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RAPD标记鉴定大白菜杂交种纯度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标记鉴定大白菜杂种商品种子的纯度。用50个随机引物检测了2个杂交种北京57号和北京106号及其亲本,引物OPE-20在北京57号杂交种中产生了有别于双亲的特殊标记,引物OPH-06及OPH-07在北京106杂交种中产生了有别于双亲的特殊标记,能清楚地区分杂交种及其双亲,并将这些引物应用在北京57号和北京106号杂交种样品的纯度检测中。这个结果显示了RAPD标记在大白菜杂交种商品种子纯度检测上的实际用途。  相似文献   

2.
宋顺华  郑晓鹰 《种子》2005,24(11):14-17
分析了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种检测方法对甘蓝和大白菜品种RAPD标记鉴定多态性水平的影响.用12个随机引物扩增了14个甘蓝品种,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的结果为平均每个引物产生4.5条扩增带,其中1.5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频率为33.3%.同时对产生条带最多的引物(S149)所扩增的产物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检测到了30条清晰可见的扩增带,其中19条具有多态性,为前者的6倍,可以完全鉴别14个甘蓝品种.用5个随机引物扩增了23个大白菜品种,用两种检测方法同时检测了扩增结果.结果表明,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的平均多态频率为3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平均多态频率为61%,后者为前者的两倍.因此,在使用RAPD标记进行甘蓝和大白菜品种鉴别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方法能大大提高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利用SSR标记技术筛选合适的引物,对辽宁省近年备案的34个大白菜品种进行DNA指纹分析,构建其SSR指纹图谱数据库。首先利用8份来自国内外不同生态条件、植物学性状差异较大的大白菜品种,通过对1 200余对SSR引物的两次筛选,得到40对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稳定性高且近似均匀分布在白菜10条染色体上的引物。通过选取的40对SSR引物对34份通过备案的大白菜品种进行扩增分析,最终利用Cnu-m132a等7对引物构建了上述34份大白菜品种的指纹图谱。本研究构建的SSR指纹图谱数据库,为建立辽宁大白菜品种鉴定技术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用微卫星DNA标记分析苎麻品种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用3种微卫星标记分别分析了20个苎麻品种的DNA。每种标记方法都能在苎麻品种间产生多态性的谱带。ISSR每个检测单位产生的DNA条带最多,平均每个引物对扩增出8个DNA条带;其次是RAMP。虽然SSR每个检测单位产生的条带数最少,但其扩增图谱中,87.0%的条带是多态性条带,高于ISSR和RAMP。ISSR和RAMP扩增图谱中多态带的频率分别  相似文献   

5.
北方部分粳稻品种遗传关系的SRAP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18个北方粳稻品种进行了分类和亲缘关系研究.从70个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2个用于PCR反应,共扩增出108个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条带数为9个,多态性条带78个,多态性比率为72.2%,显示了较高的多态性.应用SPSS11.5分析软件对18种供试材料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8个粳稻品种可明显分为4类,其中第1类又可分为2个亚类.比较发现,北方粳稻品种的SRAP分析结果与系谱法基本吻合,表明sRAP可用于北方粳稻品种的类群划分及亲缘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6.
大白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APD技术对64份大白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OPE,OPF,OPG和OPH 4套共80条引物中选出了16个条带清晰、且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分析供试材料,结果共产生100条扩增带,其中72条带具有多态性,多态性频率平均为72%。由RAPD分析结果可初步得出芜菁、小白菜和大白菜的特征谱带,这些特征谱带可分别作为这3个亚种的RAPD标记,据此可鉴定这3个亚种。将扩增出来的72条多态性片断进行统计,采用UPGMA进行聚类分析,取相似距离0.721为阈值,将大白菜种质资源分为6个类群,而小白菜(66号,苏州青)和芜菁(67号)各成一类,共8个类群。  相似文献   

7.
用SRAP标记分析黄瓜品种遗传多样性及鉴定品种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35份不同类型的黄瓜品种进行了指纹图谱遗传多态性分析,从38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3个多态性高的引物组合,此3对引物扩增得到的图谱可将35份黄瓜品种完全区分开来。依据SRAP指纹图谱聚类分析结果确定了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以及鉴别的难易程度。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得到了两个黄瓜品种杂交组合F1与亲本的指纹图谱中的鉴别条带,可以用于黄瓜杂交种的纯度检测。  相似文献   

8.
《种子》2018,(12)
利用ISSR技术对14个八仙花品种进行了亲缘关系的研究。从49个引物(引物选自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UBC公司公布的100条引物)中筛选了8个条带清晰、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对14个八仙花品种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478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59.75条DNA片段),多态性条带420条。用POPGENE分析数据得到14个品种的遗传距离为0.000 2~0.087 4,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916 3~1.000 0;利用NTSYSpc 2.1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性系数约为0.38处将14个八仙花品种明显分为两大类,其中花园蕾丝、绿色夏天和圣代草莓被聚为第一类,其余11个品种被聚为第二类。  相似文献   

9.
利用RAPD标记鉴定大豆种质   总被引:49,自引:4,他引:49  
邱丽娟 《作物学报》1997,23(4):408-417
本研究以57个中国大豆祖先吕系及育成品种和18个美国大豆祖先品系为DNA样品来源,通过随机引物PCR扩增基因组DNA的多态性,探索利用RAPD标记鉴定和相关种质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50个10摩尔随机引物共扩增可分辩产物246个,其中82.4%的随机引物可产生多态性产物,所扩增产物的54.4%至少在两个基因毒草境存在差异。上PCR扩增产物分别以1和0记录存在与否。扩增产物间的成对比较可产生非相似  相似文献   

