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源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隅祁连山腹地,青海省东北部,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0°55′28″至102°41 ′26″,北纬37°03′11″至37°59 ′ 28″之间,海拔高度2388~5 254 m.属寒冷、湿润的高原性气候,无明显的四季之分,全年分为冷暖两季.冬季门源气温寒冷,一般少量的牦牛养殖户冬季将牛赶回家饲喂,近日大滩地区某农户养殖的7头牦牛近日精神萎顿.主诉两三天来食欲欠佳,喜饮水,磨牙,拉黑色的稀粪味难闻,一牛已死亡,经诊断牦牛副伤寒病.  相似文献   

2.
肝片吸虫病是由片形属的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寄生在牛羊等反刍动物胆管内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常呈地方性流行,不仅使家畜消瘦、发育障碍、生产力下降,感染严重时还可导致大批死亡.鉴此,为摸清青海省兴海县牦牛肝片吸虫感染情况及季节动态,为今后有计划地开展牦牛肝片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笔者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自然环境概况 兴海县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县,畜牧业经济是该县的基础性产业.兴海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位于青海省西南部,隶属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地理位置介于东经99°01 ′01″~100°21 ′,北纬34°48′01"~36°14 ′之间,全县土地总面积为12 146公顷,有可利用草场面积为100.34万公顷,境内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谷地和高原盆地相间出现,平均海拔4 100 m.具有显着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点,日照1 050~1 280 h,平均气温1℃~4℃,年降水量416 mm,年蒸发量1 300 mm.  相似文献   

3.
雪山乡地区地处玛沁县的东西部,位于东经98°48′~100°56′北纬33°43′~35°16′玛沁县境内的阿尼玛卿山区,属典型的高原山地地貌,平均海拔高度在4 100~4 500 m.气候寒冷,光、水资源丰富,热量不足,水热同季,雨量稳定.春季较干旱,日照长,风速大,夏季多冰雹,冬季严寒,冬春季节易出现风雪灾害.是玛沁县的最大牧业乡之一,以绵羊、牦牛为主.为了摸清该乡绵羊在春季牧场感染蠕形蚤感染强度、发育以及防治措施,为今后该乡的寄生虫病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从2000年4月起对该乡分片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在青藏高原地区,寄生虫病是该地区严重影响牦牛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多年来,青海省兽医工作者对部分地区牦牛寄生虫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1-5]),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为了摸清祁连县牦牛寄生虫病流行现状,为更好地防治牦牛寄生虫病提供依据,我们进行了本项调查,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地区概况祁连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海北藏族自治州的西北部,北纬37°25′16"~39°05′18",东径98°05′35"~101°02′06"。东与门源县  相似文献   

5.
2005年9~10月份和11~12月份在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秋冬牧场采用IGER记录器分别观测记录了牦牛的采食和反刍行为.秋季牧场牦牛除挤奶外24 h放牧,冬季牧场夜间栓系.结果表明牦牛在秋冬牧场的采食和反刍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牦牛在冬季牧场的非采食下颚活动数和每分钟采食口数显著高于秋季牧场(P<0.05).在秋季牧场牦牛的干物质采食率和单口采食量(鲜重、干物质重、有机质)显著高于冬季牧场(P<0.05),但未知体重损失率差异不显著(P>0.05).秋冬季牧场牦牛的采食行为主要集中在白昼,而反刍行为主要在夜间进行.  相似文献   

6.
贵南县位于青海省的东南部,隶属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地处西倾山与黄河之间,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1°13′~101°33′,北纬35°09′~36°18 ′,总面积6 693.74 km2,海拔2 222~5 011 m,无绝对无霜期.地势由东向西北倾斜,南部高山连绵,中部为滩地,西北部为黄河谷地,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0.7℃~2.2℃,年均降水量398 mm.贵南地区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农牧业县,畜牧业是贵南的基础性产业,全县共有各类草场395 531公倾,耕地1 494.8公倾,林地18 676公倾,全县存栏各类牲畜96.53万头(只),其中牛11万头,主要为牦牛,羊76万只.  相似文献   

7.
高原牦牛生活在地域复杂、气候恶劣的高寒缺氧的地区.牦牛出血性败血症在50~60年代曾广泛流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至80年代由于用牛出败弱毒菌苗预防注射,本病得到有效控制.但近年来在我县开始陆续发生,大多表现急性经过,流行范围广,死亡率32.6%.  相似文献   

