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84—1”型热风推进式烘茧灶,由四川省丝绸公司下达的科技项目之一。该课题由省丝绸公司蚕茧生产部承担并组织了省内有关单位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研究、设计、试制、加工。四年来,经过20个点的试用证明:蚕茧的解舒率提高3%到5%;出丝率提高1%;丝的品位提高半个等级;适干率提高5%;劳动生产率提高20%;烘茧耗煤降低25%。实熔证明:该项课题在试用期间直接提高的经济效益总值为156万多元。最近四川省科委和省丝绸公司在内江市乐至县对“84—1”型热风推进式烘茧灶组织了  相似文献   

2.
桑蚕茧烘茧工作,即要烘去蚕茧中一定量的水份,保护茧层的良好解舒,利于贮存和缫丝;又要设法去减少燃料消耗,降低生产费用。 近年来,在蚕茧加工工艺方面应用科学技术已取得可喜的进展。四川省推广使用“热风回用茧灶”,将烘茧中的热气流循环回用。显著地提高了烘力,降低了煤耗,保护了茧质,符合多快好省的原则,是当前较好的蚕茧干燥设备。今年我们在学习四川省“热风回用茧灶”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根据煤炭燃烧的特性,扩展了烘茧中热风回用的范围,把原有一付风扇推进灶改建为“热风双回用茧灶”。  相似文献   

3.
张志峰 《江苏蚕业》1991,(2):1-7,46
本文讨论了提高江苏省蚕茧收烘质量的途径:第一,要改变现行的一头经营、多头管理的收烘体制,实行一个头经营管理;或有条件的地区实行茧丝一体化管理;逐步实行鲜茧“组合售茧,缫丝计价”办法。第二,逐步改良现行的收烘设备,对现行的江苏83—1型横风扇烘茧灶要规范化,逐步推行外炉式烘茧灶,研制新型的热风烘茧机。第三,改善现行的蚕茧收烘工艺,要妥善进行茧处理,鲜茧要及时进烘,妥善处理半干茧,干茧要晾透再打包;烘茧要掌握前期温度高、风速大、湿度低,后期温度低、湿度大、风速小,并试行三灶三温连续干燥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CS_(93)-360型热风干茧设备为例,介绍热风推进式干茧设备的总体及主要技术参数,烘茧工艺流程与热力学参数,电气控制系统的成套设计,供同仁参考.一、概述CS_(93)-360型热风干燥设备是四川省遂宁市对省内现有的主要热风烘茧设备进行调研,并对本地区使用的84-1型、D88-160型、46-1-4型热风烘茧机和辐射干燥土灶进行测试分析和总结后,研制的一种推进式热风烘茧设备,本设备具有投资少、生产量大、烘茧质量好、节约能源、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我市年产茧二万七千余担,有国营、乡办茧站36个,烘茧灶64付,其中有73型灶56付。60型灶6付,73—2型自动烘茧械1付,206型灶1付,从整个设备来看,73型灶是我市烘茧的主要灶型。为了适应我市茧站分散、收茧量少的特点。又为了实现热风化烘茧的需要,对73型灶是取缔还是保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七十年代,为改变我国蚕茧收烘设备的落后状况,减轻茧站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蚕茧质量,原四川南充第二缫丝厂于1973年成立了以蚕茧收烘界老前辈何大鹏先生为首的“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研制组”。在当时四川省轻工业厅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全体职工的艰苦奋斗,于1977年夏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CD78-1型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烘茧机安装在四川省岳池县坪滩茧站,并于当年秋季投入试运行。该机主传动采用了白行设计制作的可控硅无级变速装置,自动进、出茧,自动定量装包等机构;热源为外部预热式,初步实现了烘茧全过程的机械化作业。烘茧时间与普通煤灶相比缩短一半,  相似文献   

