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稻田养鱼的收捕。若在收割稻前捕鱼上市,先在鱼沟、鱼溜、暂养池里直接张捕,可采用“张花篮”和丝网、吊督等渔具捕收,然后放干池沟水,在排水口张网捕收,最后将稻田加满水后放干水,将个别残留在田中的鱼引入池沟中捕收。稻收割后捕鱼,其具体方法:在稻田收割前十五天左右,通过逐步加水排水,将鱼引入池、沟里;或者不降低水位,但这给稻收割带来一定的难度,可用木条制成稻把架,便于稻子收割,这样稻割后收捕就比较方便。二、稻田养虾、蟹的收捕。稻一般在10月中旬前后成熟,霜降前收割,罗氏沼虾是高温养殖品种,其收捕期在9…  相似文献   

2.
<正>稻渔综合种养包括稻鱼、稻虾、稻蟹、稻鳖等共生轮作模式。实践表明,稻渔综合种养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稻渔双赢”的优势,既能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又可以显著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是一种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也是各级农业主管部门主推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3.
周元春 《科学养鱼》2023,(10):43-44
<正>稻蟹综合种养实质性就是生态农业,即同一环境(水体)动植物共生互补的生态循环农业,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和管理手段,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现代农业。响水县黄圩镇茂成家庭农场,坚持不改变粮田性质,在同一块地里实施麦、稻、蟹共生互补,进行稻渔生态种养模式,取得一田“麦、稻、蟹”三丰收。现将2022年度稻、麦、蟹综合种养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流水坑沟式稻田养鱼,在我区目前已推广1252亩。稻田养鱼是一种立体种养、集约经营、以稻养鱼、以鱼促稻的稻鱼共生生态系统,它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88-1989年我们在岩前乡眉山村进行了流水坑沟式“千斤稻、百斤鱼”的试验,连续2年获得成功。1988年和1989年经验收稻田面积分别为1.81亩、1.03亩。  相似文献   

5.
1.依据稻鱼结合方式,可将稻田养鱼方法分为稻鱼并作型稻田养鱼、稻鱼轮作型稻田养鱼和稻鱼间作型稻田养鱼三种类型。(1)稻鱼并作型稻田养鱼。即种稻养鱼在同一田块同时进行。这是比较普遍的养殖方法。根据水稻栽收手段又可将这一方法划分为单季稻田养鱼和双季稻田养鱼。单季稻田养鱼还可根据水稻成熟季节划分为早稻田稻田养鱼、中稻田稻田养鱼和晚稻田稻田养鱼。双季稻田养鱼根据鱼类是否连养可划分为双车独立种养稻田养鱼(即随着稻谷的两次裁收,鱼类也相应两次放捕)和双车速养稻田养鱼。(2)稻鱼轮作型稻田养鱼。即稻田种稻时不养…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稻田养鱼实施成果显著,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实现稻鱼双收,增加经济收益。不同地区在稻田结构、稻鱼搭配、水稻种植管理、鱼类养殖管理上均有差异。但都比单独种粮时有更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7.
王树林 《内陆水产》1996,22(3):16-16
稻田鱼、蛙结合养殖技术我国有数亿亩的稻田面积,有很多的稻田都可发展水产业。稻田中水温高,富氧,pH值适宜,有水稻遮荫,饵料丰富;稻田鱼、蛙结合立体开发,就是鱼、蛙、稻综合养殖种植,即把水稻种植业与水产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使两种不同的生产在同一场所进行...  相似文献   

8.
小龙虾稻田生态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龙虾具有适应力强、繁殖力高、病害少、食性杂、生长快、耐高温、耐低氧等特点,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虾类。稻田养殖小龙虾是将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的一种生产模式,它利用稻田的自然环境,辅以人工营造的生态系统,既种植水稻又养殖小龙虾,使稻田内的水资源、杂草资源、水生动物资源、昆虫资源以及其它物质和能源更加充分地被小龙虾所利用。并通过小龙虾的生命活动,达到为稻田除草、灭虫、松土、活水、通气和增肥之目的,在人工管理条件下获得稻、虾互利双收的理想效果。现将主要技术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叶细养 《水产科技》1997,(3):27-27,29
稻底养鱼又称稻鱼共生,是农业部“九五”期间重点推广十大农业技术项目之一。所谓稻底养鱼是在同一块稻田上,同时既种稻又养鱼,既收获稻谷又收获鱼,一举两得。稻底养鱼在我省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珠江三角洲水网地带和沙田区及低搠地区,广大农民利用水资源丰富的优势,筑高田基或挖深沟,地高部分种稻,地低处养鱼。近年来,  相似文献   

