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学宏 《科学养鱼》1999,(12):28-29
(三)真菌病的防治1-水霉病的防治(1)每亩用菖蒲2-5~5kg,食盐0-5~1kg,加入人尿2~5kg,全池泼洒。(2)用五倍子全池泼洒,使池水呈4mg/L浓度。(3)桐树叶(或芝麻秆)扎成小捆,放入池中。(4)用2~4mg/L的烟茎浸出液,浸洗病鱼30分钟。(5)全池泼洒2mg/L苦楝和0-4mg/L碳酸钠。2-鳃霉病的防治用100kg芭蕉心(大蕉心或香蕉心)切碎加食盐3~4kg,再加乐果100g拌匀,上食台投喂,每100kg鱼喂上述混合饲料5kg,效果较好。(四)寄生虫病的防治1-车轮虫病…  相似文献   

2.
《水利渔业》2008,28(1):8-8
1.鱼体消毒放养前将鱼体进行浸洗消毒。鱼体消毒是切断传染病源的重要途径,是控制和减少病原体传播的重要技术措施。一般在水温10~15℃时,用漂白粉15g/m^3或硫酸铜8g/m^3或高锰酸钾20g/m^3浸洗鱼种20—30min,或食盐10~20g/m^3浸洗3—5min,用以杀死鱼体皮肤和腮上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  相似文献   

3.
肖桂芳  任广辉 《水产养殖》2001,(2):18-18,23
1 彻底清塘消毒鱼种塘在冬季必须加以修整,并严格进行药物清塘消毒,常用生石灰带水清塘,每亩用生石灰100~150kg,或用漂白粉带水清塘,每亩用漂白粉11~13kg。2 夏花鱼种的消毒2.1 盐水消毒用2%~3%的食盐溶液浸洗10~15分种,杀灭鳃部的车轮虫、鳃隐鞭虫及预防草鱼的白头白嘴病和烂鳃病。2.2 漂白粉消毒每250kg水用药5g浸洗鱼种5~10分钟,主要作用是防治细菌性皮肤病和鳃病。2.3 硫酸铜消毒每250kg水用药4g,浸洗鱼种5~10分钟,主要作用是预防大部分寄生虫病。2.4 高锰酸钾消毒每250kg水用药5~10g,浸洗鱼种15~30分钟,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细菌性鱼病。有鲢鳙鱼的打印病和草青鱼的出血性腐烂病。预防此病须搞好池塘消毒,鱼种下池前用5%的食盐水浸洗3~5分钟,下池后定期以1× 10-6浓度的漂白粉或 20 × 10-6的生石灰全池泼洒,防治效果均佳。 二、真菌性鱼病。有水霉病、机械损伤、冻伤或过度密养的各类鱼种在秋冬春季中最易发生此病,引起陆续死亡。此病用20×10-6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种,预防效果较好。发病时可用中草药五倍子按2×10-6浓度计算用药量,煎汁全池泼洒进行治疗。 三、原生动物引起的鱼病。主要有口丝虫病和斜管虫病。这两种鱼病…  相似文献   

5.
1.水雾病在水温18℃~27℃的条件下,受精卵的孵化过程中,及鱼苗、鱼种和成鱼养殖各阶段均可发生。可以见到卵膜外长有毛绒状物,病鱼体表和受伤处有白色絮状物。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最后消瘦而死,死亡率较高。防治方法:(1)鱼卵的孵化用水用60目纱绢网过滤,用万分之一孔雀石绿泼洒,停水3~5分钟,每天2~3次;或用2%食盐水泼洒,停水5分钟;(2)在鱼苗、鱼种及成鱼阶段可用3%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或用l%食盐水加数滴食醋浸洗病鱼5分钟;(3)在捕捞及运输等操作过程中防止鱼体受伤,可用1%孔雀石绿软膏或适量的磅胶软膏…  相似文献   

6.
鱼种消毒,是用各种药物配成各种药液,浸洗鱼种,杀灭鱼体上附着的或已经感染的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预防鱼病的发生,这是提高放养鱼种成活率的一项有效措施。消毒所用药物有漂白粉、硫酸铜、高锰酸钾、食盐和晶体敌百虫等等。具体方法如下:1.漂白粉,配成药液的浓度为10PPM,即在每立方米水(重1,000公斤)中放入10克的漂白粉,水温在10—15℃,浸洗时间为20—30分钟;15—20C,浸洗15—20分钟。主要防治细菌性皮肤病、烂鳃病等。  相似文献   

