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主要探讨患有不同程度乳腺炎的奶牛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与乳腺炎的关系,确定相关指标的变化是否由乳腺炎引起,为今后诊断乳腺炎提供可能参考依据.对患有不同程度乳腺炎的奶牛颈静脉采血,分离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清中IL-1β、IL-6、IL-8、TNF-α含量及变化趋势,对结果使用SPSS分析.结果显示奶牛发生乳腺炎后血清中IL-1β、IL-6、IL-8、TNF-α含量随炎症程度的加剧逐渐升高;但只有IL-1β在奶牛临床症状明显时血清中的含量又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促孕散治疗卵巢静止不孕奶牛血清中生殖激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关系,分析其相关性与回归方程,试验利用ELISA法测定了促孕散治疗卵巢静止不孕奶牛前后血清中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孕激素(P4)和雌二醇(E2)的浓度,以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测定血清铜(Cu)、铁(Fe)、锰(Mn)和锌(Zn)含量,统计分析4种激素和4种微量元素间的相关关系与回归方程。结果表明:Cu、Mn与P4呈正相关,Fe、Zn与P4呈负相关;Cu与E2呈负相关,Mn、Fe、Zn与E2呈正相关;Cu与FSH呈负相关,Mn、Fe、Zn与FSH呈正相关;Cu与LH呈负相关,Fe、Mn、Zn与LH呈正相关。说明卵巢静止不孕奶牛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对激素的分泌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集15头健康奶牛和36头蹄叶炎患病奶牛血浆样品,检测其Fe、Zn、Cu微量元素和Mg、Ca、P常量元素的含量及钙磷比,结果表明:2组间Fe、Cu、Mg、Ca和P矿物元素含量及钙磷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病牛Zn含量却显著低于健康牛(P〈0.05)。因此,奶牛血浆中Zn含量与蹄叶炎发病显著相关,Zn含量可能会作为蹄叶炎发病的监测指标,也可用于奶牛蹄叶炎的早期诊断和防治。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与乳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变化的关系,选取24头患不同程度隐性乳房炎的奶牛和8头健康奶牛为试验动物,采集64份乳样分离乳清,利用ELISA法检测乳清中IL-1β和IL-6含量。结果表明:患中、重度隐性乳房炎奶牛乳清中IL-1β和IL-6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或极显著升高(P0.01)。说明乳清中IL-1β和IL-6含量与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程度成正相关性,随着乳腺炎症状加剧,乳清中IL-1β和IL-6含量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乳腺炎奶牛血液成分的变化情况与奶牛乳腺炎发生发展的相关性,进一步研究奶牛乳腺炎的发病机理,为奶牛乳腺炎的防治提供血液学依据,采用动物血液细胞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临床型乳腺炎奶牛、隐性乳腺炎奶牛和健康奶牛的血液常规指标、多项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临床型乳腺炎奶牛、隐性乳腺炎奶牛与健康奶牛相比,相关血液常规指标的检测结果和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有变化。说明奶牛乳腺炎是一个全身性的病理过程,不仅乳腺组织遭到破坏,血液成分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乳房炎对奶牛血清抗氧化相关指标的影响,随机选择48头泌乳期奶牛,比较正常奶牛与乳房炎奶牛血清中抗氧化酶、抗氧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变化,进一步为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机理、预防及控制提供研究基础。试验结果表明:乳房炎组奶牛血清中抗氧化酶中的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岐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乳房炎组奶牛血清中Zn、Fe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而Cu含量与正常组差异不显著(P0.05);乳房炎组奶牛血清中V_C、V_E极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这说明患牛体内Zn、Fe、V_C、V_E的显著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乳房炎奶牛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奶牛蹄病与微量元素铜、锰、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奶牛蹄病与被毛中Cu、Mn、Zn等微量元素的关系,选择26头健康奶牛和26头蹄病奶牛,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每头奶牛被毛中Cu、Mn、Zn等微量元素含量。比较健康组和蹄病组被毛中Cu、Mn、Zn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蹄病组与健康对照组(Ⅱ)中Cu、Mn等元素含量差异极显著,Zn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奶牛血清中Zn、Fe与LH、FSH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和ELISA法分别测定了48头奶牛血清中Zn、Fe含量和促黄体激素(LH)、促卵泡激素(FSH)的浓度。