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河北省坝上地区5个县857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以Probit模型为工具,分析了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坝上地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增加农户家庭收入的作用显著,其中家庭农业收入比例、农业劳动力数量、耕地面积、与龙头企业合作紧密程度、龙头企业规模、中介组织数量、生产加工基地数量和覆盖农户数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影响农户增收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以陕西省杨凌区380户农户为样本,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和Probit模型,定量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户增收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入社农户的平均收入明显高于未入社农户的平均收入,两者之间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合作社对农户增收的促进作用与户主自身人力资本水平及农户农业专业化程度密切相关,户主的人力资本水平和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越高,合作社对农户的增收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新疆昌吉州农户的调查,采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户购置补贴农机的影响因素,目的在于考察年龄、性别、收入、农机操作经验、参加合作社、融资情况等对农户购置补贴农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农机购置补贴意愿正向因素包括农户文化水平、家庭纯收入、农业生产规模、农机使用经验、对补贴政策的认知以及农户融资容易程度;农户获得农机补贴资金正向影响因素包括农户身体健康状况、农户文化水平、家庭纯收入、农业生产规模、对补贴政策的认知以及农户融资容易程度;农机补贴政策对农户购机诱致性有正向影响作用的因素包括农户身体健康状况和农业生产规模。  相似文献   

4.
韩文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807-6808,6812
农户是我国农村土地利用最基本、最直接的单元,作为农村土地利用的基本决策主体,农户的支持和配合是农村居民点整理顺利实施的必要前提。以此为出发点,该研究基于对南京市、徐州市的问卷调查结果,利用Probit回归模型对两市农户意愿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其影响作用和程度大小,并对两市农户意愿影响因素的差异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提出应结合地区实际制定合理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案、明晰宅基地产权等建议,推动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5.
刘宇鹏  李彤  赵慧峰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5):3386-3389
运用河北省粮食丰产工程区168个行政村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Probit模型,分析了粮食丰产工程实施以来促进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粮食丰产工程的实施对增加农户种粮收入的作用确实很明显,其中,家庭农业收入比例、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家庭耕地数量、工程覆盖农户数、每年指导次数和每年培训次数等变量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影响农户增收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对推进农村金融发展、农户增收和共享经济增长红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4年、2016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匹配的面板数据,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增收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增收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村地区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不均,农户间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农户收入尚处于较低水平。48.0%的农户非农就业水平为0,推进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仍是一项严峻任务。数字普惠金融、非农就业均正向促进农户收入增加,非农就业水平是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户收入的重要渠道,中介效应占比为3.507%。另外,相较于财富较多的农户,数字普惠金融对财富较少农户的增收效应更为明显。因此,建议完善农村地区数字化建设,为不同农户精准提供数字金融产品;鼓励引导使用数字金融产品,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均衡发展;提高农户非农就业水平,进而带动农户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7.
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提出,我国规划5年时间使40%的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来自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平均增收1800元,农产品加工率达到50%以上,培育驰名商标100个以上。会上,农业部部长杜青林系统地阐述了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的形势与发展思路。一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相似文献   

8.
《福建农业科技》2005,(5):30-30
据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的信息,我国规划5年时间使40%的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来自产业化经营的户均增收1800元.农产品加工率达到50%以上,培育驰名商标100个以上。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产业化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常用的几种模式:龙头带动型、市场带动型、主导产业带动型、集团开发型、中介组织联动型及示范推广型进行探析,提出了加快杨凌示范区农业产业化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户决策目标关联分析与农业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探索农户选择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的限制因素,运用目标关联分析法分析了农户的决策过程,结果表明,影响农户决策选择的相关因素为农业生产本身的风险程度、公司与农户合作交易风险和政府投资行为,同时发现这些因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针对上述结论,促进农户选择产业化发展道路,需要一组相关环境的优化。  相似文献   

