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改良Reid系群的应用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马建军 《种子科技》2005,23(5):277-278
文章简要回顾了改良Reid系群的形成应用过程及在我国玉米育种中的贡献.通过对其应用潜能的分析,进一步确定了改良Reid系群在我国玉米杂种优势模式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对其种质扩增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青贮玉米是我国玉米生产所需的特用玉米,在畜牧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畜牧业不能很好地利用玉米茎叶等部分,秸秆焚烧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青贮玉米推广受到广泛关注。研究分析我国国审青贮玉米品种的杂种优势群,温热I群×瑞德黄、瑞德黄×热带种质杂优模式具有代表性。归为温热I群的有16个系,13个品种达品质一级标准。生物产量是青贮玉米遗传改良的重要目标,以青贮专用型为主是育种的方向。拓宽种质资源遗传改良基础是青贮玉米育种的重要手段。采用以单交种为主的组配方式完善品种试验程序,有利于遗传改良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玉米杂交种其亲本的主要来源于瑞德黄马牙、旅大红骨、塘四平头,近年来又从省外引入和选育一批78599等改良种(P群)。重点介绍了改良Reid类群种质的特征特性和应用概况。通过改良Reid类群种质与塘四平头、旅大红骨、P群及其他类群组配的杂交种分析,阐述了改良Reid类群种质的杂交优势模式及该类群种质在河南省玉米育种和杂交种生产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浅谈黄淮海夏玉米杂优模式及核心种质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黄淮海夏玉米生产中的种质基础、杂种优势群、遗传组成及杂优模式等进行了分析,探索出黄早四、340、Mo17、478、齐319等核心种质及其衍生系的改良方法及途径,确立了黄淮海夏玉米的杂优模式,即Reid群×塘四平头群、P群×塘四平头群、P群×Reid群、塘四平头群×其他种质群等,拓宽了玉米育种遗传基础,分析了种质创新研究现状,为玉米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改良Reid×旅大红骨杂优模式在辽宁省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杂种优势群及其杂优模式的研究对于提高玉米育种的科学预见性以及对育种目标的制定、资源的研究利用、基础群体组建和改良、自交系选育、杂交组合的配制等都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改良Reid×旅大红骨杂优模式在辽宁省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陈洪梅  番兴明 《种子》2001,(2):57-58,65
热带、亚热带玉米杂交种项目十分重视优良杂交种种质材料的选育,育过程中特别强调种质的耐自交能力,用SD轮回选择法改良耐自交能力是可行的,自交系的选育常用穗行选或系谱法,近几自交系测验种的使用明显增加。世界上广泛利用的热带、亚热带玉米杂种优势群有Tuxpeno,Cubanflints,Coastaltropical flints,ETO和Tuson,把带来、亚热带玉米种质引入温带,可以拓宽温带种质的遗传基础,提高杂种优势潜力,云南省农科院已成功改良了一部分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并在生产中利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国"七五"至"十五"期间育成的38份饲用玉米杂交种系谱的分析,初步划分出七大种质类群:①78599改良种质类群;②旅大红骨改良种质类群;③Reid改良种质类群;④黄早4改良种质类群;⑤高油群体改良种质;⑥苏湾改良种质;⑦墨西哥改良种质。在这几大类群种质中,78599改良系是饲用玉米的核心种质。78599改良系与上述6大改良类群都有较高配合力。探讨了饲用玉米种质资源的应用、创新与改良。  相似文献   

8.
黄淮海夏玉米杂优模式及核心种质改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黄淮海夏玉米生产中的种质基础、杂种优势群、遗传组成及杂优模式等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探索出黄早四、340、Mo17、478、齐319等核心种质及其衍生系的改良方法及途径,确立了黄淮海夏玉米的杂优模式,即Reid群×塘四平头群、P群×塘四平头群、P群×Reid群、塘四平头群×其他种质群等,拓宽了玉米育种遗传基础,分析了种质创新研究现状等,以供在今后玉米育种工作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玉米杂种优势群及其杂优模式的研究对于提高玉米育种的科学预见性以及对育种目标的制定、资源的研究利用、基础群体组建和改良、自交系选育、杂交组合的配制等都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改良Reid×旅大红骨杂优模式在辽宁省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懿波等将中国玉米自交系分为5大杂种优势群,9个亚群:即Laneaster(M017和自330两个亚群)、改良Reid群、塘四平头群、旅大红骨子和其它杂种优势群。M017是兰卡斯特类群的核心代表系,与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改良Reid、塘四平头和旅大红骨子等均有较高的配合力。自70年代引入我国之后,许多科研单位先后培育出了一大批优良的杂交种和自交系,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如中单2、丹玉13、本育9和吉单180等。据不完全统计,由M017直接组配的杂交种有100个以上.由其衍生系组配的杂交种有40多个。可见.M017及其衍生系为我国玉米育种及生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我国玉米学科的发展。但是由于生产条件的改善和使用时问过长,增产潜力不足,近几年其杂交种应用面积有回落的趋势。因此,不断挖掘该系的应用潜力,利用优良基因构建新的杂种优势模式,已成为广大育种者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