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行动目标 通过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行动,"十一五"期间,在500个县(场)建设1万个资源良性循环的生态新村.农户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80%以上,推动沼气普及和功能拓展;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利用率达到80%以上,改善环境卫生质量;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化肥农药利用率提高5~10个百分点,保育良田;基本实现草原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沈璘  顾孟迪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843-1844
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包括政策在内,都还在实践中探索.结合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现状,深入分析可再生能源产业化过程中的风险,为类似的行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合理地利用生物质,本文研究了能源草不同部位(包括能源草秆、叶子、叶柄和全秆)的热解特性。结果发现,能源草不同部位的化学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能源草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均最高,分别为44.96%、21.48%和21.18%;叶子中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最低,分别为14.82%和17.02%;叶柄中纤维素的含量最低,为35.15%。这些化学组成的差异导致了其热解行为的不同,特别是第二阶段提取物的热解。而动力学分析结果也发现叶子的活化能最低为72.11k J.mol~(-1).k~(-1),秆的最高为95.02k J.mol~(-1).k~(-1),这些结果暗示能源草不同部位应该有各自最佳的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化肥利用率设计原理设置双季晚稻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氮、磷、钾的利用率分别为29.10%、38.40%和44.30%,常规施肥氮、磷、钾的利用率分别为28.60%、11.20%和31.20%,配方施肥氮、磷、钾的利用率分别比常规施肥氮、磷、钾的利用率高0.50%、27.20%和13.10%,说明配方施肥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该方法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套算法通过代谢试验测定肉鸡对蚯蚓蛋白质的利用率.试验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试验组的蚯蚓蛋白质添加量为日常饲料蛋白质的10 %,第2阶段为20 %.试验结果表明2个阶段中试验组对蚯蚓粗蛋白质的平均表观利用率分别为46.35 %和46.45 %,而对照组对日常饲料粗蛋白质的平均表观利用率在2个阶段分别为46.26 %和46.44 %.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CO2气调对烟草甲的毒力作用,以及在CO2致死作用下烟草甲体内能源物质的含量和利用情况,为从生理生化角度探讨CO2气调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试验在温度(25±1)℃、湿度(70±5)%的条件下进行。CO2气调水平设置10%,30%,50%,70%和90%5个梯度,每隔3h观察其对烟草甲的致死情况。另外,不同气调致死后,采用相关的化学方法测定烟草甲体内多糖、可溶性蛋白质及脂肪的含量,计算其利用率。【结果】随着CO2水平的升高,其对烟草甲的毒力增强,10%CO2水平下,LT50和LT99(50%、99%烟草甲死亡所需时间)分别为23.21和128.06h;90%CO2水平下,分别为7.26和19.25h。随着CO2气调水平的升高,烟草甲体内多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脂肪等能源物质的含量显著增加,但均显著低于对照,且对3种能源物质的利用率均显著降低;同一CO2水平下,烟草甲对3种能源物质的利用率均具有显著差异,其大小顺序为脂肪多糖可溶性蛋白质。【结论】CO2水平越高,对烟草甲的毒力作用越强;高CO2水平致死作用下,烟草甲对能源物质的利用率显著降低,脂肪是烟草甲应对气调胁迫的主要能源物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二氧化碳(CO2)气调对锯谷盗(Oryzaephilus surinamensis Linne)的控制作用,研究了不同CO2浓度对锯谷盗的毒力效果,以及CO2气调胁迫与致死作用对锯谷盗能源物质含量和利用的影响,以期从生理生化角度探讨CO2气调的作用机制。试验在温度(25±1)℃、相对湿度(70±5)%的条件下进行,CO2气调设为10%、30%、50%、70%和90%5个梯度,每隔3h观察其对锯谷盗的致死情况;另外,利用各浓度CO2胁迫2、4、6和8h及致死后,测定锯谷盗体内多糖、可溶性蛋白质及脂肪含量,计算其利用率。结果表明:不同CO2气调浓度处理对锯谷盗具有不同的毒力作用,随着其浓度的升高,毒力逐渐增强,在10%CO2处理下,50%锯谷盗致死时间和99%锯谷盗致死时间分别为52.23和131.45h,在90%CO2处理下分别为12.52和32.44h;在气调胁迫下,同浓度CO2处理随着时间的延长以及胁迫相同时间随着CO2浓度的升高,锯谷盗体内多糖、可溶性蛋白质及脂肪含量均降低,利用率逐渐提高,其对3种能源物质的利用率为可溶性蛋白质≈脂肪多糖。