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采用高温干燥与常规干燥相结合的工艺技术,干燥水曲柳厚板材,经多次实践证明,不仅缩短干燥周期,而且提高了干燥质量。  相似文献   

2.
高频真空干燥木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东北主要树种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 Rupr)和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板材为试材,并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5mm和50mm两种厚度,对高频真空干燥木材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频真空干燥适合于透气性好的难干阔叶材,尤其是厚板。通过对干燥条件的调节可以有效地控制材温和真空度,实现高质量的快速干燥。  相似文献   

3.
该文就人工林杉木的高温干燥与常规干燥进行了对比研究.简要介绍了干燥试验过程,并对木材干燥质量、干燥周期与干燥能耗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于25和50mm厚杉木板材的高温干燥均比常规干燥的干燥周期短、干燥能耗低,且50mm厚板的干燥周期与能耗较常规干燥减小得更加显著;干燥质量方面,高温干燥与常规干燥在含水率分布上无显著差别,但50mm厚杉木板材内裂发生较多,且变形较大;木材材色方面,高温干燥较常规干燥有所加深.  相似文献   

4.
对大断面欧洲赤松(Pinus sylvestris)进行真空变定/真空高频干燥及高温变定/高温干燥,对比研究木材表面变定对干燥材含水率分布、颜色变化及开裂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高温变定/高温干燥相比,真空变定/真空高频干燥后木材含水率在长度及厚度方向分布均匀,但厚度方向上与高温干燥相反,呈现心层低、表层高的趋势。总处理时间基本一致,但高频真空干燥时间比高温干燥少9 h,干燥速度更快。高温干燥的L*、a*、b*及ΔE*的变化幅度分别是高频真空干燥的2.9、1.8、3.0及2.9倍,高频真空干燥后木材变色小,干燥后表面开裂宽度及长度比均小于高温干燥。干燥后木材含水率及开裂符合GB/T 6491—2012Ⅲ级室外建筑用材标准,对大断面木材做真空变定/真空高频干燥是一种更为优良的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5.
落叶松板材常规干燥过程的动态黏弹性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木材常规干燥过程黏弹性应变的发展模式与相对数量级,并为准确区分黏弹性应变与机械吸附应变提供理论依据,该文在实验室条件下对50 mm厚兴安落叶松板材进行常规干燥,使用切片法测定沿厚度方向的横纹弦向干缩应变、弹性应变、黏弹性应变的一维分布情况与变化趋势。基于高聚物与复合材料黏弹性理论,重点定性分析了木材干燥过程中干燥介质温度、蠕变恢复时间、干燥阶段等因子对木材厚度方向不同位置黏弹性应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环境平衡含水率保持在特定水平下,干燥介质温度水平与测定的拉伸弹性应变极值间具有一定正相关性;木材干燥过程中黏弹性应变的发展模式与弹性应变类似,经充分恢复后黏弹性应变的数值略大于弹性应变;木材表层、芯层在干燥过程中具有不同的黏弹性演化模式,干燥温度对木材表芯层黏弹性应变转换有一定影响,这种作用主要是由于不同温度条件下木材含水率梯度所导致的;根据试验测定的木材表层、芯层在3、6、24 h 3个应力释放时间内所达到的黏弹性应变极值,分别给出了干燥过程各阶段落叶松板材表层与芯层黏弹性应变恢复时间的推荐值。   相似文献   

6.
低温真空干燥技术对乌龙茶品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乌龙茶在热风干燥过程中香气易于损失、冷冻真空干燥时间长和能耗大的问题,提出采用低温真空干燥技术干燥乌龙茶,即茶叶不经预冻,直接放入真空冷冻机内,控制机内温度在55℃、真空度在100(±30)Pa条件下对其进行干燥;以传统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方法为对照,对不同干燥方法乌龙茶中叶绿素等有效成分保留程度、感官品质以及茶叶复水性能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低温真空干燥所得的乌龙茶产品外形色泽翠绿、香气鲜灵浓郁、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芬芳,综合品质高于用传统的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的品质,且能耗和时间均比真空冷冻干燥具有优势,是一种能提高乌龙茶品质的新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7.
乌龙茶迅速脱水干燥保香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机进行乌龙茶干燥工艺试验,揉捻叶不经冻结,直接在干燥机内加低温干燥。该方法与常规的真空冷冻干燥工艺相比,大大减少了干燥所需的时间,而且乌龙茶产品香气鲜灵浓郁,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芬芳,综合品质明显超过传统热风干燥的鸟龙茶品质。这是一种既能提高乌龙茶品质,又能较快干燥的新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8.
预处理对榆木锯材干燥效果及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25 mm厚榆木锯材的常规干燥工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100℃水热处理与汽蒸处理对干燥周期、干燥质量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旨在丰富榆木干燥理论,为高效常规干燥工艺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干燥基准Ⅲ的工艺最佳,干燥周期为177 h,干燥质量满足国家锯材干燥质量标准一级指标;预处理可在保证榆木锯材干燥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干燥周期;与未处理材相比,预处理材的干缩率、干缩系数与湿胀率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干裂势有较大幅度的降低,抗干缩(湿胀)率略有降低;汽蒸处理材的吸水率均高于未处理材,水热处理材的吸水率均低于未处理材。  相似文献   

