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2,4-D、6-BA、NAA、KT、GA)对两种马铃薯脱毒试管苗(青薯2号和青薯6号)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青薯2号试管苗生长的最佳培养基为2,4-DO.5mg/L+6-BA1.0mg/L+KT0.9mg/L+GA6.5mg/L;适合青薯6号试管苗生长的最佳培养基为2,4-D2.5mg/L+6-BA2.0mg/L+KT0.1mg/L+GAl0.0mg/L.为快速、低成本培养健壮试管苗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试管苗品质,优化马铃薯脱毒继代培养,以延薯4号脱毒苗为试验材料,选用6-BA(0.5、1.0、1.5mg/L)、水杨酸(0.2、0.4、0.6mg/L)和油菜素内酯(0.01、0.10、1.00mg/L)处理试管苗,以不添加生长调节剂为对照,研究3种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形态特征、叶绿素含量、根活力、移栽后幼苗成活率及结薯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生长调节剂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株高、茎粗、鲜重、平均根长、根条数和叶片数,6-BA、水杨酸和油菜素内酯分别在1.0mg/L、0.4mg/L和1mg/L处理时促进效果较好,叶绿素含量、根活力以及移栽后幼苗成活率和结薯特性均较好,且在水杨酸浓度为0.4mg/L时,试管苗生长最好,移栽后成活率最高,结薯特性较好,是最适壮苗培养基。 相似文献
3.
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微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otato@sina.com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3):29-29
161606 黑龙江省克山县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 相似文献
5.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和吲哚乙酸(IAA)处理菵草种子,研究二者对菵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10、20、50、100 mg/L)的赤霉素和低浓度(10、20、50 mg/L)的吲哚乙酸浸种处理对菵草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综合分析不同处理对菵草幼苗相关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发现在本试验所设置的所有处理中,100 mg/L的赤霉素(GA3)处理最有利于菵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试验用不同浓度的NAA、IBA、IAA及配置比对马铃薯扦插苗的生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处理中,其中以IBA(100mg/kg)处理扦托苗生根多,成活率最达95%。而NAA+IBA处理成活率低于单纯IBA处理,并结有小薯。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有助于木薯抗逆栽培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开展了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对袋栽木薯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浸种比较,矮壮素、缩节胺和清水浸种可提高木薯苗的出苗率、株高、茎径,提高其细根的总根长、总表面积和总体积,提高根茎叶的干重、根冠比、净光合速率、薯干淀粉含量,部分处理和指标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以矮壮素效果为优;吲哚丁酸浸种对木薯苗部分生长指标有促进作用,部分指标差异达显著水平,但多效唑、烯效唑、乙烯利浸种对木薯苗部分生长指标有抑制作用,部分处理和指标间差异达显著水平,而2,4-D浸种不能出苗。 相似文献
8.
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白杜试管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行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试验时,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BA0.5 mg/L、NAA0.05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此时试管苗的增殖效果最佳,培养27 d,有效嫩茎数为3.433;白杜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以1/2 MS+NAA1.5 mg/L+蔗糖20 g/L+琼脂7 g/L为好,培养25 d生根率为86%。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筛选出对朝谷 58 增产效果最优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将 5 种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在朝谷 58 上,测定并分析朝谷 58 的农艺性状、根系指标与产量。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朝谷 58 表型性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根系指标、全株总生物量及产量均有显著影响;赤霉素对朝谷 58 株高、节间距、根总长、平均直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吲哚丁酸、糠氨基嘌呤、胺鲜酯、芸苔素均不同程度地缩短了节间距,增加了茎粗,其中吲哚丁酸、胺鲜酯较 CK 显著增加朝谷 58 的全株总生物量、穗粗、单穗重、单穗粒重、千粒重,同时抑制了根系平均直径的增加;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朝谷 58 增产的影响表现为吲哚丁酸 > 胺鲜酯 > 芸苔素 > 糠氨基嘌呤 > 赤霉素,增产幅度在 7.01%~25.97% 之间。综合来看,叶面喷施吲哚丁酸、胺鲜酯对朝谷 58 增产效果尤为明显,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多效唑与矮壮素对百合试管苗生长的最适作用浓度,提高东方百合试管苗的质量及移栽成活率,本试验以东方百合试管苗为试验材料,设置单因子变量,在MS基本培养基中分别附加不同浓度的PP333(0.5、1.0、2.0、3.0mg/L)和CCC(5、10、15、20mg/L),对照组不加任何植物生长延缓剂,探讨最适合百合试管苗生长的PP333和CCC浓度。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PP333和CCC能提高百合试管苗的生根和不定芽分化数量,表现为株型矮化,叶片增多,根系发达。但高浓度处理后,叶片反卷,甚至出现黄化现象。适合东方百合生长的最佳PP333浓度为1.0mg/L,CCC浓度为10mg/L。 相似文献
12.
