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马博英  徐礼根 《园艺学报》2007,34(2):469-472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0、1、8、16 mmol·L-1 4个供氮水平下香根草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氧化酶类活性和MDA、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氮浓度的增加,香根草叶片Pn、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电子传递量子产率(Ф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8 mmol·L-1氮浓度时达最大,16 mmol·L-1氮浓度时最小,而1 mmol·L-1与8 mmol·L-1氮浓度时相比差异不显著;随着氮浓度的增加,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则先下降后升高;游离脯氨酸(Pro)含量上升。这些结果说明香根草叶片在低氮情况下能保持较高的Fv/Fm、ФPSⅡ、qP和抗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2.
以新铁炮百合的两个主栽品种 ‘雷山一号’和‘Sayaka’为材料,对其幼苗在不同温度下(25 ℃、32 ℃、38 ℃和44 ℃)的光合特性及光保护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低于38℃时净光合作用速率(Pn)下降幅度较小,高于38 ℃时显著下降。随着处理温度的提高,气孔导度(Gs)呈下降的趋势,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上升,气孔限制值(Ls)下降。不同处理温度下,两品种叶片最小荧光(Fo)无明显变化,最大荧光(Fm)和光系统II(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下降程度较小。光下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呈持续下降趋势,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则随处理温度的提高而迅速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处理温度升高而提高。本研究表明‘雷山一号’和‘Sayaka’幼苗能够耐受32~38 ℃的高温;在较高的处理温度下,叶片可以通过提高非光化猝灭和抗氧化酶活性两种机制来保护光合机构免受伤害。  相似文献   

3.
外源水杨酸对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营养液栽培,研究了外源水杨酸对NaCl胁迫下番茄叶片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条件下进行SA处理,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均较NaCl胁迫条件下未加SA处理有明显的增加。SA处理减缓了细胞间隙CO2浓度(Ci)、气孔限制值(Ls)的升、降速度。外源SA减小了NaCl胁迫下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Ⅱ)、叶绿素光化学猝灭系数(qP)的下降以及初始荧光(Fo)、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的升高。说明外源SA对NaCl胁迫下番茄叶片光合系统的破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比较不同甜樱桃品种的耐热性,以6个品种的1年生盆栽嫁接苗为试材,通过模拟高温,探究高温胁迫下其叶片生理、叶绿素荧光指标变化,结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价其耐热性,并通过逐步回归模型筛选出甜樱桃耐热生理评价指标。结果表明,经高温胁迫后,6个品种甜樱桃幼苗的抗氧化酶、渗透调节物质等生理指标变化有所不同;各品种叶绿素荧光参数中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均显著下降,拉宾斯的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升高,桑提娜的NPQ下降,其余品种的NPQ无显著变化。6个品种幼苗的综合耐热性排序为红蜜>桑提娜>早大果>雷尼>拉宾斯>布鲁克斯。基于逐步回归模型筛选出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脯氨酸含量、Fv/Fo 4个指标可高效、准确地对甜樱桃耐热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以一年生"红阳"猕猴桃嫁接苗为试材,以无遮荫覆盖为对照,研究一层膜遮荫(透光率约70%)、二层膜遮荫(透光率约45%)和三层膜遮荫(透光率约25%)对猕猴桃容器苗叶绿素含量、渗透调节物质、保护酶活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叶片细胞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层、二层膜遮荫后猕猴桃苗生长健壮,主要表现为相对叶绿素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酶(GSH)、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光化学电子传递效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以及栅栏组织/海绵组织比均显著高于对照,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显著性低于对照;三层膜遮荫下猕猴桃苗的各项生理指标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因此,适度遮荫可有效防止夏季强光对猕猴桃苗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以康乃馨(Dianthus caryophyllus L.)