9.
为了揭示落叶松木材难干易裂、渗透性小、浸注性差等性质与木材超微构造之间的内在联系,由汽蒸高温干燥过程中不同含水率阶段取样,制成相应碳膜,用透射电镜观察,初步得出结果:随着汽蒸高温干燥过程的逐步进行,纹孔膜塞缘上微纤丝束之间的沉积物质逐渐被除去,辐射状微纤丝束和交叉网状微纤丝束先后显露出来,微纤丝束和纹孔塞表面的沉积物质呈同样的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不同干燥方法对人工林杉木吸湿及尺寸稳定性的影响,以40 mm杉木锯材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温干燥、常规干燥和气干3种方法进行干燥处理,采用双室温、湿度控制法和GAB等温吸附模型拟合系统研究了干燥方法对平衡含水率、尺寸稳定性、等温吸附线型等的影响规律,并采用低温核磁共振分析测定不同干燥方法试样的细胞壁最大吸着水含量。结果表明:相较于气干及常规干燥,高温干燥可较为显著的降低试样吸湿平衡含水率及弦向线性湿胀率;不同干燥方法试样的等温吸附曲线均可由GAB模型拟合,拟合度均高于0.91,且呈现第二类等温吸附曲线特征;高温干燥试样细胞壁吸着水最大含量明显低于气干和常规干燥材,与高温干燥对平衡含水率影响规律相似。  相似文献   

11.
木材特种干燥技术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文系统介绍了除湿干燥、真空干燥、太阳能干燥、炉气干燥、微波干燥等木材特种干燥方法的发展现状 ,提出将来木材特种干燥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的联合干燥 ,如高温双热源除湿干燥与太阳能组合干燥技术、木废料能源联合干燥、除湿干燥中利用热压蒸汽余热等  相似文献   

12.
在2 450 MHz频率功率为500、700、900 W的微波处理条件下,分别对铺料厚度为2、4、6 mm的红枣浆样品进行干燥处理,考察了红枣浆粉体化过程中的微波干燥特性。并与100、110、120℃下各相同红枣浆样品的热风干燥结果进行了比较。采用指数模型(Lewis)、单项扩散模型(Hustrulid and Flikke,HF)和Page模型分别对红枣浆样品的水分比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微波干燥的红枣浆样品升温快速,可有效地提高干燥速率,节约干燥时间和干燥能耗,但是热风干燥较好地保持了物料的固有结构,且干燥后的红枣粉吸湿性较好,色差较小。Page模型对于红枣浆样品的热风、微波薄层干燥过程均可以进行较好地拟合。  相似文献   

