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结合东雷抽黄灌区实际情况,找出目前灌区水价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农业用水价格管理的建议,以期推进灌区水价改革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西营河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试行以来,通过严格定额管理、完善计量设施、水权精准管理、执行差别水价、节水精准补贴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灌区水权水价制度的落实。本文通过分析灌区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要求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本文以江西省崇仁县港石灌区为例,对其现阶段水价执行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无专职管护机构和工程维养经费较少的问题。通过对港石灌区的供水成本进行核算可知,港石灌区全成本405. 06万元,全成本水价1598. 55元·hm~(-2),运行成本317. 18万元,运行成本水价1252. 05元·hm~(-2),现阶段执行综合水价不能满足运行管护要求。  相似文献   

4.
<正>一、灌区农业水价现状目前灌区农业水价标准中存在较多不足,具体包含以下几种:(一)水价制定标准脱离实际灌溉农业的发展已经在提高农业发展规模化、促进农业节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既往缺乏相关经验,导致现行灌区农业水价标准、灌区用水管理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从水价制定标准来看,现行水价标准与实际水费成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灌区农业水价脱离实际,诱发灌区用水管理收支不平衡等问题的发生。以山东省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农业水权水价改革对景电灌区农业灌溉的影响,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本文在分析农业水权水价改革对景电灌区灌溉面积、水价、水费结算、水费缴纳、水资源利用率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水权水价改革在景电灌区的实施对策。结果表明,健全农业水价形成的机制、建立完善的用水补贴以及节水奖励机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业信息化建设、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等措施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经济效益,为景电灌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推进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优化灌区农业用水结构,本文以江苏省淮安市渠南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为例,从改革背景、工作开展、改革成效、存在问题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渠南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进展情况,并针对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作为一项系统性工作,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一要坚持统筹兼顾,两手发力;二要综合施策,系统推进;三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四要坚持供需统筹,注重实效。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江苏省淮安市渠南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为例,从改革背景、工作开展、改革成效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渠南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情况,并针对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推进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优化灌区农业用水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高台县2015年被列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县以来,紧紧围绕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要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明晰农业水权,严格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为重点。根据"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要求,将农业用水总量逐级分配到8个灌区或农民用水者合作组织。全面推行"水票制"供水;罗城灌区是其中之一。下面,将就高台县罗城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从灌区基础建设落后的成因到现状,灌区所处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一个用水大户,加强农业用水的节约使用和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该文从灌区供水到户管理模式、水价经济杠杆作用发挥、水权管理和水利管理综合措施等方面对新疆灌区农业节水管理措施进行初步分析,以促进水资源在农业中的合理应用,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我国灌区水资源利用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在阐述我国农业水价历史沿革及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现行水价政策对灌区的一些影响;提出了我国灌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推进大型农业灌区农业水价改革的实施和保障我国大型农业灌溉用水价格的合理水平。方法 本文从我国农业灌溉用水价格的不合理,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水费征收和节水工程的维系等问题出发,针对供水成本问题、水资源浪费问题、供水效率问题、用水监管问题、水价改革问题等突出问题,探讨水价改革的必要性及策略。结果 本文研究认为,大型农业灌区农业水价改革应从优化定价,提高价格管理水平;完善计量设备以及运作体系;加强宣传,构建节约用水的激励机制;建立专业化机构制度;制定科学的水资源价格补偿办法;构建完善的农用水权转让体系这六方面进行改革。结论 根据灌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以市场为主导的农业水价进行科学的改革,使我国的农业水价更加合理,有效地缓解我国的水资源与水价之间的矛盾,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实际情况,逐渐提高农户的节水意识,降低水资源的浪费,促进农业经济的科学发展,为中国大型农业灌区农业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针对农业用水紧张、田间灌溉粗放、水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格尔木两大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例,分析水价改革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措施,为今后农业水价改革工作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甘肃三电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区为例,针对该试点项目的农业水价成本进行测算,并对农民水费承受能力进行调查分析,制定分类价格政策,对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实行不同供水价格。同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农业水价构成进行研究,以灌区现行供水价0.395元/m~3为基点,在作物定额管理基础上,制定出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完善了科学的水价形成机制,深化了农业水价改革。  相似文献   

14.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与末级渠系节水改造是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分析了农业灌区农业水价改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水价的改革措施,以为建立农田水利长效运行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农业水价改革是促进节水农业发展的动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灌区水价的现状 我国农业水价普遍较低,在0.6~7.5分/立方米之间,平均为3.57分/立方米。从总的情况来看,大型灌区的价格偏低,特别是宁夏,才0.6分/立方米。如此低廉的水价,对灌区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关系农业、农村长远发展的重大改革事项之一,事关水利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行动和关键环节。建立健全合理反映我市大中型灌区供水成本、有利于我市大中灌区节水和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与投融资体制相适应的我市大中型灌区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在先进适用的农业节水技术措施普遍应用前提下,通过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我市大中型灌区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  相似文献   

17.
推进灌区水价改革是实现灌区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节约用水,提高水利用效率,更是实现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目的。灌区水价改革顺利实施对推动灌区国民经济发展、农业增产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总结回顾内蒙古农用水价改革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基于典型灌区调研分析了当前内蒙古农业水价改革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借助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业水价改革对农业节水的影响效果。最后,对内蒙古农业水价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柴晓霞 《甘肃农业》2014,(22):42-43
文章通过对水价的涵义和灌区水价改革问题的论述,进一步阐述了水价改革的意义,针对农业水价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景电灌区的基本情况、农业水价改革的必要性、农业水价改革的具体方法与措施以及改革后的经 验总结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为农业水价改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