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枫香育种研究现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介绍了中国枫香的用途,地理分布,指出了中国枫香进行了遗传改良的重要意义。分别从优树选择,种子生物学特性,优树子代苗期测定和生长节律观测,优树子代多点区域测定,优树子代叶色变异分析与观赏性新品种选育,新品种快繁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并针对已经开展的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经过近8年的研究,湖南省林科院与隆回金银花科技开发中心主持的“金银花(灰毡毛忍冬)新品种选育及快繁技术研究”项目,日前顺利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  相似文献   

3.
派间杂种雄株 110号杨是国家科技攻关专题“杨树纸浆材林良种选育及培育技术研究”和“欧美杨胶合板材及纸浆材新品种选育”课题组耗时十余载选育出的具有优良特性的杨树新品种 ,已通过国家鉴定。它在耐旱、耐寒、速生以及抗病虫害等方面都堪称优良品系 ,已被国家林业局列为我国西北及华北地区重点推广的树种之一。山西长治市林业技术推广站于 2 0 0 0年初承担了欧美杨 110号杨树丰产林培育项目 ,在 12个县、市、区经过 3a的引种、栽培及推广 ,现已成功完成项目任务 ,并已向全市及周边市、县、区辐射推广。1 欧美杨 110号的优良特性(1)生长…  相似文献   

4.
以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3个优良无性系的基部萌条作为外植体,通过对枫香优良个体进行灭菌处理、诱导、增殖、生根以及移栽研究,建立了相应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枫香组培的最佳消毒方式为70%酒精20 s+0.1%升汞4 min;最佳增殖培养基:1/2 MS+6-BA 0.9 mg/L+IAA 0.5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1/2 MS+IBA 1.5 mg/L+ABT 10.3 mg/L+NAA 0.4 mg/L;最佳组培苗移栽基质:红心土︰泥炭土=1︰1。采用该技术体系的枫香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93%。  相似文献   

5.
研究以2003年在广东省范围内所选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优树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进行表型分析,着重研究其生长与叶果性状.结果 表明:枫香在广东以天然林为主,少量分布在人工林中;树龄集中在20~30 a,其次是30~50 a;胸径、树高生长性状分析表明5株优势木法选出的枫香优树是合理的,以现有资源中最优的种质材料为遗传改良的基础材料,该批优树胸径与5株优势木平均胸径差异幅度大于20%的有52株,占78.8%,枫香优树胸径年均生长量在0.5~2.0 cm之间的有126株,占总数的94.1%;枫香优树大部分树高年均生长量在0.7 m以下,共98株,占75.9%.高径比大部分集中在30~60,共93株占70%.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枫香优树的叶果性状在个体及种源间均呈极显著差异(P<0.0001).  相似文献   

6.
枫香优树自由授粉子代幼林生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枫香是更新造林的先锋树种与优势树种。1999年在韶关铁龙林场营造了枫香优树自由授粉家系子代试验林,从参试的49个家系中筛选出12个生长快、分枝适中的优良家系,可在我市国营林场推广。  相似文献   

