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几种引诱物对红棕象甲的诱集和田间监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四臂嗅觉仪室内测定5种引诱物对红棕象甲成虫的嗅觉反应。结果表明,5种试验材料对试虫有一定引诱作用,其中聚集信息素、活雌虫和甘蔗诱集效果最明显。田问诱集试验结果表明,聚集信息素、活雌虫和甘蔗对红棕象甲成虫有好的大田诱集作用,菠萝和假槟榔田间诱集效果不明显。种群动态监测结果表明,红棕象甲在海南文昌地区,1 a有4次发生高峰期。   相似文献   

2.
红棕象甲为害调查与诱集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2008年,累积多次在海南省多个县市开展实地调查,发现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Oliver)]的寄主植物15种,常见受害寄主植物有椰子、霸王棕、美丽针葵、酒瓶椰子等,并对采集的红棕象甲虫源标本及为害特征进行观察。在海南8个市县的椰子种植区及棕榈园共设30个监测点,各个监测点均能诱到红棕象甲成虫。田间实时诱集监测的3年积累试验数据显示:全年均能诱集到红棕象甲成虫,6~8月份能诱到较多的红棕象甲成虫,说明这时期是红棕象甲成虫活动的一个高峰期。  相似文献   

3.
彩色光源诱捕螺旋粉虱成虫的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制行为反应箱,研究不同颜色光源对螺旋粉虱成虫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1)不同颜色光源对螺旋粉虱的诱捕效果差异显著,浅桃红色光源效果最好,红色、紫色次之;(2)诱捕光源对螺旋粉虱雌、雄成虫的诱捕效果差异显著,雌虫较雄虫数量多;(3)2种诱捕效果差异显著的光源同时存在时,趋向高诱捕效果光源的雌成虫较雄成虫数量多,差异达极显著。  相似文献   

4.
用于控制西南玉米螟(美国西南部和东南部及墨西哥玉米的一种主要害虫)的一种新型昆虫性外激素已研制成。这种性吸引外激素是由自然界西南玉米螟雌成虫体内的三种成分组成。用它做诱饵诱捕雄虫时与用活雌虫做诱饵一样有效,有时甚至比后者更有效。诱捕通常在已知发生害虫侵扰的地方使用,它有助于成虫的早期监测,提醒广大专家、植保人员和种植者要加强玉米地玉米螟卵块和幼虫的采集。在外激素研制以前,成虫的有无是用黑光  相似文献   

5.
新入侵害虫椰子织蛾飞行能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椰子织蛾是危害棕榈科植物的主要害虫之一,2013年入侵中国海南省。为了解椰子织蛾的飞行能力和飞行节律,运用联机飞行磨测定椰子织蛾成虫的飞行能力,结果表明:椰子织蛾单日龄的最大平均飞行距离12 817.47 m(个体单日龄的最大飞行距离为15 338.40 m);椰子织蛾雌、雄虫间的飞行距离差异显著,雄成虫随着日龄增加其飞行能力逐渐增强,雌成虫则随日龄增加飞行能力减弱;总体上,雌、雄椰子织蛾成虫在12:00~24:00时段较活跃,在0:00~12:00不活跃。本研究结果可为椰子织蛾的预警监测与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触角电位仪(EAG)和Y型嗅觉仪测定了中华稻蝗6龄若虫和成虫对9种植物挥发性化学物质的嗅觉和行为反应.EAG反应结果表明,中华稻蝗成虫对9种植物挥发性化学物质的反应值均低于6龄若虫,其中对顺-3-己烯-1-醇的EAG反应值6龄若虫显著高于成虫,对香叶醇的EAG反应6龄雌性若虫显著高于成虫及雄性若虫.1-戊醇可引发中华稻蝗雌、雄6龄若虫间显著的EAG反应差异,雌、雄成虫对9种挥发性化合物的EAG反应表现一致.行为测定结果表明,除6龄雄虫外,中华稻蝗其他各虫态对反-2-己烯醛和乙酸顺-3-己烯酯2种化合物均表现出显著的行为趋性.中华稻蝗对香叶醇的EAG反应和行为反应相一致.对水稻、稗草和马唐3种寄主植物的行为反应测定结果表明,中华稻蝗雌性成虫和雌性6龄若虫对马唐存在显著的行为趋向性,而所有试虫对水稻和稗草却表现出随机选择效应.因此,香叶醇很有可能会在中华稻蝗对寄主植物的定向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可能会影响中华稻蝗雌虫的生长发育及产卵行为.  相似文献   