Effects of chlormequat chloride (CCC), ethephon and mixtures of CCC and ethephon, applied at Zadoks growth stage (ZGS) 30 (the beginning of stem elongation) on the number of spike-bearing shoots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grain yields of four spring barley ( Hordeum vulgare L.) cultivars were studied in 1987 and 1988 at McGill University, Quebec, Canada. The results varied between years and among cultivars. The mixtures of CCC and ethephon or ethephon alone, produced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the number of spikes m−2 in cultivars Joly and Laurier , in both years, and in Leger only in 1988. Ethephon and ethephon containing mixtures reduced the yields of Joly and Leger in 1988. In both years CCC had no effect on spikes m−2 for all cultivars. Increases in spikes m−2 were accompanied by decreases in 1000-grain weight, and/or grains per spike, which offset or more than offset potential benefits from increased spikes m−2 .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under continental climatic conditions such as those prevalent in Quebec, Canada, application of PGRs to spring barley at ZGS 30 does not increase grain yield through an increased number of spikes m−2 . 相似文献
13.
氮磷钾分期施用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摘要: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分期施肥对重庆市巫溪和城口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分期施氮钾、分期施氮磷钾各处理均提高马铃薯块茎的产量,巫溪试验点提高幅度为2.5~5.6%,以分期施氮磷钾3效果最好;城口试验点提高范围为1.4%~19.7%,以分期施氮钾2作用最大。分期施肥各处理都提高了马铃薯维生素C含量;降低了块茎淀粉、粗蛋白和磷含量;各处理对马铃薯可溶性糖和块茎中钾含量的影响,两个试验点表现不一致。 相似文献
14.
氯化钾对甘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氯化钾对甘薯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求其作用的最佳施用量。以4种甘薯栽培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试验探究不同氯化钾用量对甘薯块根结薯数、单薯重、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以及品质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氯化钾显著提高4种甘薯的产量,最大增幅达到47.24%~116.36%;随着氯化钾施用量的不断增加,甘薯的产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逐渐降低的趋势;甘薯产量均与甘薯单株结薯数和单薯重呈显著正相关,即氯化钾对甘薯产量的提高是通过增加甘薯的结薯数和提高甘薯的单薯重来实现的,但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适量氯化钾肥显著提高甘薯块根中的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但当氯化钾含量超过562.5 kg/hm2时,品质指标的提高率有所降低。综合考虑产量、甘薯品质及经济效益因素,在大田条件下氯化钾的用量不宜超过375.0 kg/hm2。 相似文献
15.