在气调致死下,不同能源物质剩余量均随着气调浓度的升高逐渐增多,但均低于其气调胁迫不同时间后的含量;同时,锯谷盗对3种能源物质的利用率逐渐降低,但均高于气调胁迫不同时间后的利用率,其对三者的利用率为多糖可溶性蛋白质脂肪。因此,不同CO2气调浓度对锯谷盗不同的毒力可能与昆虫对能源物质的不同响应有关,昆虫对能源物质利用的显著差异可能与其抗气性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潜江市水稻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率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2011年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2011年修订版)》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的要求,通过对早、中、晚稻田间氮磷钾的对比试验,研究潜江市当前生产条件下氮磷钾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分析当前水稻生产中肥料利用率效果,为水稻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增施氮磷钾肥都表现出增产效果,其养分因子增产效果以氮肥最高、磷肥次之、钾肥最低,早稻增施氮磷钾增产效果分别为80.67%83.67%、12.67%83.67%、12.67%18.00%、0.90%18.00%、0.90%1.02%,中稻增施氮磷钾增产效果分别为56.89%1.02%,中稻增施氮磷钾增产效果分别为56.89%61.30%、17.9461.30%、17.9419.76%、10.33%19.76%、10.33%14.85%,晚稻增施氮磷钾增产效果分别为40.23%14.85%,晚稻增施氮磷钾增产效果分别为40.23%78.17%、5.65%78.17%、5.65%15.69%、5.68%15.69%、5.68%8.92%;不同类型水稻作物配方施肥下作物百千克经济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各不相同,早稻分别为2.43、0.52、3.08kg;中稻分别为2.86、0.51、2.90kg;晚稻分别为3.77、0.74、4.34 kg。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类型、不同施肥数量及施肥方法其氮磷钾利用率不一样;氮肥利用率中稻>晚稻>早稻,磷肥利用率晚稻>中稻>早稻,钾肥利用率早稻>晚稻>中稻,配方施肥氮磷钾肥总的利用率高于习惯施肥氮磷钾肥总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2005年9月2日,云南省安宁市八街镇鸣凤新村“创建昆明市能源示范村”项目通过验收。金秋十月,在安宁市建市10周年之际,在安宁市科技局负责农村能源工作的王维生科长陪同下,记者慕名前往八街镇鸣凤新村采访。平坦的柏油路一直修到了鸣凤新村,谈话间,不知不觉就到了。远远望去,鸣  相似文献   

10.
海南儋州宝岛新村有毒植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毒植物是一类具有特殊价值的重要资源植物,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海南儋州宝岛新村植物种类丰富,其中不乏有毒植物.对宝岛新村有毒植物进行调查,收录有毒植物56科130属158种,其中分布较多的科有大戟科(Euphorbiaceae)、夹竹桃科(Apocynaceae)、茄科(Solanaceae)、天南星科(Araceae)、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和苏木科(Caesalpiniaceae),分别占有毒植物总数的12.7%、7.6%、7.0%、7.0%、6.3%和3.8%.分析有毒植物的种类、性状、有毒部位及分布频度,为研究海南宝岛新村有毒植物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的下丁家村3种生活能源结构优化方案,与现状结构相比,薪炭林起主导作用且比重有所提高;沼气能和太阳能的利用数十倍地增加;秸杆直接用作燃料的比例由31.6%降至13%;能耗成本降低24.93%~41.17%;全村纯收入增加13%以上。3种优化方案均可变原来的单一结构为多能互补的多维结构,均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
"城中村"是在我国特有的土地所有制和文化背景下,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城中村"给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等方面均带来了新的问题。笔者从"城中村"的定义入手,分析"城中村"土地利用的现状,指出了"城中村"土地利用及管理中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城中村"土地问题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王树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895-14896,14936
河北省雄县胡家台村于2008年被河北省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单位,为将胡家台村建设成为生态和环境友好型的新农村典型,必须以当地的能源条件为基础。胡家台村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地热能源,与地热开发实体合作,采用"开采-换热-供暖-回灌"的循环模式进行居民住宅集中供暖,避免了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和固体煤渣的产生,保护了大气环境和土地环境,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形成了清洁、经济和自给自足的新农村能源体系,在全省和全国范围内都具有非常典型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山东省寿光市南柴村和蒙阴县石家峪村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法获取农村宅院 利用状况相关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等进行宅院用地的集约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南柴村宅院 用地户均面积为 238.34 m2、石家峪村为 259.73 m2,两地宅院用地面积普遍超出国家标准,且房屋闲置率都较高, 分别为 18.5% 和 27%。