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在国有重点林区的贯彻落实情况,探求在国有重点林区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可行性,使国有林区的森林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培育和发展,推动森林生态建设战略的深入实施,2004年9月上旬,我们采取间接调查和直接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大杨树林业局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
区域性结构雷同、重复建设、林区经济过分依赖林木采伐业等问题 ,长期制约着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发展。调整林业生产布局 ,是国有林区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生产分布的现实问题 ,提出林业生产布局的调整设想 ,力求解决林业生产布局中存在的问题 ,促进国有林区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社会林业的产生、特征及其在国有林区发展中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同时,针对国有林区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促进社会林业发展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淑英 《山西林业》2023,(S2):14-15+84
林业产业的发展,对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山西省直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发展优势,分析了省直国有林区产业发展现状,对省直国有林区今后产业发展思路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基于SSM模型的内蒙古国有林区主导产业选择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选择竞争力强、扩散效应大的林业主导产业来带动内蒙古国有林区经济整体的快速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结合林业产业特征和区域空间属性,运用SSM模型对内蒙古国有林区林业主导产业选择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内蒙古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国有林区是山西林业建设的主力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分析了国有林区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面临的形势、任务,提出了国有林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直国有林区是山西省林业生态建设的主力军,国有森林资源管护的国家队。从3个方面介绍了黑茶山林区坚持国有林区改革,发展民营林业产业,推动林业生态建设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孟莉  王立海  万阳 《森林工程》2006,22(6):57-59
应用熵理论对我国国有林区目前的林业系统状态进行分析,得出国有林区林权制度必须改革的结论,并从系统论、经济学和林业可持续发展角度探讨了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国有林权制度改革 重在激活林区经济发展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创造多元化林业经营管理体制.是现代林业发展的根本趋势.也是国有林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的必然选择。伊春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在全国国有林区一开先河.是惠及林业职工、实现林区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变革的开始。  相似文献   

10.
资源培育事关国有林区森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祝光耀一、国有林区在森林经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各级党政领导和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随着林业事业的蓬勃发展,国有林业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企业营林工作迅速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  相似文献   

