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4 毫秒
1.
通过白灵菇菌丝在含臭阿魏和香阿魏提取物培养基上的生长试验,探讨了两种阿魏提取物培养基与常规PDA培养基对白灵菇菌丝生长影响的差异性,及两种阿魏不同浓度提取物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WTHZ]含两种阿魏提取物的培养基对白灵菇母种菌丝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均优于常规PDA培养基,臭阿魏促进菌丝生长的适宜提取物浓度为24 g/L,菌丝平均长速为0.55 cm/d,香阿魏为18 g/L,日平均生长量达到0.65 cm,常规PDA培养基菌丝日平均生长量只有0.21 cm,香阿魏比臭阿魏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WTBZ]  相似文献   

2.
阿魏和防风浸出液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在友  刘荷芬  孟丽 《西北农业学报》2007,16(6):117-119,123
通过在培养白灵菇2个菌株的PDA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阿魏和防风浸出液处理进行试验,从菌丝体的生长速度和长势方面比较了不同浓度的阿魏和防风浸出液对白灵菇母种菌丝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阿魏和防风浸出液在对白灵菇母种菌丝体生长发育的影响方面存在着浓度上的差异,各种不同浓度的处理在菌丝体的生长速度和长势等方面均优于对照,其中以20 g/L的阿魏和防风浸出液对K3菌丝作用效果最好,10 g/L的阿魏对“清丰”菌丝体有明显的促进作用,40 g/L的防风浸出液是促进“清丰”菌丝体生长发育的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白灵菇在阿魏和小茴香两种不同的提取物培养基上的生长试验,初步研究和探讨了两种提取物培养基与常规PDA培养基对白灵菇菌丝生长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两种提取物培养基均优于常规PDA培养基,对白灵菇母种菌丝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阿魏和小茴香提取物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存在差异,小茴香比阿魏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二者对促进白灵菇菌丝生长的最适浓度也不同,阿魏提取物培养基为1%~2%,小茴香提取物培养基为3%.  相似文献   

4.
不同培养基成分对白玉菇菌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比较了5组基本培养基的13种不同配方对白玉菇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葡萄糖的培养基上白玉菇菌丝长势优于含蔗糖的培养基;在含蛋白胨的培养基上菌丝长势优于不含蛋白胨的培养基;在含酵母的培养基上菌丝长势优于不含酵母的培养基.最后确定白玉菇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1 000 ml培养基中含1.5 g酵母、1.5 g蛋白胨、60 g玉米粉、1 g MgSO4·H2O和1 g KH2PO4.  相似文献   

5.
为找出适合白灵菇菌丝生长的谷物颗粒培养基,为白灵菇菌丝体的培养、提取与白灵菇栽培料的制备提供一定的依据。本研究在微生物实验室内采用随机区组试验,以白灵1号与白灵801为供试菌株,通过对菌丝萌发时间、颜色、密度、均匀度、平均生长速率和生长指数进行比较,探讨7种不同谷物(脱壳与不脱壳)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脱壳与否,白灵1号与白灵801在供试的7种谷物培养基上均能生长,但生长情况各不相同,其中最适合供试白灵1号菌株菌丝生长的是脱壳高粱培养基,其次为不脱壳的小麦和高粱培养基,最适白灵801生长的是不脱壳大麦培养基,其次为不脱壳小麦、荞麦、高粱米培养基;通过对比,在脱壳谷物培养基上(除荞麦外)白灵1号菌丝生长指数较高,在不脱壳谷物培养基上(除大黄米外)白灵801菌丝生长指数较高。综合各项因素,不论脱壳与否,高粱、小麦、大麦培养基相对适合白灵菇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为找出适合白灵菇菌丝生长的谷物颗粒培养基,给白灵菇菌丝体的培养、提取与白灵菇栽培料的制备提供一定依据。在微生物实验室内采用随机区组试验,以白灵1号与白灵801为供试菌株,通过对菌丝萌发时间、颜色、密度、均匀度、平均生长速率和生长指数进行比较,探讨7种不同谷物(脱壳与不脱壳)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脱壳与否,白灵1号与白灵801在供试的7种谷物培养基上均能生长,但生长情况各不相同,其中最适合供试白灵1号菌株菌丝生长的是脱壳高粱培养基,其次为不脱壳的小麦和高粱培养基,最适白灵801生长的是不脱壳大麦培养基,其次为不脱壳小麦、荞麦、高粱米培养基。通过对比,在脱壳谷物培养基上(除荞麦外)白灵1号菌丝生长指数较高,在不脱壳谷物培养基上(除大黄米外)白灵801菌丝生长指数较高。综合各项因素,不论脱壳与否,高粱、小麦、大麦培养基相对适合白灵菇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对一个珍稀食用菌品种姬松茸进行了母种培养基和原种培养基的筛选。从菌丝的长势、长速、均一性等方面对4种母种培养基和4种原种培养基的菌丝生长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姬松茸母种的最适培养基配方(1L)为干粪草料200.0 g,KH2PO4 3.0 g,MgSO4 1.5.0 g,VB1 2片,大豆蛋白胨3.0 g,葡萄糖20.0 g,琼脂20.0 g;姬松茸原种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棉籽壳86%,麦麸12%,石灰2%。  相似文献   