7.
在2004年和2005年两年的田间实验中,研究分析了每丛植物上稻水象甲一代成虫的取食斑数量与长度间的线性回归关系。每丛稗草上的稻水象甲取食斑总量显著高于水稻、异型莎草和李氏禾上的;两种寄主植物的两种移栽期的组合、4种不同寄主植物各2次观察得到的共16组每丛植物上的稻水象甲取食斑数量和总长度间的直线回归方程均显著;植物种类对回归系数有显著影响,以稗草上的最大。这些回归方程对稗草和水稻的不同移栽期总体而言是稳健的,但对不同观察期则不稳健。本试验建立的取食斑数量与总长度的直线回归法可用于稻水象甲控制阈值的确定、稻水象甲入侵早期的取食量及成虫密度初步推断、抗稻水象甲的水稻种质资源评估以及应用一些象甲控制外来入侵植物时的寄主专一性测定。  相似文献   

8.
椰子木蛾(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是棕榈科植物的一种重要害虫。为阐明椰子木蛾成虫内外生殖系统结构以及卵巢发育,以显微解剖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椰子木蛾雄成虫内生殖系统由睾丸、贮精囊、输精管、双射精管、单射精管和附腺组成,外生殖系统由钩形突、颚形突、抱握器、阳茎轭片、阳茎和囊形突构成。雌成虫内生殖系统包括卵巢、侧输卵管、中输卵管、受精囊和生殖附腺,外生殖系统由产卵器、导精管和交配囊组成。雌性生殖系统的发育分为成熟待产期(Ⅰ级)、产卵初期(Ⅱ级)、产卵盛期(Ⅲ级)和产卵末期(Ⅳ级)4个级别。详细了解椰子木蛾成虫生殖系统结构特征,对其田间预测预报以及种间鉴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应用日立S-3000N型扫描电镜对香蕉假茎象甲雌、雄成虫的触角形态和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香蕉假茎象甲触角为膝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触角表皮普遍具有波浪形刻纹,共有4种感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和芽孢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有3种类型,刺形感器有2种类型。香蕉假茎象甲雌、雄个体间触角感器类型及其分布均无明显差异。触角上的各种感器类型多样,数量众多,分布集中,鞭节上感器最多,梗节次之,柄节无感器。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香蕉根颈象甲在海南香蕉上的产卵特性,指导田间防控技术,室内研究了香蕉根颈象甲成虫对寄主植物、叶鞘部位的产卵选择性及不同饲养方式下的产卵率。结果表明,在巴西蕉和泰国蕉上,香蕉根颈象甲的产卵率分别为32.87%和30.93%,均显著高于台蕉、大蕉、皇帝蕉和粉蕉;香蕉根颈甲成虫嗜好在香蕉假茎中部叶鞘产卵,在第2层叶鞘的选择性最高,选择系数为45.78%,显著高于其它几层叶鞘的选择系数;分别提供腐烂和新鲜的香蕉假茎让香蕉根颈象甲产卵,周平均产卵量分别为4粒和2粒,可见,香蕉根颈象甲喜欢在腐烂的假茎上产卵。  相似文献   