切花为试材,瓶插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硫化氢(H_2S)供体硫氢化钠(NaHS),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研究H2S对康乃馨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期探讨外源硫化氢(H_2S)对康乃馨切花保鲜的调控机理。结果表明:在康乃馨切花衰老过程中,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暗下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潜在活性(Fv/Fo)、光下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降低。与对照相比,适宜浓度的NaHS溶液能延长切花寿命,增大花径,增加叶片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Fv/Fm、Fv/Fo、ΦPSⅡ明显升高。其中,以600μmol·L~(-1) NaHS溶液处理的效果最好。瓶插第4天600μmol·L~(-1) NaHS溶液处理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可见,外源H2S可增强康乃馨切花衰老时活性氧清除能力,减轻叶片光合结构的伤害,延长花期,提升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外源硫化氢(H2S)对黄瓜耐冷性的调控机理,以‘津优3号’黄瓜为试材,叶面喷施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H2S对温度变化的响应,以及对黄瓜叶片光合作用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日光温室内气温降低和低温持续时间的延长,黄瓜叶片的H2S含量及D–/L–半胱氨酸脱巯基酶(CDes)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活性,以及暗下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下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电子传递效率(ETR)和光化学猝灭(qP)逐渐降低,胞间CO2浓度(Ci)、初始荧光(Fo)和非光化学猝灭(NPQ)趋于升高。低温胁迫可使MDA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与对照相比,NaHS处理叶片的H2S含量和CDes活性及Pn、Gs、Tr、RuBPCase活性、Fv/Fm、ΦPSII、ETR和qP明显升高,Ci、Fo和NPQ显著降低。低温下NaHS处理的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而SOD、POD、CAT、APX和GR活性明显高于对照。NaHS处理的黄瓜产量比对照增加15.3%。可见CDes催化合成H2S受低温胁迫诱导,外源H2S可增强活性氧清除能力,减轻低温对黄瓜叶片光合机构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ALA处理对遮荫下西瓜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永平  汪良驹 《园艺学报》2007,34(4):901-908
用100 mg/L 5 - 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 ALA) 处理遮荫条件下的西瓜幼苗叶片10 d后, 用PAM22100型便携式叶绿素荧光仪连续测定其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 遮荫显著降低叶片光化学效率, 而ALA处理提高弱光下幼苗叶片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 、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 ETR) 、光化学猝灭系数( qP ) 以及光化学反应能量分配率( Pc) 。SOD活性抑制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C) 处理降低ΦPSⅡ、ETR、qP和Pc值等荧光参数, 而ALA处理可以消除DDC的抑制效应, 说明ALA对PSⅡ光化学反应的促进效应与细胞抗氧化酶活性有关。遮荫处理提高叶片初始荧光( Fo) , 降低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 Fv/Fm) , 而遮荫下ALA和(或) DDC处理对这些荧光参数变化没有明显效应。据此推测, ALA处理10 d时对西瓜叶片PSⅡ本身没有直接影响, 它对光化学效率的促进效应可能是通过增强PSⅠ附近SOD等抗氧化酶活性, 促进活性氧代谢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苹果四倍体品种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同源四倍体品种天星、烟嘎1号和对应的二倍体品种富士、烟嘎1号为试材,研究了苹果四倍体品种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PS 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的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以吸收光能为基础的光合性能指数(PI)均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其中Fm、Fv/Fm...  相似文献   

