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是茶树种植前,茶园土壤不同耕作技术的研究结果.播前深翻改土、重施有机肥作底肥,是实现茶园速成投产,高产稳产的基本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2.
兴津温州和华盛顿脐橙单果的呼吸强度从幼果至膨大期是急剧上升,而单位重量的呼吸强度则是幼果期最高,以后迅速下降。游离酸总量在果实膨大前期达最大值。果汁中可溶性固形物与总糖含量变化动态一致,到成熟前仍在持续上升。结果表明,在低温地区提高果实品质的途径,以增加果汁含糖量较降酸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3.
水旱轮作下的土壤锰素与锰肥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水旱轮作条件下,土壤锰在植稻期间被大量还原为Mn~(21),从耕层淋失,因而冲积性水稻土全锰和有效锰低于其起源土壤(冲积土)。水旱轮作与土壤缺锰相关,但缺锰土壤必须同时具备石来性、轻质和水旱轮作的三个特征。小麦、大麦、厚皮菜、蚕豆、烟草、莴苣等对锰敏感,施锰有良好效果。缺锰土壤有效钾也较低,钾锰肥配施对小麦产量表现为正效应。  相似文献   

4.
1983.3—1986.2对三年生四川中叶种进行了N、P、K配比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茶园追施有机肥对提高茶树生理生化效应最明显;生产茶园追施无机肥时,应以N肥为主,适当配施P、K肥;在雅安,N、P、K的配比,绿茶区3:1:1,红茶区3:2:1,其生理生化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5.
二郎山森林土壤类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郎山属于四川盆地西缘山地,是东、西部气候的重要分界线,其东、西坡土壤类型存在较大差异。东坡以黄壤为基带,向上依次是黄棕壤、棕壤、酸性棕壤或暗棕壤;西坡以黄褐土为基带,向上依次是棕壤、暗棕壤等。两坡土壤殊途同归,最后在山脊汇为漂灰土。文中简述了主要森林土壤类型的特征和特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研究四川盆西广泛分布的缺磷土壤白鳝泥经20多年施用磷肥后,土壤磷的积累情况,土壤磷的形态,有效性及磷肥的效果问题,并对白鳝泥的培肥和磷肥的施用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长期施磷后,土壤磷素有一定积累,平均全磷为0.053±0.002%(P),有效磷(olsen法)6.4±1.0ppm,严重缺磷现象明显减少,但仍处于施磷显效阶段。土壤无机磷中Al—p是作物的主要磷源,Fe—P次之。施有机肥可增加对铁的络合作用,减少游离铁量,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三个自然保护区箭竹生长与土壤条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蜂桶寨自然保护区、喇叭河自然保护区、王朗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冷箭竹在酸性、盐基饱和度小、土层深厚而石砾含量少的灰化土类上,生长良好;在石灰土类、土壤碱性、含CaCO_3、土层浅薄夹砾量高的土壤上,开花死亡。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作者提出的立地分类理论,系统及方法对四川柏木进行了系统的立地研究,将四川柏木的栽培区划分为三个分区、并进一步划分了立地类型组和立地类型,为四川柏木的科学培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改进了动植物中残留的五氯酚钠(Sodiun Pentachlorophenol,PCP—Na)的快速测定法。简化了样品处理,可得无色透明溶液。根据五氯酚钠在PH 9—10时能与藏红花试剂—T(Safranin—T)的缓冲液形成桃红色络合物,可用72—1型分光光度计测定。本方法的优点在于排除了色素干扰,不需要特殊设备和仪器。经过对被五氯酚钠污染的土壤、水、蔬菜、水果、粮食、肉、蛋、奶等的测定,样品回收率达89—98%。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金尖茶渥堆色变的主导因素。发现物理、化学的“湿热”作用是主要因素,而酶促氧化和霉菌只起辅助作用。本文还讨论了金尖茶渥堆工序的影响因素,确认以叶温、叶含水量、氧气为渥堆形成金尖茶品质特征的主要因素。从而构成最佳品质的正交试验权数选择为“2·1·2·2”。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详述了不同采摘方法对茶叶产量和效益的影响、对类似地区发展茶叶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金尖茶的传统品质要求的审评术语与主要生化成分进行了对照分析,提出了茶叶优质的水浸出物,碳水化合物,还原糖的百分含量的幅度;用感官(开汤)审评得分对应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的含量研讨其相关程度,揭示了金尖茶工艺流程中主要工序—渥堆发酵时生物化学物质含量的变化,提出了发酵时间长短与茶多酚含量的回归方程;并对发酵时主要环境因素—空气湿度、氧气与发酵叶叶温升降和发酵程度的关系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浓缩茶浸取基本工艺参数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应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实验设计,对浓缩茶浸取温度(X1)、用水量(X2)、浸取时间(X3)和用茶量(X4)等浸取基本工艺参数进行试验研究。建立了浸取的四基本因素和浸出浓度、浸取率的数学模型。初步确定了浓缩茶浸取的较优工艺参数和基本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4.
金尖茶自然渥堆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金尖茶传统的自然渥堆中起主导作用的温度、水份在上、中、下层中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翻茬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温度、水份、氧气之间的矛盾及上、中、下层各主要化学成份的转化和感官品质的差异,但增大了劳动强度、延长了渥堆时间,品质也难以稳定和提高。并提出了分层自然渥堆和人为控制渥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工程改土对坡薄土性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野外观测与室内分析化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具有代表性的紫色坡薄地上实施的工程改立项目进行效益定位监测,结果表明,坡薄上水土流失受到抑制,水热矛盾日趋协调,土壤养分状况改善,“陡薄瘦蚀旱”得到缓解,收到了形质兼改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茶叶中的氨基酸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及对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两家茶厂的红、绿茶在不同加工工序中的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在萎凋和杀青工序,氨基酸含量有明显增加;在发酵工序,氨基酸含量有所减少;在揉捻工序,氨基酸含量无明显变化;在成品茶中,氨基酸含量又有所减少,但仍高干鲜叶中的含量。正是由于氨基酸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的这一变化,对最终形成红、绿茶芳香、清醇、鲜爽的风味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影响抽提条件的浸泡时间、抽提时间、茶液比为试验因素,以茶多酚、咖啡碱、叶绿素提取率、产率与纯度分别作为试验指标进行试验,提出了综合提取的最佳抽提工艺条件,为茶叶成份综合提取技术研究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