7.
枫香优良无性系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选育的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优良单株为材料,开展枫香优良无性系组织培养快 繁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枫香适宜芽诱导的基本培养基为DCR;最佳芽增殖培养基为DCR+6-BA 1.5 mg · L-1 +KT 0.5 mg · L-1+ IAA 0.4 mg · L-1,其芽增殖倍数为5.2 倍;最优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1.8 mg · L-1+ IAA 1.6 mg · L-1+ NAA 0.6 mg · L-1+6-BA 0.2 mg · L-1,其生根率达到100%。探索出适宜的驯 化、移栽和后期管理技术,使生根苗的移栽存活率高达90% 以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玲珑’枫香是自主选育的观赏枫香新品种,具有叶片娇小(约为枫香的1/3)、生长旺盛、抗病虫害强和耐低温等特点,在园林观赏及绿化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由于受母株繁殖材料质量和数量限制,制约了扦插、嫁接等无性繁殖方式的规模化应用。开展‘玲珑’枫香的组织培养研究,以缩短快繁周期、提高繁殖系数。【方法】本试验选用‘玲珑’枫香叶片作为试验材料,设置4种培养基(WPM、MS、1/2MS和DCR)、4种激素种类(KT、TDZ、6-BA、ZT)和3种质量浓度的配比,比较了基本培养基及激素对愈伤组织增殖系数及相对生长速率的影响,观测了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及茎段伸长生长的情况。【结果】1)‘玲珑’枫香叶片愈伤组织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DCR+0.2 mg/L TDZ+0.1 mg/L NAA+1 mg/L PVP,在30 d内,增殖系数达到15.10;2)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WPM+0.2 mg/L TDZ+0.1 mg/L KT+0.3 mg/L NAA,最高诱导率达76.67%;3)促进不定芽茎段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WPM+1 mg/L 6-BA+0.1 mg/L NAA,其平均伸长量可达24.96 mm。【结论】1)DCR培养基是适合愈伤组织增殖的培养基,WPM对不定芽诱导及生长具有显著的影响。2)TDZ具有较高的活性,能够有效促进不定芽的诱导及其植株的生长。本研究初步建立了‘玲珑’枫香叶片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和不定芽诱导体系,繁殖周期短(30 d),繁殖系数高(15.10),为‘玲珑’枫香的规模化繁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福建柏优树子代苗期性状遗传变异和生长节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福建柏 (Fokieniahodginsii)是柏科 (Cupressaceae)福建柏属的唯一种 ,为我国特有的第一批珍稀濒危二级保护植物。因其生长较快、材质较好、栽培管理较容易、病虫害较少 ,因此是值得推广的优良用材树种 (杨宗武等 ,1 998;中国树木志编辑委员会 ,1 983;高兆蔚 ,1 994)。近年来 ,福建柏作为珍贵建筑材树种和抗逆性强的造林树种已越来越被重视 ,在南方各省区已成为杉木二代更新不可多得的好树种 ,推广前景广阔 (盛炜彤等 ,1 992 )。因此 ,开展福建柏的遗传改良研究 ,选育优良的遗传材料供生产推广应用 ,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 ,笔者从 1 998年开始进行福建柏优树选择、子代测定等工作。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仅有少量有关种源试验苗期阶段的报道 (曾志光等 ,1 998;侯伯鑫等 ,2 0 0 0 ;郑仁华等 ,2 0 0 1 ;杨宗武等 ,2 0 0 1 ) ,而对优树子代测定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主要报道子代苗期性状遗传变异和生长节律 ,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1 材料与方法1 999年 1 0月中旬至 1 1月上旬 ,对 1 998— 1 999年在福建省和湖南省选...  相似文献   