不同覆盖方式对冬种马铃薯生长特性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为了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以马铃薯品种‘荷兰7号’为材料,采用塑料薄膜和稻草为覆盖物的方法,探讨冬种马铃薯覆盖栽培的生产效应。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方式均能提早马铃薯出苗5天以上,缩短生育期8~22天,促进茎叶生长,提高结薯数,增加薯块大薯重量,提高薯块产量29.04%~67.68%。不同覆盖方式栽培的产量高低依次为:草+白膜,黑膜,草+土,草+黑膜,白膜,盖草,裸地(CK)。不同覆盖栽培方式对马铃薯块茎的干物质含量、还原糖含量、淀粉含量、商品薯率等有较大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薯块品质。不同栽培方式各有特点,因此各地应根据生产条件采用相应的栽培方式,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PP333对马铃薯试管苗壮苗及离体保存延缓衰老的作用机理。本试验以马铃薯试管苗为材料,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PP333,测定其生长过程中CAT、POD、SOD等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动态生理指标。结果显示:0.01、0.05及0.25 mg/L PP333处理,诱导了CAT、POD、SOD等抗氧化酶活性的上升,保持了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相对较低的含量水平,并延缓了可溶性蛋白的下降。而1.25 mg/L PP333处理,虽有较高的CAT、POD活性,但SOD活性低,可溶性蛋白明显下降。由此可知,低浓度(0.01~0.25 mg/L)PP333可保持较高的抗氧化酶和蛋白质水平以及较低含量的MDA,从而培育壮苗和延缓试管苗的衰老。较高浓度(1.25 mg/L)PP333则使蛋白质含量和SOD活性降低,表现出一定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沟垄和覆膜连作种植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不同沟垄覆膜连作种植对马铃薯生长特征及品质影响的差异,以当地主栽品种‘新大坪’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平畦不覆膜(CK)、平畦覆膜(T1)、全膜双垄垄播(T2)、全膜双垄沟播(T3)、半膜沟垄垄播(T4)、半膜膜侧种植(T5)6种栽培模式连作种植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沟垄和覆膜栽培能显著促进连作马铃薯生长,且T3处理促进作用最大;并能显著提高连作马铃薯产量,增产幅度为1.5%~29.8%,其中T2处理产量最高。沟垄和覆膜处理马铃薯薯块氨基酸总量和还原糖含量较CK存在显著差异,其中CK的氨基酸总量最高,T4的还原糖含量最高;而薯块干物质、蛋白质及淀粉含量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分期施肥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总结出马铃薯合理施肥技术,本试验以马铃薯新品种‘兴佳2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分期施肥对马铃薯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期施肥对提高马铃薯株高和茎粗有一定效果,T9的株高最高,相比对照提高了14.3%,T6的茎粗值最高,较对照增加了14%;在块茎形成到块茎成熟期,有7个处理的叶绿素含量高于对照;在产量方面,有7个处理的产量高于对照,其中产量最高的是T6,产量为38460 kg/hm2,比对照增产9%,且与对照间差异显著;在品质方面,分期施肥各处理的VC含量相比对照均有所增加;有8个处理的淀粉含量均高于对照。结果表明:合理分期施肥不仅能提高马铃薯单产,而且还可改善马铃薯部分品质。 相似文献
20.
不同生育时期水分胁迫对花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明确花生水分敏感时期,为花生进行科学合理灌溉、提高产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中早熟大果型‘豫花9326’和早熟小果型‘豫花9936’为材料,在全自动防雨干旱棚条件下,通过人工控水的方法研究了苗期、花针期、结荚期和成熟期干旱胁迫对花生营养生长、生殖生长、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干旱胁迫均导致花生生长发育受抑制、产量降低。其中花针期干旱,影响最大,花针期干旱主茎高、侧枝长分别降低了42.1%、37.5%,产量降低了22.2%。其次是结荚期干旱和苗期干旱,成熟期干旱影响最小。通过对各指标的分析,苗期干旱、花针期干旱主要是影响了单株结果数,从而降低了产量;结荚期干旱、成熟期干旱则是降低了饱果率、百仁重、出仁率,进而影响了产量。本研究明确了花针期是花生对水分胁迫最为敏感的时期,对提高花生水分利用效率和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花生单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