均降雨量823毫米,其中6~8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50%以上,平均日照时数2 270小时,无霜期215天左右.沿涡河两岸土壤为沙质土,其余多为砂姜黑土,富含果树生长的多种元素.  相似文献   

19.
<正> 为了改变传统的稀植大冠、挂果迟与产量低的落后状况,我们于1985—1989年进行了旱地苹果乔砧密植早期丰产技术试验。1985年春栽,面积7.2亩,行向南北,行株距3×2.5米,苗栽89株,品种为秦冠和金冠(4:1)。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城关镇南村北果园,丘陵旱地,海拔556米,年降雨量550毫米,年均气温12.6℃,有效积温4194℃,无霜期193天左右。土壤为黄土质褐土性土,质地轻壤,土层较深厚,pH值8.3—8.7。耕层土壤含有机质1.015%,全氮0.068%,速效磷13ppm,速效钾78.5ppm。  相似文献   

20.
2004年,我们在新和县渭干乡木纳格葡萄园进行防落素保花保果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气候与土壤条件试验地选在新和县渭干乡喀拉库木村。该地气候干燥,年均温度9.6℃,7月平均温度17.6~26.7℃,昼夜温差13~21℃,日照总时数3500小时,降水量48~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