8.
2004~2006年在对海北州门源县某乡的调查,牦牛因春乏死亡占死亡总数的78.32%,其中有98.55%的牦牛都不同程度地感染了体外寄生虫.2005~2006年对青海省大通种牛场的牦牛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寄生虫不但是牦牛春季死亡的主要原因,还是影响牦牛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班玛县是一个以草地畜牧业为主的牧业县。 2 0世纪 80年代初在该县玛柯河流域发现牦牛泰勒虫病以来 ,泰勒虫病一直危害着当地的草地畜牧业生产 ,并给该地区造成过较大威胁 ,尤其是对 1岁牦牛 ,其发病死亡率约占 1岁牦牛总数的 2 0 %~ 30 %。多年来经州县两级业务部门的共同防制 ,现已基本控制。1 自然概况 班玛县玛柯河流域海拔 315 0~4 6 0 0 m,年平均气温 0~ 2℃ ,年降水量 713. 5~76 7.2 mm,植被以高寒草甸类、灌丛草甸类、蔬林草甸类、山地草甸类为主。牧民以放牧方式饲养牦牛、藏羊 ,草地畜牧业是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2 流行情况及危害2 .1 流行情况 据调查 ,194 9年前班玛县玛柯河流域有此病流行 ,当地牧民叫“扎毒曲毒”(藏语水草中毒 ) ,“夏色佰色”(藏语 ,皮肉黄病 )。 2 0世纪 80年代初确诊为牦牛泰勒虫病。2 .2 易感动物 牦牛、绵羊、山羊是易感动物 ,但主要危害幼龄牦牛 (1岁 )。如班玛县玛柯河流域的亚日堂乡 1岁牦牛发病死亡率约占 1岁牦牛总数的 2 0 %~ 30 % ,其次是 2~ 3岁牦牛 ,成年牦牛一般不发病 ,当年生犊也未...  相似文献   

10.
牦牛是青藏高原古老而原始的畜种之一,是雪域高原生命的象征.它对高寒牧区严酷的生态环境条件适应性极强.但牦牛晚熟、低产、商品率低,严重制约了牦牛生产和牦牛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加强牦牛品种质量建设的同时,培育牦牛的产业化发展是提升海北州及环湖牦牛生产和牦牛养殖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西藏高原是我国牦牛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占全国牦牛数量的90%以上,其中林芝地区是藏东南山地牦牛集中产区,海拔2 100~5 000 m,草场主要是高山草甸、山地草甸和高山灌丛草场.本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7~9 ℃,相对湿度60%~70%.林芝地区种畜场位于海拔4 000 m左右的鲁郎县,牦牛在西藏林芝地区畜牧业生产中具有独特的经济地位.近年来,该地区牦牛生产性能、繁殖性能以及抗病力逐渐下降,为了搞清其原因,我们首次对林芝地区种畜场牦牛进行了寄生虫种类、分布、流行规律和危害情况的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1 材料和方法 1.1 动物来源来自林芝地区种畜场牦牛8头(两岁公牦牛4头,成年公母牦牛各2头),部分牦牛均在半年前不同时期进行过驱虫.  相似文献   

12.
牛皮蝇是严重危害牦牛的一种寄生虫病,以往用倍硫磷防治,使成年牦牛的感染率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此药对草木有污染,国家禁用.且应用此药,幼年牛的感染率仍然呈上升趋势.从2000年10月份开始,用虫克星片对1~2岁幼年牦牛进行防治牛皮蝇试验效果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1986年6月至1987年4月作者在甘肃甘南州玛曲县的河曲马场,选一固定牧场放牧的牦牛群,每双月屠宰成年牦牛4~7头,3岁牦牛2~4头,肌样经肉眼和压片镜检,统计各月牦牛犬住肉孢子虫(S.poephagicanis)和牦牛住肉孢子虫(S.poephagi)未成熟包囊虫体在其优势寄生部位的感染情况,发现两种住肉孢子虫在成年牦牛,特别是3岁牦牛一年出现了两个感染高峰,第1个是在6月或8月,第2个在12月。  相似文献   

