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黄瓜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津研4号为试材,利用组织培养技术探讨黄瓜子叶离体培养技术,建立高频的黄瓜再生体系;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和不同种类的激素,探讨影响黄瓜离体组织培养的诸多因素。结果表明:以黄瓜5~6 d苗龄无菌苗子叶作外植体,愈伤组织生长旺盛,芽诱导率高;7~8 d的外植体则生长势弱,不利再生芽的分化。6-BA4.0 mg/L+IAA0.3 mg/L,芽分化频率较高,芽的分化率可达83%;待再生芽长至2~3 cm时移入生根培养基(1/2MS+0.3 mg/LNAA),生根率可达88%,30~50 d可得到完整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2.
黄瓜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20个栽培品种的子叶、子叶节和下胚轴为试材,进行发芽、分化和诱导分化不定芽试验,建立最适于黄瓜品种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供试的20个黄瓜品种中,"农家乐"、"神农春四F1"2个品种的发芽情况显著优于其它品种,发芽率分别为66.7%和83.3%;在MS+0.5mg/mL 6-BA培养基中,20个黄瓜品种不同类型外植体的分化效率以子叶节最佳;"农家乐"、"神农春四F1"使用MS+0.5mg/L 6-BA+1.0mg/L AgNO3培养基,芽的增殖系数最高,诱导率分别为50.0%、56.3%。该试验根据不同品种的发芽率以及诱导愈伤组织和芽的分化,建立了黄瓜快速、高频再生体系,为进一步研究黄瓜的遗传转化和基因工程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黄瓜矮化突变体D0462子叶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建立黄瓜矮化突变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不定芽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 6-BA;芽伸长最适培养基为MS+0.1 mg/L 6-BA;再生植株生根培养基为1/2MS.为了控制芽伸长阶段出现的开花现象,选用6-BA浓度0.1 mg/L,光照时间8 h/d,尽可能抑制开花.  相似文献   

4.
以马齿苋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了外源激素对其不定芽的诱导及不同浓度6-BA、NAA、GA3对不定芽伸长的影响,并测定了马齿苋子叶和下胚轴对草丁膦的敏感性。结果表明:MS+2.0mg/L 6-BA+100mg/L水解酪蛋白为下胚轴不定芽再生最适培养基,不定芽再生率达96.65%;MS+3.0mg/L 6-BA+100mg/L水解酪蛋白为子叶不定芽再生最适培养基,不定芽再生率达100%;最佳的不定芽继代培养的培养基为MS+0.5mg/L 6-BA+0.05mg/L NAA+0.2mg/L GA3;生根培养基为MS+2.0mg/L IBA,生根率达100%;以子叶和下胚轴为材料研究其对草丁膦的敏感性,发现子叶对草丁膦更敏感,0.050mg/L草丁膦对子叶的致死率达到89.0%;对下胚轴的致死率为71.5%。该研究建立了马齿苋植株高频再生体系,并确定了其对草丁膦的敏感性,可为该品种的基因工程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5.
黄瓜离体子叶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份不同生态型黄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外植体类型、激素配比和基因型对黄瓜离体再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外植体材料形成愈伤组织的难易程度依次为子叶下胚轴根尖。3份不同生态型黄瓜品种均在M10(MS+1.5mg/L 6-BA+2.0mg/L AgNO3)培养基上表现出较高的不定芽再生诱导率,欧洲温室型黄瓜品种"优秀"为最佳基因型,在M10培养基上再生频率为14.71%,平均每外植体再生芽数为2.0,S2(MS+0.1mg/L 6-BA)培养基能明显促进不定芽的伸长,MS培养基添加0.15mg/L IBA可以使再生植株生根。  相似文献   