8.
培养基配方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培养基配方对5个不同来源的白灵菇菌株,在液体和固体培养条件下研究了其菌丝生长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氮源对菌丝生长有明显的影响,以豆粉、蛋白胨作氮源最佳,其次是麦麸即碳源,玉米粉和牛肉膏不适宜作为白灵菇菌丝生长的氮源。5个菌株在PDA、无机盐组合培养基上菌丝的生长速率明显不同。在PDA上,菌丝生长的快慢依次为天山2号、L1、白灵菇1号、W1W2和江都菌株。不同配方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同,固体培养条件下,B4、B3、B2、B1、B11配方比较适合于各菌株生长,但来自于江都的白灵菇菌株表现出对无机盐类有较强的适应性,菌丝生长较其它菌株快,日均生长率达10 mm以上;液体培养条件下,B9、B14和B16配方的菌丝生物量最大,其次是B1、B3、B5配方。表明,固体培养下的配方不一定完全适合于作液体培养基配方。5个菌株的对峙实验表明,白灵菇1号与L1菌株间亲缘很近,江都菌株与白灵菇1号、天山2号菌株间亲缘关系较远,而与L1、W1W2菌株间亲缘关系比较近。W1W2菌株与白灵菇1号、天山2号、L1、江都菌株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9.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是一类对多种害虫有效的病原微生物。为降低该菌产品制剂的生产成本,以北方常见的玉米芯粉、棉粕、豆粕等农产品下脚料为培养基质,研究了对多种鳞翅目、双翅目害虫具有特异杀虫活性的Bt菌株CYZ-4的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方。经对培养基的初始含水量、p H值等单因素试验发现,培养基初始含水量为70%、p H值为8.2时,玉米芯固体发酵培养基的产孢量达到最大;当玉米芯粉与棉粕质量比为5∶5和6∶4,与豆粕质量比为6∶4或7∶3时,发酵效果优于其他组合,产物孢子浓度在9.3×109个/g以上;复合固体发酵培养基基础配方中,玉米芯粉、棉粕、豆粕质量分数分别为19.1%、7.2%、3.6%时发酵Bt的效果最好。培养基3种成分及p H值的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将玉米芯粉、豆粕、棉粕按质量分数分别为16.0%、6.7%、7.2%的比例混合,添加0.075%KH2PO4、0.05%Mg SO4、0.035%Ca CO3,调节初始含水量为70%、p H值为8.2,按4%的接种量接种,30℃下培养6 d,菌株的产孢量最大,达到1.80×1010个/g。该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方成本低,发酵条件简单,适于以药肥撒施毒土方式施用防治鳞翅目和双翅目地下害虫。  相似文献   

10.
几种伞形科蔬菜浸出液对白灵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丽  简在友  王鸿升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900-4901
从菌丝的生长速度和生长势等方面,探讨了伞形科蔬菜小茴香、胡萝卜、芫荽浸出液对白灵菇菌株———K3种菌丝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伞形科蔬菜浸出液对白灵菇菌丝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中小茴香、胡萝卜、芫荽浓度分别为203、001、00 g/L时对白灵菇K3生长促进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百合组培苗的质量和移栽成活率,筛选适宜的生根培养基配方。[方法]以百合组培苗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配比基本培养基、不同浓度IBA和活性炭对百合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基本培养基选用1/2MS为最好,添加IBA和活性炭后均加速根的形成,IBA添加的最佳浓度为0.10 mg/L,活性炭加入量以0.2 g/L为最佳。[结论]百合组培苗理想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10mg/L+活性炭0.2 g/L,此配方下平均生根率为100%,且根密而壮。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探讨不同蛋白质饲料对内鸡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代谢率的影响。选择8周龄AA肉仔鸡120只,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3个处理组日粮分别为豆粕组(24.9%豆粕+4%DDG)、杂粕组(18%豆粕+6%棉粕+6.7%DDG)、DDG组(4%豆粕+9%棉籽粕+9%DDG),各组日粮在能量和蛋白水平上相同。试验期为16d。试验结果表明,各组13增重、日采食量、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O.05),但杂粕和DDG组的日增重和日采食量高于豆粕组,且杂粕组料重比低于豆粕组;各组之间粗蛋白、粗纤维代谢率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豆粕组钙磷代谢率显著高于杂粕组(P〈0.05),结果显示,用棉籽粕和DDG代替部分豆粕不影响鸡的生产性能,且能提高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棉粕水平对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生长、体色、肉色、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挑选750尾初始体质量为(49.95±0.05)g的斑点叉尾鮰,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网箱,每个网箱50尾鱼。以无棉粕替代的基础饲料为对照组,以7%(M1组)和14%(M2组)棉粕分别替代基础饲料中25.8%和51.7%的豆粕,配制3种等氮等脂试验饲料,养殖周期为60天。实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棉粕替代豆粕对斑点叉尾鮰的增重率、饵料系数和形体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2)棉粕替代豆粕对血清中补体3、补体4、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棉粕替代豆粕对斑点叉尾鮰侧面皮肤的亮度、红度、黄度值以及腹部皮肤红度、黄度值均无显著影响(P>0.05), 但高棉粕组(M2)使其腹部皮肤亮度值显著升高(P<0.05);棉粕饲料能够显著提高斑点叉尾鮰背部肌肉的红度值(P<0.05),但各处理组间亮度与黄度值无显著变化(P>0.05)。4)与对照组相比,低棉粕饲料(M1)显著降低肠道梭杆菌门相对丰度(P<0.05),显著提高厚壁菌门相对丰度(P<0.05)。综上,当饲料中的棉粕替代低于51.7%豆粕时,不影响斑点叉尾鮰的生长性能,但会影响鱼体体色和肌肉颜色。  相似文献   

