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继锐 《中国稻米》2002,8(1):35-36
油菜套栽无籽西瓜连作晚稻的耕作模式 ,经济效益高、综合效益好 ,近年在湖南澧县发展很快 ,1998年澧县仅506.7hm2,1999年增加到1866.7hm2 ,2000年迅速发展到3600hm2 ,2001年全县实种5733.3hm2,无籽西瓜创出了“双龙”品牌 ,取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已成澧县特色农业产业。现将其效益和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一、“油瓜稻”模式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油瓜稻”大面积种植 ,一般每667m2 产菜籽80kg,产值144元 ,产无籽西瓜1800~2300kg,产值1000~1380元…  相似文献   

2.
高菜、胡瓜是诸暨市主要出口蔬菜。在以诸暨市出口食品厂为龙头的“公司 +农户”模式的出口蔬菜产业化经营过程中 ,通过农技部门和农户的不断试验摸索 ,形成了“高菜—胡瓜—晚稻”这一轮作模式。经过几年的完善配套 ,该模式面积不断扩大 ,效益稳步提高 ,已成为诸暨市效益农业的典型。该模式具有三大特点 :一是粮经兼顾效益高。一般每667m2 净收益1800元 ,并产出晚粳谷550kg左右 ,符合在保证一定粮食生产能力前提下发展效益农业这一思路 ;二是温光资源浪费少。目前一般单季稻生产一年有近7个月时间田块处于抛荒 ,这一轮作模…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筛选出适宜我县种植的优质米新品种 ,进一步鉴定新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和抗逆性 ,为新品种的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引进了6个晚稻品种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通报如下 :一、试验结果1 .产量分析品种试验的6个品种的产量在264.0~363.5kg/667m2,产量最高的是粤香占 ,平均单产363.5kg/667m2,比对照湘晚籼3号 (单产264.0kg/667m2)增产99.5kg/667m2 ,增37.69% ,居首位。其次是胜泰1号 ,平均单产354.5kg/667m2…  相似文献   

4.
诸暨市江藻镇梓里村有20多hm2(305亩)水田实行了“早稻—草莓”种植模式 ,年单产粮食400kg/667m2,年创产值8500余元/667m2,与种植早、晚稻相比每667m2(1亩 ,下同)产值提高7000余元 ,增净收入3425元。草莓种植 ,不但利用冬闲田 ,提高土地肥力 ,而且减少早稻田施肥 ,可使早稻产量增50~100kg/667m2。草莓高产技术要点 :一、选用优良品种“丰香”。二、育好苗。4月中旬选用优良母株移植育苗 ,7月上旬搭荫棚 ,8月中旬假植。三、施肥定植。9月上中旬作畦 ,每667m2 放栏肥30…  相似文献   

5.
常山县同弓乡新虹村通过几年的实践 ,建立了“春玉米—晚稻—冬豌豆”种植模式示范畈 ,总面积达2.2hm2(32.4亩 )。这种“两旱一水”模式累计每年每667m2(1亩 ,下同 )产值可达2500元左右 ,比“麦—稻—稻”或“油—稻—稻”等传统种植模式增1000元。春玉米以“浙玉糯97”或“特甜1号”品种为主 ,主要特点 :一是生育期短。作鲜食玉米 ,只需85天就可上市 ;二是口味糯性、微甜。三是产量高。鲜食玉米每667m2 产量可达700~750kg,按市场价1元/kg计算 ,产值可达700元以上。晚稻以II优46为主…  相似文献   

6.
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优化水田种植结构 ,提高种植效益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战略目标 ,1997~2001年 ,我们在水田上试验示范了“冬瓜 -晚稻”种植模式 ,取得了经粮双丰收。现将该种植模式种植的效益和配套技术总结如下。一、“冬瓜 -晚稻”种植模式的效益1999~2000年三年全年示范推广该模式200hm2,平均每667m2产值2518.4元 ,成本785.7元 ,利润1735.1元。与对照“早稻-晚稻”种植模式比较 ,每667m2 利润增加1493.4元。三年示范推广 ,该种植模式比对照总增收448.77万元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是诸暨市调整粮田产业结构 ,实…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东阳市黄田畈镇正伟农场创办于1992年 ,位于本镇南江下游两岸 ,经过几年的发展 ,已发展成集种养加和农工贸为一体的初具规模的农场。农场占地20hm2 ,其中种粮面积13.4hm2 ,拥有固定资产150万元 ,职工20多名。其中2000年早稻种植面积12hm2,每667m2 产量430kg,产值361.2元 ,扣除秧苗成本、人工费用、机耕费、机修费、农药费、肥料费后每667m2 利润为138.8元。早稻生产实现利润24984元。晚稻种植面积13.4hm2 ,预计每667m2产量465kg,产值达558元 ,扣…  相似文献   