7.
<正> 蚕茧商品基地的阆中县河溪区茧站,装备了一台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现已投入使用。这种CD28—2型烘茧机,是目前最先进的烘茧自动化机械设备。是南充地区蚕茧设备研制所的首次制成功的。它利用锅炉烧煤产生热量,将热能自动循环用于烘茧,发热量高达10~12万大卡,热能利用率在66%以上,热风量每小时达3400~3600立方米,日烘干茧达6吨。这种烘茧机还具有节省能源、劳力,提高烘茧质量的优点,为缫丝厂提供优质原料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四川南充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的研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七十年代,为改变我国蚕茧收烘设备的落后状况,减轻茧站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蚕茧质量,原四川南充第二缫丝厂于1973年成立了以何大鹏先生为首的“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研制组”。在当时四川省轻工业厅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全体职工的艰苦奋斗,于1977年夏在四川省岳池县坪滩茧站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并于当年秋季投入试运行。次年春季通过四川省丝绸公司组织的全国专家小组鉴定并命名为CD78—1型。  相似文献   

9.
四车子烘茧灶的结构模式,自七十年代全国推行浙江省的浙73-1型直接热车子风扇灶以来,一直是:炉拱中部第四节(即干燥室中部)开一个250×250mm~2的方形直接热放热口,在放热口上装置一钳形导热管,在钳形放热导管的上方及其两侧装置一横轴卧式风扇。使用这种灶,一般表现为燃煤层的气流交换较慢,炉栅(巴)顺号第1、4块上的煤层燃烧还不够充分,直接热被引进干燥室的热风(空气)流量还不够大,热利用率还不够高。为提高热能利用效率,降低煤耗,提高烘茧效率,本试验在原有烘茧灶形的基础上,进行革新改进,即把原炉拱中部第四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热风烘茧机的烘茧过程进行全方位跟踪调查研究,并和老式烘茧设备五通灶对比后得出,用热风烘茧机烘的蚕茧具有净度高、出丝率高、操作简便等特点,是今后蚕茧干燥设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黄河 《北方蚕业》2001,22(3):47-47
近日,由陕西安康蚕茧干燥设备研究所研制的AX-1型多功能高效节能烘茧灶在陕西千阳县建成投产. AX-1型多功能高效节能烘茧灶是陕西安康蚕茧干燥设备研究所在1995年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1996年获国家专利的HGX-Ⅱ型高效节能灶的基础上,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改进,研制成功的 .其各项经济指标进一步优化,工艺技术性能指标又有新的提高.前不久他们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企业标准,从而使这一新型烘茧灶的制造、验收、使用,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鲜茧烘干是蚕茧生产加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干燥过程中,既要保护其原有物理、化学性质 ,又要使其适当改变,以弥补其不足,合乎煮茧缫丝的工艺要求;还要有益于安全.