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炭疽病是我国油荼的一种重要病害,严重影响果实产量。以市场上容易购买到的最常见的5种药剂(75%百菌清、50%多菌灵、50%代森锰锌、58%瑞森霉、70%扑菌清)为试验药剂,检测其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种药剂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对油茶炭疽病能有效的控制,其中,以50%多菌灵和70%扑菌清处理组的防治效果最佳,但5种药剂防治效果的持续性较差,建议适时采取第3次药剂喷洒。  相似文献   

2.
油茶炭疽病是危害油茶较普遍而又较严重的一种病害。为了落实“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及时消灭油茶病害对保证油茶丰产,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在探讨改进经营油茶技术措施的同时,对油茶炭疽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防治方法进行了一些研究,现将初步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油茶是我国南方的主要木本油料树种。当前影响油茶丰产、稳产的原因较多,其中,油茶炭疽病的危害是主要原因之一。据在油茶主要产区调查,油茶炭疽病的发病率一般在30%左右,中病落果占落果15%左右,严重的可达20-30%。攸县油茶(Camellia yuhsienensis,Ha)原是湖南省攸县的一种野生油茶,1962年后在进行油茶抗炭疽病品种调查中发现,混生在普通油茶林内的攸县油茶不感染此病。通过试验初步证明:攸县油茶是一个抗炭疽病物种。此外,还对它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进行了一些观测,在攸县油茶与普通油茶、小叶油茶和浙江红花油茶等8个物种、20个地方  相似文献   

4.
油茶内生拮抗细菌Y13菌剂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株能在油茶植株体内内生定殖、对油茶炭疽病防病效果好的枯草芽孢杆菌Y13为研究对象,研制该生防菌的水剂及可湿性粉剂,测定其在林间对油茶炭疽病的防病效果。结果表明:水剂存放6个月Y13存活率达72.7%;可湿性粉剂通过6种载体的货架期比较,筛选得到4种良好载体,分别是锯木屑、高岭土、碳酸钙和硅藻土,4种载体的菌剂存放6个月Y13存活率为50%以上。Y13菌剂在林间应用,防治油茶炭疽病效果较好,防效达70%以上,与对照药剂百菌清的防治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5.
郑少华 《林业科技》2012,37(4):47-49
采用最常见的5种药剂(75%百菌清、50%多菌灵、50%代森锰锌、58%瑞森霉、70%扑菌清)对油茶炭疽病进行防治的结果表明:5种药剂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50%多菌灵和70%扑菌清处理组的防治效果最佳,但5种药剂防治效果的持续性较差,建议适时采取第3次药剂喷洒。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油茶炭疽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湖南省油茶炭疽病病原,为该病害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湖南省长沙、株洲、浏阳、永州、怀化、常德、常宁等油茶主产区9个样地的典型油茶炭疽病叶,分离纯化叶片病健交界处的真菌菌株,观察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的菌落、分生孢子及附着孢的形态特征,确定为炭疽属真菌。进一步对炭疽属菌株进行柯赫氏法则验证,确定油茶炭疽病病原菌菌株。对获得病原菌的r DNA-ITS、CAL和GAPDH 3个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得到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已有模式炭疽属菌株序列按照3个基因一致的顺序拼接后采用PAUP和MrBayes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从湖南省9个采样地共分离获得62株炭疽属菌株,致病性测试表明这62株菌均能对油茶嫩叶和果致病,但不同菌株的发病时间具有一定差异;根据形态特征及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最终明确湖南省油茶炭疽病的病原种类。【结论】湖南省油茶炭疽病的病原菌包含果生炭疽菌、暹罗炭疽菌、胶孢炭疽菌、山茶炭疽菌和哈锐炭疽菌5种炭疽属真菌,其中果生炭疽菌分布范围最广,分离率最高,达到64.5%。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黔东南州油茶种植大县(黎平、锦屏、天柱、三穗)新建油茶园和老茶园油茶炭疽病的调查,初步掌握油茶炭疽病发生在叶、果的分布情况和危害状况,并根据病害发生的情况提出了防治技术,以期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党的领导下,我省油茶生产获得迅速发展。但在油茶生产中,严重遭受油茶象(虫甲)和炭疽病为害,引起早期落果,一般落果率达30——40%,使大年得不到丰收。针对这些情况,我们与广南县杨柳井公社的贫下中农一起,开展了病虫害的观察和防治试验工作。经过长期的观察,基本掌握了一些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经进行一些化学药剂防治试验,看出一定的效果。但化学药剂防治成本高、花劳力多、不易推广。为了适应生产的需要,我们又对抗性品种  相似文献   

9.
采用梯度稀释涂板法和平板对峙培养法从油茶林根际土中分离、筛选到了一株对油茶炭疽病原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编号为YCSF-1,其对油茶炭疽病病原的抑菌圈直径达20.6 mm。经过形态学、生理生化测定、16Sr RNA序列比对鉴定,该菌株为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该研究为油茶炭疽的生物防治提供菌株。  相似文献   