10.
不同温度下新铁炮百合幼苗的光合特性及其保护机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新铁炮百合的两个主栽品种'雷山一号'和'Sayaka'为材料,对其幼苗在不同温度下(25 ℃、32 ℃、38 ℃和44 ℃)的光合特性及光保护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低于38℃时净光合速率(Pn)下降幅度较小,高于38 ℃时显著下降.随着处理温度的提高,气孔导度(Gs)呈下降的趋势,胞问二氧化碳浓度(Ci)上升,气孔限制值(Ls)下降.不同处理温度下,两品种叶片最小荧光(Fo)无明显变化,最大荧光(Fm)和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下降程度较小.光下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呈特续下降势,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则随处理温度的提高而迅速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氯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处理温度升高而提高.本研究表明'雷山一号'和'Sayaka'幼苗能够耐受32~38℃的高温;在较高的处理温度下,叶片可以通过提高非光化猝灭和抗氧化酶活性两种机制来保护光合机构免受伤害.  相似文献   

11.
以果期辣椒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对UV-B胁迫下辣椒的生理响应,旨在为辣椒栽培生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喷施SNP(3 mmol·L-1)显著提高了UV-B胁迫下辣椒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光合荧光参数Fv/Fm,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和可溶性糖含量;光合荧光参数Fo、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从而降低了UV-B胁迫对果期辣椒的伤害。综上所述,外源NO参与了辣椒对UV-B胁迫的应答与防御,提高了辣椒对UV-B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12.
以番茄品种"福美十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番茄幼苗生长与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A3[V(草炭)∶V(玉米秸秆)∶V(牛粪)∶V(食用菌下脚料)∶V(蛭石)=1∶2∶0.5∶0.5∶1]的基质配比,幼苗在出苗率、株高、茎粗、叶片数和根冠比等性状上表现最优,分别为98.25%、44.60 cm、0.50 cm、9.12片与7.95;叶片光系统Ⅱ(PSI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与PSⅡ潜在活性(Fv/Fo)的值在幼苗生长前期、中期和末期也均为最高,Fv/Fm值分别为0.82、0.74和0.79,Fv/Fo值分别为3.92、2.97和3.23;其叶片内丙二醛(MDA)含量最低为6.02μmol/g,其根系活力最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与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最高,分别为158.26μg/(g·h)、386.23 U/g、6.26 U/(g·min)和0.203 mg/g,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说明采用处理A3的基质配比更适宜于番茄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不同茄子品种幼苗耐热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雅  何勇  朱祝军 《中国蔬菜》2009,1(24):30-35
以45 ℃/36 ℃(昼/夜)的温度对4个茄子品种进行胁迫处理,研究了高温胁迫对茄子的热害指数、电解质渗透率、SOD活性、MDA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后,茄子热害指数、电解质渗透率及MDA含量显著上升,耐热品种上升幅度低于不耐热品种;SOD活性显著降低,恢复2 d后耐热品种06-E417和紫妃1号的SOD活性比处理前上升了20.3 %和20.7 %,不耐热品种则没有表现这种趋势。高温胁迫后,茄子Fv/Fm、Fv/Fo、ΦPSⅡ、qP、ETR及Fv’/Fm’均显著降低,耐热品种降低的幅度低于不耐热品种,表明在高温胁迫后耐热品种具有较高的光系统Ⅱ活性。  相似文献   

14.
根域蓄水调控对苹果叶片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4年生盛果期红富士/平邑甜茶(Malus×domestica Borkh.‘Red Fuji’/M.hupehensis Rehd.)为试材,研究"埋砖蓄水"根域调控处理对根域土壤环境和苹果树叶片生长、光合性能特性、抗氧化酶活力等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有限灌溉条件下的果树栽培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根域蓄水调控能显著提高不同深度土层含水量,增加苹果植株叶片含水量及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净光合速率(Pn);使叶片PSⅡ潜在活性(Fv/Fo)和性能指数(PIABS)提高,Tfm值降低,即提高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转化速率;叶片的SOD、POD、CAT活性及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根域蓄水调控改善了根际土壤水分环境,提高了植株光合碳同化速率和电子传递速率,显著减少活性氧的产生,延缓叶片衰老,延长了叶片功能期。  相似文献   

15.
汪霖 《北方园艺》2011,(24):80-83
以绣球为试材,采用水培法研究了0(CK)、0.01、0.05、0.1、0.5 g/LNaCl胁迫浓度下绣球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MDA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和CAT活性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有所下降,MDA含量有升高的趋势;在(0.01~0.05 g/L)低浓度NaCl处理下,保护酶POD活性低于CK,在(0.10~0.50g/L)高浓度NaCl处理下,POD活性高于CK.SOD酶活性显著提高.随着NaCl浓度的增强,在(0.10~0.50 g/L)处理下CAT活性高于CK且显著增加.绣球具有一定的抗NaCl胁迫的能力与喜盐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种植密度对薄皮甜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冀西北坝上地区露地以薄皮甜瓜"真甜王"和"红城5号"为试材,采用双蔓整枝,设行距为1.0 m,株距为3水平,即B1:0.35 m,B2:0.40 m,B3:0.45 m共6个处理,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薄皮甜瓜果实发育、光合特性、产量和折光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行距一定的情况下,适当加大株距,有利于甜瓜果实的膨大,有利于提高果实的折光糖度.在同一行距条件下,适当增加株距,会引起Fo的降低,Fv,Fm,Fv/Fm和Fv/Fo的增加,提高了净光合速率,有利于产量的提高,但过分加大株距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盐胁迫对早开堇菜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法,对早开堇菜进行不同浓度NaC1溶液盐胁迫处理,测定盐胁迫下早开堇菜的生长及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指标,以探讨其耐盐能力.结果表明:随盐浓度和盐胁迫时间的增加叶片萎蔫程度、黄化程度加剧;叶片中MDA含量和POD活性基本呈上升趋势,其中MDA缓慢上升;POD活性先缓慢上升、后大幅上升;S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综合各观测指标认为,早开堇菜有较强的耐盐性,可在含盐量4 mg/g以下的土壤中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