10.
AFLP分子标记鉴别大白菜品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试验采用AFLP技术,研究了90份来自7个不同栽培地区的大白菜品种材料。共筛选了20对引物,不同引物组合检测多态性谱带的能力有很大的差异,多态性谱带的数量从9条到32条不等。其中E—ACA/M—CTG是大白菜品种十分高效的引物组合,共产生7l条清晰的扩增带,其中有32条多态性谱带,多态性谱带的百分率为45.7%。通过该引物组合,能将90个品种全部区分开来。同时应用该引物组合检测2个大白菜杂交品种(北京新2号,京夏王)各10株,其中有1株北京新2号的谱带异常,其余同一品种不同单株的带型完全一致。表明AFLP标记用于研究品种指纹图谱,并鉴别品种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RAPD 技术在12个玉米骨干自交系快速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张超良  孙世孟 《作物学报》1998,24(6):718-722
通过对我国正在使用的12个玉米骨干自交系的RAPD分析,从220个Operon引物中筛选出13个能产生稳定的遗传多态性的引物。利用这些引物提供的分子标记,可以区分12个供试自交系。5个自交系有特异分子,用1个引物就能区别于其它自交系,另7个自交系则需比较2-3个引物的指纹图谱,才能区别于其它自交系。  相似文献   

12.
甘蓝品种的AFLP指纹鉴别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AFLP技术分析了来自全国9个栽培地区的44个甘蓝主栽品种,共筛选了40对E 3/M 3引物组合,多态性条带的数量从0条到15条不等。其中引物组合E-AAC/M-CTA是甘蓝品种中多态性最高的引物,有15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的百分率为30%,但该引物不足以区分44个供试的甘蓝品种。同时筛选了11组E 2/M 3对引物组合,其中引物组合E-AG/M-CTC产生了13条清晰的多态性条带。以E-AAC/M-CTA和E-AG/M-CTC这两对引物组合的多态性条带构建了44份甘蓝品种材料的指纹图谱,此指纹图谱可以将供试的44份材料一一区分。  相似文献   

13.
试验取30个枣树优良主栽品种进行AFLP分子标记,并进行遗传聚类分析,以期获得不同枣树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特征。从64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9对重复性和稳定性好的引物组合,总共扩增出399条清晰条带,即对枣品种基因组399个位点进行了检测,其中共有位点85个,多态性位点314个,多态性百分率78.70%,可鉴别出所有供试品种。UPGMA聚类表明,30个枣树品种的相似系数在0.4654-0.8231之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6223,在相似系数0.666处,可将供试的30个枣树品种分为6类,为枣树品种分类及亲缘关系分析提供了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甘蓝抽薹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耐未熟抽薹性状差异较大的甘蓝亲本材料2002-45和2002-49配制杂交组合,并构建F2分离群体.用60个SRAP引物组合对F2代分离群体进行PCR分析,共筛选到19个有多态性的引物组合,得到91条多态性条带.其中ME7EM2c和ME8EM2d两个标记与抽薹性状较紧密连锁,遗传距离分别为27.5 cM和31.7 cM.这两个标记可用于甘蓝耐未熟抽薹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相似文献   

15.
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鉴定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获得3种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Ogu CMS,Pol CMS,CMS96和保持系间的多态性以及定位大白菜CMS96不育系所属的不育类型,利用设计的atp6,orf222单一和混合引物PCR扩增3组11份同核异质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mtDNA。结果表明,atp6引物在大白菜Ogu CMS不育系扩增的200 bp片段为其特异带;orf222引物仅在大白菜Pol CMS和CMS96不育系有扩增产物,但二者有3点完全不同:大白菜Pol CMS不育系扩增产物为675bp,CMS96不育系扩增产物为669 bp,二者相差6个核苷酸,后者定名为大白菜CMS96-orf222。大白菜CMS96-orf222与甘蓝型油菜Nap CMS的nad5c基因和Nap-orf222基因同源性均为99%,E值为0.0;大白菜Pol CMS的675 bp序列具有ORF224开放阅读框,没有保守结构域,而大白菜CMS96的669 bp序列具有ORF222开放阅读框和保守结构域YMF19。另外,atp6和orf222混合引物多重PCR扩增产物存在明显多态性:800 bp为大白菜保持系的差异带型;2 300 bp和1 500 bp为大白菜Pol CMS不育系特异带型;200 bp为大白菜Ogu CMS不育系特异带型;690 bp为大白菜CMS96不育系特异带型。该方法仅用一次PCR反应快速地将3种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一次性全部区分开,为大白菜分子育种和常规育种更好地相结合提供了简单、快速、准确和重复性好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大白菜亲缘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挖掘优异基因为育种和生产服务,对大白菜种质资源进行亲缘关系研究在理论和应用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6对AFLP引物对89份来源和特性不同的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pekinensis)种质进行系统评价和分类研究。6对AFLP引物共扩增出286条带,123条为多态性带,占总数的43.01%。不同引物组合扩增出的总带数和多态性带数差异较大,其中,引物组合E-ACT/M-CAC的扩增效果最好,多态性条带最多,占总带数的54.35%。聚类分析显示:中国大白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参试种质间最大遗传距离为0.359,遗传背景广泛。以0.73的相似系数为阈值,所有材料被分为四大组群,其中浙江黄芽菜单独构成一个组群,明显地区分于其他大多数大白菜品种(“主体”组群)。在“主体”组群中,参试的台湾种质和大陆种质分为两个亚组,日本和韩国种质均被聚到了大陆种质亚组,表明供试的日本和韩国材料与中国大陆种质遗传亲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