10.
我国油茶种质资源丰富,为选择丰产抗病物种、品种及类型或优株提供了物质条件。为了研究它们抗炭疽病的特性及其抗病机制,我们进行了该项研究,结果如下: 一、油茶抗炭疽病物种的选择 油茶抗炭疽病物种的选择,有些单位也曾进行研究。对攸县油茶(Camelliac yunsine-nsir Hu)抗炭疽病的看法有其共同性,但又不完全一致。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  相似文献   

11.
油茶溃疡斑是油茶炭疽病症状之一.在川、湘、浙等油茶产区均有发生.在美国Sav-annh等地几种油茶Camellia japonica,C.sasanqua,C.reticulata上发生,但未见系统的发生和防治试验报导.  相似文献   

12.
油茶炭疽病在我区的各油茶产区普遍发生。病害发生后常引起落果、落蕾、落叶和枯梢,严重地影响油茶的生长和结果。据调查,病落的茶果约占落果率30%~60%,病落的花蕾占落蕾率26%~45%。因此,防治油茶炭疽病是提高油茶产量的重要途经之一。 防治的方法有: 选育高产抗病良种:在油茶造林时用高产抗病良种,不但对营造油茶速生丰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又是根除油茶炭疽病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油茶果皮花青素、糖含量和PAL活性与炭疽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不同油茶品种果皮花青素含量、糖含量和PAL酶活性与油茶炭疽病抗性关系.结果表明:花青素含量与油茶炭疽病的抗病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溶性总糖含量和PAL酶活性与油茶炭疽病发病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花青素与可溶性总糖含量、PAL酶活性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在油茶抗炭疽病品种选育中,果皮颜色(花青素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和PAL酶活性可作为抗性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油茶软腐病,也叫落叶病,在各地油茶苗木和成林中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使油茶生产造成一定损失。自1962年起,曾有人对本病的危害作过调查,对病原和发病规律进行初步探讨。但发病规律仍不完全清楚,病原报导不一,也未肯定。为摸清油茶软腐病的发生规律,我们从1977年10月开始进行此项研究,1979年报导过简况。现将详细结果整理如下:一、危害性调查  相似文献   

15.
高山区油茶落果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山区(云南省广南县)油茶(Camellia oleifera)落果原因的初步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导致油茶落果主要有3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理落果(在油茶开花时,温度过高和过低或雨量过多不利于对花粉萌发及受精,导致前期大量落果;二是土壤水分、养分供应失调,导致果实在成熟前大量落果;三是病虫害引起落果(油茶籽象甲及果实炭疽病是影响落果的主要病虫害)。本文就其原因作初步调查分析,为油茶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油茶常见病害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油茶炭疽病 南方各省油茶产区均有发生.受病油茶林落果率一般为20%左右,严重的达40%,为油茶生产中的重要病害.  相似文献   

17.
普通油茶抗炭疽病选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 油茶炭疽病(Colletotrichum Camelliamassee)是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的主要病害。普通油茶是我国油茶生产中的主要栽培种,它目前占我国总产量的90%左右(下简称油茶)。炭疽病引起油茶严重的落果、落蕾,枝梢枯死,甚致全株枯死。据各地报道,在病害流行地区,常年因炭疽病  相似文献   

18.
攸县油茶原是湖南省攸县的一种野生油茶,长期以来作为薪炭材砍伐,致使其成为丛生状的灌木林,未被人们所重视和利用。1962年在进行油茶抗炭疽病调查中发现了这个品种。试验研究表明,攸县油茶具有抗病、丰产、优质等优点,是一个有希望的油茶良种。一、抗病力强。油茶炭疽病是影响油茶丰产稳产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湖南、广西、江西、浙江、福建、安徽、贵州及江苏等省的调查,油茶炭疽病的发病率一般在30%左右,落果中因病落果的占15%左右,严重的达20-30%。1963年在湖南和1976年在浙江进行炭疽病的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广东高州油茶苗圃及成林地调查,确定了高州油茶的主要病虫害及其为害特点。对部分病虫害进行防治药剂筛选及不同预防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对油茶炭疽病,25%嘧菌酯及遮荫网加塑料薄膜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褐足角胸叶甲和鳞翅目卷叶类害虫,绿僵菌M09菌株1×10^8孢子/g的防治效果达到100%。  相似文献   

20.
油条炭疽病经多年的研究,病源、发病规律已基本清楚,对此病的防治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今后研究的重点是选育抗病的油茶物种、品种或单株。为了便于比较、整理和进一步研究,必须有基本一致的鉴定方法和标准。现提出以下初步方法,供试行参考。一、内容和要求首先必须广泛地、大量地收集各地油茶物种、品种或单株中抗炭疽病的原始材料,并着手研究油茶炭疽病病菌的生物学特性,从实践中和理论上进一步提高抗病育种的技能。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