11.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必然要求。只有规模化的农业才能形成对农业信息的有效需求,才能成为农业信息发展的内在推动力。农业信息化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农地规模经营绩效的实现与生产者的经营能力息息相关,而农业技术培训是提高经营能力的重要政策工具。因此,将技术培训纳入到经营规模与收入关系的探讨中统一考察,有助于更好把握规模经营主体的收入增长规律。利用江苏省360个粮食类家庭农场调研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方法,从单位面积纯收益的维度分析了经营规模、农业技术培训对农场收入的影响,并检验了技术培训所发挥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经营规模与收益之间呈倒"U"型关系,在6.67~13.33 hm~2区间内纯收益最高,并计算得出样本农场最优规模为8.5 hm~2,在未达到最优规模之前,经营规模每增加1 hm~2将使得收益增加1.7%,超过该规模后收益随着规模的增加而减少;技术培训对农场收益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031。另外,农业技术培训能够改善农场生产者经营能力与规模的匹配度,对经营规模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因此,提出加强农地流转市场建设,发挥适度规模效应;培育家庭农场等规模主体要与主体农业技术培训,经营能力提升相结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山区农民林业收益分析及增收对策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省建德市为案例,在分析林业发展过程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农户林业与收入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从农户收入类型、农户林业经营项目收益类型、农户所在区域差异等3个层面对聚类结果进行了深入剖析,将当地农户林业收入类型分为收入高型、收入中高型、收入中等型、收入偏低型以及收入低下型等5种类型。指出当地林业发展存在着林地经营面积分散、融资渠道窄、种植技术缺乏、劳动力外流和销售渠道不完善等主要问题。对促进当地林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进行了探讨,认为以政府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林业资金投入和技术推广力度,完善销售网络为基础,鼓励个人承包山林,经营林业项目,发展经济高效林为主要手段是促进山区农民增收的必然途径。图1表1参12  相似文献   

14.
家庭农场作为联合体的重要参与者,其参与意愿既关系到联合体的培育和发展,更关系家庭农场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通过构建扩展的TPB模型,利用安徽省家庭农场的调研数据和二元Logistic模型对家庭农场参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场主的年龄、家庭收入、家庭农场性质、家庭农场对加入联合体的发展预期、政府对联合体的宣传是否到位、是否有亲友已经加入联合体对家庭农场参与联合体的意愿均呈显著正向影响关系。建议通过以下措施推动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加入联合体:加强联合体的政策宣传力度,强化联合体参与各方的沟通交流;加强职业农民培训,积极探索家庭农场参与联合体的动力机制;大力推介联合体典型案例,激发"头雁"效应。  相似文献   

15.
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讨论了制度创新与经济绩效的关系,认为农业产业化是一种诱致性的制度变迁,并对广东山区农业产业化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速度的加快,京津冀农业协作发展的趋势增强,河北省农产品品牌对接京津已经受到广泛关注,河北省农产品品牌对接京津战略也提上了日程。运用品牌价值理论的动态性分析,基于互动的三角模型对河北省农产品品牌战略进行分析,发现河北省农产品品牌存在自身品牌弱、发展滞后、市场竞争激烈、需求不大、品牌不能得到市场认可等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对天津农业产业化经营、运行机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天津现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运行机制的类型,并提出天津农业产业化经营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是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是农户追求收入最大化的一种制度创新,受社会交易成本最小化的社会平均利润率规律支配。在实践中主要采取了股份合作制型、合同制型、联合经营型、私营经济型4种模式,实现农业产业化应当在技术、组织、管理等方面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9.
家庭农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及收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不仅有利于减少化肥的施用,还有利于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民节支增收,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基于理性小农理论,利用东北地区种植型家庭农场调查数据,运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影响家庭农场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行为因素,探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家庭农场农业收入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家庭农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率仅为44.62%,采纳率偏低。年龄对该技术采纳呈现负向影响,受教育程度、农业技术培训、风险偏好、经营规模、土地流转期限和示范农场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农场对该技术的选择;受教育程度越高、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风险偏好和示范农场对采纳该技术的家庭农场增收效果显著,经营规模大的家庭农场其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收入提升效果最好。研究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具有明显正向收入效应,能够显著提高家庭农场农业收入。因此,提出加快健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机制,提升家庭农场主的人力资本水平,逐步改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的约束条件,完善风险补偿机制,提倡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业结构的形成和演变 ,不仅取决于农业内部资源禀赋的状况 ,而且受到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制约。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农业结构也因应实现了升级和换代。本文剖析了台湾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结构升级的三个阶段 ,并揭示其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