10.
桉树生长快,发育期早,自1975年选优以来,针对以上特点,先进行优树单亲本鉴定,从中选辑部分生长迅速的优良单株、作为建立种园的无性系。今年春天,召开全区桉树科研协作座谈会。会上整理和分析了桉优树单亲本于代鉴定材料,选定了隆缘桉、柠檬桉优树各15株(平均径高生长均比对照株大20%以上,野桉类型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了解光皮梾木(Cornus wilsoniana)果实特征、利用优树资源选育良种,对来自江西省和广东省的光皮梾木优树及扩繁无性系的果实性状、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光皮梾木优树的鲜果、种子平均直径分别为6.08、4.54 mm,光皮梾木优树的鲜果、种子平均百粒重为14.3、5.56 g,光皮梾木优树无性系的鲜果、种子平均直径分别为5.81、4.32 mm;光皮梾木优树平均鲜果直径、种子直径、种子百粒重与扩繁无性系的平均鲜果直径、种子直径、种子百粒重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38、0.681、0.774,呈显著相关(P0.05);优树无性系的果实直径、种子直径、种子百粒重复力分别为0.973 4、0.974 0、0.992 1;优树无性系的鲜果平均单株产量为620.0~2 636.7 g,初选的优良无性系JX3、JX2、JX12鲜果平均单株产量分别为2 661.4、2 637.7、2 320.0 g,比试验林全林均值1 723.5 g分别高54.4%、53.0%、34.6%;优树无性系的鲜果平均直径与鲜果平均单株产量相关系数为0.431,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卷荚相思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16年生卷荚相思优树组培快繁技术体系。[方法]以16年生卷荚相思优树的当年新生枝条带腋芽茎段为材料,对卷荚相思外植体进行消毒、初代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移植等。[结果]表明:通过对16年生卷荚相思成年优树采条进行扦插,以扦插苗建立采穗圃,选取采穗圃中当年生健康无病虫害枝条的中段为外植体,最佳消毒方式为75%的酒精处理0.5 min和0.1%的升汞处理18 min,其存活率达69.33%,芽诱导率达86.67%;最佳初代培养基为改良MS+蔗糖40 g·L-1,出芽率为91.33%。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NAA 0.1 mg·L-1+蔗糖30 g·L-1,35 d增殖倍数可达3.50倍;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25 mg·L-1+NAA 0.5 mg·L-1+蔗糖40 g·L-1,15 d生根率为96.11%;将生根苗移植至以沙为基质的营养杯中,存活率为71.11%。[结论]研究解决了16年生卷荚相思成年优树外植体污染率高和芽诱导率低等问题,建立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对今后加快卷荚相思良种选育及优质苗木大量扩繁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枫香选优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我国第1批枫香优树的选择标准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对决选的90株优树,从育种目标和秋叶色泽类型及主要生长指标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广西红锥初选优树子代苗期变异性和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对广西 6县 (市 )经初选的且有结实的 4 9株红锥 (Castanopsishystrix)优树进行苗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各优树子代间在种子千粒重、苗木高生长、地径生长方面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 ;优树子代内部也存在个体间的遗传差异 ;经苗期物候观察 ,各家系发芽始期、发芽终期和发芽率均存在一定差异。综合 4 9个红锥初选优树子代苗木高生长和地径生长等指标 ,确定东兰D0 2号等 7个优树子代为苗期生长快的优树子代 ,容县R0 8号等 11个优树子代为苗期生长慢的优树子代 ,其余 31个为苗期生长中等的优树子代。同时对其种源与主要地理气候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为 :总体上生长指标间均呈正直线相关 ,生长指标与主要地理气候因子间呈负直线相关。 6个种源可分成 3类 ,浦北和容县种源生长较好 ,凭祥和东兰种源生长中等 ,鹿寨和博白种源生长一般。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中国枫香优树选择的标准、方法和步骤。现已选出优树90株,其中用材型占60%,绿化型占5.6%,用材、绿化兼用型占34.4%。统计结果表明,黄绿色叶型是中国枫香速生优质的选择指标。同时对中国枫香基因资源的保存及利用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贵州省枫香资源的分布、生长和利用现状,提出了贵州省枫香良种选育策略,认为建立枫香种子园是解决良种匮乏的较好方式,枫香优良无性系的生产应用是枫香产业化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生态防护林作为梓树选育目标,通过初选和复选,收集梓树优树,采用嫁接繁殖方式进行扩繁,并进行区域性试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区域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选育出’晋梓2号,。研究结果表明,’晋梓2号’树干通直,分枝点高,生长速度快,年生长量大;8年生平均树高10.43叫平均胸径11.08 cm;该无性系抗性、适应性强,生长健壮,无病虫害,适宜在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杨树项目组从国内外引进的杨树新无性系中选育出L35、L32 4、L32 3、T6 6、T2 6、I10 2等杨树优良新品种 ,胸径年均生长量达 4 .0~ 4 .5cm ,树高年均生长量达 3~ 4m ,木材基本密度 0 .36 2~0 .4 10g cm3 ,木材纤维长度 0 .92~ 1.10mm ,适于培育纸浆材和胶合板材。 2 0 0 1年 9月省科技厅组织鉴定 ,获2 0 0 2年度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外引进的欧美杨无性系卡帕茨杨 (carppaccio) ,通过多点造林试验 ,表现出速生、适应性强、树干通直、材质优良等优点 ,也是培育纸浆材和胶合板材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9.
尾叶桉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尾叶桉(Eucalyptusurophylla)优树(U6无性系)无菌苗的叶子和茎段作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丛生芽发生以及植株再生的过程。通过多种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组合的对比试验,确定了U6快繁体系的最适宜培养条件:(1)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 1-2mg/L2,4-D;(2)芽增殖培养基:MS 0.5mg/L6-BA;(3)生根培养基:1/2MS 2.0mg/LNAA。  相似文献   

20.
巨桉芽器官离体培养与快繁体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研究了以巨桉 (Eucalyptusgrandis)优树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诱导丛生芽发生以及植株再生的过程 ,对培养过程中新芽及丛生芽的发生类型进行了探讨。通过正交实验及单因素试验 ,确定了巨桉快繁体系的最适培养条件 :(1 )初代培养基 :S +BA0 5mg·L- 1 +NAA0 0 5mg·L- 1 +蔗糖 3 % ;(2 )丛生苗诱导培养基 :S +BA1 0mg·L- 1 +NAA0 0 5mg·L- 1 +蔗糖 3 % ;(3 )有效苗诱导培养基 :S+BA0 5mg·L- 1 +NAA0 1mg·L- 1 +生物素 2 0 +蔗糖 4% ;(4 )壮苗培养基 :MS(铁盐、有机物 1 5倍 ) +蔗糖 4% ;(5 )生根培养基 :1 2MS +ABT生根粉 (1号 ) 1 0mg·L- 1 +蔗糖 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