即是说蚕茧干燥既要保全茧质,又要补正茧质,达到既有利于缫丝,又有利于贮藏的目的.在种、养、收等条件相同的前提下,蚕茧干燥设备如何,对于提高茧质是极其重要的关键环节.AX -1型多功能高效节能烘茧灶正是遵循蚕茧烘干的特殊要求,经反复试验、潜心研究,利用冶金耐火、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运用化工回旋流程线路和建筑予制装配工艺,使用规范化、高精度的灶体结构设计优化组合而成.该灶由干燥室及加热源、换气、热均衡、进出茧等装置组成,能够按照缫丝工艺对烘茧过程各阶段最佳温度、湿度、气流三要素曲线进行调整操作, 具有燃料消耗低、热能利用率高、安全无污染、投资少、烘茧质量高等特点.近3年来,仅在陕西安康地区先后新建和改建高效节能烘茧灶60多乘,年创综合经济效益500万元.今年又先后有江苏、安徽、浙江、四川、贵州等省邀请所长谢一中,提出商谈建灶意向,并在陕西千阳建成关中地区第一乘AX-1型多功能高效节能烘茧灶. 据使用单位反映:该灶有五大优点: 1 烘茧效率高鲜茧头烘杀蛹,六成干比73-1型灶(茧车、茧箔12.5m2灶容)单灶班产( 8h)不少于1200kg,日产(24h)不少于3000kg,改进设计的新型灶车茧箔日产不少于5000kg. 效率提高一倍以上.2001年千阳23t鲜茧仅用7d时间,往年2个烘灶需20多天,且适干、茧质还很难保证.大大缩短了烘茧周期,减少了相关费用开支 2 节能效果好使用该灶不需提前暖灶.据实测,新灶起始点火至烘室温度升110℃不超过5h;烘茧燃料消耗比烧柴低于1∶0.5,烧煤低于1∶0.25,比现行定额节约60%以上. 以烘鲜茧1200万kg计算,可节约燃料柴900~1000万kg,减少煤耗400万kg,折合人民币180 ~200万元,减少伐林333hm2,利于森林保护.在陕西千阳以前烘茧燃煤比在1∶0.8以上 ,用AX-1型多功能高效节能烘茧灶后降至1∶0.2以内. 3 可比较好的保全和补正茧质该灶各部位温度均匀,控温排湿操作容易,调整便捷, 可有效防止老嫩不匀和造成油印茧、霉蛹等损失,烘茧保基础茧质、优质品率在90%以上, 烘茧适干蛹率、色泽等标准,经科学检验对比,效果可提高1~2个等级,出丝率提高2 %~3.5%,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4 投资小,见效快新建一乘AX-1型多功能高效节能烘茧灶土建及设备,一次性投资承包费3万元左右(以2001年度物价计).长期跟踪服务,质量效益三年内"三包”,建灶者无后顾之忧.当年可增加效益即可收回投资. 5 生产操作安全,污染甚微由于设计科学,结构合理,材料精良,密封防火独特,烟囱常温排气,无安全隐患,无排污,利于生态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 另外,该灶还可直接用于烘烤香菇、辣椒、鲜枣等农副产品,如稍作调整,还可用来烘烤蘑芋、烤烟. 据报道,陕西安康地区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区兴建300乘AX-1型多功能高效节能烘茧灶,届时,年烘鲜茧可达1000万kg,可创综合经济效益2460万元,其中节省燃料800万kg,减少燃料费开支160万元,减伐生态林2333km2,减少配套晾茧房建设面积6万m2,节约建材、工程费用1500万元,提高茧质一个等级后,可增收700万元,工效提高后,可减少茧灶维修及烘茧人员工资费用100万元.  相似文献   