13.
低氧热泵干燥技术是采用其他气体,如二氧化碳和氮气等代替常规空气作干燥介质,密闭循环系统进行低氧环境的气调干燥加工。该技术提升干燥品质,节约能耗,提高干燥效率,有效解决氧敏性、热敏性物质的干制问题,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低氧热泵干燥技术中不同气体作干燥介质的物性研究、对干燥品质特性的影响、相关装置的研制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4.
蚕茧干燥配温工艺,是根据蚕茧干燥规律,遵循前高后低的原则,而关键在于恰当地把握各温度段的持续时间。研究认为:目前条件下,直干工艺总历时在4.5~5.0h为宜,其中各温度段的持续时间比应为:预热升温段占19.3%,105℃段占22.5%,100℃及每5℃降差后的各段,分别为:13.5%、13.1%、9.8%、10.7%、7.0%和4.1%;二次干配温应按烘次分设,其中头烘总需2.5h左右,又:预热升温段占31.3%,105℃段占36.7%,100℃段占22%,95℃作机动,以半干茧出灶烘率适宜为度,二烘共用3.0~3.5h,预热升温段占25%,90℃段占24.4%,85℃及以下各段分别为12.2%、13.9%、13.9%、6.7%和2.8%。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桦木小径原条干燥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对桦木小径材物理性质与百度条件下干燥缺陷的分析与试验,制定出了桦木小径原条的试验干燥基准.试验结果表明,长50cm以下,径级8cm以下的桦木小径原条的干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传统葡萄干燥工艺对葡萄果实干燥特性及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为新疆葡萄制干干燥理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晾干和晒干两种传统的制干工艺制干,分析制干工艺对葡萄干燥特性及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建立干燥动力学模型。【结果】晒干工艺条件下,环境中的最高温度显著高于晾干环境中温度,最低温度低于晾干环境中最低温度。晒干条件下,葡萄果实的干燥速率高于晾干方式。通过对4种模型的拟合分析,Page模型是最符合葡萄干燥的模型,决定系数R2值最大,卡方检验值χ2和均方根误差R2均值最小,分别为0.998 2、8.55×10-4和0.001 5。通过有效水分扩散系数计算,晒干和晾干工艺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分别为2.036 25×10-8、6.468 8×10-9,晒干工艺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明显大于晾干方式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结论】Page模型可以有效的阐述传统葡萄会干工艺条件下葡萄果实水分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厚度3mm和5mm的铁杉、椴木、拟赤杨三种木质装饰薄板的干燥特性和干燥工艺,筛选出了较优的干燥基准。试验结果表明:薄板的变形与温度、薄板的终含水率和薄板尺寸有关。同等情况下,温度越高,薄板变形越大;薄板的终含水率越低,其变形程度越大;薄板的厚度越小越易发生变形,薄板的宽度越大,其变形程度越大,长度对变形的影响不是很大;加压可明显减小总变形值,通过薄板局部加压和喷蒸联合处理可有效控制装饰薄板的干燥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制干工艺对新疆主要制干葡萄品种无核白和无核白鸡葡萄干燥特性的影响,为新疆葡萄干燥工艺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晾干和晒干干燥过程中的水分变化规律进行数学分析,研究葡萄的干燥特性。【结果】晒干工艺葡萄的失水速率高于夜间,葡萄干燥过程中白昼失水速率是夜间的2.00~6.14倍。干燥初期晒干工艺条件下无核白鸡心葡萄失水速率是晾干的1.21~3.12倍。葡萄果实干燥模型宜选用Page模型,晒干工艺条件下葡萄果实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分别是晾干工艺的3.14和3.18倍;无核白鸡心葡萄果实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高于无核白葡萄,晒干条件下无核白鸡心葡萄和无核白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分别为6.023 16×10-8 和2.615 45×10-8 m2/h;晾干条件下2种葡萄果实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分别为1.892 12×10-8 和8.308 75×10-9 m2/h。【结论】2种干燥工艺下,白昼的干燥速率显著高于夜间,得到了不同干燥工艺和不同葡萄品种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恒温与分段变温两种滚筒干燥方式对烤烟叶丝干燥效率与香味品质的影响,为烟叶原料的分段变温滚筒干燥工艺优化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烤烟中部烟叶C2F为原料,采用滚筒干燥试验装置,对比分析恒温与分段变温两种滚筒干燥方式对烤烟叶丝干燥效率、石油醚提取物和香味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相对于恒温低温干燥(110℃),采用前段高温后段低温的分段变温滚筒干燥方式能有效缩短干燥时间,脱水速率提升5%~15%.两种干燥方式下,叶丝中香味成分总量及石油醚提取物、棕色化反应产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均随干燥筒壁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相对于高温恒温干燥(120~140℃),分段变温干燥更有利于石油醚提取物的保留,香味成分总量最高可提高12%,其中以120/110℃分段变温滚筒干燥方式的烤烟叶丝香味成分总量及石油醚提取物、棕色化反应产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最高.[结论]与恒温滚筒干燥方式相比,120/110℃分段变温滚筒干燥方式可有效兼顾烤烟叶丝的干燥效率与香味品质,可在烤烟实际干燥加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茄子脱水工艺及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带人工气候调节箱的热风干燥试验台,对茄子进行了薄层正交试验,得出了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和最优水平,从而得到较佳脱水工艺。并讨论了不同烘温下的薄层脱水方程,得出其模型为:MR=e×p(-kdt~n),Kd=6.9×10~5c×p(-1897.99/T),n=-1.85+0.0081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