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煤矿区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根据被破坏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破坏状况,将社会经济因素作为背景条件,来评定煤矿区土地复垦治理后对农、林、园、草利用方向的适宜性及适宜程度,是一种预测性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本文通过对位于现已废弃的海州露天煤矿内的井工开采煤矿——兴海西部煤矿待复垦土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待复垦土地中已损毁的土地复垦为灌木林地,沉陷区复垦为原地类,主要采取监测措施,对于沉陷严重地段将利用原海州露天煤矿地质灾害专项治理资金进行治理。该评价可以为同类煤矿的编制复垦方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河北省土地生态系统的安全现状以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综述了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在时空变化、指标选取上的研究概况,提出了以地理地貌划分区域,并增加耕地退化、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等土地自然属性指标进行评价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广东省土地资源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概率神经网络的方法,以广东省土地资源为对象进行了土地资源评价的研究,并与BP网络的评价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用概率神经网络进行评价的结果比BP网络的评价结果更加准确,更加切合实际情况,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了土地资源评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潜力的开发对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土地集约利用的出现使得土地被更加高效地利用。该文以江苏省13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具有较高的代表性。首先,通过数据资料的整理,为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进行铺垫;其次,分别对影响土地利用的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以及生态因素进行评价;再次,将三大维度展开,通过层析分析法对所包含的8个小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江苏省各市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5.
GIS支持下山东省土地自然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理信息系统 (GIS)的支持下 ,结合 Visual Foxpro5 .0及农业实用多元分析程序包 (APMP)对山东省土地自然质量进行了评价。以 GIS叠加分析模型 ,通过图形与其属性库的对应统一 ,利用 APMP程序包 ,以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定量模型 ,实现评价单元的划分、参评因素的筛选及权重的确定 ,基本实现了土地评价的自动化流程 ,适时满足土地信息数字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分析和归纳影响空间数据库质量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领域知识,从元数据、图形拓扑关系、属性、图属关系等方面,建立空间数据库质量描述的规则库,构建通用的空间数据库质量检查模型,以提高空间数据库质量的检查效率.利用该模型开发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库质量检查系统,有效保证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库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武汉市狮子山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肥力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武汉市狮子山地区1981年与1995年土地利用结构及土地肥力因素中的有机质等5个养分因子的综合分析、初步阐明了该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及土地肥力的变化特点。以土壤肥力评价为重点,提出了4种和评价模型,用最优模型对该区土壤和进行了分级评价,可为城郊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土地质量评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近代最小二乘法原理,采用矩阵求逆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处理,建立起评价因素与土地生产力之间的回归方程。利用多级续分制对评价因素进行分级,将评价因素的各个等级赋以分值,得出各个土地等级的指标值及指数范围,达到用定量方法进行土地评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对桂东县乡镇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状况的调查,构建了适合乡镇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乡镇土地集约度进行了评价。从而得出桂东县乡镇土地利用集约度状况。并根据结果和实际情况,对桂东县今后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西山农牧场土地整治效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地整治的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生态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综合经济因素与社会生态因素是影响西山农牧场土地整治效益评价的两个主要因素,为取得土地整治效益的最佳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煤矿废弃地植被恢复潜力评价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科学评价煤矿废弃地植被恢复潜力,进而确定不同废弃地间植被恢复的优先顺序,根据土壤、地形、气候、废弃地现状各方面因素对植被恢复难易程度的影响,建立了各因素的隶属度函数;将三标度打分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了各因素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一灰色关联优势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煤矿废弃地植被恢复潜力评价模型。对辽宁阜新市矿区煤矿废弃地植被恢复潜力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该模型能够为确定矿区植被恢复的难易程度以及优先顺序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玉屏县耕地整理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贵州省玉屏县为研究区域,对耕地整理潜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玉屏县耕地整理总潜力为636.80hm2,占耕地待整理区面积的8.94%,其主要来源是耕地中大量的零星地类和其中部分的田坎占地;采用典型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确定了合适玉屏县的现有田坎系数和可整理为耕地的百分比关系,并对耕地整理潜力进行分级并划分了3个潜力区。  相似文献   

