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杂交、回交和系统选育等育种方法,育成了实用品种金、玉、龙,与“八五”期间育成品种丰(东43C)组配成四元一代杂交种金·丰×玉·龙,即粤枫二号。经实验室鉴定,农村饲养及种场繁育结果表明,该品种蚕体强健、好饲养、产茧量高、茧丝质优良,原蚕容易饲养,蚕种繁殖系数高,综合经济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2.
“两广一号”在广东、广西两地区推广使用十多年,对提高夏秋蚕期蚕茧的产量釉质量起了重要作用。但存在原种产量不高,繁殖系数偏低等缺点,已不适应当前蚕桑生产发展的需要。“932·芙蓉×7532·湘晖”(简称“9·芙×7·湘”)是我所从1988年开始选配,1989年起与广西蚕业指导所协作,共同试验攻关的夏秋“中·中×日·日”四元杂交种。选育目标是体质强健,易养,产量高,繁殖系数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我省夏蚕蚕茧产量、茧丝质量和养蚕经济效益,我所与广西蚕业指导所协作,经过两年多的品种选配,初步选育出蚕茧产量高,茧丝质量好,体质强健的新蚕品种“932·芙蓉×7532·湘晖”(简称9·芙×7·湘)的中·中×日·日双交四元一代杂交种。经两省夏季高温季节进行实验室,农村生产试养,初步结果表明:“9·芙×7·湘”具有好养、产量高、出丝多、丝质优等优点,并得到蚕农的好评。现将我省试养情  相似文献   

4.
“932·芙蓉×7532·湘晖”简称“9·芙×7·湘”,是广东省农科院蚕研所于1988年开始选择组配试验,1989年开始与广西蚕业指导所协作,共同研究攻关的夏秋用“中·中×日·日”四元杂交种。广东所主攻生命力,广西所主攻丝质,定期交换品系,异地杂交、复壮。1990年开始纳入广东省农科院重点课题,1990年至1992年期间,分别参加广西和广东的省级品审鉴定,参加广东省农科院中试。1992年广西通过品审鉴定在生产上大量推广。目前已发展到邻近几省。至今共发放蚕种约120万张。几年来的  相似文献   

5.
夏秋蚕品种华夏二号(研·丰×7N·湘F)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NaF水溶液进行累代或隔代添食的方法,选择“研137”、“丰一”、“7N”、“湘F”四个元母种,组配成四元杂交组合“研·丰×7N·湘F”进行室内及农村试养,并参加广东省新蚕品种品比鉴定。结果表明,该杂交组合耐氟性能强,综合经济性状优于现行生产品种“9·芙×7·湘”。  相似文献   

6.
“云·山×东·海”(即苏·中×8B·日)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承担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及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重点课题,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该种经1997~199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安徽、广东蚕业研究所及广西蚕业指导所三年“九五”期间五个攻关点联合鉴定,结果表  相似文献   

7.
过去,我省蚕茧生产推广应用的家蚕品种是二元一代杂交种,原种场繁殖的是纯种,随着生产的发展,我省1992年5月开始繁殖双交原种,制造多元一代杂交种(东43×7·湘,9·芙×7·湘)。多元一代杂交种在我省大量推广应用后,繁殖双交原种就成为原种场的主要任务。目前,我所繁殖的双交原种有“932×芙蓉”和“7532×湘晖”。最初,由于繁殖双交原种在操作上及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1997-1999年三年桑蚕品种“九五”攻关南方蚕区联网鉴定广东点的试验成绩。以“苏3·秋×苏4”为对照种,参加鉴定的品种有“953×954”、“317×854BP”、“芙·10×7·11”、“781·881×782·882”、“云·山×东·海”、“501·502×116”等6对早秋品种。  相似文献   

9.
“21·伦×65·苏”是广东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选育的耐氟蚕品种。1995年底已通过“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验收,1997年2月26日经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桑专业委员会审定通过。经多年农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1995—1996年两年桑蚕品种国家鉴定广东点的试验成绩。以“苏3·秋3×苏4”为对照种,参加鉴定的有“绿·萍×晴·光”、“夏7×夏6”、“花·丰×8B·5A”、“秋西×夏D”、“821×854B”等五对早秋品种。  相似文献   

