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果园人工生草覆盖少耕法,是以果园行间、株间.空闲地为场所,人工播种适宜的草种.使其繁茂生长利用活草层地面覆盖或刈割后客草覆盖,当草苗期地面覆盖度不高时(或枯草期).应进行适度中耕;生草果园间隔若干年进行翻压.使地上的草(枯枝落叶)、地下的根全部与土相融腐烂沤制肥田,融果园绿肥和生物覆盖为一体。这一技术比较切合当前果区农家肥不足、秸秆物短缺等实际情况,有利于提高果园有机质和有效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结构。现将应掌握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棉田中推行麦草覆盖技术,可提高秸秆利用率,改良土壤营养状况。据试验,棉田覆盖麦草后每667平方米(1亩)可增产皮棉10.5千克。为了确保麦草覆盖后的棉田稳产、高产,应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1.覆盖麦草。小麦收割后将麦草用铡草机铡碎,按每667平方米200千克的用量均匀地铺于棉花行间,并撒  相似文献   

3.
一、好处 免耕覆盖选播和免耕硬茬播种,实现了秸秆覆盖、节水、增肥、增产、亩节约用水30-40立方米。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直接粉碎还田,相当于每亩增施50公斤标准肥。  相似文献   

4.
<正> 小麦盖草是在小麦播种后,覆盖一定量的作物秸秆通过秸秆补充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等途径,进而提高小麦产量的一种土肥实用技术,是小麦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般可使小麦增产12%~15%,建议各地积极宣传,大力推广。 1 小麦盖草的潜力及障碍因素 1.1 秸秆资源充足。随着作物产量的提高,作物秸秆增加量也相应增大,除用作  相似文献   

5.
通过夏玉米田间不同模式的小麦秸秆覆盖试验研究,探寻夏玉米少耕覆盖高产栽培技术,以期达到夏玉米可持续生产。在小麦收割后不翻耕,麦秸麦糠就地覆盖,覆盖量以300~700 kg/亩为宜,玉米大小行开沟播种,密度3 500~4 000株/亩,播种后优质有机肥沿沟盖种,科学增施氮肥,及时预防病虫草害。本技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与传统耕作相比,显著提高了玉米的双穗率、百粒重、穗粒数,增产幅度达到20.5%~56.4%,降低生产费用80.2~101.9元/亩,纯收入增加68.0~112.0元/亩。大量秸秆用于肥田,减少化肥使用量34.7%,杂草减少78.9%,玉米田生态逐渐进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一、秸秆覆盖 1.覆盖方法用麦秸、玉米秆、玉米轴、绿肥、杂草等有机物质,覆盖于树盘、树行或全园覆盖.覆盖厚度为15~20厘米,覆盖物上压土,以防风刮和火灾.较大的覆盖物料如玉米秆,不易被风刮跑,可顺行排放,其上可不必压土,常年保持覆盖厚度.树盘覆盖时,每株覆盖量需70~100公斤;树行覆盖时,每667平方米覆盖量需1000~1250公斤;全园覆盖时,每667平方米覆盖用料需2000~2500公斤,如用新鲜材料,每667平方米覆盖总量需4000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马铃薯常规栽培(不覆盖秸秆)、秸秆覆盖栽培、不同秸秆覆盖栽培、马铃薯播种后盖土盖草和不盖土只盖草、不同基肥水平秸秆覆盖栽培等对比试验,旨在探讨研究马铃薯秸秆覆盖栽培的田间效应。试验表明,马铃薯秸秆覆盖栽培,增产效果显著,商品率明显提高;以稻草覆盖为佳,田间效应播后盖土盖草为佳,以基肥每亩45%硫酸钾复合肥35~40 kg为宜。  相似文献   