11.
红棕象甲在中国扩散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对棕榈科植物上的危险性外来生物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Fab.)的形态特征、国内外分布情况、生物学和寄主等进行了描述。并根据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方法,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来计算红棕象甲的风险程度,建立了一、二级评判标准的计算模型,计算出红棕象甲危险性评价的风险值R为2.2538,属于危险性较高的有害生物,并提出进行风险管理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Oliver)]是我国危害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入侵害虫。2008年3月至2011年1月,以文昌市45块受红棕象甲危害的椰林为试验地,应用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 ,组建了以土壤含水量、主林层郁闭度、土壤瘠薄程度和林龄为参数的红棕象甲发生量的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实际检验,具有较高的预测功能,今后可在林业生产实际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3.
红棕象甲幼虫化学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红棕象甲的生物学特性,采用灌根法、灌淋法、打孔注药法和熏蒸法等化学防治方法对红棕象甲幼虫进行了野外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依次为:熏蒸法>打孔注药法>灌淋法>灌根法.用磷化钙以每株树9.6g的剂量进行根部熏蒸,5d后防效达83.03%,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Acoustic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used to detect insects in concealed habitats. The larvae of red palm weevil, Rynchophorus ferrugineus (Olivier), a serious pest of the coconut palm, Cocos nucifera L. feed on the soft tissues inside the stem and bud region. Detection of infested coconut palms in the early stages by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of checking for external symptoms is time consuming, labour intensive and costly.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a portable and efficient acoustic device and its potential in detection of infested palms in the field. The device comprises a sensor to mount on the palm and to acquire the sounds of red palm weevil larvae, an electronic unit that processes the acquired sounds and a set of headphones to receive the output sound by the listener. It is light weight, user-friendly and powered by batteries. The highest accuracy of identifying infested palms was obtained when the palm was checked at four positions; either side of palm base and bases of the two lowermost leaves. The infested palms were detected with over 97% accuracy, while the probability of not detecting uninfested palms was over 92%. A second check increased the rate of accuracy. Many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with conventional methods could be overcome by the use of this device.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地观测研究洋浦经济开发区城市森林对降温增湿遮荫的作用,以便评价洋浦城市森林的合适程度和树种与结构的适宜性。结果表明,洋浦城市森林具有一定的降温、增湿与遮荫作用,各观测点的平均降温为0.8℃,平均增湿为5%,平均遮荫为94%。但各观测点所代表的树种和结构组成在降温增湿和遮荫方面的效应不一,最热时段的12:00~13:30和13:30~15:00降温最好的是马占相思与椰子混合林;增湿方面最好的是马占相思与椰子混合林、双排椰子林;遮荫最好的是短穗鱼尾葵。洋浦城市森林的降温效果在午间最好,增湿效应则在午前与  相似文献   

16.
自育甘蔗品系系谱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自育112个甘蔗品系的细胞质源只有3个,即班扎马新嘿潭,黑车里本和拔地拉,尤以前二者为主,约占98.2%.细胞质相当集中.112个品系的总遗传组成源共有24个原始基础种质,其中4个刈手密种,2个印度种,11个热带种,3个中国种及大茎野生种、斑茅、蔗茅、高梁.几乎全部品系含有爪哇刈手密、印度刈手密、春尼、班扎马新嘿潭、黑车里本、路打士、拉海那、斐济和一个品种名未详的中国种,说明遗传组成非常相近.从系谱图看其亲缘关系,112个品系全部是刈手密种、印度种、热带种的后代,有95个品系还是中国种的后代,59个是大茎野生种或斑茅、蔗茅、高梁这些种属的后代.并对亲本选择利用,杂交组合的配置,扩大遗传组成源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高良姜的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其系统进化发育关系,本研究以高良姜总DNA为材料,采用NovaSeq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高良姜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并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高良姜叶绿体基因组的图谱构建及注释分析。结果表明:高良姜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62 137 bp,呈典型的环状四段式结构,包括87 264 bp的大单拷贝区、15 349 bp的小单拷贝区以及2个29 762 bp的反向互补重复区;共编码132个基因,其中蛋白编码基因86个、核糖体RNA基因8个以及转运RNA基因38个。高良姜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较弱,偏向于以A/T碱基结尾。碱基替换分析表明,高良姜叶绿体基因组中大多数编码基因的碱基替换没有引起氨基酸的改变。基于20种物种叶绿体基因组的系统发育分析发现,高良姜与同属植物艳山姜、益智的亲缘关系更近。本研究获得了高良姜的叶绿体基因组特征信息,为高良姜资源保护、遗传进化和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调查介绍了甘蔗一种新害螨——甘蔗瘤瘿螨(Aceria sacchari Wang,1964)的形态、危害特征、分布特点,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黑皮果蔗茎尖脱毒不同代数种茎苗商品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皮果蔗茎尖脱毒第1代(处理A)、第2代(处理B)、第3代(处理C)种茎为材料,研究其商品性能生产表现情况。结果表明,脱毒果蔗不同代数种苗的月生长速度、株高、茎径、蔗茎产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性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蔗株最高、茎径最粗、蔗茎产量最高等均为第2代种茎苗,分别比对照高41cm、粗0.25cm、增产41.1%;在品质方面,脱毒果蔗的水分含量较高,纤维分含量较低,糖分略低于对照;在外观品质方面,脱毒果蔗的节间长度、均匀度、色泽等均优于对照,由花叶病引起的花皮蔗株低于对照;脱毒果蔗易受外界花叶病毒的传染,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花叶病发病率提高;脱毒果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ATP酶活性提高;第1代种茎苗可栽培成商品蔗,但存在一定的组培效应,主要表现为蔗茎的侧芽较大,在光线条件较好的地方较易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