7.
鱼种消毒一般采取药物浸洗法,又称药浴法,用养殖户的话说就是用药水给鱼洗澡。常用于鱼种消毒的药物有漂白粉、硫酸铜、高锰酸钾等。漂白粉能防治细菌性鱼病,硫酸铜能预防原生动物寄生所引起的皮肤病或鳃病,高锰酸钾则可防治鱼鲺等。对于养殖户来说,细菌和原生动物一般都是肉眼难以分辨的,药浴消毒时,往往顾此失彼。经过多年实践经验证明,用漂白粉和硫酸铜合剂,给鱼种药浴效果非常好。既能防治细菌性鱼病,又能预防原生动物寄生引起的鱼病。用量为漂白粉10克/米3和硫酸铜8克/米3。先将漂白粉和硫酸铜分别溶化,然后再倒入浸…  相似文献   

8.
<正> 食盐在特种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应用广泛,具 有来源广、价格低、使用方便、疗效较好等优点。下面分品种将其使用方法作一介绍。1 鳖 用3%食盐水浸洗5~10min,防治钟形虫病;用400ppm食盐和400ppm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或用3~4%食盐水浸洗病鳖5min,或用0.5~0.6%食盐水较长时间浸洗病鳖,防治水霉病;用  相似文献   

9.
1 车轮虫病1.1 病 因 由原虫类的多种车轮虫寄生于加州鲈体表及鳃部感染引起。1.2 症状 病鱼体黑而瘦,食欲减退或不摄食,群游于池边。大量寄生时,鳃组织分泌大量粘液,鳃丝发白腐烂,严重时池边慢游最后死亡。1.3 危害及流行情况 4~5月份最为流行。对鱼苗、鱼种危害较大。该病传播速度快,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且易继发感染。1.4 防治方法 1)生石灰彻底清塘,杀灭病原体;2)注意放养密度和保持水质清新;3)苗种入池前用3%食盐水浸洗3~5分钟;4)全池泼洒0.7 g/m3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  相似文献   

10.
鳖:①用3%食盐水浸洗5—10分钟,防治钟形虫病。②用400ppm食盐和400ppm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或用3%—4%食盐水浸洗病鳖5分钟,或用0.5—0.6%食盐较长时间浸洗病鳖,防治水霉病。③用5%食盐水浸洗病鳖约1小时,可防治颈溃疡病。④500ppm食盐和500ppm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可防治白斑病。  相似文献   

11.
侯和菊 《内陆水产》2005,30(6):27-27
高锰酸钾高 锰酸钾杀菌力强,能杀死微生物和一些寄生虫。在鱼病防治过程中多用药浴法:以10mg/L浓度浸洗病鱼1~1.5h,可杀死锚头鳋和鱼体表的几种孢子虫;以20mg/L浓度浸洗病鱼15~30min.可治疗鱼类指环虫病和三代虫病。  相似文献   

12.
1.细菌性鱼病:有鲢鳙鱼的打印病和青草鱼的出血性腐败病(赤皮病)。冬末春初水温低,捕捞等机械原因造成的鱼体表创口难愈合,给细菌入侵造成机会,病鱼症状不明显,呈慢性发展,偶尔死鱼也不会使人重视。当开春水温回升后,迅速发展成急性流行病,引起大量死亡。预防此病须搞好池塘消毒,鱼种下池前用5%的食盐浸洗3—5分钟,下池后定期以1ppm浓度的漂白粉或20ppm的生石灰全池泼洒,防治效果均佳。  相似文献   

13.
高玉臣 《内陆水产》2008,33(1):28-28
鱼种放养时间 春季只要水温达到8℃~10℃时即可进行放种,这时鱼种活动力弱。鳞片紧,拦网、运输、下池鱼体不易受伤.成活率高。这样可以使鱼种尽早适应池塘的环境,尽早开食,尽快进入生长期,养成大规格鱼。另外,鱼种下塘前用30g/L~5g/L的食盐水或用1mg/L~2mg/L的漂白粉溶液浸洗鱼体15min,防止带人病原体。  相似文献   

14.
李泽湘 《内陆水产》2002,27(2):32-32
1赤皮病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鳞片脱落,特别是鱼的两侧及腹部最为明显,鳍茎充血,鳍条末端腐烂,病鱼还伴有肠道发炎及烂鳃症状。防治方法在鱼的放养及捕捞过程中应小心仔细,避免鱼体受伤;也可在鱼种放养前用10克/米3的漂白粉浸洗鱼体20分钟左右,或用10~20克/米3的痢特灵浸洗20~30分钟,还可内服鲤暴平药饵,外用10克/米3的漂白粉全池泼洒。2水霉病病鱼在感染初期肉眼看不见有病状,当肉眼能看到时,此病菌体好像灰白色的棉团,视检似灰白色絮状物。由于霉菌产生大量酵素分解鱼体组织,使鱼体受到刺激,…  相似文献   