12.
借助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并将气象上运用的物理通风测试技术应用到鲜蚕茧烘干领域,研发成功的普适型蚕茧烘干分析控制系统,改善了茧灶内温湿度均匀性,提高了蚕茧品质的均一性和热能利用效率。该系统根据烘茧工艺目标,建立了烘茧专家系统(烘茧数据库),实现了烘茧过程的自动控制,并可适合不同蚕品种、蚕茧的含水率、烘茧工艺阶段要求,提高了蚕茧品质、设备效率与劳动工效;普适节能型蚕茧烘干分析系统烘的蚕茧解舒率达到61.6%,和大型烘茧设备相近,比传统烘茧灶的57.2%提高4.4个百分点。该系统采用灶内空气封闭循环冷凝去湿工艺,比通常的热风烘茧灶日煤耗减少15%,公斤茧煤耗减少25%;同时提高了设备效率与劳动工效,头烘、二烘平均比传统烘茧灶减少烘茧时间20min左右。  相似文献   

13.
<正>1996年6月18日—20日江苏省蚕桑学会工改学组、茧丝学组联合在东台市富安镇对国产JFH—200型热风循环自动烘茧机进行了现场使用考察调研。富安茧丝绸集团总公司经理卢克松对烘茧机使用三年来的情况作了介绍,生产厂家常州第五电子仪器厂钱惠良厂长介绍了研制生产烘茧机的过程,以及各地推广应用情况。JFH—200型热风自动循环烘茧机,目前已在全国各地推广使用近60台,我省使用近30台。该机具有操作简便,劳动强度低,干燥能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比试验和使用情况调查,确认耐火砖灶与73-1型灶相比,具有省钱,省时,省力,省煤的优点,在茧站使用管理上,优于73-1型灶[详见《蚕桑通报》1991年第二期〈耐火砖灶与73-1型灶的对比(第一报)〉一文]。但要确认其是否有推广价值,还需在茧质上不低于或优于73-1型灶。为此,笔者于1989年中、晚秋、1990年春茧期在金华县雅畈茧站进行了两种灶型干茧质量情况对比试验和烘茧情况整体调查,现将试验和调  相似文献   

15.
借助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并将气象上运用的物理通风测试技术应用到鲜蚕茧烘干领域,研发成功的普适型蚕茧烘干分析控制系统,改善了茧灶内温湿度均匀性,提高了蚕茧品质的均一性和热能利用效率.该系统根据烘茧工艺目标,建立了烘茧专家系统(烘茧数据库),实现了烘茧过程的自动控制,并可适合不同蚕品种、蚕茧的含水率、烘茧工艺阶段要求,提高了蚕茧品质、设备效率与劳动工效;普适节能型蚕茧烘干分析系统烘的蚕茧解舒率达到61.6%,和大型烘茧设备相近,比传统烘茧灶的57.2%提高4.4个百分点.该系统采用灶内空气封闭循环冷凝去湿工艺,比通常的热风烘茧灶日煤耗减少15%,公斤茧煤耗减少25%;同时提高了设备效率与劳动工效,头烘、二烘平均比传统烘茧灶减少烘茧时间20 min左右.  相似文献   

16.
浙73——1型车子风扇烘茧灶,是烘烤蚕茧的专用设备,已在江浙蚕区推广使用多年。该灶具有升温快、温度高且均匀、省能源、效率高、操作简便、投资少等特点。 1989年4月,龙南县通过省丝绸公司调进该型号茧灶一付,安装在县中心茧站使用,由  相似文献   

17.
<正> 高县地处川南。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全司员工多年的艰辛努力,全县蚕桑生产连年增长,2000年发种13.3万张,产茧量达60233.88担,但由此带来烘茧设备滞后的矛盾日趋突出。为此,县丝绸公司有关领导及技术人员对省内部分循环式热风烘茧机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目前国内多数热风烘茧  相似文献   

18.
一副良好的茧灶,必须具备烘出的茧干燥均匀,干茧茧质较好,能自由简单地调节温湿度,操作简便,省力省时,煤耗少,造价低,烘力高等特性。以耐火砖为主要材料,灶内地面水平而起名的耐火砖灶(也称地平炉灶),使用几年来,成败不同,褒贬不一(我县曾于1985年改建过4付,均以失败告终,后又全部改成73—1型灶),主要原因是无统一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我们根据一九七五年全国蚕茧收烘灶型改革经验交流会议确定灶型“以大中小相结合,以中小型为主”的方针,和上级指示精神,为了适应新老产茧区生产发展需要,1976年春在余杭县土特产公司五常供销社,临安县土产公司杨岭供销社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当地党委一元化领导下,分别建立了领导、工人、技术员三结合茧灶改革科研领导小组,在留下和杨岭茧站改建小型车子风扇茧灶、小型车子直接热茧灶三  相似文献   

20.
<正> NCT系列热风烘茧装置解决了现行烘茧设备的气流方向不尽合理,部分载茧箔位排湿滞后及热气流短路而影响蚕茧解舒的保护。适干均匀程度的提高和能源消耗和降低等问题。其结构特点是改善了排湿布局,改进了热风管道,改变了茧车形式,以达到保护解舒、节能降耗、提高效率、减少占地、增大投入效益的目的。因此,该干茧装置是烘茧设备的一项重大技术革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