11.
国有林区职工家庭是林区复合系统中最微观的主体,国有林区的转型发展影响着林区职工家庭,职工家庭的生计态势也影响着国有林区的顺利转型和发展。因此,在国有林区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关注林区职工家庭的发展态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文中将国有林区职工家庭脆弱性界定为林区职工在面对突发或是长期的外在压力、冲击或风险时的抵御能力,或是面临外在环境变化时适应能力不足、不安全或是易受灾的程度;并依据生计理论,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分析东北国有林区职工家庭脆弱性具体表现维度;应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分析东北国有林区职工家庭脆弱性的形成演化机理。结果表明,东北国有林区职工家庭脆弱性的形成是职工家庭内外部环境因子的压力与职工家庭自身对因子响应能力共同决定的结果;长期来看,林区职工家庭的脆弱性有向威胁森林资源安全、抑制林区经济发展、破坏林区社会稳定3个方向演化扩散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发展国有林业和国有林区改革是中国林业改革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必经之路,也是国有林区全面停伐及生态建设转型背景下寻求林区社会福利即民生福祉最大化的必然选择。文中通过构建国有林业改革与国有林区社会福利变迁的时间框架,以国有林业体制机制重大调整作为林区福利变迁的研究视角,提出1949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有林区处于剩余型福利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1998年处于采伐限额下的工业成就型福利阶段,1998-2014年处于生态建设转型中的制度型福利阶段,2014年至今处于全面深化改革下从制度型福利向发展型福利转变阶段;阐述了各个阶段林区不同福利类型的基本布局和给付特征。伴随国有林区改革深化,建议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建立林区社会支出与经济增长包容性并存的发展型福利给付机制。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全面停伐背景下, 实现国有林区经济社会转型迫在眉睫。文中测算、对比和评价2003—2014年全国及重点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和方向, 以期掌握重点国有林区近年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特征, 得到以下结论:1)重点国有林区各森工林区产业结构转换速度普遍较慢, 同一林区不同产业的增速差异化不显著; 2)重点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转换方向总体合理, 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趋势有助于实现林区产业效率均衡与结构稳定; 3)重点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整体低于全国水平。根据研究结论, 从巩固非林替代产业、培育主导产业、因地制宜进行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注重制度配套以及深化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支撑重点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4.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践行"两山"理念的时代任务与优先行动,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后脱贫时代"共同富裕协同推进的重要举措。文中首先在解释生态保护红线内涵的基础上,梳理东北国有林区生态保护红线政策的演进脉络,并以黑龙江省为例结合实际情况理清生态保护红线政策对林业产业发展的约束范围及程度;其次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的生态产业,阐述生态保护红线对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作用机理;最后从3个方面提出在生态保护红线政策下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建议:以森林资源为纽带,紧密联系森林碳汇建设与碳中和战略目标;建立物质类生态产品科技创新联盟,增强市场化支撑能力;打造东北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综合体,促进文化服务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可为东北国有林区未来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参考,以促进林木资源保护和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林业政策事件对林业行业发展改革具有直接推动作用。我国国有林场改革作为林业发展中的典型政策事件,兼具了林业发展的公益性和经济性,在林业政策中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而金融市场的变化情况能够很好地反映林业行业的发展前景。文中选取我国国有林场改革这一典型的林业政策事件,通过事件研究法,采用市场模型测算国有林场改革对相关林业股的市场影响。结果显示,国有林场改革政策的颁布显著提高了相关林业股的股价,表明国有林场改革对林业行业是利好信号,得到了投资者的积极回应。不同时期国有林场改革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均十分显著,但是效果不同。鉴于政策发布的时间和内容的差异对资本市场的不同影响,建议注重政策颁布的时点并加强对政策的解读,使更多投资者关注林业资本市场,促进林业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森林是一个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于国家经济建设与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来自生态保护和木材需求的两大压力形成了对我国林业的巨大挑战,我国林业建设任务艰巨。阐述了阿木尔林业局改进营林措施,包括病虫害防护和造林技术。期望能为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尽一点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7.
神农架林区国有林场改革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农架林区是全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笔者通过全面对神农架林区国有林场改革的现状分析,阐述了国有林场在天保工程、退耕还林、森林资源管护、造林绿化工作中所起的作用,为国有林场改革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指出了林区国有林场改革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国有林场体制不顺,基础设施落后,生活条件艰苦,产业发展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离退休人员多,负担沉重,债务缠身,发展艰难。进而从改革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森林资源流转步伐,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合理分流富余人员,稳定和完善对国有林场扶持政策等5个方面提出了林区国有林场深化改革之对策。  相似文献   

18.
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以经济、生态和社会三方面为主的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定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AHP及TOPSIS模型,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2010年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631 4,其经济发展处于攻坚阶段。最后,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态和社会的发展距目标差距较大的现实,提出通过财税政策调整、接续产业建设等措施来加快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试析大兴安岭林区第一次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及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我国的重点国有林区,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林区的林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新时期生态建设政策的影响,呈现出产业发展方向及产业结构的变化。文章针对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以及第一次产业内部结构的发展变化,着重分析了第一次产业内部各项产业对其增长的贡献,指出农、林、牧、渔四业未来可能的发展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森林资源型经济转型是在国有林业经济领域应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深刻实践,而转型期间产生的社会福利损失则是资源型经济“改革之殇”的具体体现,具有政策性、周期性和阶段性、广泛性、相对性等本质特征。经济转型中的福利损失包括传统森工企业承受的生存困境及不断弱化的企业贡献力(经济贡献力、资源管护力、生态服务力)、林业职工生计的每况愈下、林区福利体系的碎裂化及其应对国家生态战略需求的妥协性和政策依赖性、国有林区社会认同危机以及国有森工企业的群体价值威胁等。只有通过转变观念,加深认识,以包容性增长理念统筹兼顾经济转型与社会福利建设,才能在分别实现以产业多元化破解资源型经济转型、以供给与保障多元化减小社会福利损失的前提下确保森林资源型经济转型和林区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的协调与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