8.
1995年为摸索白皮、大粒小麦新品种绵阳25号的高产潜力,按1994年该品种田间回归设计试验优选的667m2产500kg综合栽培模式并结合供试土壤养分化验结果和小麦需肥特点,在一般栽培条件下,着重增加肥料的平衡投入,并改进施肥方法,在691.7m2面积上,印证了模式的可行性,每667m2产量达503.5kg,籽粒粗蛋白含量13.49%,其肥料投入产出比为1:9.68,667m2获纯利903.6元,达到了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该模式可供该品种在相似生态条件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李成全 《作物研究》2005,19(1):50-50
2003年,笔者在龙市乡亭子坪村推广"白菜-玉米-晚稻"2.3 hm2,平均每公顷产稻谷8 400 kg,玉米棒69 000个、大白菜41.25 t,创产值71100元,最高丘块达75 000多元.与"油菜-双季稻"相比,每公顷增加产值47 330元.根据市场价格核算,该种植模式每公顷总成本为17065.5元,投工为772.5个,投资效益为5.8元/元,投工效益达70.1元/个,成本产值率、收益率、利润率分别为4.2元、3.65元、2.08元.其模式效益高、市场好、可操作性强,已被广大农民所接受.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00~2003年,浙江省诸暨市累计试验示范推广“青菜—鲜食花生—晚稻”种植模式722.4hm^2,平均产值2713.10元/667m^2,成本875.90元/667m^2,净收入1837.20元/667m^2,比“早稻一晚稻”种植模式每667m^2增效1571.60元。  相似文献   

11.
邱福山 《福建稻麦科技》2007,25(2):29-29,35
2006年晚季引进6个米质均达国家二级米以上的优质晚稻新组合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宜香优673、宜香优2292、甬优6号等3个组合比当家组合Ⅱ优1273产量高、抗性强、生育期适中,适宜上杭县珊瑚乡作烟后稻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为鉴定和筛选适合沙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的晚稻新组合 ,积极优化品种结构 ,以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2 0 0 2年沙县继续引进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进行区域试验 ,为沙县杂交水稻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初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材料共有 1 5个水稻新组合参加试验 ,分高产组和优质组进行 ,高产组新组合 7个 :新香优 90 6、丰源A/41 6、丰源A/1 91、 31 6A/y0 71 4、Ⅱ优 1 39、岳优华 2 1、金优 91 1 3。优质组新组合 8个 :972 4、国丰 2号、中浙A/2 838、T优 80 1、培矮 64S/合6、岳优 91 1 3、T98A/b1 - 3- 5、…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T55A所配组合与特优组合主要特征特性及其差异。福州市农业学校于2002年晚季从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引进8个三系杂交稻组合进行品比试验。试验按省区试规定的标难进行,并对结果进行了产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对特A育性不稳定的缺点进行遗传改良选育而成的不育系T55A所配的T优5537、T优5570和T优55多系1号具有特优组合的株叶态,杂种优势强、产量高。虽然T优55组合产量比特优组合低些,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适宜石狮市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的杂交晚稻新组合,以适应石狮市水稻生产发展需要,2006年石狮市种子管理站从省内、外科研单位引进一批杂交晚稻新组合进行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参试组合参试组合12个,其中新组合有Ⅱ优036等11个,以特优63为对照(详见表1)。1.2试验地点试验在蚶江镇金沧农场进行。试验地土质为海积冲积灰埭泥属水稻土,肥力中等、地力均匀、排灌方便。前作为早稻。1.3试验方法1.3.1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3·34 m2,四周设置保护行。供试材料7月16日播种、8月4日移栽,人…  相似文献   

15.
SRI在单季晚稻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SRI)是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马达加斯加的一种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法。该栽培法的核心是:采取幼苗早栽、单本稀植、无水层湿润灌溉、增施有机肥等关键技术措施,强化稻株个体生长环境,强壮根系促进分蘖,充分挖掘个体生产潜力,从而达到大幅度提高产量的目的。2002年组织嘉兴、开化、淳安等地进行大区对比和大田观  相似文献   

16.
晚季杂优稻新组合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加快杂交水稻新组合的推广,筛选出适宜泉州市种植的优质高产、抗性好的新组合,为泉州市品种布局区域化提供依据。从省内外引进一些杂交水稻新组合进行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品种Ⅱ优518、Ⅱ优611、Ⅱ优102、Ⅱ优131、Ⅱ优26、Ⅱ优  相似文献   

17.
稻草覆盖还田晚稻免耕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1999年,在宁远县五里阉村进行了不同稻草还田方式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晚稻采用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栽培可以降低田间水温和泥温,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钾素,避免大田生长前期微生物与水稻发生争氮的矛盾,有利插后返青分蘖,改善水稻的经济性状,增加有效穗、总粒数、实粒数,降低空秕率,从而有效地提高晚稻产量和经济效益。提出了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几种控释肥在晚稻上的应用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高岭土聚脂胶结和丙烯晴胶结这两种控释肥能增强水稻抗逆能力,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增加每穗粒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沈跃武 《中国稻米》2002,8(6):36-36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是水稻上一种重要的病害,主要侵染危害叶片。水稻发病后,叶片呈橘黄色,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导致穗粒不饱满,空秕谷增加,千粒重降低,米粒脆裂,食味变差,造成减产。发病严重时,还会引起稻株早期枯死或不能正常抽穗。浙江省东阳市自1989年在晚稻上发生细条病后,每年都有较大的发病面积,严重影响晚稻生产。细条病现已成为晚稻中的常发病和主要病害。根据多年来对细条病的防治实践,笔者认为防治细条病主要应抓好以下几条:  相似文献   

20.
甬优6号烟后单季晚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甬优6号作烟后栽培产量高,3a示范平均产量达665kg/667m^2,最高产量754.9kg/667m^2。其高产栽培技术:适期早播,稀播育壮秧,增施肥料,搞好水浆管理,利用“九二0”(赤霉素)控制无效分蘖,严防病虫危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