11.
夏秋用家蚕品种9·芙×7·湘、洞·庭×碧·波在我国蚕茧生产上大面积饲养已有10多年。近期调查2对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表明,与品种审定时相比,9.芙×7.湘的全茧量、茧层量、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一粒茧丝量、茧丝长和茧丝纤度以及洞·庭×碧·波的全茧量、茧丝长、茧丝纤度等主要经济性状退化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同一品种来自不同繁育地的样本间,其性状成绩差异较大,9·芙×7·湘的万蚕茧层量、解舒率、茧丝纤度以及洞·庭×碧·波的全茧量、茧层量、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一粒茧丝量、茧丝长、解舒丝长等性状的变异系数均超过10%。两对品种相比较,洞·庭×碧·波经过10年的繁育,除茧丝洁净外,其它各项经济性状仍优于9·芙×7·湘。建议各地原种繁育单位通过品种亲本(原种)的异地品系杂交或异地繁育继代的方法,取长补短,维持品种的优良经济性状。此外,9·芙×7·湘的原种繁育还应在选留茧丝品质优良蛾区的基础上,注重对产卵性状和饲养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37·抗×86·A”是中·中×日·日四元杂交种。原母种抗逆性强、丰产性能高、茧丝质优。四元杂交种抗逆性、抗大气污染能力强,孵化、发育、眠起齐一,茧形大,茧层厚、产量高、丝质好;是一个易繁易养,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家蚕新品种。生命力与“两广二号”相当,对100-200ppm的氟化钠有很高的抵抗性。4龄起蚕结茧率达到98.9%,虫蛹统一生命率达到96.65%,全茧量1.594g,比“两广二号”提高7.99%;茧层量0.38lg,比“两广二号”提高19.81%,万蚕收茧量15.65kg,万蚕茧层量3.830kg,一茧丝长1058m,解舒率7.03%,解舒丝长741.8m,纤度2.734 D,净度94.4分,表现出优良的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13.
江苏射阳县蚕桑站刘爱玲等,介绍了黄·海×苏·春的性状及饲养技术。家蚕黄·海×苏·春品种又名5·4×24·46,该品种是一对强健好养,茧形大,产茧量高、丝质优良的春用多丝量四元杂交种。正交卵色灰绿色,反交卵色灰褐色,克蚊头数正反交,均为250头左右,蚁蚕体呈黑色,有趋光性,  相似文献   

14.
新蚕品种“金·丰×玉·龙”是广东省丝绸集团蚕种繁殖试验所承担国家茧丝绸发展风险基金项目选育、选配的春秋用新四元一代杂交种,该品种经实验室饲养表明:具有茧层厚、茧层率高、解舒好、一茧丝长长、净度好、出丝率高等优点。目前,该品种正进入农村品比试验和大田  相似文献   

15.
“21·伦×65·苏”是广东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培育的耐氟新蚕品种。经1994—1995年连续两年在我县多点多批次试养结果表明,该品种抗氟性能强,易养,单产高,茧形大,茧层厚且结实,经济效益高,深受广大养蚕户欢迎。现将饲养结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所自育成和推广夏蚕品种“桂夏二号”(932×7532)十多年来,它一直是广西夏秋蚕当家品种.对提高我区夏秋高温季节的蚕茧产量和蚕丝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其原种932和7532存在产卵量少、繁殖系数低的缺点.为保持其体质强健,茧丝质较好的优良特性,提高其原蚕的生命力和蚕种的繁殖系数,我所于1989年选择932、7532与芙蓉、湘晖两对体质较强、茧丝质优、配合力好的夏秋蚕品种配成932·芙蓉×7532·湘晖四元杂交种,简称9·芙×7·湘与广东省蚕研所协作进行实验室和农村生产鉴定.鉴定结果(见表1和表2).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广大农村搞“三高”农业急需要许多优良种籽种苗。为此,华南农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蚕业系为了适应这大好形势的要求,培育了桑蚕新品种芙蓉·57×782·湘晖(正反交),以期望推动蚕桑生产的发展,今年秋给我公司少量蚕种作农村中旬试验饲养,现把饲养材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新蚕品种“芙·蓉×羽·岭”,从现行技术的整体效率化的观点出发,由大日本蚕丝会蚕品种研究所选育的夏秋蚕用普通品种 1、新品种育成经过迄今的蚕品种一般以选择劳力多投型的多丝量为重点,主要目的是提高收茧量及生丝  相似文献   

19.
家蚕春用新品种8214·826×827·829以其体质强健、单产高、茧丝品质优良,深受蚕农和丝厂的欢迎。忠县丝绸公司把它作为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予以推广。家蚕品种8214·826×827·829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培育的春用多丝量品种。它经过短,体质强,产茧量高,饲养容易,而且具有产丝量高、解舒丝长长、解舒光折低、生丝品位  相似文献   

20.
<正>荣海(5·4)的选育从1984年开始,采用杂交、回交、系统选育和五龄期高温冲击等育种方法,经多年选择培育而成。选育的目标是新品种荣海×锡盛(5·4×24·46)的综合经济性状优于目前推广品种苏5×苏6。5·4×24·46先后经两年省实验室共同鉴定(6个单位参加)和两年省农村生产鉴定(5个单位参加),经省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推荐,1991年、1992年春期参加全国蚕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