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各地要根据自身的区域特点,结合本地的种植习惯,按照《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坚持走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道路,科学地选定适合当地种植的小麦品种。根据驻马店市的气候条件以及近几年的小麦试验、示范结果,驻马店市今年秋播冬性、半冬性小麦品种,应以豫麦69(新9)为主,搭配种植豫麦49、新麦13,扩大新麦18(新麦9408)、太空6号示范种植面积,试验种植郑麦9405;春性、弱春性小麦品种,应以郑麦9023、豫麦70(r~乡188)为主,搭配种植豫麦47、偃展4110、豫麦34、豫麦18.示范种植豫麦18—99系。  相似文献   

2.
目前,河南省种植面积在33.3万hm2以上的小麦品种有5个,依次是郑麦9023、豫麦18号、豫麦70号、豫麦49号、豫麦34号,种植面积在6.7万~33.3万hm2的品种有5个,依次是豫麦69号、豫麦47号、豫麦58号、豫麦41号、豫麦54号。一、小麦品种利用特点1. 主导品种突出,搭配品种比较合理。郑  相似文献   

3.
35个优质小麦品种(系)对叶部主要病害的抗性鉴定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自然病圃法将35个优质小麦品种(系)对白粉病、叶锈病、叶枯病3种叶部主要病害的抗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供试优质小麦品种(系)中对叶枯病抗性较差,对白粉病、叶锈病抗性较好。其中,表现兼抗3种病害的有矮早4110、豫麦47号、周麦16、中育6号、豫麦18号、豫麦70号、济麦1号、豫麦49号、太空6号、百农878等10个品种,占供试品种的28.57%;兼抗2种病害的有郑农16、郑麦11、豫优1号等20个品种(系),占所供试优质小麦品种的57.14%;没有一个品种对3种病害都表现感病。  相似文献   

4.
一、品种选择   半冬性品种以温麦6号、周麦16、新麦18、周麦18为主;弱春性及春性小麦品种以豫麦34和郑麦9023、豫麦1864、偃展4110为主;优质小麦半冬性品种以新麦18、济麦20为主;优质春性品种推广豫麦34、郑麦9023;旱地品种以济麦2号、洛旱2号为主.  相似文献   

5.
1.中北部地区:早茬:以豫麦49号、豫麦69号为主导,搭配豫麦54号、豫麦68号、豫麦41号、豫麦55号,积极展示郑麦98、周麦16、新麦13、开麦13.  相似文献   

6.
探讨不同小麦品种光合性能,筛选高光效小麦品种,对促进小麦高光效育种研究进程奠定重要基础。选用河南省新中国成立以来28个主推品种,通过测定小麦灌浆期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等,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8个小麦品种的13个光效率相关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间13个光效率指标变异系数为2.33%~26.53%。主成分分析提取的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8.22%,表明能全面反映光效率信息。基于光效率综合得分和小麦产量,筛选出高产高光效品种(百农307、周麦16、洛麦6号、内乡188、豫麦49、郑麦7698和百农207)、低产高光效品种(豫麦10、豫麦21、豫麦25和周麦27)、高产低光效品种(矮抗58、宝丰7228、高优503、温6、西农979、豫麦34、郑麦366、郑麦9023和周麦18)和低产低光效品种(阿勃、阿夫、辉县红、陕农7859、西安8号、豫麦54、豫麦18和豫麦13)。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了建国以来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和品种利用研究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品种利用研究的主要改革与创新。在品种利用研究中,总结了五忌五看品种评价标准,推广了育(引)、试、繁、推一体化品种运行机制,提出了一圃制繁种新技术,鉴定出了豫麦2号、豫麦13号、郑麦9023、周麦18号、矮抗58、郑麦366等一大批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信息快递     
河南维特种子有限公司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2005年度隆重推出国审小麦新品种郑麦004河南维特种子有限公司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控股的集生产、加工、经营于一体的大型种子科技企业,注册资金500万元,注册商标“大平原”,是小麦研究所对外经营新品种的唯一窗口。控股单位小麦研究所,科研实力雄厚,先后选育郑麦9023、豫麦13号、豫麦47号、太空6号、郑麦004等品种近30个,其中,豫麦13号、郑麦9023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公司成立以来,建立健全销售网络,加强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及其售后服务工作,郑麦9023、太空6号、郑麦98、豫麦47号等…  相似文献   

9.
信息快递     
河南维特种子有限公司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2005年度隆重推出国审小麦新品种郑麦004河南维特种子有限公司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控股的集生产、加工、经营于一体的大型种子科技企业,注册资金500万元,注册商标“大平原”,是小麦研究所对外经营新品种的唯一窗口。控股单位小麦研究所,科研实力雄厚,先后选育郑麦9023、豫麦13号、豫麦47号、太空6号、郑麦004等品种近30个,其中,豫麦13号、郑麦9023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公司成立以来,建立健全销售网络,加强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及其售后服务工作,郑麦9023、太空号、郑麦98、豫麦47号等品…  相似文献   

10.
河南维特种子有限公司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控股的集生产、加工、经营于一体的大型种子科技企业,注册资金500万元,注册商标“大平原”,是小麦研究所对外经营新品种的唯一窗口。控股单位小麦研究所,科研实力雄厚,先后选育郑麦9023、豫麦13号、豫麦47号、太空6号、郑麦004等品种近30个,其中.豫麦13号、郑麦9023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1.
豫麦47-强筋高产型;郑麦98-超高产强筋型;豫麦47优系;郑麦9405-优质高产型;小麦新品种濮麦9号  相似文献   