6.
以水果黄瓜‘G830’‘G981’‘G991’‘G1001’‘G1011’为材料,将种子在0.1%升汞溶液中消毒后,播于MS基本培养基,取刚脱离种壳的无菌苗子叶节作为外植体,接种到MS+2mg/L 6-BA+2mg/L Ag NO3诱导培养基中,比较不同基因型分化效果。结果表明,‘G1001’诱导率最高,外植体出芽数为1.50。进一步以‘G1001’为材料,探究不同浓度6-BA下的芽的诱导效率,结果表明,在6-BA浓度为1mg/L和1.5mg/L时诱导效果最好,每个外植体出芽数为2.35和2.50。研究建立了水果黄瓜‘G1001’高效再生体系,为后续遗传转化和基因功能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蛋白桑的幼嫩叶片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蛋白桑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TDZ 1.0mg·L~(-1)+NAA 0.1mg·L~(-1);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TDZ 0.2mg·L~(-1)+NAA 0.09mg·L~(-1),分化率为21.65%;培养基1/2MS+PVP 0.2g·L~(-1)+NAA 0.5mg·L~(-1)生根率最高,达到66.70%;对草丁膦的敏感性试验中,草丁膦浓度0.04mg·L~(-1)为蛋白桑叶片半致死浓度,草丁膦浓度0.05mg·L~(-1)对蛋白桑叶片的致死率为75.00%,草丁膦浓度0.07mg·L~(-1)的致死率为100.00%。  相似文献   

8.
以20个黄瓜自交系2~3天的子叶为外植体,比较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组合、AgNO3质量浓度和基因型对芽的诱导、增殖、伸长、生根的影响,从而建立了快速高效的黄瓜子叶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最佳的培养基配方:诱导培养基为MS 6-BA 1.0 mg/L AgNO3 1.0 mg/L,增殖培养基为MS 6-BA 2.0 mg/L AgNO3 1.0 mg/L,伸长培养基为MS 6-BA 0.1~0.2 mg/L;生根培养基为MS.20种基因型均能诱导出再生芽,诱导率较高的自交系排序:IL 69>IL 103>IL 67>IL 99>IL 77>IL 57,其诱导率依次为94%,88%,87%,78%,70%,62%.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以黄瓜(Cucumis sativusL)品种“Green Long”为实验材料,按下列培养基配方: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BA(0.2~1.5)mg/1,ABA(0.1~1)mg/1,AgNO3(0.5-2)mg/l。处理为:不同浓度的6-BA分别和不同浓度的ABA和AgNO3自由组合,研究影响黄瓜组织培养的诸多因素,建立了黄瓜离体子叶高频不定芽再生体系。结论是:黄瓜5-6日苗龄无菌苗子叶为最佳外植体,芽诱导率高;7~10天苗龄的外植体长势弱,不利于芽的分化。其中,MS+6-BA1mg/I+ABAO.5mg/l+AgNO32mg/l芽分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以‘卡其01’水果黄瓜为试材,研究不同苗龄、不同激素浓度对其子叶节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结果表明:4d苗龄的子叶节不定芽再生频率达100%,随苗龄增加,再生率显著下降,8d的外植体生长势弱,不利不定芽的分化;最佳不定芽诱导和增殖培养基分别为6-BA0.2 mg/L+IAA0.05 mg/L,6-BA 0.1mg/L+IAA 0.02 mg/L;1/2MS+IBA 0.1 mg/L对‘卡其01’的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为83%0,40~50 d即可得到完整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1.
黄瓜耐低温弱光品种的评价体系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低温弱光抗性水平不同的16个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低温弱光逆境下的光合代谢、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和形态指标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实用性强的早期黄瓜低温弱光耐受性鉴定方法和体系,并用于黄瓜育种材料的选择,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同时对该体系的稳定性、可操作性、选择压力和标准化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黄瓜对低温和弱光的耐受性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性状,需要单独进行评价.设计了以叶面积增长量为主要性状指标的弱光(或弱光 偏低温)耐受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以冷害指数作为临界低温耐受性评价指标的快速筛选体系,两者可复合实施.  相似文献   

13.
不同黄瓜品种苗期耐盐性指标筛选与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不同黄瓜品种的耐盐性差异,同时构建黄瓜苗期耐盐性筛选的指标评价体系,在日光温室内采用细砂和珍珠岩(2 V∶1 V)混合基质进行育苗,浇灌不同盐浓度的1/2 园试配方营养液,利用黄瓜幼苗叶片盐害指数对15 个黄瓜品种的耐盐性进行聚类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黄瓜幼苗各生长指标和生物量指标在耐盐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比重。结果表明:地下部干质量、壮苗指数和根冠比能较好地反映黄瓜幼苗对盐胁迫的响应,可以作为黄瓜苗期耐盐性的评价指标;依据3 g·L-1 盐浓度下各黄瓜品种的盐害指数,将供试黄瓜品种分为5 类:耐盐品种(绿冠1 号和宁星欧美水果黄瓜)、较耐盐品种(中农12 号、中科958、荷兰迷你黄瓜、中农21 号和中农16 号)、盐敏感中等品种(津优1 号、优胜和中农8 号)、盐较敏感品种(京棚密刺和新4 号)、盐敏感品种(春棚5 号、绿优和中农大41 号)。  相似文献   