两地宅院集约利用水平不同,南柴村的集约度为 0.9594,石家峪村的集约度为 0.7291。 基于两地宅院用地集约度的现状,提出加强对农村宅院用地整治、优化宅院利用和改善农村宅院用地利用效率 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选择王家寨镇家猫村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入户访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整理分析了家猫村人均使用农村能源的数量、结构、来源以及用途。调查数据显示,原煤和柴薪是家猫村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沼气、电力、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只占农村能源的10%左右;非法开采原煤和砍伐柴薪对岩溶地区环境的破坏十分严重;落后的牲畜喂养方式和粗放型能源消费是浪费农村能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0—3及4—6weeks肉仔鸡每日摄入不同能量及蛋白质水平的日粮对体蛋白及体脂肪沉积的影响,旨在确定不同阶段日粮能蛋比对肉仔鸡日粮蛋白质沉积为体蛋白效率的影响和不同阶段日粮能量以蛋白质形式及脂肪形式沉积的效率。【方法】饲养试验1、2分别于肉仔鸡0—3weeks、4—6weeks进行。两个试验设计相似,分别于0、21日龄选取体重相近的爱拔益加(AA)肉仔鸡432只,按性别及采食日粮不同随机分为2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肉仔鸡每日限量饲喂,饲喂水平分别为正常采食量的95%、80%、65%、50%,每日定量供给肉仔鸡高、中、低3个水平的高蛋白基础日粮及由饲喂水平决定的定量淀粉,进而使肉仔鸡每日采食能蛋比(代谢能/粗蛋白)不同的12种日粮。每个试验,试验初和试验末分别进行屠宰试验,以测定肉仔鸡体成分。【结果】(1)0—3weeks肉仔鸡日粮蛋白质沉积为体蛋白的效率(ep)随能蛋比的增加呈线性增加,当能蛋比达到69.28MJ·kg-1时,公母鸡ep分别达到最大值0.64和0.63,之后保持稳定;(2)4—6weeks肉仔鸡ep随能蛋比的增加线性增加,当能蛋比达到69.28MJ·kg-1时,公母鸡ep分别达到最大值0.58和0.56,之后保持稳定;(3)能蛋比相同时,0—3weeks肉仔鸡ep大于4—6weeks肉仔鸡ep;(4)0—3weeks公母肉仔鸡日粮能量沉积为体蛋白的效率分别为0.72和0.68,沉积为体脂肪的效率分别为0.59和0.65,公母肉仔鸡沉积每克蛋白质分别需要能量32.88kJ和34.82kJ,沉积每克脂肪分别需要能量66.43kJ和60.12kJ;(5)4—6weeks公母肉仔鸡日粮能量沉积为体蛋白的效率分别为0.70和0.65,沉积为体脂肪的效率分别为0.75和0.81,公母肉仔鸡沉积每克蛋白质分别需要能量34.04kJ和36.38kJ,沉积每克脂肪分别需要能量52.12kJ和48.32kJ。【结论】公母肉仔鸡日粮蛋白质沉积为体蛋白的效率及日粮能量以体蛋白及体脂肪沉积的效率随动物饲喂阶段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7.
城郊型生态农业结构、功能与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云南省个旧市郊区小甸头村生态农业结构、功能与多样性6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结构从传统单一种粮型转变为猪-沼气-粮-林-果-菜商品经济型;(2)经济效益和价值产投比逐年增加;(3)人工输入增加物质和能量输出,但过多的输入会降低物质和能量产投比;(4)系统多样性与其结构、功能密切相关,并随结构、功能的改善而逐渐增强。提出了系统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江苏省淮北沭阳地区小麦群体光能利用状况。在小麦全生育期内,该地区太阳总辐射量为70.4千卡/厘米~2,约占全年总辐射量的60%。不同产量水平小麦光能利用率依次为高产田>过旺田>一般大田。高产小麦经济产量的光能利用率为0.46%,生物产量的光能利用率为1.13%。小麦一生中光能利用率高峰期出现在孕穗至灌浆阶段。此阶段LAI为7时,生物产量日增重最大。文中还对提高小麦光能利用率的途径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运用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对庄河市农业生态系统进行能值综合研究。结果表明:与其它地区比较,该农业系统能值利用强度和人均能值利用量较高,环境承载力较高,能值投入率较高,净能值产出率较低,可更新能值比较低。农业生态系统投入水平较高,生态环境所受压力较大,自然环境资源利用率较低。因此,在庄河市农业发展中要重视可更新资源,加强资源保护,提高系统净能值产出率,以利于农业生态系统功能完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白银市新农村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白银市新农村建设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拥护,基本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民的收入有所增加,但是,离白银市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尚有一定的差距,为此,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