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奶牛血清Zn和Fe含量以7岁和5岁为最高;LH以4岁为最高(P0.01),FSH至4岁是最低(P0.01),然后升高;Zn与FSH、Fe与LH和FSH均呈负相关(P0.05);这些都和回归方程中截距A的正负号是完全一致的,同一种激素与不同元素回归方程的截距和回归系数均明显不同。可以得出不同年龄奶牛血清激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变化较大,微量元素和激素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不同程度乳腺炎奶牛血清和乳清中Fe活性的变化,探讨奶牛发生乳腺炎时,是否与乳腺炎发病程度存在一定联系,是否可为判定乳腺损伤提供重要理论依据。试验选择荷斯坦奶牛40头,通过乳汁中体细胞计数法对其进行分类:将其分为C组(SCC<50万个/m L)、Ⅰ组(50500万个/ml)。结果显示,不同程度奶牛乳腺炎血清和乳清中Fe的活性均随着乳腺炎的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呈递增趋势,与对照组相比,Ⅱ、Ⅲ组血清中Fe的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Ⅰ组乳清中Fe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或P<0.05),Ⅱ、Ⅲ组乳清中Fe的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不同发病阶段与乳清中α_1-酸性糖蛋白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本试验选取10头健康奶牛和30头不同发病程度(轻、中、重)隐性乳房炎患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α_1-酸性糖蛋白ELISA检测试剂盒测定各组乳清样品中α_1-酸性糖蛋白的含量,对α_1-酸性糖蛋白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隐性乳房炎组奶牛乳清中α_1-酸性糖蛋白的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健康组奶牛(P0.01或P0.05),且随着奶牛隐性乳房炎病情的加重及乳中体细胞数的增加,乳清中α_1-酸性糖蛋白的含量呈现出递增趋势。研究结果提示,乳清中α_1-酸性糖蛋白的含量变化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乳腺炎症引发的乳腺损伤及乳中体细胞数增加与乳清中α_1-酸性糖蛋白的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为观察复合营养舔砖对奶牛血清中微量元素水平的影响,选择高、中、低产中国荷斯坦奶牛各8头,补饲复合营养舔砖,于第1、2、3、4月测定血清 Cu、Mn、Fe、Zn 的含量。结果表明,补饲后血清 Cu 的含量除第1 月升高外,其余各月都有所降低;血清 Mn 的含量各组及各时间段均极显著高于补饲前(P <0.01);血清 Fe 的含量,高、中产奶牛补饲前后无显著性差异,低产奶牛第2、3月明显高于补饲前(P <0.01和 P <0.05);血清 Zn 的含量有所提高,其中高产奶牛较为明显;Zn/Cu 比值随着饲喂周期的增加而增大。说明复合营养舔砖对提高奶牛血清微量元素水平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微量元素含量与乳房炎发生的相关性,采集健康荷斯坦牛与乳房炎奶牛的乳汁各15份,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了6种矿物元素铁(Fe)、铜(Cu)、锌(Zn)、锰(Mn)、镁(Mg)、钴(Co)含量,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患乳房炎乳汁中Cu、Fe、Co和Zn含量显著低于正常乳汁(P〈0.05或P〈0.01),而Mn和Mg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乳房炎与微量元素含量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蹄叶炎是奶牛常见的肢蹄病,是每个奶牛场所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为了揭示保定地区奶牛蹄叶炎的发病原因,从而为该地区奶牛蹄叶炎病的预防、治疗提供技术支持,随机抽取保定地区五个县(区)的200头奶牛,对其血清及蹄角质中主要微量元素、常量元素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蹄叶炎奶牛血清中Fe的含量升高,Zn、Cu、Mn的含量降低;Ca、P的含量显著降低,钙磷比值降低。蹄角质中Fe含量升高,Zn、Cu含量降低,Ca、P含量降低,钙磷比值降低。说明蹄叶炎的发生与体内主要矿物元素的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荷斯坦奶牛亚临床酮病对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影响,选择40头产后1~15 d的荷斯坦亚临床酮病奶牛,通过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中Cu、Fe、Mn、Zn、Se、Co含量,应用分光光度计和比色法测定血清中GSH-Px、T-AOC、T-SOD活力及MDA含量。结果显示,阳性组血清中Cu、Zn、Se、Co的含量在整个检测过程中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阳性组血清中Mn的含量在第1、5天的检测中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10、15天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阳性组血清中Fe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阳性组血清中GSH-Px、T-SOD、T-AOC的活性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阳性组血清中MDA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亚临床酮病直接影响奶牛抗氧化系统GSH-Px、T-AOC、T-SOD的活性,间接地影响血清中微量元素Cu、Mn、Se、Zn的含量。Co是维生素B12的重要组成部分,维生素B12在肝脏内的浓度下降,从而导致亚临床酮病血清中Co的含量降低。