13.
国家尺度上基于地形因子的光温及气候生产潜力修正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光温/气候生产潜力作为农用地分等中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分等结果的准确性。从理论上来说,不同地形地区的光温条件应各不相同,以目前这种一个县一种作物只具有一个生产潜力值的情况来看,当县内地形差异明显时,仅使用一个生产潜力值不能反应出光温条件在县内的异质性,从而使分等结果不能准确描述耕地质量的差异性。论文旨在解决这一问题。【方法】从地形对于光照、温度和降水等与生产潜力密切相关的因子具有严重关联性的角度入手,通过寻找地形因子与生产潜力的关系,利用地形因子对生产潜力进行修正。由于生产潜力是以国家级尺度的数据进行计算的,为了保证修正后生产潜力值的可比性,在国家级尺度上开展修正,以900 m×900 m的DEM数据为计算地形因子的数据来源,首先利用SPSS软件,分别对坡度、坡向、海拔与生产潜力做回归分析,筛选相关性最高的回归模型,确定不同地形因子与生产潜力的相关性;其次利用回归方程、县内平均地形因子值、平均生产潜力值和待修正区的地形因子值得出生产潜力修正公式;最后以不同地形因子与生产潜力的相关系数为权重,将单因子修正后的生产潜力值进行加权,得到最终的综合修正生产潜力值。【结果】以目前农用地分等中正在使用的生产潜力值和DEM数据生成的地形因子做回归分析,其中,参与修正光温生产潜力的样点共3 779个,参与修正气候生产潜力的样点共2 765个。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坡度和坡向与光温生产潜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008和0.0002,说明在国家级尺度上,以900 m×900 m的DEM数据对坡度、坡向和生产潜力进行回归分析时,这两者与生产潜力的相关性过小,故暂不列为修正生产潜力的因子;海拔与光温生产潜力的相关系数达到0.835,与气候生产潜力的相关系数达到0.721,说明海拔与生产潜力具有高度相关性。根据海拔与生产潜力的回归方程得出,海拔对光温生产潜力的影响系数为1.479,对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系数为1.095。论文以四川省长宁县为例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修正后的生产潜力值与海拔的趋势相同,体现出地势差异对光温条件的影响,并且海拔偏离县平均海拔越大的地区,生产潜力修正后偏离潜力的平均值越多。【结论】国家尺度范围内,海拔对于生产潜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并且海拔对于光温生产潜力的影响程度高于对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程度,而坡度、坡向在该尺度内与生产潜力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基于数据的限制,论文旨在侧重数学模型方法和修正思想的论述,与实际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在未来研究中可探索利用国家级控制可比性、分区域利用更加精细的数据进行局部修正的方法进一步分析坡度、坡向对生产潜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分析我国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入手,阐明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必要性,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及评价。并提出了今后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农用地分等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农用地分等中的标准耕作制度分区、评价单元划分、分等指标体系构建、产量比系数、土地利用系数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将四川省标准耕作制度分区为盆西平原区、盆东丘陵区、盆周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川西北高原区,充分反映了四川省土地资源与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规律;将海拔高度引入评价指标体系中,体现了四川省地形主导因素对农用地质量的影响;地块法是土地评价单元划分的一种普遍适宜的方法;提出了基于作物光温水生产潜力的产量比系数计算方法、利用影响因素建立模型修正土地利用系数的宏观控制方法。这些关键技术已应用于四川省农用地分等实践中,为科学评价四川省农用地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构建区域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熵权法与综合评价法结合起来对重庆市耕地整理潜力进行了定量化评价。重庆市耕地整理潜力评价结果表明,在评价指标权重分布上,投入产出率>林地面积比重提高率>耕地产出提高率>增加耕地系数,耕地整理潜力由大到小可划分为4个等级,从潜力等级的分布来看,耕地整理潜力最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三峡生态经济区,而耕地整理潜力次之的区域主要在渝西地区。就重庆市耕地整理潜力而言,渝西地区经济基础比较好,发展速度相对较快,投入产出率高,耕地整理投入优势显著,而三峡库区未来生态效益较高,耕地整理对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有利。  相似文献   

17.
沿河县耕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沿河县为例,运用逆向因子修正法研究耕地生产潜力,并运用灰色模型对耕地、粮食产量、人口进行预测,进而对该县耕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沿河县耕地生产潜力仍有46.27%可供利用,潜力较大;结合温饱型、宽裕型、小康型及富裕型这4种生活类型所需的营养结构,通过承载率比的计算,2010年、2020年沿河县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达到小康型水平,富裕型在现有生产条件下较难实现.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农用地资源评价及其利用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评价了福建省农用地资源的数量、质量、潜力及其分布 .结果表明 ,福建省农用地资源总量和人均数量均以宜林地占绝对优势 ,宜耕类资源优势主要集中于三明、南平和漳州 ;宜园类资源优势主要集中于漳州、南平和宁德 ;宜林类资源优势主要集中于三明、南平和龙岩 ;而宜水产养殖类资源优势则集中于福州和宁德 .宜耕地的质量较差 ,而宜园和宜林地的质量则稍高 .现状农用地资源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且以现状宜耕地的增产潜力最大 ,中低产现状宜耕地主要分布于南平、三明、龙岩、福州和宁德 .全省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 95.6 3% ,开发利用的总体潜力已不大 ,但宜园地资源仍有较大开发利用潜力 .在农用地资源评价的基础上 ,提出了福建省农用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若干对策 .  相似文献   

19.
陕北农牧交错带耕地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陕北农牧交错带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土地利用调查数据等 ,对该区 5 0年来的耕地变化及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 ,耕地变化态势表现为耕地面积总量减少 ,有效灌溉面积和水田比重大大提高 ,旱地比重明显下降 ;粮食作物面积比重有所上升 ,而经济作物、其他作物比重下降 ;耕地投入增加 ;耕地质量趋于下降。造成耕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人口增长、城市扩张、工矿与交通建设、农业用地内部结构调整、畜牧业发展及退耕还林还草等。最后 ,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黑土区不同土地使用类型团聚体氮库及其分布,以东北黑土区坡耕地、退耕还落叶松林地、樟子松人工林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坡位,对不同粒径团聚体内氮质量分数及总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坡耕地以>2 mm粒径土壤团聚体为主,达到50%以上,樟子松人工林地、退耕还落叶松林地以<2 mm粒径土壤团聚体为主;各土地利用类型<0.5 mm粒径的土壤团聚体含氮质量分数均较高,但储量较低,坡下和坡中下的储量高于其他坡位;坡耕地各径级团聚体氮质量分数及总储量均为最低,总体氮库由小到大表现为坡耕地、退耕还落叶松林地、樟子松林地。坡耕地团聚体及氮库的再分布印证了耕作侵蚀的存在,退耕还林能够有效恢复黑土区氮库、维持碳氮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