15.
1选择优质鱼种越冬越冬鱼种体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越冬成活率,应选择体质健壮,丰满、规格整齐、无病无伤、体表光滑的个体,鱼种一般要求全长10-15cm,用来作繁殖的亲鱼为0.5-0.75kg。在11月上、中旬,当水温16℃左右时将选好的鲶鱼及时放入越冬池。入池前在2%-3%食盐水中浸洗10-15min。放养密度每立方米水中放鱼种100-15尾或亲鱼3-4kg。2严格控制水温越冬水温控制16℃以上,用工厂余热水或温泉水越冬的,根据流量大小控制水温;用电热器加温越冬的,根据控温仪的自动调节控制水温,若用人工加温的温室越冬,则必须使室内气温保持…  相似文献   

16.
1.鱼体消毒:这是鱼种转塘或放养大水面前常用的方法。常用药物有种苗净和食盐等。2食场和工具消毒:每月用富氯消毒食场1-2次,方法是用富氯溶化在水中,泼洒在食场周围。在已发病鱼塘用过的网具、鱼桶等工具,在使用前必须消毒,最简单的办法是在阳光下曝晒,也可用富氯(10mg/L)、福尔马林(10%)等溶液浸泡1-2小时,进行消毒。3.全池泼洒药物:这是一种更为有效的防病方法,在鱼苗下塘前按每立万米水体用鱼虫清2号、鱼虫清2号一9808、鱼虫情2号(水剂)全池均匀泼洒一次,用以杀灭有害水生昆虫。鱼种长到1.5-2.4厘米时,再按…  相似文献   

17.
食盐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应用广泛,具有来源广、价格低、使用方便、疗效较好等优点。下面将其使用方法作一介绍。1 鳖:用3%食盐水浸洗5—10分钟,防治钟形虫病;用3-4%食盐水浸洗病鳖5分钟,或用0.5—0.6%食盐水较长时间浸洗病鳖,防治水霉病;用3%食盐水浸洗病鳖约1小时,防治颈溃疡病。2 黄鳝:用5—10%食盐水洗擦患部或把病鳝放入2.5%食盐水中浸洗15—20分种,防治赤皮病;每50kg黄鳝用大蒜250g捣碎,食盐250g溶解,拌饵投喂,连喂3—5天,防治细菌性肠炎;用3—10%食盐水浸洗3—10分钟,防治打印病:用3%食盐水浸洗病鳝5—10分钟,防治蛭病。  相似文献   

18.
一、腐壳病1.病因与病症:此病是由于河蟹步足尖端受损伤,感染病菌所致。病蟹步足尖端破损,呈黑色溃疡、腐烂,然后侵袭步足各节及背甲。胸部出现白色斑点并逐渐变成黑色溃疡。严重时甲壳被侵蚀成洞,可见肌肉或皮膜,导致河蟹死亡。2.防治方法: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保持塘底有淤泥5~10cm,移栽水草及投放漂浮性水生植物;②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③在有发病预兆的池塘,用生石灰20g/m3兑水全池泼洒;④用漂白粉2g/m3全池泼洒,并每千克饵料中加磺胺类药物0.1~0.2克,连喂3~5天;⑤用5%~10%食盐水溶液浸洗病蟹3~5分钟,…  相似文献   

19.
《水利渔业》2008,28(1):30-30
1.皮肤充血病发病原因:引起此病的主要原因是鱼体长期缺乏光照,水质不良或频繁换水。此病多在阴雨季节发生。若不及时治疗,轻者影响食欲,重者死亡。防治方法:①加强光照,降低水位或提高水温,可抑制此病的蔓延。②在10k水中溶解1~2g呋喃西林,浸洗病鱼10—30min。③用3%-5%的浓盐水,浸洗病鱼10~15min。  相似文献   

20.
第四讲泥鳅的疾病防治一、红鳍病(腐鳍病)病因与症状由细菌引起。病鱼的鳍、腹部及肛门等处有充血发红症状,有些则呈现出血斑点、肌肉溃烂、鳍条腐蚀等现象。防治方法苗种放养前用孔雀石绿消毒。治疗病鱼可用10PPm四环素浸洗,或在饲料中加入适量氯霉素做成药饵投喂,也可用10ppm~20ppm氯霉素、土霉素或金霉素浸泡病鱼10~20分钟,有良好疗效。二、水霉病病因与症状由水霉菌寄生引起。病鱼体表长出棉絮状的“白毛”,接着创口发生溃烂。防治方法病鱼用0.5ppm~0.8ppm的孔雀石绿浸洗30分钟左右,或用淡盐水浸洗,也可在饲料中加入泰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