14.
耐低氮胁迫黄瓜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正常供氮和低氮胁迫条件下,比较了18个黄瓜品种的产量、地上部生物量、植株氮素吸收总量及果实氮积累量的变化。结果表明:① 在低氮胁迫条件下,所有供试黄瓜品种的产量和果实氮积累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津优2号和津优31号下降幅度较小,津绿30号和美好下降幅度较大|津优2号和津优31号的地上部生物量、津优31号的植株氮素吸收总量有所升高,其余品种的地上部生物量、植株氮素吸收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津绿30号和美好下降幅度较大|综合产量、地上部生物量、植株氮素吸收总量、果实氮积累量来看,津优2号和津优31号耐低氮能力较强,津绿30号和美好的耐低氮能力较弱。② 相关性分析表明,在低氮胁迫和正常供氮条件下,地上部生物量、植株氮素吸收总量和果实氮积累量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产量、地上部生物量、植株氮素吸收总量、果实氮积累量均可作为耐低氮胁迫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15.
黄瓜耐低氮基因型的筛选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4个黄瓜基因型为筛选材料,将盛果期所检测的10个指标与耐低氮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发现叶绿素b含量是最理想的黄瓜耐低氮性筛选指标。以此指标筛选得到D0328和D0422两个叶绿素b含量最高和最低的品种,分别作为父本和母本形成杂交组合。通过D0422×D0328构建6个世代(P1、P2、F1、F2、BC1P1和BC1P2)遗传分析体系,分析结果表明:黄瓜耐低氮性是数量性状,符合加性-显性模型,以加性效应为主;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其遗传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16.
以43份不同类型的黄瓜品种(品系)为试验材料,在黄瓜苗期进行低温处理(昼/夜温度为12℃/9℃),以冷害指数作为鉴定指标对其耐低温性进行评价。最终鉴定出7份耐低温材料、10份低温敏感型材料。对黄瓜低温处理后的冷害指数(Y)与叶绿素降低率(X1)、可溶性蛋白增高率(X2)、MDA增高率(X3)、脯氨酸增高率(X4)、POD增高率(X5)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建立了鉴定黄瓜耐低温性的回归方程:Y=0.433+0.671X1+0.005X2+0.121X3-0.733X4+0.248X5。  相似文献   

17.
以黄瓜品种长春密刺子叶节为外植体,研究了乙酰丁香酮(AS)的添加方式、浓度及共培养pH对黄瓜遗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侵染菌液和共培养基中加入AS均可显著提高黄瓜抗性芽诱导率,浓度以100μmol·L-1为最佳。共培养基的pH对黄瓜抗性芽诱导率也有影响,其中在pH 5.2的共培养基上黄瓜转化率最高。研究结果优化了黄瓜遗传转化体系,提高了黄瓜转化效率,为推动黄瓜转基因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黄瓜种子及幼苗期耐冷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个生态类型的22个黄瓜品种(系)的种子在15 ℃低温下相对发芽力、2.5 ℃低温处理后胚根伸长速率和三叶一心期的相对电解质渗透率共4项指标分别进行了测定,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22个品种(系)的耐冷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个华北型黄瓜品种(系)中有2个强耐冷性品系和1个耐冷品种,4个华南型黄瓜均属于不耐冷或冷敏感类型,美国露地型黄瓜、欧洲温室型和露地型黄瓜共9个品种(系)包括了耐冷、中等耐冷和不耐冷等不同类型|日本型黄瓜日节成表现为冷敏感类型。  相似文献   

19.
从黄瓜离体体细胞再生体系、遗传转化方法、目的基因、转基因植株安全性研究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黄瓜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进展,并简要分析了我国黄瓜转基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13年夏季引进4个黄瓜砧木品种,以丰田全能作为接穗品种,对嫁接成活率、嫁接后生长势、果实性状、抗病性及丰产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日本青秀嫁接亲和性好,植株生长势强,果实性状好,产量最高,综合表现最佳,可作为桂林市夏季黄瓜嫁接栽培砧木进行进一步试验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