14.
不同饼粕组合对奶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3种饼粕不同组合对奶牛瘤胃发酵的影响。[方法]将豆粕、花生粕和棉籽粕分别按1/3和2/3的比例合成6个组合,利用短期人工瘤胃技术研究6种组合对体外培养瘤胃液pH值、氨态氮(NH3-N)浓度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的影响。[结果]各组间pH值差异不显著;在NH3-N浓度上第2组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第3组在VFA浓度上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结论]在6种豆粕组合中,第3组(2/3豆粕和1/3棉籽粕组合)最有利于奶牛瘤胃发酵。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北美豆梨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以引进的北美豆梨‘首都’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灭菌时间、不同基本培养基、增殖及生根培养、移栽基质的选择等试验。结果表明,灭菌14 min 为5 种灭菌时间中最佳灭菌时间,其成活率虽略低于灭菌16 min,但外植体萌芽快,长势正常;MS培养基为北美豆梨理想的基本培养基;MS添加0.5 mg/LTDZ+0.2 mg/LNAA+0.05 mg/LGGR6+琼脂粉6.0 g/L+蔗糖30 g/L+活性炭2.0 g/L为豆梨的最适增殖培养基配方;最佳生根培养基配方为MS+TDZ 0.5 mg/L+ABT1#1.5 mg/L+蔗糖20 g/L+琼脂粉4.5 g/L+活性炭2.0 g/L;草炭+珍珠岩(比例2:1)作为栽培基质移栽成活率最高,生长表现最好,幼苗健壮,叶色深绿。  相似文献   

16.
以芦笋秸秆为栽培基质与玉米芯、木屑、麸皮等材料经科学配制进行秀珍菇栽培试验,对不同配方的菌丝生长速度、生物学效率、投入产出比、经济效益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配方的秀珍菇长势良好,在笋秸秆含量为80%的情况下,基质透气性好,菌丝生长速度快,随着培养料中玉米芯含量的增加,基质透气性差,菌丝生长速度较缓慢。从秀珍菇的产量来看,配方5的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为70.52%,配方1的产量最低,生物学效率为60.54%,综合经济效益分析,配方1的投入产出比最高,投入产出比为1:5.45,成本较配方5降低约23.97%。  相似文献   

17.
茄子黄萎病生防内生细菌29-12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初步探讨茄子黄萎病生防内生性枯草芽孢杆菌29-12的发酵条件,通过培养条件优化及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15 g/L、甘薯淀粉5 g/L、豆粕粉15 g/L、蛋白胨8 g/L、MgSO4 0.01%、K2HPO4 0.05%.最佳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7.5,250 ml三角瓶装液量100 ml,摇瓶速度120 r/min,接种量10%,温度30 ℃.在此条件下培养29-12菌株 84 h,抑菌圈大小为2.12 cm,1 ml含菌量为1.58×109 , 芽孢得率为100%.  相似文献   

18.
发酵棉粕和普通棉粕替代豆粕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65±2)d〕的杜×长×大三元杂交阉公猪进行生长期(65~130 d)和育肥期(131~162 d)两个阶段试验,通过在猪生长育肥期日粮中以不同比例的普通棉粕和发酵棉粕替代豆粕,探讨在猪日粮中普通棉粕和发酵棉粕适宜的添加用量。生长期供试仔猪随机分为5个组,每个组10头。分别饲喂含豆粕日粮(对照组),5%或10%普通棉粕替代豆粕日粮(试验Ⅰ组和Ⅱ组),10%或15%发酵棉粕替代豆粕日粮(试验Ⅲ组和Ⅳ组)。在育肥期,对照组继续饲喂豆粕日粮外,试验Ⅰ组至Ⅳ组各随机分为两个处理组,其中一组继续使用棉粕日粮,另外一组改用豆粕日粮。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普通棉粕替代豆粕的比例达到5%时,猪的日增重有下降趋势;达10%时可显著降低猪的日增重和饲料报酬(P0.05);发酵棉粕替代豆粕的比例达到15%时对猪生长育肥期的生长性能尚无显著不良影响(P0.05),可以降低单位增重饲料成本;生长期使用棉粕而在育肥期停用棉粕与全期使用棉粕相比,对猪在育肥期的生长有增加趋势,并且具有单位增重饲料成本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