10.
正稻、虾、鳅生态种养模式,是在稻虾轮作、稻鳅共生基础上进行融合和提升的生态种养模式,该模式利用水稻"吸肥去污",净化养殖水质;青虾摄食稻田饵料,泥鳅钻地松土,在田中造肥、松土、除虫;稻田生态系统实行"一种二养三收",使粮食生产和水产养殖双丰收,从而达到稳粮增收、减肥减药、绿色生态的生态高效目标。现将该模式进行总结介绍。一、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11.
稻田养蟹是一种合理利用稻田生态环境增产增效的一种生产方式,利用稻田生态条件使当年仔蟹在一个生产周期内由0.7-1.0克达到65-100克商品规格,亩产稻谷417公斤,蟹27.2公斤,鱼33.5公斤,亩获纯利1527.73元,达到蟹鱼稻三丰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正>通过稻—虾轮作能够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丰收,也能为农村三产融合打下良好基础,提高农田含金量。“稻—虾轮作”模式可以在保证主粮生产的前提下,以渔促粮,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共赢,有效提高种植户的效益。本文以永康市石柱镇池宅村及西溪镇叙光家庭农场为例简要介绍金华市稻—虾轮作模式。  相似文献   

13.
<正>稻鳅综合种养是各地开展稻渔综合种养生产的常见模式之一。在稻田中养殖泥鳅能够充分利用稻田空间,两者相互促进,达到一水多用、稻鳅双收的效果。目前稻田养殖泥鳅在全国各地均有开展,但养殖效益差距较大。2018年笔者在怀远县现代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进行了稻田养殖泥鳅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稻田养鱼,以稻为主,稻鱼兼作,充分挖掘稻田的生产潜力,以鱼促稻,稻鱼双收。随着稻田养鱼的发展,它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1、发展稻田养鱼的意义 1.1增肥保肥作用。鱼类排出的粪便施于田面,为水稻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农业部联合有关推广科研教学单位开展了稻渔综合种养新技术模式的试点示范,逐步形成了稻鱼、稻蟹、稻虾、稻鳖等19种典型新技术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实践表明,稻渔综合种养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优势,"一水两用、一田双收",能有效促进粮食生产,极大地促进农渔民增收,同时具有巨大生态效益,是产业扶贫的有效  相似文献   

16.
有收无收在于放,多收少收在于管。只有搞好科学管理,处理好肥饵、氧气和水温三个环节。使其达到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才能充分发挥物质基础,提高池塘生产力。具体措施是:  相似文献   

17.
据悉,江苏淮阴市2001年将继续实施“压稻扩渔”,稻田养殖在原有的31.72万亩基础上,新增10万亩。 目前淮阴市现有水稻面积360万亩,其中自流灌溉面积73万余亩,有很好的发展稻田养殖潜力。根据比较效益与发展前景,在秋季农业结构调整中,我市总体部署了“压稻扩渔”方案,使总面积超过40万亩,这些新增面积主要分布在水渠条件好的洪泽湖周边和里下河地区乡镇。稻田种养模式主要推广稻鱼虾型、稻鱼蟹型、稻蟹型三种模式,鼓励发展稻田养泥鳅、稻田养黄鳝等,大力发展青虾精养、主养和大规模河蟹养殖。种草生态养殖也被…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农业部在湖北省潜江市召开全国稻渔综合种养现场会。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在会上指出,稻渔综合种养实现了"稳粮增收、渔稻互促、绿色生态",做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让种粮农民在经济上吃亏"要求的有效途径,扶持稻渔综合种养经济上划算、生态上对路、政治上得民心,值得下大气力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19.
正一、技术名称稻渔综合种养养殖技术二、技术概述稻渔综合种养是指利用稻田水面进行水产品养殖,获得水稻和水产品的一种生态种养模式。稻渔综合种养可充分利用物种间资源互补的循环生态学机理,采用稻鱼共生、稻鱼轮作方式,依托水稻和水产两大资源优势,达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目的,是一种生态循环、优质高效的模式。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中稻和渔是一个相互依存、循环利用的生物链,养殖的鱼能为秧苗活泥增氧,田间的秸  相似文献   

20.
赣州县江东乡团结村19组村民姜开东,1991年利用1亩潜育化冷浸田开展垄栽稻鱼萍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91年9月20日经省、地、县有关部门的专家和领导现场验收,亩产鲜萍3850公斤,起水鲜鱼550尾(其中草鱼110尾,鲤鱼垂400尾,鲢鱼40尾),重202.8公斤。减去鱼种重87.1公斤,净产115.7公斤,收获稻谷600公斤,比不进行垄栽稻鱼萍生产的同类对照平作稻田的稻谷亩增产53.5公斤。增长9.8%。亩产值达1839.60元,比对照田增加1457.05元。姜开东为夺取稻鱼萍三丰收而奋力砍出的三板斧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