8.
玉米秸秆粉碎后替代地膜覆盖小麦种植带,可抑制水分蒸发,具有保墒功效。为了探索小麦种植的最佳秸秆覆盖量,进行了冬小麦秸秆粉碎微垄覆盖沟播秸秆用量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覆盖量为4 500 kg/hm~2时产量最高;由建立的函数方程得出秸秆覆盖量为2 569.5 kg/hm~2时,可获得高产。综合考虑庄浪县的实际情况,冬小麦种植秸秆覆盖量以3 000~4 50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9.
小麦春节前的田间管理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五招促小麦安全越冬①盖粪(有机肥)。在小麦进入越冬期后,顺垄撒施一层有机肥,厚度以3~4厘米为宜,可避风保墒,增温防冻,并为麦苗返青生长补充养分。粪肥不足时,晚茬麦田、浅播麦田、沙地麦田以及播种弱冬性品种的麦田要优先盖粪。②覆盖秸秆(草)。冬前  相似文献   

10.
在小麦免耕播种中,通过设置留15~20cm根茬、50%秸秆粉碎还田、全部秸秆粉碎还田3种秸秆处理方式,并与传统的翻耕进行对比,研究不同秸秆覆盖量对播种质量、群体动态、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免耕小麦的播种质量、越冬能力、群体动态、产量均受到一定影响;免耕播种能提高前期土壤水分,但前期土壤温度偏低;留根茬的免耕处理产量较翻耕略有降低,而50%秸秆覆盖、100%秸秆覆盖的处理较翻耕减产达10.6%、14.1%,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秸秆直接还田效果,规避秸秆直接还田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因素,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控制秸秆直接还田数量秸秆直接还田数量每667平方米以100~150公斤的干秸秆或350~500公斤的湿秸秆为宜,可铡成10~15厘米长的小段,铺撒于田中,翻压于土壤表面10~15厘米下。玉米、油菜收割时,将秸秆粉碎后还田最理想。秸秆  相似文献   

12.
一、树盘覆盖利用玉米、小麦、高粱、大豆、谷草等秸秆以及杂草等有机物,覆盖到果树树盘,覆盖宽度应与树冠相同,覆盖厚度10~20厘米。一般要经常保持覆盖厚度,不断补充覆盖物;也可待秋季覆盖物腐烂后翻入土内,收获秸秆后继续覆盖。二、行间覆盖利用玉米、小麦、高粱、大豆、谷草等秸秆或杂草等有机物,覆盖在果树行间,覆盖宽度视果树行距、株距而定。稀植乔化果园行间、株间覆盖宽度至树冠处;矮化密植果园行间覆盖宽度至树冠处,株间可不覆盖。覆盖厚度10~20厘米。一般要经常保持覆盖厚度,每年补充覆盖物,也可适时翻入土内。  相似文献   

13.
为铜仁市碧江区马铃薯大面积生产减轻劳动强度和降低生产成本提供科学依据,2017~2018年度在碧江区进行了稻草666.7公斤/亩、1000公斤/亩、1300公斤/亩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试验。结果表明:稻草不同覆盖量对马铃薯费乌瑞它的产量影响极显著。其中,以覆盖稻草1000公斤/亩的效果最好,费乌瑞它的产量达1763.4公斤/亩。  相似文献   

14.
周文富 《当代农业》2013,(21):46-47
秸秆回铺是一种以铺草方式进行秸秆直接还田的方法.也是当前农业生产上推广的一项新技术。秸秆回铺压草还田模式可使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大豆和蔬菜等作物的产量平均增产13%左右.增产率在10%~15%之间。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秸秆不同覆盖量对旱地微垄沟播春小麦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以常规小麦秸秆覆盖量10 500 kg/hm2为对照,在会宁县旱川地研究了不同秸秆覆盖量对旱地微垄沟播春小麦的生长发育特性及其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微垄上覆盖粉碎小麦秸秆量为3 000 kg/hm2时有利于提高小麦苗期0~20 cm土层土壤温度。小麦生育进程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逐渐缩短,微垄上覆盖粉碎小麦秸秆量为3 000 kg/hm2时,处理小麦生育期较对照延迟5 d;保苗数和成穗数分别较其他处理显著增加30.90%~35.47%和13.49%~18.18%;籽粒折合产量最高,为3 900.0 kg/hm2,较对照显著增产,增产率为9.22%。是会宁县旱川地微垄沟播春小麦比较适宜的秸秆覆盖量。  相似文献   

