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喉巫鸟消化器官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采用石腊切片,HE染色法,对10只黄喉巫乌的消化器官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黄喉巫鸟食管从前至后复层扁平上皮层薄,固有层中脾体增多,且有非常薄的角质层。肌胃中的砂囊腺分支多比家禽发达,十二指肠绒毛细而密,回肠的肠绒毛宽而短,全部肠道绒毛无分支现象。盲肠一对特别小,且管腔狭窄,壁厚,充满淋巴组织,肠腺很少。整段肠道从前至后其上皮中环状细胞和固有层中淋巴组织增,而肠腺渐少。肝和胰的组织结构基本与 相似文献
2.
黑喉石(即鸟)Saxicola torguota stejnegeri是一种对于农业、林业都有益的小鸟。多见于林缘草甸和比较潮湿的耕地生境。常栖息在小树、灌丛的枝尖上或农作物的梢端,并不断 相似文献
3.
4.
5.
灰伯劳(Lanius excubito)在我国为冬候鸟。有关灰伯劳的冬季生态未见报导,因此笔者自1984——1989年在吉林地区对该鸟的越冬生态进行了观察。一、工作方法定点跟踪观察:该鸟数量稀少,不论在迁徙季节或越冬季节都不容易见到。路线数量统计发现在越冬期最近距离的两只灰伯劳栖息点约为7公里。根据该鸟的食性和食量,不太可能需要这样大面积的占区。因此采用定点跟踪的方法观察,在发现该鸟栖息地的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平胸类鸟一鸵乌(Ostrich)、鸸鹋(Emus)、鹬鸵(Kiwi)、鶆(奥鸟)(Rheas)和食火鸡(Cas-sowarie)的商业养殖至少已有百年历史,但它们的迅速普及只是最近几年的事。据美国鸵鸟 相似文献
12.
凤头(辟鸟)(虒鸟)广泛分布于开阔的平原湖泊、江河和沼泽等地带,是环境变化的指示物种.凤头(辟鸟)(虒鸟)在我国分布较广,数量较多,但近年来数量也呈下降趋势,本文通过对凤头(辟鸟)(虒鸟)繁殖前期的行为观察得出了在这一时期的日行为节律以及各行为在1 d中的时间分配比例,1 d中以游水行为为主占37.81%,其他行为情况分别是理羽占22.48%、静栖占13.44%、潜水占11.16%、觅食占10.89%、求偶占3.86%、卧巢行为占0.27%,其他行为占0.08%.凤头(辟鸟)(虒鸟)雌雄个体行为发生的频次无明显差异,只是进入繁殖前期,雌性个体在卧巢行为占很高比例. 相似文献
13.
周颖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20,(2):11-13
本文报道了上海动物园首次繁殖灰翅喇叭鸟的人工孵化和育雏条件。结果表明:灰翅喇叭鸟受精率80.0%,在孵化温度37.8℃、相对湿度55.0%、翻蛋频次0.5次/h的条件下,灰翅喇叭鸟出雏率达到87.5%;人工育雏期间选择种类多样的饲料进行人工诱食,雏鸟存活率达到85.7%。诱食时间的长短和饲料种类的多样是影响雏鸟存活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第二讲 乌鳢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乌鳢的体形(见图)呈圆筒状,尾部略侧扁;头尖、长而平扁,上覆鳞片,颇似蛇头,口大,端位,口裂稍斜并一直延伸到眼后,下颌稍突出;上下颌、犁骨和口盖骨上密布细齿;眼 相似文献
16.
生活在菲律宾热带雨林中的食猿鵰是世界上体型最大,数量最稀少的鹰类之一,由于开垦土地的影响和人们的肆意捕杀,这种雄伟的猛禽已处于灭绝的边缘。为了拯救食猿鵰,菲律宾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并在1983年颁布了禁止捕杀食猿鵰的法令。有关专家对食猿鵰进行了野外生态 相似文献
17.
人们习惯把鳢科鱼类通称为乌鱼、黑鱼、才鱼、生鱼等。乌鳢,是鳢科鱼类中分布最广、产量最大的种。随着市场的需求增大,乌鳢有可能成为21世纪初我国最有发展前途的养殖对象之一。本讲座由吴江研究员等人主持,将分别刊载乌鳢的养殖前景、生物学特征、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鱼饲养、饲料技术、病害防治等技术,供渔民、农民朋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18.
淡绿(贝鸟)鹛是一种罕见的森林小鸟,它体长约12.5厘米,略小于麻雀;头部蓝灰色,有引人注目的白眼眶,背及翅为灰绿色,喉胸部浅灰白色。主要分布于我国西部云南、四川、陕西等省,但有一亚种却孤独地出现在福建西北的武夷山区,与西部亚种令人不可思议地相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