亚临床酮病奶牛肝脏和氧化酶受损,破坏Fe的结合,机体内贮存的Fe则可以释放出来,维持机体的需要,血清中Fe的含量没有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优势植物及其根际土壤微量元素变化特征,探明微量元素在土-草体系内的循环及其分布状况,以期了解高寒草甸退化对草地优势植物及其根际土壤微量元素营养的影响,从而为治理草地退化提供理论依据,在天祝县选取4种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采集48份土壤样品与草样,测定5种微量元素Fe、Mn、Zn、Cu和Mo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Fe、Mn、Cu、Mo含量在优势植物及其土壤体系内总体增加,Zn总含量变化呈"U"形,在LD、MD样地的土-草体系内明显下降;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优势植物根际土壤Fe含量呈下降趋势,在土-草体系内的占比下降,优势植物Fe含量呈升高趋势,在土-草体系内的占比升高.优势植物地下部分及其根际土壤Mn含量在SD样地达到最大值,优势植物地上部分Mn、Mo含量在MD、SD样地的土-草体系内均占比明显升高;优势植物Zn含量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呈"U"形变化,在LD、MD样地含量明显下降;优势植物地上部分Cu含量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呈增加趋势,在SD样地的土-草体系内占比达到最大值;研究地区优势植物及其根际土壤微量元素均充足.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探讨经理囊散治疗不孕症奶牛前后,血清中微量元素(Cu、Fe、Mn、Zn)与白介素(IL-1、IL-6)的含量变化规律。利用火焰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中微量元素和白介素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①理囊散治疗卵泡囊肿有效率为83.33%,排卵延迟有效率为90.91%;②在卵泡囊肿型奶牛中,Mn、Zn含量治疗前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Fe治疗前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经治疗后逐渐达到正常值水平,Cu、IL-1、IL-6含量治疗前后差异不显著;③在排卵延迟型奶牛中,Fe治疗前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Mn含量治疗前极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Zn含量治疗前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经治疗后逐渐达到正常值水平,Cu、IL-1、IL-6含量治疗前后差异不显著。因此,理囊散对奶牛不孕症血清中部分微量元素和白介素含量有微调作用,在奶牛不孕症治疗效果上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热应激对泌乳奶牛抗氧化性能及微量元素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比研究热应激与非热应激期泌乳奶牛血清中抗氧化指标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发现夏季热应激使奶牛血清中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极显著(P<0.01)降低,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P<0.01)升高,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微量元素Zn、Cu、Fe含量均显著(P<0.05)降低,且Zn的下降幅度较大(P<0.01),而Mn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热应激使泌乳奶牛抗氧化性能降低,微量元素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8.
为了积累槟榔江水牛血清生化指标基础数据,规范槟榔江水牛的饲养管理,试验对槟榔江水牛血清中铁(Fe)、铜(Cu)、锌(Zn)三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与摩拉水牛和荷斯坦奶牛血清中同类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牛血清中Fe、Cu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槟榔江水牛血清中Zn含量显著低于摩拉水牛(P0.05),与荷斯坦奶牛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产奶量对热应激和非热应激期间奶牛血液、乳、和毛中微量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测到全血中7种微量元素中,在非热应激期间,产奶量为10~20 kg时,奶牛血液中Zn、Mn的含量明显增加(P<0.05),Fe的含量减少,差异显著(P<0.05).热应激期间,Fe、Cu的含量随产奶量增加逐渐减少,Zn含量增加,其它元素的含量无规律性变化.在热应激期,随奶牛的产奶量的增加,排泄到乳中的Zn也明显增加.非热应激反应的牛,随着产奶量的增加,而排泄到乳中的Cr明显增加(P<0.05),而热应激反应牛,Cr含量有明显下降的趋势(P<0.05),高产奶牛的乳中Se含量明显高于低产牛的(P<0.05),在产奶量为5-10 kg时排泄到乳中Mn的含量比其它产奶阶段有明显增加(P<0.05).在非应激期,不同的产奶量对毛中Fe、Cr、Se有明显的影响(P<0.05).对毛中的Zn、Co、Cu、Mn无明显影响.在热应激期,不同的产奶量对毛中Fe、Se、Co分布影响极明显(P<0.01).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伏龙坪、花庄奶牛场、临泽县雪莲乳品厂对2 076头奶牛投服含Se、Cu、Zn、Fe元素的缓释剂,并定期检测牛体内的相关元素的变化,统计、分析缓释剂投服前后奶牛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等疾病的发病情况.试验结果表明,Se、Cu、Zn、Fe微量元素缓释剂对奶牛胎衣不下等疾病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