16.
1.培土土壤封冻前结合中耕,进行培土壅蔸。培土以7厘米~10厘米厚为宜。培土可提高土壤温度,又直接保护油菜根部,有利根系生长和防止拔根。尤其是高脚苗,培土壅蔸后可使根颈变短,利于保暖。2.覆盖在油菜行间盖一层茅草、稻草等秸秆,或667平方米施猪牛粪2000公斤~3000公斤,可提  相似文献   

17.
棉田覆盖麦草后,有调温、保墒、护垄、防板结、抗倒伏等作用,并增加土壤有机质,补充肥份,改良土壤,有利棉花高产,优质。盖草以6月底前,每亩200~250kg 为宜。  相似文献   

18.
固定道垄作沟灌适宜秸秆覆盖量及冬灌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进行了固定道垄作沟灌栽培条件下秸秆覆盖量及冬灌量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覆盖量和冬灌量对春小麦的播种出苗和产量均有重要影响,其中秸秆覆盖量为65%,冬灌量为750 m3/hm2时栽培效果最佳,产量达4680.17 kg/hm2,其播种至拔节期5 cm土层的平均地温为10℃,播种前0~20 cm土层土壤体积...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秸秆高留茬条件下不同秸秆覆盖量对稻田杂草及水稻产量的影响,选择合适的秸秆覆盖量。【方法】在小麦收割前1~2 d采用人工播撒苏秀867稻种12.5 kg,用Kubota G688机器在小麦秸秆高留茬(16~20 cm)条件下,将小麦秸秆粉粹成长度8~10 cm,采用人工分别将秸秆按照1.00、0.75、0.50、0.25、0 kg/m~2覆盖稻田,3 d后上水。【结果】不同时间调查发现,秸秆覆盖量≤0.25 kg/m~2的处理水稻7~45 d成苗率均无变化;当秸秆覆盖量≥0.50 kg/m~2,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15 d内水稻成苗率下降,15~45 d水稻成苗率不再变化;对杂草控制情况看,随着秸秆覆盖量增加,田间杂草防控效果明显增加,高留茬条件下秸秆覆盖量≥0.75 kg/m~2的2个处理30 d对杂草的防效均为100%,45 d对稗草的株防效≥89.25%,对阔叶杂草的防效均为100%;秸秆覆盖量为0.50 kg/m~2的处理45 d对稗草防效为84.95%,对阔叶草的防效为100%。对产量的影响来看,高留茬条件下,秸秆覆盖量≤0.25 kg/m~2条件下,随秸秆覆盖量增加,产量明显增加;秸秆覆盖量为0.25 kg/m~2,≤1.00 kg/m~2条件下,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水稻产量显著下降。【结论】综合水稻出苗率、杂草防控效果以及水稻产量3个因素,高留茬条件下秸秆覆盖量在0.25~0.50 kg/m~2最佳,结合本地区秸秆可收集综合利用率,小麦理论产量在221~443 kg/667m~2最佳,适合在本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20.
王丽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3804-3808
[目的]研究秸秆覆盖对冬小麦生理生态特征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综合影响,寻求最佳覆盖措施,从而达到提高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目的。[方法]设置6个处理:多播多盖、多播少盖、多播对照、常播多盖、常播少盖、常播对照,秸秆覆盖量少覆盖为3 000kg/hm2,多覆盖为6 000 kg/hm2,播种量多播量为225 kg/hm2,常播量为150 kg/hm2,分析冬小麦田的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蒸发、冬小麦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情况。[结果]秸秆覆盖对于表层土壤的保墒作用比对深层土壤明显,多播量少覆盖处理保墒效果相对较好,其土壤蒸发也最小,冬小麦叶面积指数明显比其他处理大。另外,适量秸秆覆盖可以有效调节土壤温度变化。秸秆覆盖不一定能增产,但明显地减小了冬小麦田的总耗水量,相应地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多播量对产量提高有一定贡献;因此考虑播量和覆盖量的综合效应,多播量少覆盖相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论]加大播种量并适量覆盖秸秆有利于提高冬小麦产量并且节约用水,还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