12.
1抗性品种的利用 小麦品种抗性与否与病虫关系极大,因地制宜选用抗性品种是最经济、安全、有效的措施.目前大面积种植的皖麦19、豫麦18、郑麦9023、扬麦系列等都具有较好抗性.但要做好现有品种的提纯复壮,发挥品种增产潜力,同时抓好新品种的选育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3.
亚精胺浸种对小麦幼苗抗渗透胁迫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渗透胁迫下亚精胺(spermidine,Spd)浸种后,小麦品种豫麦18号(抗旱性较强)和扬麦9号(抗旱性较弱)幼苗的相对干重增长速率(relative dry weight increase rate,RDWIR)、叶片相对含水量(leaf relative water content,LRWC)、叶片相对电解质渗漏率(leaf relative electrolyteleakage,LREL)和叶片内Spd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胁迫第7天,抗旱性弱的扬麦9号小麦幼苗的LREL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抗旱性强的豫麦18号,其叶片内Spd含量的升幅则明显小于豫麦18号;而豫麦18号幼苗的RDWIR和LRWC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扬麦9号。Spd浸种处理渗透则明显抑制在胁迫条件下扬麦9号幼苗RDWIR,LRWC的下降和LREL的增加,促进叶片内Spd含量的增加。这些结果表明,Spd浸种通过提高渗透胁迫下小麦(特别是抗旱性较弱的品种)幼苗叶片中Spd的水平,从而增强小麦幼苗的抗渗透胁迫能力,促进其生长。  相似文献   

14.
小麦品种淀粉特性变异及其与面条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6,自引:9,他引:46  
 将 2组共计 185个国内外小麦品种分别在 4种和 2种环境条件下种植 ,分析其淀粉特性的遗传变异及其与面条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 ,小麦品种淀粉特性变异幅度较大 ;淀粉特性较好的国外品种 (系 )有Sunstate、Hartog、Eradu、Cunninghan、Gamenya、Karl92和Sunco ,淀粉品质较好的国内品种有扬麦 5号、扬麦 15 8、绵阳 2 6、鄂恩 1号、豫麦 4 1、豫麦 4 9、郑 81 1、豫麦 5 4、豫麦 2号、豫麦 4 7、鲁 95 5 15 9、鲁麦 15、鲁麦 2 1、陕优 2 2 5、关封 2号、冀5 0 99、北农 4号和津麦 2号等 ;国外品种、南方麦区和黄淮麦区品种的淀粉特性和面条品质较好 ,北部冬麦区品种则较差 ;峰值粘度、稀懈值和面粉膨胀体积是衡量淀粉品质和面条品质的 3个重要指标 ;我国品种中Wx B1缺失频率较高 ,它可作为淀粉特性和面条品质的选种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一、选用良种,科学搭配 1.推广品种主推高产、优质、专用、抗逆性强的品种.如弱筋小麦扬麦13、皖协08等;中强筋小麦豫麦18、皖麦19、豫麦70、郑麦9023等. 2.种子质量国标小麦良种,纯度不低于99%,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3%. 3.因茬选种腾茬早的选用半冬性品种,如皖麦19、宿麦9908等,腾茬迟的选用春性品种,如豫麦18、皖麦33、扬麦13等.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多胺提高作物抗旱性的机理,在渗透胁迫下,研究小麦品种豫麦18(抗旱性较强)和扬麦9号(抗旱性较弱)幼苗叶中亚精胺(Spd)含量与三种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渗透胁迫2 d,扬麦9号幼苗叶片的丙二醛(MDA)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豫麦18,豫麦18幼苗叶片Spd含量以及SOD、CAT和APX活性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扬麦9号;外源Spd处理,明显提高了扬麦9号幼苗叶片的Spd含量以及SOD、CAT和APX活性,也明显抑制其MDA含量的上升。Spd的生物合成专一性抑制剂——甲基乙二醛-双(鸟嘌呤腙)(MGBG)预处理豫麦18,再进行渗透胁迫,则明显抑制其渗透胁迫下叶片中SOD、CAT和APX活性以及Spd含量的上升,也明显促进了MDA含量的上升。从而表明,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的Spd可能通过促进抗氧化酶活性,从而减轻活性氧对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17.
分别总结了郑麦98、新麦18号、郑麦9023、豫麦34、豫麦68等豫选强筋小麦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选择对路品种 每年都要到正规售种单位选购高纯度的品种,最好采取以村为单位统一供种,集中连片种植.选择品种的一般原则是:早、中茬(玉米、大豆等)中上等肥力地块宜选用增产潜力大、抗寒性好的半冬性品种,如豫麦47、郑麦98、新麦18、高优503等.晚茬(棉花、红薯等)中上等肥力地块宜选用高产、稳产性能较好、适宜晚播的弱春性品种,如豫麦34、郑农16、郑麦9023等.  相似文献   

19.
试验结果表明 :豫麦 18- 6 4和苏麦 6号高抗小麦病毒病 ,而豫麦 18- 6 4高感小麦赤霉病 ,但丰产性能好 ,是参试品种中唯一比扬麦 15 8增产的品种。在病毒病发病较重的田块 ,加强栽培管理 ,以种植豫麦 18- 6 4和苏麦 6号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20.
通过盆栽接种试验 ,对河南省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和新培育的 30个小麦品种 (系 )的抗全蚀病性能进行了鉴定和评价 ,结果发现 ,尽管品种间存在明显的抗性差异 ,但整体抗性较差 ,无免疫和高抗品种 ,达到中抗水平的有科优 1号、豫展 970 5、豫 5 8- 998、矮早 41 1 0、新麦 1 1、高优 5 0 5、豫麦 1 8号和豫麦 49号 8个品种 (系 ) ,占供试品种 (系 )的 2 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