14.
第一部分大通牦牛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增长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青藏高原高寒牧区优势畜种--牦牛的种质特性,以青海省大通种牛场为试验基点,探讨了在完全放牧条件下,大通牦牛的生长发育规律.结合实际称重,采集循环血样,分析了血液17种生理生化指标动态及其与生长发育的关系.在分子标记层次,以欧洲15个普通牛品种的有关资料为参照,比较研究了大通牦牛群体、甘南牦牛群体和3头野牦牛的13种微卫星座位的变异,揭示了大通牦牛群体遗传结构,为开发利用牦牛遗传资源提供了科学参考资料.(一)牦牛生长发育规律及体重增长模型生长牦牛的体重增长规律受高寒牧区牧草营养物质四季供给极不平衡的影响,在体成熟前,表现出暖季体重快速增长,冷季体重又逐渐损失,最终呈现体重随年龄增长而逐年增加的周期性规律.1头牦牛从出生后生长至37月龄,体重平均增长158.7 kg.但在经历的三个冷季,其体重损失达67.0 kg,占增重的42.2%.对3胎以上的3个连续年龄段的G1、G2和G3组生长牦牛(分别为初生~13月龄、13~25月龄和25~37月龄)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牛不同,生长牦牛从初生~37月龄,公牛与母畜间的体重未表现明显的差异.G1组牛从初生~11月龄,由于随母哺乳和生长发育较快的固有的生物学特性,体重一直保持增长,只是在13月龄断乳后的牧草极度匮乏期,才略下降0.5 kg.在一年3~4个月的暖季,G2、G3组牛体重分别增长68.9 kg、56.9 kg,日增重分别达561 g和463 g.在约8个月的冷季枯草期,两组牛体重损失基本相同,为33 kg.表明随着年龄增长,生长牦牛暖季增重速度逐渐下降.因此,在高寒牧区应推广季节性畜牧业,将淘汰牦牛的屠宰、出售年龄提前到2.5~3.5岁.从出生至37月龄,牦牛体重增长有3个峰值,应采用3个数学模型组合表述这一生长期牦牛体重Y依月龄X变化的生长发育规律性Y1=8.012+13.543x-0.629x2适于描述初生~13月龄的生长曲线;13~25月龄和25~37月龄的生长曲线分别由Y2=-359.687+49.977x-1.249x2和Y3=-833.339+63.772x-1.019x2描述.回归系数均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拟合度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一、产区自然经济状况海晏县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省青海湖东北畔,东经100°27″~101°19″,北纬36°44″~37°39″。南邻湟源县,西连刚察县,北部与祁连县接壤,东部与门源、大通县毗连。县城距西宁市88公里。考察区地形属于祁连山东部大通山地段,其北部、东部高山连绵,西南低缓,形成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地势。气候寒冷,除东南部湟水谷地有小块农耕地外,大部地区是牦牛、绵羊的优良牧场。  相似文献   

16.
牦牛是青藏高原全能畜种,肉是牦牛主要产品.测定分析出生~48月龄牦牛的生长发育,6月龄、24月龄、48月龄屠宰试验、进行牦牛肉与其他畜种肉的品质对比.通过利用肉用品种杂交改良牦牛,导入野牦牛血液改良牦牛,改变传统牦牛生产体系等途径,提高牦牛的肉用性能.  相似文献   

17.
4个牦牛品种的RAPD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麦洼、九龙、大通和天祝白牦牛等4个牦牛品种共124头牦牛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①每个RAPD引物扩增的DNA片段数在18~33个,且所有品种均表现多态,标记多态频率平均为38.63%,检测片断大小在0.25~5 kb之间;②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公式计算牦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0),结果显示九龙、麦洼、大通、天祝白牦牛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311、0.262、0.252和0.216;③采用Rogers遗传距离公式分析4个牦牛品种间的遗传距离(DR)结果:天祝白牦牛与九龙牦牛遗传距离最大(0.0414),与大通牦牛的距离最小(0.0383);④根据DR值,将4个牦牛品种聚为两大类,九龙牦牛聚为一类,其它3个牦牛品种聚为一类.大通牦牛和天祝白牦牛在较近的水平上首先聚为一类,然后与麦洼牦牛聚为一大类.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天祝白牦牛毛绒生产性能,试验采集了1~7周岁天祝白牦牛体侧部、腹部、肩部、背部、股部被毛毛样进行纤维类型分析.结果表明:绒毛和两型毛含量随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粗毛含量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1~2岁天祝白牦牛被毛中绒毛含量高,品质好,但个体小,产量相对较低;3~6岁绒毛含量基本稳定,被毛品质较好,个体产量较高,是...  相似文献   

19.
牦牛是一种稀有动物资源,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牦牛产奶量低,但牦牛乳营养丰富,蛋白质、脂肪和乳糖含量高于荷斯坦牛乳,且富含其他多种营养素.牦牛特殊的生长环境赋予牦牛乳耐缺氧、抗疲劳、抗氧化等生理活性.本文对牦牛的产奶性能以及牦牛乳营养组分和功能特性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为我国牦牛乳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用4N盐酸不溶灰份法测定牦牛和高山细毛羊的采食量季节动态,结果发现在夏季、秋季和冬季,牦牛的采食量随年龄增大而增大(5岁前P<0.01;5~6岁之间P<0.05),6岁以后规律不明显;在春季,5岁、6岁和7岁牦牛的采食量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任何季节,6岁和7岁牦牛的采食量间无显著差异(P>0.05).一岁牦牛的采食量在冬季最高,夏季次之,其它所有年龄组的牦牛的采食量在春季最高,冬季次之;所有牦牛的秋季采食量最低.高山细毛羊的采食量季节波动与牦牛类似,除1岁高山细毛羊的采食量在冬季和夏季最高,其它所有年龄组的高山细毛羊的采食量在春季最高,冬季次之;所有试羊的秋季采食量最低.用二次方程预测了牦牛从1岁起的累计牧草消耗量(AFC)与牦牛年龄间的关系,拟合度很高,R2均大于99.9%.牦牛的牧草消耗量随年龄而上升的速率远高于高山细毛羊,但相同年龄的牦牛和高山细毛羊,高山细毛羊每公斤体重所消耗的牧草量高于牦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